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簡帛》~ 十問 (2)

回本書目錄

十問 (2)

1. 十問

晝息之志,呼吸必微,耳目聰明,陰陰喜氣,中不潰腐,故身無苛殃。暮息之志,深息長除,使耳勿聞,且以安寢。魂魄安形,故能長生。夜半之息也,覺寤毋變寢形,深徐去勢,六府皆發,以長為極。將欲壽神,必以腠理息。治氣之精,出死入生,驩欣美穀,以此充形,此謂摶精。

治氣有經,務在積精,精盈必瀉,精出必補。補瀉之時,於卧為之。出入,以修美浬,軲白內成,何病之有?彼生有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菀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俗人芒生,乃恃巫醫,行年桼十,形必夭埋,頌事自殺,亦傷悲哉。死生安在,徹士制之,實下閉精,氣不漏泄。

心制死生,孰為之敗?慎守勿失,長生累世。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彼生之多,上察於天,下播於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明大道者,其行陵云,上自瓊榣,水流能遠,龍登能高,疾不力倦,□□□□□□□巫成□□不死。巫成以四時為輔,天地為經,巫成與陰陽皆生。

陰陽不死,巫成與相視,有道之士亦如此。」酒食五味,以志治氣。目明耳聰,皮革有光,百脈充盈,陰乃盈生,繇使則可以久交,可以遠行,故能壽長。

堯問於舜曰:「天下孰最貴?」舜曰:「生最貴。」堯曰:「治生奈何?」舜曰:「審夫陰陽。」堯曰:「人有九竅十二節,皆設而居,何故而陰與人俱生而先身去?」舜曰:「飲食弗以,謀慮弗使,諱其名而匿其體,其使甚多而無寬禮,故與身俱生而先身死。」堯曰:「治之奈何?」舜曰:「必愛而喜之,教而謀之,飲而食之,使其題堅強而緩事之,必盬之而勿予,必樂矣而勿瀉,材將積,氣將畜,行年百歲,賢於往者。」舜之接陰治氣之道。

王子喬父問彭祖曰:「人氣何是為精乎?」彭祖答曰:「人氣莫如朘精。朘氣菀閉,百脈生疾;朘氣不成,不能繁生,故壽盡在朘。朘之葆愛,兼予成佐,是故道者發明唾手循臂,摩腹從陰從陽。必先吐陳,乃吸朘氣,與朘通息,與朘飲食,飲食完朘,如養赤子。赤子驕悍數起,慎勿。

繇使則可以久交,可以遠行,故能壽長。出入,以修美理,固薄內成,何病之有?彼生有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菀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俗人芒性,乃恃巫醫,行年七十,形必夭埋,容事自殺,亦傷悲哉。死生安在,徹士制之,實下閉精,氣不漏泄。心制死生,孰為之敗?慎守勿失,長生累世。

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彼生之多,上察於天,下播於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明大道者,其行陵云,上自群瑤,水流能遠,龍登能高,疾不力倦,□□□□□□□務成昭□□不死。務成昭以四時為輔,天地為經,務成昭與陰陽皆生。陰陽不死,務成昭與相視,有道之士亦如此。

白話文:

十問

白天休息時,呼吸要細微,耳目聰明,感到舒適愉悅,內臟健康,因此身體沒有疾病。晚上休息時,要深呼吸,讓自己放鬆,避免聽見外界的聲音,安心入睡。神魂安寧,就能長壽。半夜醒來時,不要改變睡姿,慢慢地調整呼吸,使六腑都得到調養,以平和為最佳狀態。想要長壽,必須注意調節身體的氣血。調養精氣,能使人起死回生,保持愉悅的心情,享受美食,以此滋養身體,這叫做保養精氣。

調養精氣有其方法,關鍵在於積累精氣,精氣充盈就要適時地排洩,精氣排洩後就要及時補充。補充和排洩的時機,應在臥床休息時進行。呼吸吐納,使身體氣血調和,內臟強健,哪會有疾病呢?那些短命的人,都是因為陰精洩漏,經絡衰敗,喜怒無常,不明白養生之道,導致精氣流失。普通人一旦生病,就依靠巫醫,活到七十歲就已經算是短命,甚至會英年早逝,真是悲哀啊!生死之理,只有通曉養生之道的人才能掌握,關鍵在於閉藏精氣,不使精氣外洩。

心主宰著生死,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們夭亡呢?要謹慎守護,不要讓精氣外洩,才能長壽多世。累世安樂長壽,長壽來自於精氣的積累。精氣充盈,上通於天,下達於地,這樣的人必定精神飽滿,所以才能延年益壽。明白大道的人,其行為如同騰雲駕霧,高潔如同瓊樓玉宇,像水流一樣源遠流長,像龍一樣高高在上,即使勞碌奔波也不會疲倦,(缺失文字)…從而長生不死。(缺失文字)…輔助四季的運行,以天地為規律,與陰陽同生。陰陽不息,(缺失文字)…互相依存,有道之士也是如此。

飲食五味,以調養精氣。如果做到目明耳聰,皮膚光澤,經絡充盈,陰精充足,就能持久地工作,能夠遠行,因此就能長壽。呼吸吐納,使身體氣血調和,內臟強健,哪會有疾病呢?那些短命的人,都是因為陰精洩漏,經絡衰敗,喜怒無常,不明白養生之道,導致精氣流失。普通人性情急躁,就依靠巫醫,活到七十歲就已經算是短命,甚至會英年早逝,真是悲哀啊!生死之理,只有通曉養生之道的人才能掌握,關鍵在於閉藏精氣,不使精氣外洩。

心主宰著生死,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們夭亡呢?要謹慎守護,不要讓精氣外洩,才能長壽多世。累世安樂長壽,長壽來自於精氣的積累。精氣充盈,上通於天,下達於地,這樣的人必定精神飽滿,所以才能延年益壽。明白大道的人,其行為如同騰雲駕霧,高潔如同群山峻嶺,像水流一樣源遠流長,像龍一樣高高在上,即使勞碌奔波也不會疲倦,(缺失文字)…從而長生不死。(缺失文字)…輔助四季的運行,以天地為規律,與陰陽同生。陰陽不息,(缺失文字)…互相依存,有道之士也是如此。

堯帝問舜帝說:「天下什麼最珍貴?」舜帝說:「生命最珍貴。」堯帝說:「怎樣才能保養生命呢?」舜帝說:「要仔細觀察陰陽的變化。」堯帝說:「人有九竅十二節,都各有其位置,為什麼陰精與人同生,卻先於人體死亡呢?」舜帝說:「飲食不節制,思慮過度,隱藏其名,掩蓋其形,其用法過多而沒有節制,所以它與人同生,卻先於人體而死。」堯帝說:「那該如何調養呢?」舜帝說:「必須愛惜它、喜愛它,加以教化和規劃,讓它飲食充足,使它的本性堅強,並讓它慢慢地工作,一定珍藏它而不要讓它洩漏,讓它快樂而不要讓它過度消耗,這樣才能使精氣積累,氣血充盈,活到一百歲,比古人還要長壽。」這是舜帝關於調養陰精和精氣的方法。

王子喬的父親問彭祖說:「人體的精氣是什麼?」彭祖回答說:「人體的精氣莫過於精氣。精氣阻塞不通,百脈就會生病;精氣不能充盈,就不能繁衍生長,所以長壽的關鍵在於保養精氣。保養精氣,並輔以其他方法,所以養生之道就是:發揮全身的潛能,按摩腹部,循行陰陽經絡。必須先吐出濁氣,然後吸入精氣,使呼吸與精氣相通,飲食也要有利於精氣,讓飲食補充精氣,就像養育嬰兒一樣。嬰兒如果躁動不安,要小心謹慎。」

呼吸吐納,使身體氣血調和,內臟強健,哪會有疾病呢?那些短命的人,都是因為陰精洩漏,經絡衰敗,喜怒無常,不明白養生之道,導致精氣流失。普通人性情急躁,就依靠巫醫,活到七十歲就已經算是短命,甚至會英年早逝,真是悲哀啊!生死之理,只有通曉養生之道的人才能掌握,關鍵在於閉藏精氣,不使精氣外洩。

心主宰著生死,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們夭亡呢?要謹慎守護,不要讓精氣外洩,才能長壽多世。累世安樂長壽,長壽來自於精氣的積累。精氣充盈,上通於天,下達於地,這樣的人必定精神飽滿,所以才能延年益壽。明白大道的人,其行為如同騰雲駕霧,高潔如同群山峻嶺,像水流一樣源遠流長,像龍一樣高高在上,即使勞碌奔波也不會疲倦,(缺失文字)…從而長生不死。(缺失文字)…輔助四季的運行,以天地為規律,與陰陽同生。陰陽不息,(缺失文字)…互相依存,有道之士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