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彙粹》~ 序
序
1. 序
夫天地生人,古今壽夭不齊,其故何也?淳漓一變,修短殊途矣。言仁術者,輯醫藥之書以救夭枉,莫不首稱《素》、《難》,次述漢、唐,爰及歷代名賢之說,摭拾成帙,為後學之津梁,其功豈不偉哉!然而方宜有不同,老壯之非一,山居與城市異治,膏粱與藜藿分途,氣運之變遷,時代之降升,人生氣交之中,其稟賦厚薄,疾疚淺深,與氣機相流轉,未易明也。
白話文:
天地造就人類,自古以來壽命長短不一,這是為什麼呢?體質強弱不同,長壽與短壽的道路也不同。講究養生的人,蒐集醫藥書籍來挽救夭折和枉死,最推崇《素問》、《難經》,其次引用漢朝、唐朝的名醫說法,甚至涵蓋歷代名家的理論,彙集成書,作為後世學者的參考,他們的功績豈不是很大嗎?然而各地氣候不同,老人和壯年的情況也不一樣,山區和城市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富貴人家和貧困家庭需要分開治療,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人體氣質發生變化,其稟賦的強弱、疾病的輕重與氣機相呼應,這很難說得清楚。
至如張子和專工吐下,非不名家;劉守真以暑火立論,動輒芩連;李杲出而闡發脾胃,參耆是賴;朱丹溪惟事清涼,不離知柏。此四賢者,皆足以起沉疴而安衽席,豈有意於立異鳴高哉,因時制宜,濟世之心切,不期然而然者也,今之人執古法以施治,將以生人者殺人於反掌,翻疑古人之不足法,豈其然歟?前人有拆舊料蓋新房之喻,繩尺不越,軒檻殊觀焉。運用在一心,臨證如臨敵,選藥如選將,求其至當而後已。
白話文:
比如張子和專門使用催吐、瀉下的方法,雖然也是傑出的醫家;劉守真以夏季暑熱立論,一動不動就用黃芩、黃連;李杲出來闡述脾胃的重要性,黨參、黃耆是他的依賴;朱丹溪只喜歡清涼的藥物,不離知母、柏子仁。這四位名醫,都能夠治好重病讓人安心無慮,難道他們是為了標新立異、博取名聲嗎?他們是根據當時的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一心想要救治世人,而自然而然地這樣做。現在的人固執地使用古法進行治療,可能會用治病的方法把人治死,反而懷疑古人不可效法,難道真是這樣嗎?前人有拆掉舊材料建造新房屋的說法,雖然沒有超出繩墨的範圍,但屋舍的形觀卻大不相同。醫學的運用全在於一顆心,看病就像打仗,選擇藥物就像選將,只求達到最恰當的效果。
新安羅東逸,輯有《名醫匯粹》,至當之書也。咀啜近代之精華,不言軒岐而經旨悉具;《金匱》、《千金》之方,雖篇目不列,而治法無遺,信可謂醫學之金針,迷途之寶筏矣,世無刊本,抄錄相沿,亥豕魯魚,閱者攢眉。苕溪友人出所藏善本,校訂精詳,亟付剞劂,以廣其傳,未必非濟世之一助云。
道光三年歲次癸未正月
嘉興盛新甫撰
白話文:
新安人羅東逸編寫的《名醫匯粹》,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它彙集了近代中醫學的精華,雖然沒有提到神農、岐伯,但經典的要旨已經包含其中。裡麪包含了《金匱要略》、《千金要方》的方劑,即使篇目沒有列出,但治療方法都沒有遺漏。這本書可以說是醫學界的金針指南,是走失在中醫道路上的人的救生筏。過去因為沒有印刷版本,只能靠抄錄傳承,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讓讀者感到困惑。現在苕溪的朋友拿出了他珍藏的善本,經過仔細校對後,準備付梓印刷,廣泛流傳。這部著作無疑將為濟世救人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