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下 (2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6)

1. 陰陽類論

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所謂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此六脈者,乍陰乍陽,交屬相併,繆通五臟,合於陰陽,先至為主,後至為客。雷公曰:一陽為紀;三陰為母,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軟而動,九竅皆沉;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臟,外為驚駭。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巔疾為狂。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遊於心,腕下空竅,堤閉塞不通,四肢別離。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乾燥,病在土脾。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陰陽皆壯,下至陰陽。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診決死生之期,遂合歲首。

黃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盡,草與柳葉皆殺,春陰陽皆絕,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日陽殺。陰陽皆絕,期在草乾。夏三月之病,至陰不過十日;陰陽交,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己。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

三陽獨至,期在石水。二陰獨至,期在盛水。

白話文:

所說的'三陽',指的是太陽,它作為主要經絡,三陽脈到達手太陰肺經,脈象弦浮但不沉,診斷需精確計算,用心觀察,並將其與陰陽理論結合。所謂的'二陽',即陽明,其脈至手太陰肺經,脈象弦且沉急,如出現高熱症狀,病人病情會加重,嚴重者可能致死。'一陽',即少陽,其脈至手太陰肺經,向上連接人迎穴,脈象弦急且連綿不斷,這是少陽的病態,如果完全屬於陰,就會致死。

所說的'三陰',是指由六條經脈主宰的狀態,這些脈在太陰處交匯,脈象隱匿跳動但不浮,上部空虛,影響心志。'二陰'到達肺部,其氣歸膀胱,外部與脾胃相連。'一陰'單獨到達,經脈斷絕,氣浮,不鼓動,呈現鉤狀且滑利。這六種脈象,時而屬陰時而屬陽,互相交匯,錯綜複雜地通向五臟,與陰陽理論相符合,最先到達的是主病,後到的是次病。

雷公說:'一陽'是基本規律;'三陰'是基礎,'二陰'是雌性,'一陰'是獨自運作的。'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能抵擋'一陰',肌肉鬆弛,九竅功能減弱;'三陽一陰',太陽脈旺盛,'一陰'無法阻止,內亂五臟,外則驚嚇恐懼。'二陰二陽',病在肺部,少陰脈沉,超過肺部損傷脾臟,外傷四肢。

'二陰二陽'都交會,病在腎臟,表現為罵人、行為失常,頭痛疾病轉為瘋狂。'二陰一陽',病從腎臟開始,陰氣在心臟遊走,腕下空腔堵塞,導致四肢分離。'一陰一陽'交替斷絕,陰氣到達心臟,上下沒有定規,進出不知道,喉嚨乾燥,病在脾臟。'二陽三陰',所有的陰都在,陰不超過陽,陽氣無法抑制陰氣,陰陽同時斷絕,脈浮為血瘤,脈沉為膿瘍;陰陽都旺盛,下至陰陽交界。上部清晰,下部模糊,可以判斷生死期限,與歲首相合。

黃帝說:冬季三個月的疾病,如果與陽相關,到了春季正月,脈象顯示死亡徵兆,都會在春季結束。冬季三個月的疾病,理應已經痊癒,如草和柳葉枯萎,若春時陰陽都斷絕,預期在初春就結束生命。春季三個月的疾病,到了陽光強烈的季節,如果陰陽都斷絕,預期在草木枯乾時結束生命。夏季三個月的疾病,如果至陰不超過十天;陰陽交匯,預期在雨水充沛時結束生命。秋季三個月的疾病,如果三陽全部興起,不用治療也能自愈。陰陽交匯的情況下,患者站立不能坐下,坐下不能起身。

如果只有'三陽'到達,預期在寒冷的冬季結束生命。只有'二陰'到達,預期在水量豐沛的季節結束生命。

2. 方盛衰論

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巔疾,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乎屬不滿日。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

三陽絕,三陰微,是為少氣。是以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秋三月也)。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冬三月也)。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春三月也)。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

(夏三月也)。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辰戌、醜末之月也。此皆五臟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白話文:

陽氣的運行由左向右,陰氣的運行則由右向左。年老的氣象由上而下,年輕的氣象則由下而上。因此,春夏兩季的氣象歸屬於陽氣,象徵著生機;而秋冬兩季的氣象則歸屬於陰氣,象徵著死亡。然而,對於一些情況來說,歸屬於秋冬的氣象反而象徵著生機。當氣的運行失常,無論是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導致疾病。

如果氣只向上而不向下,那麼寒氣就會聚集在膝蓋,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情況在秋冬兩季可能會致命;然而對於老年人來說,卻可能在秋冬兩季得以生存。如果氣只向上而不向下,會導致頭痛和頂部的病痛。尋找陽氣和陰氣的平衡點,五臟六腑的運作若失去平衡,會像置身於荒野或空蕩的房間,身體的疲倦感持續不斷,直到一天結束。

氣不足導致的昏厥,會讓人產生幻覺,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讓人陷入迷惑。

三陽脈道阻塞,三陰脈道微弱,這是氣不足的表現。因此,肺氣虛弱時,會讓人夢見白色的東西,或見到流血的場景,如果在秋天的三個月份,則會夢見戰爭。腎氣虛弱時,會讓人夢見溺水的場景,如果在冬天的三個月份,則會夢見自己潛伏在水中,心中充滿恐懼。肝氣虛弱時,會夢見草木叢生,如果在春天的三個月份,則會夢見自己躲在樹下,不敢起身。心氣虛弱時,會夢見火災或陽具,如果在夏天的三個月份,則會夢見自己被火燒。脾氣虛弱時,會夢見飲食不足,如果在季節轉換的月份,如辰、戌、醜、未,則會夢見砌牆或蓋房子。

以上都是五臟氣虛的表現,當陽氣過剩,陰氣不足時,身體的健康狀況會變差。因此,當身體形態和氣力都處於衰弱狀態,生命即將結束;當身體形態良好,但氣力不足,生命也將結束;相反的,當氣力充沛,但身體形態不佳,仍有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