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啟源》~ 正文 (1)
正文 (1)
1. 正文
漢土醫術。精核詳密。超絕諸蕃。至於外治。則蕃亦不無可取。但其所用之方。漢既皆有。從來漢醫。或用焉。或否焉。從人人所見。而至其法制載籍。歷然悉可檢按。彼徒未曾睹漢籍。自誇開創。固無足咎。乃醫不學者。從而和之。遂使世人言蕃醫精細窮理新奇取功。非漢學所企及也。
白話文:
中國的醫術精準詳細,遠超其他國家。但是在醫治外傷方面,其他國家也有一些可取之處。儘管他們使用的藥方,中國早就都有了。歷代漢醫有時候使用這些藥方,有時候不使用。因為每個醫生都有不同的見解。至於他們的章法和醫書,我們都可以查閱得到。他們的醫術之所以顯得新奇有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中國的醫書,才自誇自己的創新。然而,有些不懂醫學的人附和他們的說法,認為外國醫術精細深入,不可企及,這實在是不應該的。
可笑甚矣。抑內景之說。出於素靈。導尿之術。創於千金。斑蝥起泡。螞蜞咂血等。晉唐方書屢稱其功。今舉數條。以授生徒。顧徵引率略。掛一漏百。庶博雅之士。觸類纂集。非固與彼抗。特示漢無不備耳。是書脫稿。會聞栲窗喜多村先生既有著辨之恨。予未及鑑知。不免遼豕之識焉。
白話文:
這真是非常好笑。至於內景的說法,出自《黃帝內經》和《靈樞》。導尿的方法,則是首次記載於《千金方》。像使用斑蝥來引起起泡,以及利用水蛭吸血等方法,在晉唐時期的醫書中多次提到其療效。現在舉幾個例子來教給學生們。只是引用的資料比較粗略,難免有所遺漏。希望學識淵博的人能夠根據這些例子進行收集整理。並不是一定要和前人對立,只是想表明漢代的醫學已經非常完善了。本書完成時,恰好聽說喜多村先生已經有相關著作出版,但我還沒有機會拜讀,所以這裡的見解可能有些狹隘。
2. 解剖
靈樞經水篇曰。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藏之堅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解剖之言。始見於此。漢書王莽傳。莽誅翟義之黨。
白話文:
《靈樞經·水篇》說:身高八尺的人,皮肉在外,可以測量並依序探尋而得到。人死之後,可以解剖來觀察。臟腑的堅韌脆弱、器官的大小、穀物的多少、脈絡的長短、血液的清濁、氣血的多少,十二經絡的血氣是多血少氣、少血多氣、多血多氣、少血少氣,都有許多解剖方面的記載。最早見於此。《漢書·王莽傳》:王莽誅殺了翟義的黨羽。
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藏。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云可以治病。文獻通考載五藏存真圖。趙與時賓退錄云。廣西戮歐希範及其黨。凡二日割五十有六腹。宜州推官靈簡皆詳視之。為圖以傳於世。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存真圖一卷。崇寧間泗洲刑賊於市。郡守李夷行遣醫並畫工往視。
白話文:
命令太醫尚方和技藝高超的屠夫一起解剖屍體。測量五臟的尺寸。用竹管引導脈絡。瞭解脈絡的始末。據說可以治療疾病。文獻通考中記載了五臟存真圖。趙與時在《賓退錄》中說,廣西處死了歐希範及其黨羽。在兩天內剖開了五十六具腹部。宜州推官靈簡都仔細觀察了。並繪製成圖流傳於世。晁公武在《郡齋讀書志》中記載了《存真圖》一卷。崇寧年間,泗洲在市集處將賊人處決。郡守李夷行派了醫生和畫匠前去觀察。
決膜摘膏肓曲折。圖之盡得纖悉。今校以古書。無少異者。張杲醫說云。無為軍張濟善用針。得訣於異人。能親解人而視其經絡。則無不精。因歲飢疫人相食。凡視一百七十人。以行針無不立驗。赤水玄珠載何一陽說云。余先年精力時以醫從師徵南。歷剖賊腹。考驗藏府。心大長於豕心。
白話文:
決膜:摘錄膏肓穴位的曲折走向。圖畫清晰完整地描繪了細微的部分。現在對照古代典籍,沒有什麼不同的。張杲的《醫說》說:無為軍的張濟擅長針灸。他從奇人那裡得到祕訣,能夠親自解剖人體,觀察其經絡走向,所以很精通。當時發生饑荒和瘟疫,人們互相殘殺,他解剖了一百七十人,用針灸治療,都立竿見影。赤水玄珠中記載何一陽說:我以前精力充沛時,跟隨徵南的將領出征行醫。曾經剖開賊兵的腹部,觀察了臟腑。他(指賊兵)的心臟比豬的心臟大得多。
而頂平不尖。大小腸與豕無異。惟小腸上多紅花紋。膀胱是真脬之室。余皆如難經所云。無所謂脂膜如手掌大者。漢土辨藏府經絡取之實驗如此。本邦平安山脅氏請官始有觀藏之舉。著藏志。嗣後三谷氏橘氏杉田氏解視。皆有圖說。宜就其本書見其詳。
白話文:
頭頂平坦,不尖。大腸和小腸與豬的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小腸上有很多紅色的花紋。膀胱就是貯藏尿液的地方。其他部分都和《難經》中所記載的一樣。沒有所謂像手掌一樣大的脂肪層。中國古人辨識內臟經絡的方法就是這樣經過反覆驗證的。我們日本平安時代,脇屋氏得到朝廷的批准,開始有解剖觀察內臟的舉動。並寫了《藏志》一書。此後,三谷氏、橘氏和杉田氏也進行了解剖研究,都有圖文記錄。建議直接查閱他們的著作來瞭解詳細內容。
按古昔有醫經之學。有經方之學。醫經論藏府經絡。人所以成形體。如素問靈樞是也。經方者辨吐下溫涼。主在施治。如傷寒金匱是也。主在施治者。隨證立論。故其如藏府。則曰心。曰胃。曰膀胱。曰血室耳。非故省略。言有所主也。然從事經方者。不精醫經。從事醫經者。
白話文:
從古代以來,就有醫經和經方兩種醫學學派。
醫經主要探討人體的臟腑經絡,闡述人體的形成和構造,比如《黃帝內經》(素問和靈樞)。經方則是研究各種疾病的證候和治療方法,注重治病實踐,比如《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重視治病實踐的醫家,根據具體的病情確定治療方案。因此,他們提到臟腑時,直接稱呼「心」、「胃」、「膀胱」、「血室」等,並不是有意簡略,而是為了表達重點。
然而,專注於經方的醫家不太精通醫經;而專注於醫經的醫家
多疏經方。自昔而然。要之醫經則論常。經方則說變。是所以歧而為二也。惟夫上古神聖。闡造化之秘。究人身之理。辨藏府經絡所在。審其官能機關。以為養生治病之標準。其玄妙至精。非所測焉。余往年解刑屍檢視內景。與古書所說如合符節。當時有所私記贅附於此。以為蒙學之一助。
白話文:
多用疏通經脈的方劑,自古以來皆是如此。總的來說,醫經討論的是不變的道理,而經方則討論的是疾病的變化。這就是它們分為兩個部分的原因。只有上古神聖之人,才能闡明天地造化的奧祕,探究人體的原理,辨別臟腑經絡的位置,審查它們的功能和作用,作為養生治病的準則。它的奧妙精妙無比,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我從前在解剖屍體時觀察內部構造,與古書所描述的完全相符。當時有所見聞,在此附錄,以幫助初學者理解。
肺者位諸藏之上。充胸肋之中。上連喉嚨。下蓋心。分左右為二大葉。其色青。縹帶微紅。其官主呼吸。以管吹氣道。則兩肺皆怒張。鮮澤似蟬翼。九針篇曰。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病能篇曰。肺者為心之蓋。心者在胸膛之上。兩乳之間。麗肺葉之中。其色鮮赤。形如菡萏之倒掛。
白話文:
肺部位於胸腔上方,充滿胸部和肋骨之間。上面連接著喉嚨,下面覆蓋著心臟。肺部左右分為兩大葉,顏色青綠帶微紅。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通過氣管輸送空氣。當你吹氣時,兩肺會膨脹,顏色鮮豔,像蟬的翅膀一樣。
《九針篇》中說:肺是五臟六腑的蓋子。《病能篇》中說:肺是心臟的蓋子。心臟位於胸腔上方,兩乳之間,依附於肺葉之間。心臟顏色鮮紅,形狀像倒掛的荷花。
上圓下尖。左右有二室。其一名經脈。自心之左而出。蓋送血之官。其一名絡脈。納血於心之右。蓋收血之官。一往一復。流動周身。機發干旋。莫有間斷。是為至貴之地。九針篇曰。心主脈。津液別論曰。五藏六府。心為之主。邪客篇曰。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白話文:
上部圓潤,下部尖銳。左右各有兩個空間。
其中一個空間叫經脈,從心臟左側發出,負責輸送血液。
另一個空間叫絡脈,負責將血液送回心臟右側,回收血液。
一來一回,血液在全身流動。氣血運轉不停,沒有間斷。
這是非常重要的部位。
《九針篇》說:「心臟主管脈絡。」
《津液別論》說:「五臟六腑中,心臟是主宰。」
《邪客篇》說:「心臟是五臟六腑的大主宰,也是精神寄託的地方。」
其藏堅固。邪不能容。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心尾動而應乳下虛里是也。平人氣象論曰。在乳之下。其動應手。宗氣泄也。脾者其色紫赤。其形如牛舌。其質如肉。位左脅下。在胃背側。其官造膽汁。出津液。消磨飲食。化熟水穀。太陰陽明篇曰。脾與胃以膜相連。
白話文:
它的藏位堅固,邪氣不能容納。一旦容納,就會損傷心臟。心臟受傷,神識就會離去。神識離去,就會死亡。心臟的尾端在跳動時,乳房下面會有空虛的感覺。
《平人氣象論》中說,在乳房下面,可以通過它的(心臟跳動)的動作來感受手部。這是宗氣洩漏的表現。
脾臟是紫紅色的,形狀像牛舌,質感像肉。它的位置在左脅下方,在胃的背側面。它的功能是製造膽汁,分泌津液,消化食物,將食物轉化為水穀。
《太陰陽明篇》中說,脾臟和胃臟之間由一層膜相連。
厥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肝者其色赤褐。在腹右季脅之下。擁護絡脈。抱持膽囊。傍胃側。向心下。其形大。其氣臊臭。其質尤重。其官納血於心。又制膽汁。調經論曰。肝藏血。金匱真言論曰。肝其味酸。痿論曰。肝主身之筋膜。膽者其色青白。橢而如卵。在肝內。
白話文:
根據中醫理論,脾臟負責主宰胃的功能,輸送津液。肝臟的顏色是赤褐色,位於腹部的右季脅下方。它包裹著脈絡,包護著膽囊,緊鄰著胃的側面,朝向心臟下方。肝臟形狀大,氣味臊臭,質地特別沉重。肝臟負責儲藏血液,並控制膽汁。
《調經論》中提到:「肝藏血」。《金匱真言論》中說:「肝主酸味」。《痿論》指出:「肝臟主宰全身的筋膜」。膽囊的顏色是青白色,橢圓形像雞蛋,位於肝臟內部。
其官甚苦。汁化水穀。四時氣篇曰。膽液泄則口苦。天年篇曰。五十歲肝葉始薄。膽汁始減。胃者其色薄黃。在膈膜之下。肝脾之間。位腹之中央。其形圓而長於左方。其中空虛。如大囊。上連食道。下接小腸。其官容受水穀。主磨湯輸之小腸。腸胃篇曰。胃紆曲屈伸。平人絕谷篇曰。
白話文:
肝臟的功能十分重要。它能分泌消化液,幫助消化食物。根據《四時氣篇》的記載,膽汁流失過多會導致口苦;《天年篇》指出,從五十歲開始,肝臟組織逐漸變薄,膽汁分泌減少。胃的顏色偏淡黃,位於橫膈膜下方,肝和脾之間,位置在腹部的中央。胃的形狀呈圓形,左邊較長,中間是空心的,像一個大袋子。它上面連接食道,下面連接小腸。胃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消化食物,然後將其轉化成營養液輸送到小腸。《腸胃篇》記載,胃部可以彎曲伸展。《平人絕谷篇》指出,胃部空空如也。
胃橫屈受水穀。五藏別論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腎者其色紫黯。有兩枚。位五藏之下。六府之後。其官主泌別水血。痿論謂之水藏。上古天真論曰。腎主水。其下有小腎。二曰命門。(案與素問所謂命門異)三十六難曰。命門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膀胱其色黯黃。
白話文:
胃部彎曲,接納食物和水穀。有一部《五藏別論》中說:「胃是水穀的海洋,六腑的大本源。」腎臟呈紫褐色,共有兩個,位於五臟之下,六腑之後。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水分與血液。有一部《痿論》中稱腎臟為「水藏」。有一部《上古天真論》中說:「腎臟主司水。」在腎臟下方有一個小腎,又稱「命門」。(註:與《素問》中所說的「命門」不同)有一部《三十六難》中說:「男性的命門是用來儲藏精氣,女性的命門是用來懸吊子宮。」膀胱呈暗黃色。
位少腹之下。在橫骨之上。直腸之前。其狀如倒壺蘆。上腹圓大。下頸窄小。其官瀦水。下連尿道。小腸其色淺黃。其形如管。膜包其外。以曲尺計之。長二丈許。比之大腸。其形差細。其質薄。名曰薄腸。其上口屈曲而連胃下口。自在右向左脅迂迴臍上。屈曲少腹。腸胃篇曰。
白話文:
這個部位位於小腹下方,在橫骨上方,直腸前面。它的形狀像倒置的葫蘆,上腹圓大,下頸窄小。它的功能是儲存水液,連接下方的尿道。
小腸的顏色是淺黃色的,形狀像管子,外面包有膜。用曲尺來量測,它的長度大約兩丈。與大腸相比,小腸的形狀較細,質地較薄,因此被稱為「薄腸」。
它的上端彎曲連接胃,下端從右側向左脅環繞臍部以上,然後彎曲進入小腹。
小腸回運還反十六曲大腸。其形如竹根。長僅五尺許。比之小腸差大。其質堅厚。故曰厚腸。小腸盤踞於內。大腸環曲於外。其狀為大腸纏小腸。其官共主化精微。輸之膜外。泌糟粕。導之肛門。本輸篇曰。大腸屬上。小腸屬下。三焦者。內經詳其名狀。而難經言無形。後人疑之。
白話文:
小腸繞行運轉,反覆經過十六個曲折的大腸。它的形狀像竹根,長度約五尺左右,比小腸稍大。它的質地堅厚,因此稱為厚腸。小腸盤踞在裡面,大腸環繞在外面,形成大腸纏繞小腸的形狀。它們共同負責將食物精微部分輸送到膜外,並將渣滓排出體外,送至肛門。
《本輸篇》中記載,大腸屬上,小腸屬下。三焦的具體形狀在《內經》中有詳細的說明,但《難經》中說三焦沒有具體形狀。後人對此有許多疑問。
紛紛不決。然難經問難疑義之書。有與素問往往不相合者。徐遁陳無擇張季明張介賓之徒。皆以為有形。近於是矣。今驗之實物。上焦者。蕃所謂奇縷管是也。中焦者。大機里爾是也。下焦者。奇縷科臼是也。其官轉化飲食。造釀氣血。非六府之數而何也。五藏別論曰。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
白話文:
眾說紛紜,難以定奪。但是《難經》是一本解決疑難的書,其中有些內容與《素問》不完全相符。徐遁、陳無擇、張季明、張介賓等人均認為三焦是有形的,這更接近實際。現根據實物考證,上焦就是西方人所稱的奇壘管,中焦就是大機裏爾,下焦就是奇壘科臼。這些器官負責消化食物,生成氣血,不正是六腑的職能嗎?《五藏別論》中說,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器官,就是六腑。
名曰傳化之府。上焦連脾藏。在胃後。歷橫膜。緣脊𦛗。上行胸中。會左肩。下而入絡脈。營衛生會篇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又曰中焦亦並胃中而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化而為血。故曰營血之府。下焦者。
白話文:
這個被稱為「傳化之府」,上焦與脾臟相連,位於胃後面,經過橫膈膜,沿著脊椎兩側,向上進入胸腔,與左肩相連,向下與經絡相通。《營衛生會篇》中記載:上焦位於胃之上口及咽喉之上,貫穿橫膈而分佈於胸腔之中。又說:中焦也與胃中相連,在與上焦相連之後。上焦所接收的氣,可以將食物殘渣過濾出來,蒸發津液,轉化為精微物質,向上輸送至肺部經脈,轉化為血液,所以稱之為「營血之府」。
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故水穀常並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其官主決凟。其名雖有三等。所以致其功績則一也。此其大較見於經文。而歷可徵者。素難古書也。且詞致簡遠。非深於醫者不易遽曉。苟能熟讀之。則足以觀醫經之一斑矣。夫精神之運。氣血之行。
白話文:
腸子不會迴轉,只連接膀胱,水分會滲入膀胱。所以水和食物經常同時停留在胃中,成為糟粕後一起進入大腸,形成下焦。負責決斷和排洩。雖然名稱有三種,但作用都是一樣的。這些大原則在經文中都能看到,而且有歷史可考證。素難是一本古老的醫書,但寫得簡潔迂遠,如果不深入研究醫學,很難一下子就理解。如果能熟讀這本書,就能大致瞭解醫經的內容。精神的運行和氣血的流動,
系天機之呼吸。而至其所以然。則所謂有真宰存焉.自然之大數。非人力可得而量知也。乃聖人且就其可知者立名數曰精神。曰魂魄。曰藏府。曰經絡。曰氣血。曰津液。諄諄說示。令人知處活物之理。其精密非後醫所能及也。今探死腸而求其理。猶剖死馬而驗騏驥。觀之無益。
白話文:
中醫是研究人體生命奧祕的學問。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存在着一種主宰萬物的神奇力量,那是自然界的最高規律,不是人力所能完全理解的。但聖人們卻根據可以理解的部分,創造了各種概念和名詞,比如精神、魂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他們耐心細緻地闡述,讓人們瞭解活着的道理。其精妙絕倫,不是後世醫家所能企及的。現在剖開死人的腸子來探究道理,就像解剖死馬來研究千里馬,根本毫無用處,只能徒增煩惱。
不觀亦無損。如藏府經絡。軒岐既已講明之。蕃醫嘗糟粕矜新創。不知其所以立教而索諸毫釐紛頤之中。此荀卿所云以指測河。以戈舂黍之類。多見不知其量焉。余嘗言醫經者。天地性命。藏府經絡之學。故語常者居多焉。經方者。陰陽虛實攻補溫涼之書。故論變者居多焉。
此二者猶兩輪之不可偏廢矣。知常通變而醫之能事畢矣。
白話文:
不看這些古書對你也不會有損失。像藏府經絡,軒轅和岐伯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西方的醫生往往只取糟粕而自誇有新創見,卻不知道中醫的理論體系,只在細かい枝節之處鑽研。這就像荀子所說的「以手指量度河水」、「用戈來舂米粒」,都是自己不知道分量。
我經常說,醫經是講述天地、生命、藏府經絡的學問,所以多講常規的道理。而方劑書則是講述陰陽、虛實、攻補、溫涼的學問,所以多講變化的道理。
(評)著者明察內景。推闡真理。足為社友參考之資。其異同姑不具論。僅言三焦。著者於文久元年。(即前清咸豐十一年)已證明有形。返觀我國。今日尚有不盡然者。學識不齊。詬病之原。論中於精神之運。氣血之行。再三致意。所謂今探死腸。而求其理云云。描摹蕃醫。刻舟求劍之弊。令人一讀一擊節。
白話文:
(評論)作者洞悉人體內部狀況,並推廣真理。足以作為同道人士的參考依據。其異同之處暫且不論,只談三焦。作者在文久元年(即清鹹豐十一年)已經證明三焦是有形的。反觀我國,至今仍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學識水平參差不齊,這是爭議的根源。文中反覆強調精神的運作和氣血的運行,所謂「現在在解剖屍體,卻無法理解活人的道理」云云。作者巧妙地描繪了西醫刻舟求劍的弊端,令人讀後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