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彙粹》~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張景岳命門後論

故腎氣獨沉,則奉生者少,即此生氣之理也。

至若人之生氣,無所不在,如臟氣、顏色、聲音、脈息、四肢、二便俱有生氣。生氣即神氣,神自形生,何不可辨?明者察之,孰者能益生氣,孰者能損生氣?或先攻病氣以保生氣,或先固生氣以御病氣。使不有原始要終之明,則是寸光之流耳。

蓋命門有門戶,為一身鞏固之關。經曰:倉凜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又曰:黑色通於腎,開竅於二陰。可見北門之主總在乎腎,而腎之政令總在乎命門。

命門司陰陽之柄,陰陽和則出入有常;陰陽病則啟閉無序,故有癃閉不通者,以陰竭水枯,乾涸之不行也。有滑泄不禁者,以陽虛火敗,收攝之無主也。陰精既竭,非壯水必不能行;陽氣既虛,非益火必不能固,此治法也。

白話文:

因此腎氣單獨衰弱下沉,則供給生命之氣的能量就少,這就是生命之氣的道理。

至於人體的生命之氣,無處不在,例如臟腑之氣、面色、聲音、脈搏、四肢、大小便,都包含著生命之氣。生命之氣就是神氣,神氣由形體而生,有什麼不可以辨別呢?聰明的人觀察它,就能知道什麼能增強生命之氣,什麼會損傷生命之氣。或者先攻克致病的邪氣來保護生命之氣,或者先固護生命之氣來抵禦致病的邪氣。如果沒有從根本到最終的明智理解,就只是短淺膚淺的見解了。

因為命門如同門戶,是維持全身穩固的重要關卡。《內經》說:「倉庫寒冷而不儲藏,是因為門戶失守。」「泉水不斷湧出,是因為膀胱失於收攝。」能守住就能生存,失守就會死亡。《內經》又說:「腎是胃的關隘。」關隘失守,所以水液停聚,循其類而行。又說:「黑色屬腎,其開竅於二陰。」可見北門(指腎)的主宰總在於腎,而腎的運作則總在於命門。

命門掌管陰陽的樞紐,陰陽調和則出入有度;陰陽失調則開關失常,所以會有小便閉塞不通的現象,是因為陰液枯竭,水液乾涸,無法通行。會有小便失禁滑泄的現象,是因為陽氣虛弱,火氣衰敗,收攝無力。陰精耗竭,不補益腎水就無法通利;陽氣虛弱,不溫補腎火就無法收攝,這就是治療的方法。

2. 趙養葵火為先天論

越人謂左為腎,右為命門,非也。命門即在兩腎各一寸五分之間,當一身之中,《易》所謂一陽陷於二陰之中,《內經》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門,是為真主乃一身之太極,無形可見,兩腎之中是其安宅。

三焦是其臣使之官,稟命而行,周流於五臟六腑之間而不息,名曰相火。相火代天行化。此先天無形之火,與後天有形之火不同,出之右旁小竅者也。

其左旁亦有小竅,乃真陰真水氣也,亦無形,上行夾脊,至腦中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於脈,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常隨相火而潛行於周身,與後天有形之水不同。

但命門無形之火,在兩腎有形之中,為黃庭,故曰五臟之真,惟腎為根。可見命門為十二經之主。腎無此則無以作強,而技巧不出矣;膀胱無此則三焦之氣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無此則不能蒸腐水穀,而五味不出矣;肝膽無此則將軍無決斷,而謀慮不出矣;大小腸無此則變化不行,而二便閉矣;心無此則神明昏而萬事不能應矣,正所謂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也。譬之元宵之燈,鰲山走馬,拜舞飛走者,無一不具,中間惟是一火耳。

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而拜舞飛走者,軀殼未嘗不存也,故曰此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形也。

夫水為立命之門,乃人身之至寶,何世之養身不知節欲,保真水以全火,而日夜戕賊。此火既病矣,治病者不知溫養此火,而日用寒涼以直滅此火,焉望其有生氣耶?

余今直指其歸元之路。夫命門真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離者也。火之有餘,緣真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補水以配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火之不足,因見水之有餘也,亦不必瀉水,就於水中補火,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所謂原與主者,皆屬先天無形之妙,非曰心為火而其原在肝,腎為水而其原屬肺之謂也。

若夫風寒暑濕燥火六者之入於人身,此客氣也,非主氣也。主氣固,客氣不能入。醫家徒知客者除之,慢不加意於主氣。縱有言固主氣者,專以脾胃為一身之主,焉知坤土是離火所生,而艮土又屬坎水所生耶?

故此一水一火,俱屬無形之氣,相火稟命於命門,真水又隨相火,自寅至申,行陽二十五度,自酉至醜,行陰二十五度,周流於臟腑之間,滯則病,息則死矣。故曰:先天惟此一火克全。此火而歸之矣。

白話文:

[趙養葵對於火為先天的理論]

越人認為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這觀點並不正確。實際上,命門位於雙腎各自中心往內一寸五分的地方,正好位於身體中央,就像《易經》所說的一陽陷入二陰之中,或如《內經》所述的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我們稱之為命門,它是生命的主宰,也是身體的太極,無形可見,但在兩腎中找到其安身之所。

三焦則像是它的臣子,接受命門的命令運行,不斷地在五臟六腑間流動,被稱為相火。相火代替天命運轉,這是先天的無形之火,與後天的有形之火不同,它從右側的小孔中冒出。

左側同樣有一個小孔,那是真陰真水的氣息,同樣無形,向上穿過脊椎,到達腦部成為髓海。分泌津液,注入血液,滋潤四肢。同時,內部滋養五臟六腑,以應對各種身體需求。它通常跟隨相火,悄悄地在全身流動,與後天的有形之水不同。

命門的無形之火,處於有形的雙腎之中,形成了黃庭,所以說五臟的本質,只有腎纔是根本。由此可見,命門是十二經絡的主宰。如果腎失去這股力量,那麼身體就會變得脆弱,無法展現技巧;如果膀胱失去這股力量,三焦的氣息就不會運轉,水路就不會流通;如果脾胃失去這股力量,就無法消化食物,營養就無法吸收;如果肝膽失去這股力量,就無法做出判斷,策略就無法形成;如果大腸和小腸失去這股力量,消化系統就會停頓,排泄就會受阻;如果心臟失去這股力量,精神就會混亂,無法應對各種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當主宰失靈時,其他所有器官都會陷入危機。

好比元宵節的花燈,燈籠上的龍鳳呈祥,所有的動物都能活靈活現地舞動,其中都只因為一點火苗。火勢旺盛,動物們的動作就快;火勢微弱,動作就慢;火苗熄滅,動物們就靜止不動。即使動物們停止舞動,燈籠的外殼依然存在,所以說,這個身體並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天地賦予的形體。

水是生命的大門,是人體的至寶,然而世上養身之人卻不知節制慾望,保護真水以保全火氣,反而日夜摧殘。當這股火氣生病了,治療者卻不懂得溫養這股火氣,反而每天使用寒涼之物來滅火,這樣怎麼可能有生氣呢?

現在我直接指出回歸本源的道路。命門的主宰之火,是水中的火,二者相依為命,永遠不會分離。火氣過剩,是因為真水不足,我不建議去除火氣,而是補充真水以平衡火氣,壯大水的主宰,以控制過盛的陽氣;火氣不足,是因為真水過剩,也不必瀉水,只需在水中補火,增強火的根源,以消除過多的陰氣。所謂的根源和主宰,都是先天無形的精妙之處,並非心為火,其根源在肝,腎為水,其根源在肺。

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界因素進入人體,這些是外來的氣息,並非主導的氣息。主導的氣息堅固,外來的氣息就無法入侵。醫生只知道要排除外來的氣息,卻忽視了主導的氣息。即使有人提出要鞏固主導的氣息,也只是專注於脾胃作為全身的主宰,卻不知道坤土是由離火產生的,而艮土又屬於坎水的產物。

因此,這一水一火,都屬於無形的氣息,相火遵循命門的命令,真水又跟隨相火,從寅時到申時,行走在陽性部位二十五度,從酉時到醜時,行走在陰性部位二十五度,周流於臟腑之間,阻塞就會生病,停止就會死亡。所以說,先天唯有這一火才能完全掌控。這股火一旦歸位,身體就能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