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彙粹》~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張景岳虛損論(二則)

損分五臟,而五臟所藏,則無非精與氣耳。夫精為陰,人之水也;氣為陽,人之火也。水火得其正,則為精為氣;水火失其和,則為熱為寒。此因偏損,所以致有偏勝。故水中不可無火,無火則陰勝而寒病生;火中不可無水,無水則陽勝而熱病起。但當詳辨陰陽,則虛損之治無餘義矣。

如水虧者,陰虛也,只宜大補真陰,切不可再伐陽氣;火虛者,陽虛也,只宜大補元陽,切不可再傷陽氣。此因陽氣不足而復伐其陰,陰亦損矣;陰已不足而再傷其陽,陽又亡矣。夫治虛治實,本是不同。實者陰陽固有餘,但去其餘,則得其平;虛者陰陽有不足,再去所有,則兩者俱敗,其能生乎?故治虛之要,凡陰虛多熱者,最嫌辛燥,恐助陽邪也。尤忌苦寒,恐伐生氣也。

惟喜純甘壯水之劑,補陰以配陽,則剛為柔制,虛火自降,而陽歸乎陰矣。陽虛多寒者,最嫌涼潤,恐助陰邪也,尤忌辛散,恐傷陰氣也。只宜甘溫益火之品,補陽以配陰,則不得其主,陰寒自斂,而陰從乎陽矣。是以氣虛者宜補其上,精虛者宜補其下,陽虛者宜補而兼暖,陰虛者宜補而兼清,此固陰陽之治辨也。其有氣因精而虛者,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自當補氣以生精。

又如陽失陰而離者,非補陰何以收散亡之氣;水失火而敗者,非補火何以蘇垂絕之陰。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以寒熱分陰陽,則陰陽不可混。此又陰陽邪正之離合也。

知陰陽邪正之治,則陰陽和而生道得矣。

人知陰虛惟一,而不知陰虛有二。如陰中之水虛,則病在精血;陰中之火虛,則病在神氣。蓋陽衰則氣去,故神志為之昏亂,非火虛乎?陰虧則形壞,故肢體為之廢弛,非水虛乎?今以神離形壞之證,乃不求水火之原,而猶以風治,鮮不危矣。試以天道言之,其象顯然,旱則多燥,燥則多風,是風木之化從乎燥,燥則陰虛之候也。

故凡治類風者,專宜培補真陰,以救根本,使陰氣復則風燥自除。然外感者,非曰絕無虛症,氣虛則虛也;內傷者非曰必無實症,有滯則實也。治虛者,察其在陰在陽而直補之;治實者,察其因痰因氣而暫開之。此內傷外感及虛實攻補之間,最當察其有無微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氣素虧,猝然倒撲,上無痰,下失禁,瞑目昏沉,此厥竭之證,尤與風邪無涉。

使非大劑參附,或七年之艾,破格挽回,又安望其復真氣於將絕之頃哉。倘不能察其表裡,又不能辨其虛實,但以風之為名,多用風藥,不知風藥皆燥,燥復傷陰,風藥皆散,散復傷氣,以內傷作外感,以不足為有餘,是促人之死也。

白話文:

損傷可分為影響五臟的不同類型,而五臟中所儲藏的主要是精與氣。精屬陰性,相當於人體的水分;氣屬陽性,相當於人體的火。當陰陽平衡時,精氣正常運作;一旦失調,便會出現過熱或過寒的症狀。這種偏損導致了身體的偏盛或偏衰。因此,水中必須有火,若缺乏火,陰性過剩,就會產生寒冷的病症;同樣地,火中也需有水,否則陽性過剩,會引起熱病。只要仔細辨別陰陽,虛損的治療原則就變得簡單明瞭。

例如,如果水分不足,即陰虛,應該大力補充真陰,絕對不能再損耗陽氣;若火氣衰弱,即陽虛,應著重補充元陽,切記不能再傷害陽氣。這是因為陽氣已經不足,若再損傷陰分,陰也會受損;陰已經不足,再損傷陽分,陽也會消失。治療實證和虛證的方法不同。實證時,陰陽仍有過剩,只需去除過剩部分,就能恢復平衡;虛證時,陰陽存在不足,若再進一步損耗,兩者都會受到破壞,生命如何得以延續?因此,治療虛證的關鍵是:對於陰虛伴隨熱象的患者,應避免使用辛燥藥物,以防助長陽性病邪;同時也要避免苦寒藥物,以免損傷生命力。

應選擇純甘滋養的藥物,補陰以調節陽性,這樣陽性就會受到陰性的制約,虛火自然下降,陽性回歸陰性。對於陽虛伴隨寒象的患者,應避免使用涼潤藥物,以免助長陰性病邪;同時也要避免辛散藥物,以免傷害陰氣。應該使用甘溫藥物來增強火氣,補陽以調節陰性,這樣沒有主導力量的情況下,陰寒自然收斂,陰性順從陽性。因此,對於氣虛,應在上部進行補充;精虛,應在下部進行補充;陽虛,應補充並兼顧保暖;陰虛,應補充並兼顧清熱,這些都是根據陰陽辨證治療的原則。

對於因精氣不足而導致氣虛的情況,應補充精氣以生成氣;精氣因氣而虛的情況,應補充氣以生精。此外,當陽性失去陰性支持而離散時,唯有補陰才能收斂散失的氣;當水分失去火氣而衰敗時,唯有補火才能拯救瀕臨死亡的陰性。這是陰陽相互補充的奇妙作用。因此,擅長補陽的人,會在陰中尋求陽性,讓陽性得到陰性的幫助,從而產生無窮的生命力;擅長補陰的人,會在陽中尋求陰性,讓陰性得到陽性的提升,確保源泉不斷。所以,如果將精氣分為陰陽,那麼陰陽是不能分割的;如果以寒熱來區分陰陽,那麼陰陽是不能混淆的。這也是陰陽邪正之間的分離和結合。

瞭解陰陽邪正的治療原則,就能實現陰陽和諧,生命之道得以延續。

人們通常只知道陰虛有一種,卻不知道陰虛還可以分為兩種。例如,在陰性中的水分虛弱,病症出現在精血上;而在陰性中的火氣虛弱,病症出現在精神氣息上。當陽性衰弱,氣息消散,精神狀態會變得混亂,這不是火氣虛弱嗎?當陰性虧損,形體破壞,肢體會變得無力,這不是水分虛弱嗎?如今面對精神和形體破壞的證狀,卻不去追根溯源,找出水分和火氣的根源,而只是用治療風病的方法,這樣的治療很少不會帶來危險。我們可以用天象來說明,其象徵顯而易見:乾旱時多燥,燥時多風,風木的變化跟隨著乾燥,這就是陰虛的表現。

因此,對於類似風病的治療,應專門培補真陰,以拯救根本,讓陰氣恢復,風燥自然消除。然而,對於外感疾病,並非完全不存在虛證,氣虛就是虛證的一種;對於內傷疾病,也未必全是實證,只要有阻滯,就是實證。治療虛證,要辨別是在陰性還是陽性上,直接進行補充;治療實證,要辨別是由於痰濕還是氣滯,暫時進行開導。在內傷外感以及虛實攻補之間,最應當仔細辨別其輕重程度,適當地調整治療方法。甚至有些患者,由於元氣本來就虧損,突然倒地,上方無痰,下方失控,閉眼昏迷,這是厥逆衰竭的證狀,尤其與風邪無關。

若非使用大量人參、附子,或七年陳艾,打破常規進行急救,又怎能期望在生命瀕臨終結時恢復真氣呢?如果不能分辨表裡,也不能辨別虛實,只是因為風病的名字,大量使用風藥,卻不知風藥多燥,燥會傷害陰分;風藥多散,散會傷害氣息。把內傷當作外感,把不足當作有餘,這是在加速患者的死亡。

2. 張景岳論東垣脾胃論

人以水穀為本,故脾胃為養身之本。惟東垣獨知其義,發為《脾胃論》。因引《內經》之義,如生氣通天論曰: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勿能為害也。陽氣者,煩勞則張。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此病從脾胃生者一也。

又引《五常政大論》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此病從脾胃生者二也。

又引《六節藏象論》曰: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此至陰之類,通乎土氣。凡十一藏者,皆取決於膽也。夫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物安。故膽氣春生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此病從脾胃生者三也。

又引本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此之謂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氣或乖錯,人何以生?此病從脾胃生者四也。諸如此論,皆東垣獨得之見。

茲察其所謂蒼天貴清淨,陽氣惡煩勞者,此指勞倦之為病也。所謂收藏令行,故其人夭者,此指陰盛陽衰之病也。所謂春生則萬物安者,此指降則無生之為病也。所謂氣或乖錯,人何以生者,此指陽氣受傷之為病也。東垣垂惠後世,開導來學,誠非小矣。

獨怪其論中有曰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所以為病,若此數語,大見矛盾。

夫元氣既損,多見生陽日縮,神氣日消,何以反助心火?脾胃屬土,得火則生,何謂火勝則乘其土位耶?且人之元氣,本貴清和,寒固能病,熱亦能病。而因勞動火者,固常有之,自不得不從清補,若因勞犯寒,而寒傷脾胃者,尤酷尤甚。第熱症顯而寒症隱,真熱症易辨,假熱症尤不易辨也。

矧元氣屬陽,熱為同氣,邪猶可制;陰為陽賊,寒其仇也,生氣被伐,無不速亡,由此觀之,寒與元氣,尤不兩立。若東垣前言,獨令後人之妄言火者,反忘前四條之格言,而單執火不兩立之說為成案。此白璧之瑕,余實不能不為東垣惜也。

及再考東垣之方,如補中益氣、升陽益胃、黃耆人參、清暑益氣湯等方,每用升、柴,此即其培養春生之氣。而每用芩、連,亦即其制伏邪之意。第二三分之芩、連,固未必即敗陽氣;而以五七分之參、術,果能斡旋元氣乎?思古仲景立方之則,用味不過三四品,用數每至二三兩。

且人之氣血本大同,疾病多相類,而仲景之方大而簡,東垣之方小而雜,何其懸絕一至如此?此其中必有至道存焉。實以後學不敢雌黃,而私心向往,不能不霄壤於其間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張景嶽對於李東垣的脾胃論的理解與評價。張景嶽認為,人體依賴飲食為生存基礎,因此脾胃健康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李東垣獨到地理解了這一點,並撰寫了《脾胃論》一書。

張景嶽引用了《內經》中的理論,比如「生氣通天論」指出,如果自然界的氣息清淨,人的意志就會得到調理,順應這種清淨的氣息可以鞏固體內的陽氣,即使有邪氣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然而,當人們過度勞累時,陽氣就會受到擾亂。這是脾胃相關疾病的其中一個原因。

他又提到了《五常政大論》中的一個觀點,即陰精充足的人會延年益壽,而陽精下降的人則可能短命。陰精充足指的是脾胃和諧,食物的能量能夠正常向上運行,遵循春夏的規律,使人健康長壽。反之,如果脾胃失調,食物能量向下流動,違反了自然的收藏規律,就會導致早逝。這是脾胃疾病產生的第二個原因。

再者,《六節藏象論》提到,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些器官是人體儲存營養的根基,它們與大地的氣息相通。所有重要的臟器都依賴膽汁的調節。膽汁的調節功能就像春天的生機勃發,如果膽汁在春季旺盛,其他臟器也會跟隨。但如果膽汁功能受損,就可能引發一系列消化系統的問題。這是脾胃疾病產生的第三個原因。

另外,《內經》還強調,天地提供給人類五種氣息和五種味道,這些是維持生命活力的關鍵。如果這些氣息和味道的平衡受到幹擾,人體的生命力就會受到影響。這是脾胃疾病產生的第四個原因。

張景嶽進一步分析,李東垣提出的「蒼天貴清淨」、「陽氣惡煩勞」、「春生則萬物安」以及「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等觀點,都是他獨到的見解,對後世影響深遠。

然而,張景嶽對李東垣的一些觀點表示懷疑,特別是關於「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的說法,認為這似乎存在矛盾。如果元氣受損,通常會看到體內陽氣逐漸萎縮,精神氣息逐漸減弱,怎麼反而會助長心火呢?脾胃屬於土性,得到火性能量的滋養才會更健康,為什麼說火氣旺盛會壓制脾胃的功能呢?

張景嶽認為,人體的元氣本質上追求清靜和諧,寒冷和過熱都能成為疾病的原因。勞動過度導致的火氣旺盛的確常見,確實需要清熱補益,但若因為勞動而受寒,寒氣傷害脾胃的情況同樣嚴重。然而,熱症比較明顯,而寒症往往隱蔽,真正的熱症容易辨識,而虛假的熱症則更難以判斷。

此外,張景嶽指出,元氣屬於陽性,熱性與其同質,邪氣尚可控制;而陰性是陽性的敵手,寒氣是其對立面,一旦生氣被破壞,生命將迅速走向終結。從這個角度看,寒冷與元氣更是無法共存。然而,李東垣的某些觀點卻讓後人片面強調火氣的破壞性,忽略了前面提到的其他重要原則。這是張景嶽認為李東垣理論中的一個缺陷。

最後,張景嶽評價了李東垣的處方,如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黃耆人參湯和清暑益氣湯等,經常使用升麻和柴胡,這反映了他對培養春生之氣的重視。同時,他也常用黃芩和黃連,以抑制邪氣。然而,黃芩和黃連的使用量未必會破壞陽氣,而大量使用人參和白朮是否真能調理元氣,值得商榷。張景嶽認為,古代名醫張仲景的處方通常只使用三四種藥材,而每一種的用量可能達到二三兩。相比之下,李東垣的處方較為複雜,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或許蘊含著深奧的道理。作為後學者,張景嶽不敢輕易評判,但心中仍對此有所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