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湖炮炙法》~ 卷二·草類 (14)
卷二·草類 (14)
1. 澤瀉
〔斆曰〕不計多少,細銼,酒浸一宿,取出曝乾,任用。
白話文:
將澤瀉切成細碎狀,不論多少,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取出曬乾,就可以使用了。
2. 菖蒲
〔斆曰〕凡使勿用泥菖、夏菖二件,如竹根鞭,形黑、氣穢味腥。惟石上生者,根條嫩黃,緊硬節稠,一寸九節者,是真也。採得以銅刀刮去黃黑硬節皮一重,以嫩桑枝條相拌蒸熟,曝乾銼用。〔時珍曰〕服食須如上法制。若常用,但去毛微炒耳。
白話文:
翻譯:
使用菖蒲時,不要使用泥菖和夏菖這兩種,它們的根像竹根一樣呈鞭狀,顏色黑、氣味腥臭。只有生長在石頭上的菖蒲,根條呈現嫩黃色,質地緊硬且節點密集,大約一寸長有九個節的,才是真正的菖蒲。採摘後用銅刀刮去外層黃黑色的堅硬表皮,然後用嫩桑枝條一起攪拌均勻蒸熟,曬乾後切碎使用。如果要服用,必須按照上述方法炮製。如果是日常使用,只需去除根上的毛,稍微炒一下就可以了。
3. 蒲黃
〔斆曰〕凡使勿用松黃並黃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跙及吐人。真蒲黃鬚隔三重紙焙令色黃,蒸半日,卻再焙乾用之妙。〔大明曰〕破血消腫者,生用之;補血止血者,須炒用。
白話文:
蒲黃使用時,不可以混用松黃和黃蒿,因為這兩樣東西外觀和蒲黃很像,但味道不對,而且會讓人想吐。真正的蒲黃,要用三層紙隔著,用火烘烤到顏色變黃,然後蒸半天,再烘乾後使用,效果最好。《大明本草》說:要達到破血消腫的效果,就生用蒲黃;要達到補血止血的效果,就必須炒過再用。
4. 水萍
〔時珍曰〕紫背浮萍,七月採之,揀淨,以竹篩攤曬,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干色。
白話文:
李時珍說:紫背浮萍,在農曆七月採收。採收後,挑選乾淨的,用竹篩子攤開來曬太陽,竹篩子下面放一盆水,映照著太陽,這樣就很容易曬乾而且顏色漂亮。
5. 海藻
〔斆曰〕凡使須用生烏豆,並紫背天葵,三件同蒸一伏時,日乾用。〔時珍曰〕近人但洗淨鹹味,焙乾用。
白話文:
〔斆曰〕 大凡要使用海藻,必須要搭配生的黑豆和紫背天葵這三樣東西,一起蒸煮一個時辰,然後再曬乾使用。
〔時珍曰〕 現在的人只是把海藻洗淨去除鹹味,然後烘乾就使用了。
6. 昆布
〔斆曰〕凡使昆布,每一斤,用甑箅大小十個,同銼細,以東流水煮之,從巳至亥,待鹹味去,乃曬焙用。
白話文:
製作昆布的方法是,每使用一斤昆布,就準備十個大小適中的蒸籠箅子,將昆布一同切成細絲,用向東流的活水來煮,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等到鹹味去除後,再曬乾烘烤後就可以使用了。
7. 石斛
〔斆曰〕凡使,去根頭,用酒浸一宿,曝乾,以酥拌蒸之,從巳至酉,徐徐焙乾,用入補藥乃效。
白話文:
使用石斛時,要去除根部頭端,用酒浸泡一個晚上,然後曬乾。接著用奶油拌勻後蒸煮,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慢慢烘乾,這樣處理過的石斛,加入補藥中才能發揮功效。
8. 骨碎補
〔斆曰〕凡採得,用銅刀刮去黃赤毛,細切,蜜拌潤,甑蒸一日,曬乾用。急用只焙乾,不蒸亦得也。
白話文:
採集到骨碎補後,要用銅刀刮掉表面的黃紅色毛,然後切成細片,用蜂蜜拌勻使其濕潤,再放入蒸籠蒸煮一天,然後曬乾備用。 如果急用,也可以直接用火烘乾,不用蒸。
9. 石葦
〔別錄曰〕凡用去黃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療。〔大明曰〕入藥去梗,須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乾用。
白話文:
[石葦] 《別錄》說:凡是使用石葦,都要去除上面的黃毛。因為這些毛會刺入人的肺部,引起咳嗽,而且無法醫治。《大明本草》說:石葦入藥時,要去除莖梗,並且稍微烤過再用。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羊脂拌炒至乾後使用。
10. 卷柏
〔時珍曰〕凡用,以鹽水煮半日,再以井水煮半日,曬乾焙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凡是要使用卷柏,先用鹽水煮半天,再用井水煮半天,然後曬乾後烘焙使用。
11. 馬勃
〔時珍曰〕凡用以生布張開,將馬勃於上摩擦,下以盤承,取末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凡是使用馬勃,要先將生布張開鋪平,然後把馬勃放在布上摩擦,下面用盤子接著,收取磨下來的粉末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