《靈樞懸解》~ 黃帝素問靈樞敘
黃帝素問靈樞敘
1. 黃帝素問靈樞敘
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乃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為《甲乙》,諸家之說,悉自此始。其間或有得失,未可為後世法。則謂如《南陽活人書》稱:咳逆者,噦也。謹按《靈樞經》曰:新穀氣入於胃,與故寒氣相爭,故曰噦。
舉而並之,則理可斷矣。又如《難經》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標指《靈樞·本輸》之大略,世或以為流注。謹按《靈樞經》曰: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氣者,正氣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流注也,井滎俞經合者,本輸也。舉而並之,則知相去不啻天壤之異。
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
夫為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為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為醫者也。不讀醫書,又非世業,殺人尤毒於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為人子而不讀醫書,猶為不孝也。僕本庸昧,自髫迄壯,潛心斯道,頗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篇末,勒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無差別。除已具狀經所屬申明外,准使府指揮依條申轉運司選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
今崧專訪諸名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有自。
時宋紹興乙亥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
白話文:
《黃帝素問靈樞敘》:
從前黃帝撰寫了《內經》共十八卷,其中《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但後世通行的只有《素問》。扁鵲繼承其中部分理論而著作《難經》,皇甫謐整理編成《甲乙經》,後世醫家的學說都源於此。這些著作雖偶有疏漏,但仍是後世醫家的基礎。例如《南陽活人書》將咳嗽逆氣等同於呃逆,但《靈樞經》指出:新入胃的食物與原有寒氣相衝,才會引發呃逆。兩相對照,道理便清晰明瞭。
又如《難經》第六十五篇,實為扁鵲概括《靈樞·本輸》的要點,卻被後人誤認為論述"流注"理論。《靈樞經》明言:所謂穴位,是神氣運行出入之處,並非單指皮肉筋骨;而"流注"是指正氣(神氣)的運行,"井滎俞經合"等才是穴位本義。比較兩者,可知其差異猶如天壤。
可惜《靈樞》失傳已久,世人難窺全貌。行醫者必先研讀醫典,不讀書而行醫者,其危害勝於持刀殺人。古人雲:為人子女不習醫術,可謂不孝。我資質平庸,自幼至壯年潛心醫道,稍有所悟後斗胆以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為底本,校勘增補音釋,編為二十四卷,使學者易於理解。此書已呈送官府審定,並專程請教名醫復核,以期流傳無誤,造福後世。
——南宋紹興乙亥年(1155年)五月十五日 錦官史崧 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