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醫案》~
1. 卷之上
2. 營衛論
丹溪論陽有餘陰不足,乃據理論人之稟賦也。蓋天之日為陽,月為陰。人稟日之陽為身之陽而日不虧,稟月之陰為身之陰而月常缺。可見人身氣常有餘,血常不足矣。故女人必須積養十四五年,血方足而經行,僅及三十餘年,血便衰而經斷,陰之不足固可驗矣。丹溪揭出而特論之,無非戒人保守陰氣,不可妄耗損也。
以人生天地間,營營於物,役役於事,未免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腎,久視傷神,久思傷意。凡此數傷,皆傷陰也。以難成易虧之陰,而日犯此數傷,欲其不夭枉也難矣。此丹溪所以立論垂戒於後也,非論治陰虛之病也。若遇有病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未嘗專主陰虛而論治。
且治產後的屬陰虛,丹溪則曰:「右脈不足,補氣藥多於補血藥;左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藥」,丹溪固不專主於血矣。何世人昧此,多以陰常不足之說橫於胸中,凡百諸病,一切主於陰虛,而於甘溫助陽之藥一毫不敢輕用,豈理也哉?雖然,丹溪謂氣病補血,雖不中亦無害也;血病補氣,則血愈虛散,是謂誅罰無過。此指辛熱燥烈之劑而言,亦將以戒人用藥,寧可失於不及,不可失於太過。
蓋血藥屬陰而柔,氣藥屬陽而剛,苟或認病不真,寧可藥用柔和,不可過於剛烈也。《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本草曰「與其毒也寧善,與其多也寧少」之意,正相合也。雖然,血虛補氣固為有害,氣虛補血亦不可謂無害。吾見胃虛氣弱,不能運行,血越上竅者,多用四物湯涼血之藥,反致胸腹痞悶,飲食少進,上吐下瀉,氣喘嘔血,去死不遠,豈可謂無害耶?是以醫者貴乎識病真耳。
或又曰:人稟天之陽為身之陽,則陽常有餘,無待於補,何方書尚有補陽之說?予曰:陽有餘者,指衛氣也。衛氣固無待於補。而營之氣,亦謂之陽。此氣或虛或盈。虛而不補,則氣愈虛怯矣。經曰怯者著而成病是也。況人於日用之間,不免勞則氣耗,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怒則氣上,思則氣結,喜則氣緩。
凡此數傷,皆傷氣也。以有涯之氣,而日犯此數傷,欲其不虛難矣。虛而不補,氣何由行?
或問:丹溪曰「人身之虛,皆陽虛也。若果陽虛,則暴絕死矣」,是陽無益於補也;又曰「氣無補法,世俗之言也。氣虛不補,何由而行」,是氣又待於補也,何言之皆背戾耶?予曰:經云「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慓疾不受諸邪,此則陽常有餘,無益於補者也。朱子曰「天之陽氣,健行不息,故閣得地在中間,一息或停,地即陷矣」,與丹溪所謂陽虛則暴絕同一意也,此固然矣。使陰氣若虛,則陽亦無所依附而飛越矣。
故曰天依形,地附氣。丹溪曰「陰先虛,而陽暴絕」,是知陽亦賴陰而有所依附也。此丹溪所以拳拳於補陰也。經曰「營氣者,水穀之精氣,入於脈內,與息數呼吸應」,此即所謂陰氣不能無盈虛也,不能不待於補也,分而言之,衛氣為陽,營氣為陰。合而言之,營陰而不稟衛之陽,莫能營晝夜利關節矣。
古人於營字下加一氣字,可見衛固陽也,營亦陽也。故曰血之與氣,異名而同類。補陽者,補營之陽;補陰者,補營之陰。又況各經分受,有氣多血少者,有血多氣少者。倘或為邪所中,而無損益,則藏府不平矣。此《內經》所以作,而醫道所以興也。譬如天之日月,皆在大氣之中。
分而言之,日為陽,月為陰。合而言之,月雖陰,而不稟日之陽,則不能光照而運行矣。故古人於陰字下加一氣字,可見陽固此氣,陰亦此氣也。故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同一氣也,周子曰「陰陽一太極」是也。然此氣有虧有盈,如月有圓有缺也。聖人裁成輔相,即醫家用藥損益之義也。
是知人參黃耆補氣,亦補營之氣,補營之氣即補營也,補營即補陰也,可見人身之虛皆陰虛也。經曰「陰不足者,補之以味」,參耆味甘,甘能生血,非補陰而何?又曰「陽不足者,溫之以氣」,參耆氣溫,又能補陽,故仲景曰氣虛血弱,以人參補之,可見參耆不惟補陽,而亦補陰。東垣曰血脫益氣,仲景曰陽生陰長,義本諸此。
世謂參耆補陽不補陰,特未之考耳。
予謂天之陽氣,包括宇宙之外,即《易》所謂「天行健」、《內經》所謂「大氣舉之者」是也。此氣如何得虛,虛則不能蓄住地矣。天之陰,聚而成形者。形者,乃地之坤也。故曰天依形,地附氣。可見人身之衛,即天之乾;人身之形,即地之坤。營運於藏府之內者,營氣也,即天地中發生之氣也。
故以氣質言,衛氣為陽,形質為陰;以內外言,衛氣護衛於外為陽,營氣營養於內為陰。細而分之,營中亦自有陰陽焉,所謂一陰一陽,互為其根者是也。若執以營為衛配,而以營為純陰,則孤陰不長,安得營養於藏府耶?經曰營為血,而血即水,朱子曰水質陰,而性本陽,可見營非純陰矣。況氣者,水之母。
且天地間物有質者,不能無虧盈。既有質而虧盈,血中之氣亦不免而虧盈矣。故丹溪以補陰為主,固為補營;東垣以補氣為主,亦補營也,以營兼血氣而然也。
3. 答提學黃公如金所患書
生樸樕小材,山林迂士。其於岐黃之書、盧扁之術,僅惟得其糠粃而已,升堂入室,誠有所未能也。茲蒙召置左右,以備顧問。夙夜只懼,惟恐弗堪。雖然,一得之愚,不敢不盡。是以忘其固陋,謹述以聞。古人所謂芻蕘之言,狂夫之語,庶幾或有可採者也。
伏惟天寬地容,海涵春育,人不求備,才不求全,片言有取,寸長必錄。又且不作聰明,不大聲色,靡恃其長,毋執其見,捨己從人,不知有彼此之別,使各得以紓其情也。用上敬下,相忘於勢利之場,俾皆得以盡其辭也。是知所言或謬,殆必視如道旁苦李,唾而去之而已。必不索我於形骸之外,以言而見責焉!
然生侍側有日,聆誨已久,因而察其受病之源,詳其致病之因,不過心過於勞而已。何則?心為血主,而血又所以養心。血屬陰而主靜,惟靜則可以生水,故曰靜則生陰是也。苟或心過於勞,則主動而屬陽矣。陽則火之象也,故曰動則生陽。丹溪亦曰諸動屬火。動極火熾,陽亢陰微,血愈虧損,而心失所養矣。
是以睡臥不寧,夜夢紛紜,職皆由於此也。經云主閉藏者,腎也。腎主相火,上繫於心。心既動勞,則相火隨起,而熱則流通矣。是以閉藏之腎,反暗流疏瀉,而夢遺精滑之疾有所不能免矣。醫書所謂情動於中,精淫於外是也。經云東方實,西方虛。心勞火動,則西方之金愈虛,而東方之木愈實。
脾土得不為之傷乎?脾土既傷,是以上或為嘔,下或為瀉,中或為畏食之病,莫不層出而疊見矣。由是探本索元,其初固在於心,而支流余裔,不免延及它藏,而亦有所損也。又嘗參之以脈。夫左寸,心脈所出也。或時而浮洪,或時而斂小,蓋由心之勞逸不常,以致脈之大小無定。
勞則心動而火熾,故脈為之浮洪而躁擾。逸則心安而氣和,故脈為之斂小而恬靜。所可喜者,肝腎二脈靜而有常,久而不變,是知相火雖或有時而動,而勢未致於燎原也。故今病未即瘳而終有可瘳之理,邪未即伏而終有可伏之機,尚復何慮之有?右手三部,肺、脾、命脈之所出也。亦或浮而稍洪,又或小而稍弱,良由火來侮肺,又乘於脾,遂延及命門,以致然耳。
故曰火性躁擾強越,其燔灼之禍,無不著於物也。或時小而稍弱者,蓋府藏之陰血陽氣,未免為火暗傷而陰損。故火旺之時,脈來浮洪,而獨見火象。及火靜之後,則邪伏而虛見矣。脈之小而弱者,寧不基於此乎?
或曰:血為火銷,吾固聞其說矣,而氣當賴之以為助,何謂亦傷其陽乎?
經曰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夫少火固可以生氣,而壯火,火之旺盛也,安得不食其氣而損之乎?又曰熱傷氣。故暑月多致人無氣以動,怠惰嗜臥。可見火之傷氣,不待辨而明矣,又何疑之有哉?
生於是察其脈,切其病,反復精思,參互考證。所治之方,無出於八物湯之外也。或者專主四物滋陰,加黃柏、知母、玄參、生地之屬以降火,此固一說也。未免寒傷胃氣,而嘔瀉畏食之病莫能去矣。或者專主四君子以養陽,加溫暖、消導、燥熱之劑以助胃,此亦一理也。未免陽剛傷陰,而夜夢遺精之患不能除矣。
求其萬舉萬全,而無一偏之害者,還當以八物為主。一則可以養陰,而心火不致於太熾;一則可以養陽,而脾土不致於太傷。其他清金降火、安神固腎之藥,又當因時月之宜,酌病之輕重,更相出入,遞為佐使,庶得變通之妙。而免執中無權之誚矣。守此以治,而謂病之不痊,吾未之信也。
抑猶有說焉。夫人生氣交之中,孰能無欲?
所謂欲者,非特色欲之欲,凡耳之於聲,目之於色,鼻之於臭,口之於味,皆所謂欲也。周子曰欲動則情熾,熾從火,則火之熾可知矣。丹溪所謂諸動屬火,其原蓋出於此歟?故聖賢教人不曰窒欲,則曰寡欲,此善治乎火也。不此是務,而惟日以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惟恃刀圭之劑,以求旦夕之功,是謂捨本而逐末,徇外以遺內也,豈自根自本之論哉?
今之所患,誠能內觀以養神,存心以養性,則水可生,火可降,坎離交而地天泰矣,又何待於籠中物耶?且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凡藥之氣皆偏,非若五穀可常食也。苟不知此,而惟藥之是耽,則胃氣之存者幾希矣。有志養生者,不可以不謹。
生既以症治之方,而詳之於前;復以存養之要,而申之於後,無非致其叮嚀忠愛之意也。伏乞高明議之,以訂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