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湖炮炙法》~ 卷二·草類 (4)
卷二·草類 (4)
1. 苦參
〔斆曰〕採根,用糯米濃泔汁浸一宿,其腥穢氣並浮在水面上,須重重淘過,即蒸之,從巳至申,取曬切用。
白話文:
採挖苦參的根部,將其浸泡在濃稠的糯米米漿水中一個晚上,這樣腥臭污穢的氣味就會浮在水面上,必須多次仔細淘洗乾淨,接著用蒸的方式處理,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蒸完後取出曬乾,再切成片狀使用。
2. 貝母
〔斆曰〕凡使,先於柳木灰中炮黃,擘破,去內口鼻中有米許大者心一顆,後拌糯米於𨫼上同炒,待米黃,去米用。
白話文:
使用貝母時,要先將貝母放入柳木灰中炮製到呈現黃色,然後剝開貝母,去除裡面像米粒大小的中心(即貝母心)。之後,將糯米與貝母一起放在鍋中翻炒,等到糯米呈現黃色後,再將糯米取出,只使用貝母。
3. 龍膽
〔斆曰〕採得陰乾。用時,銅刀切去須、土、頭了,銼細,甘草湯浸一宿,漉出,曝乾用。
白話文:
將採收到的龍膽陰乾。使用時,用銅刀切除鬚根、泥土和頂部,再將其挫成細末。然後用甘草湯浸泡一個晚上,撈出後曝曬乾燥即可使用。
4. 細辛
〔斆曰〕凡使細辛,切去頭、土了,以瓜水浸一宿,曝乾用。須揀去雙葉者,服之害人。
白話文:
細辛這種藥材,在使用時,要切掉它的頭部和泥土,用瓜的汁液浸泡一個晚上,然後曬乾使用。而且必須挑揀去除掉有雙葉的細辛,服用這種的會對人體有害。
5. 鬼督郵
〔斆曰〕凡採得細銼,用生甘草水煮一伏時,日乾用。
白話文:
將採集到的鬼督郵細切後,用生甘草水煮一個時辰,然後曬乾使用。
6. 徐長卿
〔斆曰〕凡採得粗杵,拌少蜜令遍,以瓷器盛,蒸三伏時,日乾用。
白話文:
將採收到的徐長卿粗根,用少許蜂蜜均勻拌過,放入瓷器中,在三伏天時蒸過,然後曬乾備用。
7. 白薇
〔斆曰〕凡採得,以糯米泔汁浸一宿,取出去髭,於槐砧上細銼,蒸之從巳至申,曬乾用。〔時珍曰〕後人惟以酒洗用。
白話文:
將採收到的白薇,用糯米洗米水浸泡一個晚上,取出後去除鬚根,在槐木砧板上仔細切成細末,然後蒸煮,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蒸透,曬乾後就可以使用了。後世的人多只用酒洗過就直接使用了。
8. 白前
〔斆曰〕凡用,以生甘草水浸一伏時,漉出,去頭須了,焙乾收用。
白話文:
使用白前時,要先用甘草水浸泡一個時辰(約兩小時),然後撈出來,去除根部的鬚毛,再烘乾後收起來使用。
9. 當歸
〔斆曰〕凡用去蘆頭,以酒浸一宿入藥。止血破血,頭尾效各不同。若要破血,即使頭一節硬實處。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若一併用,服食無效,不如不使,惟單使妙也。〔元素曰〕頭止血,尾破血,身和血,全用即一破一止也。先以水洗淨土。治上酒浸,治外酒洗過,或火干、日乾、入藥。
〔杲曰〕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時珍曰〕雷、張二氏所說頭尾功效各異。凡物之根,身半以上,氣脈上行,法乎天;身半以下,氣脈下行,法乎地。人身法象天地,則治上當用頭,治中當用身,治下當用尾,通治則全用,乃一定之理也。
當以張氏之說為優。凡曬乾乘熱紙封甕收之,不蛀。
白話文:
關於當歸的藥用方法:
一般使用時要去除蘆頭,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後再入藥。當歸的頭部和尾部在止血和破血方面的效果不同。如果要破血,就用頭部那段比較堅硬的部分;如果要止痛止血,就用尾部。如果頭尾一起使用,效果反而不好,不如不用,單獨使用效果最好。
有人說:當歸頭部止血,尾部破血,身體部分調和血液,全部一起用就變成一邊破血一邊止血了。使用前先用水洗淨泥土。如果要治療上半身的疾病,就用酒浸泡;治療外傷,就用酒洗過,或者用火烤乾、曬乾後入藥。
還有人說:當歸頭部止血並向上走,身體部分養血並守在中焦,尾部破血並向下走,整個當歸可以活血但不亂走。李時珍說,雷氏和張氏所說的頭尾功效不同。一般來說,植物根部,上半部分氣脈向上,效法天;下半部分氣脈向下,效法地。人體也是這樣,所以治療上半身的疾病要用頭部,治療中焦的疾病要用身體部分,治療下半身的疾病要用尾部;如果需要全部發揮功效,就全部使用,這是個一定的道理。
我認為張氏的說法比較好。曬乾後趁熱用紙封好裝在甕裡保存,就不會生蟲。
10. 蛇床
〔斆曰〕凡使,須用濃藍汁並百部草根自然汁,同浸一伏時,漉出日乾。卻用生地黃汁相拌蒸之,從巳至亥,取出日乾用。〔大明曰〕凡服食,即挼去皮殼,取仁微炒殺毒,即不辣也。作湯洗浴,則生用之。
白話文:
蛇床子在使用時,需要先用濃厚的藍靛汁和百部草的根部自然汁一起浸泡一個時辰,然後撈出來曬乾。接著再用生地黃的汁液拌勻後蒸,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取出曬乾後使用。如果是要內服食用,就要把外皮去掉,取出裡面的仁稍微炒過殺毒,這樣就不會辣了。如果是要煮湯洗澡,則可以直接使用未經處理的生蛇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