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讀書志》~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漢書藝文志

雜子道二十篇

食禁七卷

雜子技道二十三卷

白話文:

雜項學說二十篇

飲食禁忌七卷

雜項技術與學說二十三卷

2. 梁七錄

本草五卷

本草屬物二卷

明堂圖一卷

白話文:

本草五卷:介紹了五卷關於草藥的內容。

本草屬物二卷:詳細描述了兩卷關於草藥及其相關物品的資料。

明堂圖一卷:展示了一卷關於明堂的圖示與解說。

3. 隋書經籍志

本草八卷

本草經三卷

白話文:

本草第八卷

本草經第三卷

4. 唐書藝文志

本草三卷

5. 宋史藝文志

食忌一卷

五藏論一卷

白話文:

飲食禁忌一卷

五臟論述一卷

6. 漢書藝文志

內經十八卷

外經三十九卷

養陽方二十卷

雜子步引十二卷

雜子芝菌十八卷

雜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

白話文:

《黃帝內經》共有十八卷。

《黃帝外經》共有三十九卷。

養生方法及藥方共有二十卷。

各種導引術的書籍共有十二卷。

關於靈芝與蕈類的書籍共有十八卷。

十九家不同學派的雜方共有二十一卷。

7. 梁七錄

眾難經呂博望注一卷

素問八卷

甲乙經十二卷

針灸經十二卷

明堂流注六卷

白話文:

《眾難經》由呂博望註解的一卷

《素問》八卷

《甲乙經》十二卷

《針灸經》十二卷

《明堂流注》六卷

8. 隋書經籍志

素問全元起注九卷

甲乙經十卷音一卷

八十一難經二卷

針經九卷

流注脈經一卷

養胎經一卷

素問女胎一卷

療婦人產後雜方三卷

明堂偃側人圖十二卷

針灸蝦蟆忌一卷

十二經脈明堂五藏人圖一卷

白話文:

《素問全元起注》九卷、《甲乙經》十卷、《音》一卷、《八十一難經》二卷、《針經》九卷、《流注脈經》一卷、《養胎經》一卷、《素問女胎》一卷、《療婦人產後雜方》三卷、《明堂偃側人圖》十二卷、《針灸蝦蟆忌》一卷、《十二經脈明堂五藏人圖》一卷。

9. 唐書藝文志

素問全元起注八卷

甲乙經十二卷

針經十卷

流注脈經一卷

十二經脈明堂偃側人圖曹氏注十二卷

十二經脈明堂五藏圖一卷

針灸經十二卷

雜注針經一卷

明堂三卷

內經明堂十三卷

九靈經靈寶注十二卷

三部針經皇甫謐集十三卷

素問王冰注二十四卷釋文一卷

明堂經楊元操注三卷

內經明堂類成楊上善注十三卷

內經太素楊上善注三十卷

白話文:

《素問全元起注》八卷, 《甲乙經》十二卷, 《針經》十卷, 《流注脈經》一卷, 《十二經脈明堂偃側人圖曹氏注》十二卷, 《十二經脈明堂五藏圖》一卷, 《針灸經》十二卷, 《雜注針經》一卷, 《明堂》三卷, 《內經明堂》十三卷, 《九靈經靈寶注》十二卷, 《三部針經皇甫謐集》十三卷, 《素問王冰注》二十四卷, 《釋文》一卷, 《明堂經楊元操注》三卷, 《內經明堂類成楊上善注》十三卷, 《內經太素楊上善注》三十卷。

10. 宋史藝文志

素問全元起注八卷

八十一難經宋庭臣註釋一卷

針經九卷

九靈內經五卷

脈經一卷

內經素問王冰注二十四卷

三部針灸經十二卷

靈樞經九卷

太素經三卷

以上四部林億等校正

灸經明堂三卷

五藏論一卷

問岐伯灸經一卷

問答疾狀一卷

白話文:

《素問全元起注》八卷,以及《八十一難經》宋庭臣註釋一卷、《針經》九卷、《九靈內經》五卷、《脈經》一卷、《內經素問王冰注》二十四卷,這七部書,加上《三部針灸經》十二卷、《靈樞經》九卷、《太素經》三卷,合計四部,皆由林億等人校正。此外,還有《灸經明堂》三卷、《五藏論》一卷、《問岐伯灸經》一卷、《問答疾狀》一卷。

11. 國朝四庫

素問王冰注二十四卷

靈樞經十二卷

甲乙經八卷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部分,由王冰註解,共有二十四卷。

《黃帝內經》靈樞部分,共有十二卷。

《針灸甲乙經》共有八卷。

上三墳書六十五種,除復一十九種,凡四十六種。漢志七種,梁錄亡,隋志逸本草屬物等五種,增八十一難經等九種。唐志亡養胎經等四種,復出針灸經一種,增明堂及九靈經等注家十種。宋去甲乙經之復,亡針經等十種,增靈樞經等八種。今時傳本,惟王冰注素問二十四卷,皇甫謐三部針經十二卷,靈樞經十二卷,八十一難經二卷,凡四種五十卷。夫辨藥性者必托神農,療疾疢者必依黃帝。

白話文:

古代醫學典籍「上三墳」系列共有65種,去除重複的19種,剩餘46種。漢代記載的醫書有7種,梁代的目錄已失傳,隋代記載的逸本《本草屬物》等5種,加上新增的《81難經》等9種。唐代記載的醫書中,4種已失傳,但新增了一種《針灸經》,並有《明堂經》和《九靈經》等10種注釋本。宋代刪去了《甲乙經》等重複內容,10種醫書失傳,新增了《靈樞經》等8種。如今流傳下來的醫書,只有王冰注釋的《素問》24卷、皇甫謐的《三部針經》12卷、《靈樞經》12卷和《81難經》2卷,共4種50卷。所以,研究藥性的人必定會依據神農氏的教導,治療疾病的人必定會遵循黃帝的指導。

劉向指內經為諸韓公子所著。漢書匡衡傳:奏罷本草待詔七十餘人。樓護傳:少誦醫經本草數十萬言。平帝元始五年,詔舉天下通知本草者,乘傳詣京師。則醫經本草漢時已專門傳習。雖非一時之言,一人之述,要皆醫書之祖也。

白話文:

劉向認為《內經》是由戰國時代的韓姓諸公子所編纂。根據《漢書》中匡衡的傳記記載:上奏解除職務,並留用七十大餘人等待命令。樓護的傳記記載:從小就背誦醫經本草,多達數十萬字。漢平帝元始五年,下詔舉薦全國精通本草的人,乘快馬趕到京城。可見在漢代,醫經本草已經成為一門專業知識並得到專門傳授。雖然這些醫書並非由同一時期一人所著,但都屬於醫學經典的源頭之作。

12. 唐書藝文志

本草藥圖二十卷

圖經七卷

開元廣濟方五卷

白話文:

本草藥圖共有二十卷

圖經共有七卷

開元廣濟方共有五卷

13. 宋史藝文志

天寶神驗藥方一卷

14. 唐書藝文志

貞元集要廣利方五卷

15. 宋史藝文志

貞元集要廣利方五卷

上書五種,唐三朝御撰。高宗顯慶四年,詔英國公李勣、太尉長孫無忌、兼侍中辛茂將、太子賓客宏文館學士許敬宗、禮部郎中兼太子洗馬宏文館大學士孔志約、尚藥奉御許孝崇、胡於家、蔣季璋、尚藥局直長藺復珪、許宏直、侍御醫巢孝儉、太子藥藏監蔣季瑜、吳嗣、宗丞蔣義方、太醫令蔣季琬、許宏承、蔣茂昌、太常丞呂才、賈文通、太史令李淳風、潞王府參軍吳師哲、禮部主事顏仁楚、右監門府長史蘇敬等,參考本經別錄,分門部類,增為一百一十四種,廣為二十卷。

白話文:

上面這五本書,是唐朝的皇帝親自撰寫的。在顯慶四年(659 年),唐高宗下令讓英國公李勣、太尉長孫無忌、兼侍中的辛茂將、太子賓客、宏文館學士的許敬宗、禮部郎中兼太子洗馬、宏文館大學士的孔志約、尚藥奉御的許孝崇、胡於家、蔣季璋、尚藥局直長的藺復珪、許宏直、侍御醫的巢孝儉、太子藥藏監的蔣季瑜、吳嗣、宗丞的蔣義方、太醫令的蔣季琬、許宏承、蔣茂昌、太常丞的呂才、賈文通、太史令的李淳風、潞王府參軍的吳師哲、禮部主事的顏仁楚、右監門府長史的蘇敬等人。

他們參考了《本草經》和其他藥典,把藥物分門別類,增加到 114 種,擴充到 20 卷。

又別撰圖經七卷,宋謂之唐本草,唐志又有孔志約本草音義二十卷,蘇敬新修本草二十卷,目一卷,本草圖二十六卷,本草音三卷,本草圖經七卷,今皆不傳。元宗開元廣濟方,尚見於外臺秘要。天寶藥方、天寶單方藥圖,僅於宋志及蘇頌本草圖經序中,載其名目。德宗貞元廣利方則絕無引用之者。

白話文:

另外還編寫了七卷「圖經」,宋朝稱為「唐本草」。《唐志》中還有:孔志約的《本草音義》二十卷,蘇敬的新修《本草》二十卷,目錄一卷,《本草圖》二十六卷,《本草音》三卷,《本草圖經》七卷,現已失傳。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廣濟方》,還能見於《外臺祕要》。《天寶藥方》、《天寶單方藥圖》,僅在《宋志》及蘇頌《本草圖經》序言中記載其名稱。唐德宗貞元年間的《廣利方》,已經完全沒有人引用了。

隋唐志梁武隋煬皆有醫書。隋志,梁武所服雜藥方一卷,大略丸方五卷,靈素雜方二卷,隋煬四海類聚方二千六百卷,四海類聚單方三百卷。唐志,梁武座右方十卷,如意方十卷,隋煬類聚方卷仍其舊,單方僅存一十六卷,蓋當時第儲秘府,未播民間,兵革頻仍,遂遭焚燬耳。

白話文:

隋朝和唐朝的書志中記載梁武帝和隋煬帝都有醫書。隋朝書志記載:梁武帝曾經服用的各種藥方一卷、丸藥方五卷、各種醫方二卷;隋煬帝收藏的《四海類聚方》二千六百卷、《四海類聚單方》三百卷。唐朝書志記載:梁武帝隨身攜帶的藥方十卷、如意方十卷;隋煬帝收藏的《類聚方》卷數不變,單方僅剩十六卷。這可能是因為這些醫書當時只儲存在皇宮中,沒有流傳到民間,後來因為戰爭頻繁,這些醫書就遭到了焚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