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

1. 氣交變大論

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

王冰注云:凌犯太甚,則遇於金,故自病。新校正云:按「玉機真臟論」云肝脈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巔疾,為肝實而然,則此病不獨木太過,遇金而病,肝實亦自病也。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瘧。

新校正云:火盛而剋金,寒熱交爭,故為瘧。

身熱骨痛,而為浸淫。

新校正云:按「玉機真臟論」云心脈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此云骨痛者,誤也。

上臨太陽,則雨雪冰霜不時降。

原本在歲水太過段內,今黃氏列於歲火不及之中。按,太陽寒水司天,火運二歲為戊辰、戊戌,中運皆太徵,實非歲火不及之年。而太陽寒水司天,水運二歲,中運為太羽,實歲水太過之年。以太少而言過與不及,則此二句自當列於歲水太過之下,惟火不及則水自凌之,與亢害承製之理,仍不相背耳。

上臨少陰少陽,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槁。

原本在歲火太過段內,今黃氏列於歲金不及之中。按,少陰心火司天,金運二歲為庚子、庚午,少陽相火司天,金運二歲為庚寅、庚申,中運皆太商,實非歲金不及之年。而少陰心火司天,火運二歲為戊子、戊午,少陽相火司天,火運二歲為戊寅、戊申,中運皆太徵,實歲火太過之年。

以太少而言過與不及,則此四句自當列於歲火太過之下,惟金不及則火自犯之,與亢害承製之理,亦仍不相背耳。

帝曰:其災應何如?岐伯曰:亦各從其化也。故時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順,留守有多少,形見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徵應有吉凶矣。

王注云:五星之至,相王為盛,囚死為衰。東行凌犯為順,災輕,西行凌犯為逆,災重。留守日多則災深,留守日少則災淺。星喜潤,則為見善,星怒燥憂喪,則為見惡。宿屬,謂所生月之屬二十八宿及十二辰相分所屬之位也。命勝星不災不害,不勝星為災小重,命與星相得,雖災無害。

災者,獄訟疾病之謂也,雖五星凌犯之事,遇星之囚死時月,雖災不成。然火犯留守逆臨,則有誣譖獄訟之憂,金犯則有刑殺氣鬱之憂,木犯則有震驚風鼓之憂,土犯則有中滿下利跗腫之憂,水犯則有寒氣衝稸之憂,故曰徵應有吉凶也。

帝曰:其善惡何謂也?岐伯曰: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

王注云:夫五星之見也,從深夜見之。人見之喜,星之喜也。見之畏,星之怒也。光色微曜,乍明乍暗,星之憂也。光色迥然,不彰不瑩,不與眾同,星之喪也。光色圓明,不盈不縮,怡然瑩然,星之喜也。光色勃然臨人,茫彩滿溢,其象懍然,星之怒也。澤,洪潤也。燥,乾枯也。

白話文:

《氣交變大論》:

嚴重時會突然容易發怒、頭暈目眩,甚至引發頭頂部的疾病。

王冰註解說:過度侵犯金氣(肺系統),因此自身產生病變。新校正註解補充:《玉機真臟論》提到肝脈氣過盛時,會使人易怒、暈眩及頭頂疾病,這是肝氣過實所致。可見此病症不僅因木氣過盛侵犯金氣,肝氣過實本身也會致病。

當火運之氣過盛時,炎熱暑氣盛行,肺金受侵害,人們易患瘧疾。

新校正註解:火氣旺盛剋制金氣,導致寒熱交戰,因而形成瘧疾。

出現身體發熱、骨骼疼痛,並伴隨皮膚潰爛的浸淫瘡。

新校正註解:根據《玉機真臟論》記載,心脈過盛會導致身體發熱、皮膚疼痛並生浸淫瘡,此處誤寫為骨痛。

當火運遇上太陽寒水司天時,會有不按季節降下的雨雪冰霜。

(原文位置調整說明:此段原屬「歲水太過」段落,黃氏誤將其歸入「歲火不及」。實則太陽寒水司天時,對應戊辰、戊戌年屬火運太徵之年,並非火運不及;而真正水運太過的年份應屬太羽之年。雖調整後與「亢害承制」理論不衝突,但更適合歸在「歲水太過」段內。)

當火運遇上少陰心火或少陽相火司天時,會出現烈火焚燒、水源枯竭、萬物焦枯的現象。

(原文位置調整說明:此段原屬「歲火太過」段落,黃氏誤將其歸入「歲金不及」。實則少陰/少陽司天對應庚年屬金運太商之年,並非金運不及;而真正火運太過的年份應屬戊年太徵之年。調整後雖與理論不悖,但仍應歸於「歲火太過」段內。)

黃帝問:這些災害如何對應表現?岐伯回答:各自遵循氣化規律。時令有盛衰變化,侵犯有順逆之分,影響時間有長短,表現形式有好壞,所屬星宿有勝負關係,具體徵兆就有吉凶之別。

王冰註解:五星運行中,當令為盛,失勢為衰。向東運行侵犯屬順,災輕;向西侵犯屬逆,災重。停留久則災深,短則災淺。星辰明亮潤澤為善象,昏暗躁動為惡象。「宿屬」指月份對應的二十八宿及十二辰方位。若人命屬性克制星象則災輕,反之則重;若相合則無害。

所謂災害,指訟獄疾病等。即使五星侵犯,若逢星辰失勢時段,災害不易成形。但若火星逆行停留,易有誣告訴訟之憂;金星侵犯易引發刑殺抑鬱;木星侵犯易致風災動盪;土星侵犯易現腹脹腹瀉浮腫;水星侵犯則恐寒氣積聚。因此說徵兆有吉凶之分。

黃帝問:星辰的善惡表現如何區分?岐伯答:有喜悅、憤怒、憂慮、衰喪、潤澤、枯燥等狀態,這是星象的常態表現。

王冰註解:觀察五星宜在深夜。若見星使人欣悅,屬星之喜;令人畏懼屬星之怒。光芒微弱忽明忽暗屬憂;黯淡無光與眾不同屬喪。光輝圓潤穩定屬喜;強光逼人、刺目懾人屬怒。「澤」指豐潤,「燥」指乾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