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序 (1)

回本書目錄

序 (1)

1.

夫萬物章章,以害一生。生無不傷,矧夫造化為爐,陰陽為炭,而萬物熔鑄其中,凡厥有形,奈何而不銷鑠也乎?嘗試登泰岱而睹神州,躡雲霞而瞻陸海,陰陽之所搏激,邪逆之所侵傷,漭漭泱泱,無微不投,叢叢林林,罔形不攝,而加以五毒薄蝕其外,七情耗蠹其中,精亡於氣竭,神敝於魂馳,匪金、匪石,誰為不化之形?相刃、相劘,豈盡有生之數?是以單豹修而虎齧,張毅走而病攻,外內不無重傷,修短皆其自取。

非夫抽玉版之真詮,閱靈蘭之秘典,抱神守和全真寶命者,烏足與談性命之情,窺死生之故哉!鬍子德甫幼負倜儻之才,長嬰鼽衄之疾,股甫折而醫良,心既齋而道進。謂《黃帝素問》一書,為至道之根,宗聖神之眇論。於是搜厥幽玄,標其旨要,名為《素問心得》,庶幾佩以終身。

因可公之同志,俾尊生者,式為龜鑑;濟世者,用作梯航。抉大道之精微,求至人之彷彿,澹泊養精,清虛養氣,寧靜養神,使精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形。以調四序之和,以從八風之理,夫亦可以抱握陰陽,提挈天地,斧斤不夭而盡終天年。豈必登具茨而問途陟空,同而訪道,華胥夢悟,鼎湖上升乃稱飄飄乎?仙哉!鬍子,妙悟向為,余稱道者若此,因為述其言而志之。

虎林林杞楚材撰

白話文:

[序]

萬物種類繁多,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生存於世,難免會受到傷害。在這個宇宙中,天地如同爐火,陰陽如炭,萬物都在其中受鍛煉,所有有形的東西,如何能不被消磨呢?如果我們登上泰山俯瞰大地,穿過雲霧遠眺海洋,陰陽交錯衝擊,邪氣逆流侵襲傷害,這廣大的世界,無處不受到影響,無形不被牽連,再加上外在的五毒侵蝕,內在的七情消耗,精神與氣力逐漸流失,靈魂與神明疲憊不堪。如果不是金石,又有誰能保持不變的形態?相互之間的傷害,難道就是生命的定數嗎?因此,即使單豹修養身心,仍被老虎咬傷;張毅雖然奔走,卻仍病魔纏身,內外皆受重傷,壽命長短都是自己決定的。

如果不深入理解古籍中的真理,研讀靈蘭祕籍,保持心神平和,全心全意地珍視生命,又怎能理解生命的本質,洞察生死的奧祕呢?鬍子德甫,自小就擁有非凡的才華,長大後卻受到鼻塞流血的困擾,經歷斷腿的痛苦後得到治療,心靈得到淨化,對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認為《黃帝素問》是至高之道的根基,是聖賢智慧的精髓。於是,他探尋其中的深奧玄妙,標注出其核心要點,並將其命名為《素問心得》,希望終生佩戴。

他公開分享這些心得,讓追求健康的人,能以此為鏡;救世濟民的人,能以此為橋樑。他揭示了大道的精微,尋找聖人的影子,提倡淡泊養精,清虛養氣,寧靜養神,讓精與氣相合,氣與神相合,神與形相合。以此來調節四季的和諧,順應八風的規律,也能掌握陰陽,操縱天地,即使面對斧頭砍伐,也能活到自然壽終正寢。何必一定要攀登高山尋找道路,或是在夢中醒悟,才能稱為飄飄欲仙呢?

鬍子德甫,以其獨特的領悟,進行如此的道義行為,我在此讚揚他的理念,並記錄下他的言語。

虎林林杞楚材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