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源流論》~ 序言
序言
1. 序言
武進謝利恆先生,於編輯《中國醫學大辭典》後,復著《中國醫學源流論》。取數千年來各家學說,上起炎黃,下迄近世,考其源流,別其枝派,原原本本,若網在綱,啟後學之津梁,樹醫林之楷範。脫稿業經十載,曾於《國醫公報》、《醫界春秋》刊布,海內醫家,嘆為絕作。
白話文:
來自武進的謝利恆先生,在編輯完《中國醫學大辭典》後,又寫了《中國醫學源流論》。他從上古的炎黃時代到近代,蒐羅各家醫學理論,考證它們的源流,區分它們的分支。他原原本本地整理,就像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為後學者提供了了解醫學發展的橋樑,樹立了醫學界學習的典範。這部著作完成已經十年了,曾經在《國醫公報》和《醫界春秋》上發表過,國內醫學界稱讚這是一部傑作。
近日及門諸子,為先生編印全集,復以此篇冠其首,而命序於伯未。伯未昔肄業於中醫專門學校,先生方任校長,飫聞至論,敢述要語,弁諸簡端。先生之言曰,古今中醫書籍,幾於汗牛充棟,非抄襲舊說,即標榜攻訐,其能發明新理者,不過什之一二。要其大體,後者勝前,但古書言簡而賅,後世言復而雜,學者宜取其治病之效,不必拘於成見,致滋聚訟。凡聚訟之端,不外溫涼攻補,推其故,有因乎水土氣候不齊者,有因乎治亂安危環境者。
白話文:
最近拜在先生門下的學子們,爲先生編印全集,並將這篇文章放在最前面,請我作序。我過去在中醫專門學校讀書時,先生正是校長,我深受先生精妙論述的教誨,僅敢在此摘述重點,作為本書的序言。
先生說,古今中醫書籍浩如煙海,不是抄襲舊說,就是互相攻擊指責,真正能發明新道理的不過十之一二。總的來說,後代的著作勝於前代,但古書精簡而全面,後世的著作則繁瑣複雜。學者學習時應重視其治病效果,不必拘泥於固有觀念,避免引起無謂爭論。
引起爭論的根源不外乎溫補攻補的方法,追究其原因,有的來自不同的地方水土氣候,有的來自不同的社會環境。
我國疆域廣大,川原交錯,氣候備寒溫熱三帶,而人事之遷變尤蕃。故凡華文所布之區,即中醫所達之處,若執一隅之見,以概萬有不齊之病,安能適當。是以歷史、地理、生物、自然、社會諸科學,攻醫者皆必須略涉藩籬,方能會其通而觀其變,而得醫術之大全。此屬於藝者也。
白話文:
中國地域遼闊,河流山川縱橫交錯,氣候涵蓋寒帶、溫帶和熱帶三大區域,而人文風俗習慣的變化也極為豐富。因此,只要是華人居住的地方,中醫也就傳播到了那裡。如果只固守一隅之見,想用單一的理論解釋所有繁雜的疾病,怎麼可能做到合適?所以,醫學研究者必須略微涉獵歷史、地理、生物、自然和社會等各方面知識,才能融會貫通,觀察變化,掌握全面的醫學知識。這屬於學醫者的領域。
醫者固以藝術為職志,然昔人常以為應與修養道德共同砥礪,故《素問·上古天真論》等數篇,古聖首懸為教。吾人業醫者,應如何懲忿窒欲以養肝腎之陰,行矩言規以固榮衛之氣,寧靜淡泊以葆固有之靈明,勤動四肢以和周身之血脈,合修身養性為一途,成己利人為一事。
白話文:
醫生當然以醫術作為自己的志向,然而古人常常認為,醫術應與修養道德共同砥礪。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等數篇,古聖人把它作為首要的教誨。我們身為醫者,應如何懲戒憤怒、剋制慾望以養護肝腎之陰,施行正言正行的準則以固守榮衛之氣,保持心靈的寧靜淡泊以葆固本有的聰明,勤於活動四肢以調和全身的血脈,將修身養性與行醫濟世合而為一,既能成就自己,也能利益他人。
昔傅青主之艱貞肥遁,徐洄溪之勵志潛修,實能得先聖心傳,而年壽亦與之俱永,固非獨其技之足高,抑亦其行之當法也。先生之言如此。夫長江之源,發於犂石,東會岷沱,出三峽,下洞庭,浩浩湯湯,千里一瀉。其利物之溥,亦猶我中華醫學,肇自皇古,衍於後世,所療治者,不知其幾億兆人也。
白話文:
過去的傅青主堅守志向、隱居遁世,徐洄溪發奮圖強、潛心修道,他們真正得到聖賢的真傳,而且他們的壽命也因此而延長。這固然是因為他們的醫術精湛,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行為符合禮法。先生的話就是這樣。長江的源頭發源於犂石,向東會合岷江、沱江,穿過三峽,流入洞庭湖,波瀾壯闊,奔流千里。它對萬物的幫助是廣泛而深遠的,就像我們中華醫學一樣,從遠古興起,流傳至今,不知道治癒了多少億萬人。
然以其源遠而流廣,泥沙土石,不能無所雜,則氾濫橫流,遂或不免,是猶今日醫說之紛歧,生於其心,害於其事,而病者遂受其敝也。得先生之言以示之,庶幾沿流溯源,集眾說之長,而去其偏蔽,使中醫學說益臻昌明,世界人類咸受其福,仁言利溥,其垂遠矣。先生豐頤廣顙,美鬚髯,衣大布之衣,真率敦樸,精神朗靜。
白話文:
然而因為它的起源悠久流傳廣泛,難免會夾雜泥沙土石,就會出現氾濫成災的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就好像現在的醫學理論紛歧一樣,源於醫生的想法,卻損害了治療效果,而病人就因此受苦。得以先生的指點,讓大家順著流向溯源,彙集各家說法的優點,去掉偏見,讓中醫學說更加興盛昌明,讓全世界的民眾都能受惠,仁慈的教導惠及眾生,其意義深遠。先生面容豐滿,額頭寬闊,鬍鬚濃密,身穿粗布衣裳,誠懇樸實,精神開闊寧靜。
其立言也,不阿世,不立異,不掩同體之善,不忘異派之美,精微廣大,兼而有之。是則讀其書者皆能知之,固無俟呫呫也。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元旦,弟子秦伯未謹序
白話文:
他寫作時,既不迎合世俗,也不標新立異,既不掩蓋同派長處,也不忘表彰異派的優點。文章既精微細緻,又宏偉廣博,兼而有之。因此,讀他書的人都能明白他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