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石山醫案》~ 卷之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1)

1. 營衛論

丹溪論陽有餘陰不足,乃據理論人之稟賦也。蓋天之日為陽,月為陰。人稟日之陽為身之陽而日不虧,稟月之陰為身之陰而月常缺。可見人身氣常有餘,血常不足矣。故女人必須積養十四五年,血方足而經行,僅及三十餘年,血便衰而經斷,陰之不足固可驗矣。丹溪揭出而特論之,無非戒人保守陰氣,不可妄耗損也。

白話文:

丹溪醫家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說法,是根據人體稟賦的理論而來的。他認為,天空中的太陽代表陽氣,月亮代表陰氣。人體從太陽中稟受陽氣,形成自身陽氣,而陽氣不會虧損;人體從月亮中稟受陰氣,形成自身陰氣,而陰氣常常會欠缺。由此可見,人體的陽氣總是充足的,而陰氣總是容易不足。因此,女性必須積蓄十四五年的陰氣,纔能有足夠的陰血來進行月經;而到了三十多歲,陰血就會衰減而導致月經停止,這就證明瞭陰氣的不足。丹溪提出這個說法,就是為了告誡人們要保護自己的陰氣,避免過度消耗。

以人生天地間,營營於物,役役於事,未免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腎,久視傷神,久思傷意。凡此數傷,皆傷陰也。以難成易虧之陰,而日犯此數傷,欲其不夭枉也難矣。此丹溪所以立論垂戒於後也,非論治陰虛之病也。若遇有病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未嘗專主陰虛而論治。

白話文:

在人生旅途中,人們忙於世事,操勞於事務,難免會因長時間行走而傷及筋骨,長時間站立而傷及骨骼,長時間久坐而傷及腎臟,長時間注視而傷及精神,長時間思考而傷及意念。這些傷害都是損傷陰津的。陰津本就難以形成,卻容易虧損,如果每天都受到這些傷害,想要不發生意外或夭折就很困難了。這就是丹溪先生立論並告誡後人的原因,並不是論述治療陰虛疾病。如果遇到病人氣虛,就補氣;血虛,就補血。他並沒有專門針對陰虛而論治。

且治產後的屬陰虛,丹溪則曰:「右脈不足,補氣藥多於補血藥;左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藥」,丹溪固不專主於血矣。何世人昧此,多以陰常不足之說橫於胸中,凡百諸病,一切主於陰虛,而於甘溫助陽之藥一毫不敢輕用,豈理也哉?雖然,丹溪謂氣病補血,雖不中亦無害也;血病補氣,則血愈虛散,是謂誅罰無過。此指辛熱燥烈之劑而言,亦將以戒人用藥,寧可失於不及,不可失於太過。

白話文:

至於治療產後陰虛的情況,丹溪派主張:「右脈(氣脈)不足,補氣藥應多於補血藥;左脈(血脈)不足,補血藥應多於補氣藥」,丹溪派並非只專門注重補血。

為什麼世間有些人不明此理,總是奉行陰常不足的說法,對於各種疾病,都以陰虛為主,不敢輕易使用溫熱益陽的藥物,這豈是道理呢?

雖然丹溪派認為在氣虛的疾病中補血,即使不對也不會有害;但在血虛的疾病中補氣,那麼血氣會更加虛散,這猶如無過而受罰。

這裡所指的補氣藥物,是指辛熱燥烈的藥劑,目的是告誡人們用藥時,寧可不足,不可過度。

蓋血藥屬陰而柔,氣藥屬陽而剛,苟或認病不真,寧可藥用柔和,不可過於剛烈也。《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本草曰「與其毒也寧善,與其多也寧少」之意,正相合也。雖然,血虛補氣固為有害,氣虛補血亦不可謂無害。吾見胃虛氣弱,不能運行,血越上竅者,多用四物湯涼血之藥,反致胸腹痞悶,飲食少進,上吐下瀉,氣喘嘔血,去死不遠,豈可謂無害耶?是以醫者貴乎識病真耳。

白話文:

由於血藥屬於陰柔性質,氣藥屬於陽剛性質,如果誤診了疾病,寧願使用柔和的藥物,也不要使用過於剛烈的藥物。《尚書》上說:「罪過有疑問時,寧可從輕發落;功勞有疑問時,寧可從重衡量」,《本草》上說:「寧可藥物偏於平和,也不宜偏於猛烈;寧可藥物劑量偏少,也不宜偏多」,這兩種說法是完全一致的。雖然如此,血虛時補氣固然有害,氣虛時補血也不能說沒有害處。我曾經見過胃氣虛弱、不能運行的患者,血逆流到上竅,多用四物湯等涼血藥物治療,反而導致胸腹痞悶、食慾不振、嘔吐泄瀉、氣喘吐血,很快就會死亡,難道能說沒有害處嗎?因此,醫生最重要的是要準確辨識疾病。

或又曰:人稟天之陽為身之陽,則陽常有餘,無待於補,何方書尚有補陽之說?予曰:陽有餘者,指衛氣也。衛氣固無待於補。而營之氣,亦謂之陽。此氣或虛或盈。虛而不補,則氣愈虛怯矣。經曰怯者著而成病是也。況人於日用之間,不免勞則氣耗,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怒則氣上,思則氣結,喜則氣緩。

凡此數傷,皆傷氣也。以有涯之氣,而日犯此數傷,欲其不虛難矣。虛而不補,氣何由行?

白話文:

也有人說:人體稟承天之陽氣,化為身之陽氣,陽氣通常充沛,無需補充,為什麼還會有補陽的說法?我說:陽氣充沛,是指衛氣。衛氣確實無需補充。但營氣,也稱為陽氣。這種氣有時不足,有時充盈。不足而不補充,則氣會愈發虛弱膽怯。經典上說:「怯弱的人會表現出病態。」更何況人在日常生活中,難免勞累而耗氣,悲傷而消氣,恐懼而耗氣,憤怒而升氣,思考而結氣,喜悅而緩氣。

或問:丹溪曰「人身之虛,皆陽虛也。若果陽虛,則暴絕死矣」,是陽無益於補也;又曰「氣無補法,世俗之言也。氣虛不補,何由而行」,是氣又待於補也,何言之皆背戾耶?予曰:經云「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慓疾不受諸邪,此則陽常有餘,無益於補者也。朱子曰「天之陽氣,健行不息,故閣得地在中間,一息或停,地即陷矣」,與丹溪所謂陽虛則暴絕同一意也,此固然矣。使陰氣若虛,則陽亦無所依附而飛越矣。

白話文:

有人問:丹溪說「人體的虛弱都是陽氣虛弱造成的。如果真的陽氣虛弱,就會突然死亡」,這表示陽氣對補益沒有幫助;他又說「氣不能補,這是世俗的說法。氣虛不補,怎麼能運行」,這表示氣又需要補,為什麼丹溪的說法前後矛盾呢?

我回答:經書上說「衛氣是由水穀中生成的剛烈之氣,它運轉迅速,不受邪氣侵犯,這表示陽氣通常是有餘的,不需要補益」。朱熹說「天上的陽氣運行不息,所以地球得以穩定在中間,如果陽氣有一刻停止運轉,地球就會陷落」,這和丹溪所說的陽氣虛弱就會突然死亡是一致的,這點是沒錯的。

如果陰氣虛弱,陽氣也會沒有依附而散失。

故曰天依形,地附氣。丹溪曰「陰先虛,而陽暴絕」,是知陽亦賴陰而有所依附也。此丹溪所以拳拳於補陰也。經曰「營氣者,水穀之精氣,入於脈內,與息數呼吸應」,此即所謂陰氣不能無盈虛也,不能不待於補也,分而言之,衛氣為陽,營氣為陰。合而言之,營陰而不稟衛之陽,莫能營晝夜利關節矣。

白話文:

因此說:天依賴於形象,地附著於氣。朱丹溪說:「陰先虛弱,而陽氣突然斷絕」,可知陽氣也依附於陰氣而存在。這就是朱丹溪堅持滋補陰氣的原因。經文說:「營氣是水谷的精氣,進入脈中,與呼吸的次數相呼應」,這正是指陰氣沒有滿虛的關係,不能不依靠滋補。分別來說,衛氣為陽,營氣為陰。綜合來說,營氣屬於陰,如果不接受衛氣的陽氣燻蒸,就無法運作於晝夜之間,濡養關節了。

古人於營字下加一氣字,可見衛固陽也,營亦陽也。故曰血之與氣,異名而同類。補陽者,補營之陽;補陰者,補營之陰。又況各經分受,有氣多血少者,有血多氣少者。倘或為邪所中,而無損益,則藏府不平矣。此《內經》所以作,而醫道所以興也。譬如天之日月,皆在大氣之中。

白話文:

古時候的人在代表氣血的「營」字下面加了個「氣」字,這說明衛氣維護著陽氣,營氣也是陽氣。所以說,血和氣,名稱不同卻是同一類東西。補陽氣就是補營氣的陽氣;補陰氣就是補營氣的陰氣。再加上各個經絡所接收到的氣血比例不同,有的氣多血少,有的血多氣少。萬一被邪氣侵襲而沒有損益,那麼臟腑就會失去平衡。這就是《內經》的寫作目的,也是醫術興起的緣故。就像天空中的太陽和月亮,都在大氣層之中一樣。

分而言之,日為陽,月為陰。合而言之,月雖陰,而不稟日之陽,則不能光照而運行矣。故古人於陰字下加一氣字,可見陽固此氣,陰亦此氣也。故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同一氣也,周子曰「陰陽一太極」是也。然此氣有虧有盈,如月有圓有缺也。聖人裁成輔相,即醫家用藥損益之義也。

白話文:

從個別來看,白天是陽氣,夜晚是陰氣。從整體來看,夜晚雖然是陰氣,但如果不接受白天的陽氣,就不能照亮四周並運行。因此古人在「陰」字下面加了一個「氣」字,可見陽氣是這種氣,陰氣也是這種氣。所以說陰中含有陽,陽中含有陰,陰陽是同一種氣,周敦頤說「陰陽是一個太極」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這種氣有盈有虧,就像月亮有圓有缺一樣。聖人裁剪並輔助它,這就是醫生用藥來調和陰陽的意思。

是知人參黃耆補氣,亦補營之氣,補營之氣即補營也,補營即補陰也,可見人身之虛皆陰虛也。經曰「陰不足者,補之以味」,參耆味甘,甘能生血,非補陰而何?又曰「陽不足者,溫之以氣」,參耆氣溫,又能補陽,故仲景曰氣虛血弱,以人參補之,可見參耆不惟補陽,而亦補陰。東垣曰血脫益氣,仲景曰陽生陰長,義本諸此。

世謂參耆補陽不補陰,特未之考耳。

白話文:

根據這段文字,人參和黃耆可以補氣,同時也能補血氣。補血氣就是補血,補血就是補陰。由此可見,人體的虛弱都是陰虛造成的。經文中說:「陰虛的人,用味道甘美的東西來補。」人參和黃耆味道甘美,甘味能生血,這不是補陰嗎?經文中又說:「陽虛的人,要用溫熱之氣來補。」人參和黃耆性溫,也能補陽。所以仲景說:氣虛血弱的人,可以用人參來補。由此可見,人參和黃耆不僅能補陽,也能補陰。東垣說:血脫就要補氣。仲景說:陽生則陰長。這些說法都是基於這個道理。

予謂天之陽氣,包括宇宙之外,即《易》所謂「天行健」、《內經》所謂「大氣舉之者」是也。此氣如何得虛,虛則不能蓄住地矣。天之陰,聚而成形者。形者,乃地之坤也。故曰天依形,地附氣。可見人身之衛,即天之乾;人身之形,即地之坤。營運於藏府之內者,營氣也,即天地中發生之氣也。

白話文:

我認為宇宙外包圍著上天的陽氣,就是《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內經》所說的「大氣舉之者」。如果這個陽氣缺乏,就會無法承載大地。上天的陰氣,聚集形成具體的形體。這個形體就是地上的坤卦。因此說上天依賴形體,大地依附陽氣。可以看出,人體的衛氣就像天上的乾卦;人體的形體就像地上的坤卦。在人體的臟腑中運作的營氣,就是天地間產生的陽氣。

故以氣質言,衛氣為陽,形質為陰;以內外言,衛氣護衛於外為陽,營氣營養於內為陰。細而分之,營中亦自有陰陽焉,所謂一陰一陽,互為其根者是也。若執以營為衛配,而以營為純陰,則孤陰不長,安得營養於藏府耶?經曰營為血,而血即水,朱子曰水質陰,而性本陽,可見營非純陰矣。況氣者,水之母。

白話文:

從氣質上來說,衛氣屬於陽,形質屬於陰;從內外來說,衛氣在外層保護身體,屬於陽,營氣在內層滋養身體,屬於陰。

深入探討,營氣中本身也包含陰陽。所謂「一陰一陽,互相為根」,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硬把營氣和衛氣配對,認為營氣是純陰,那麼孤陰無法成長,又怎麼能滋養五臟六腑呢?

《黃帝內經》說「營為血」,而血就是水。《朱子語類》說「水質陰,而性本陽」,可見營氣並非純陰。此外,氣是水的來源。

且天地間物有質者,不能無虧盈。既有質而虧盈,血中之氣亦不免而虧盈矣。故丹溪以補陰為主,固為補營;東垣以補氣為主,亦補營也,以營兼血氣而然也。

白話文:

在天地萬物中,具有實體的物質,必然會有盈虧變化。既然物質有盈虧,那麼血液中的氣血也不免會有所增減。因此,丹溪主張以滋補陰液為首要,這是為了補充營血;東垣主張以補益氣血為首要,也是為了補充營血,因為營血兼含血和氣。

2. 答提學黃公如金所患書

生樸樕小材,山林迂士。其於岐黃之書、盧扁之術,僅惟得其糠粃而已,升堂入室,誠有所未能也。茲蒙召置左右,以備顧問。夙夜只懼,惟恐弗堪。雖然,一得之愚,不敢不盡。是以忘其固陋,謹述以聞。古人所謂芻蕘之言,狂夫之語,庶幾或有可採者也。

白話文:

天地寬廣包容萬物,大海深廣孕育生命。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才華也不可能樣樣精通。只要講話有一點值得借鑑,哪怕只有指甲蓋那樣小的好點子,我也一定記錄下來。而且我不會顯露自己的聰明才智,也不會誇耀自己的成就。不倚仗自己的優勢,不固執自己的看法,放下自我,尊重他人,不分彼此。這樣才能讓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我對上敬重,對下謙虛,忘卻名利,讓每個人都能暢所欲言。我知道我說的可能有一些錯誤,請你們像看到路邊的苦李一樣,看看就罷了,不必糾結於我的過錯,用言語來責怪我。

伏惟天寬地容,海涵春育,人不求備,才不求全,片言有取,寸長必錄。又且不作聰明,不大聲色,靡恃其長,毋執其見,捨己從人,不知有彼此之別,使各得以紓其情也。用上敬下,相忘於勢利之場,俾皆得以盡其辭也。是知所言或謬,殆必視如道旁苦李,唾而去之而已。必不索我於形骸之外,以言而見責焉!

然生侍側有日,聆誨已久,因而察其受病之源,詳其致病之因,不過心過於勞而已。何則?心為血主,而血又所以養心。血屬陰而主靜,惟靜則可以生水,故曰靜則生陰是也。苟或心過於勞,則主動而屬陽矣。陽則火之象也,故曰動則生陽。丹溪亦曰諸動屬火。動極火熾,陽亢陰微,血愈虧損,而心失所養矣。

白話文:

然生在我身邊侍奉有些日子了,聽老師講課已經一段時間,因此察覺到老師生病的起因,仔細分析致病的原因,發現不過是因為心過於操勞而已。為什麼呢?心是主血的,而血液又是用來滋養心的。血屬陰而主靜,只有靜才能生水,因此說靜則生陰。如果心過於操勞,那麼就會主動而屬陽了。陽就好比火,因此說動則生陽。丹溪也說凡是動作都屬於火。動到極點火就會旺盛,陽氣過盛陰氣不足,這樣血液就會更加虧損,而心就失去了滋養。

是以睡臥不寧,夜夢紛紜,職皆由於此也。經云主閉藏者,腎也。腎主相火,上繫於心。心既動勞,則相火隨起,而熱則流通矣。是以閉藏之腎,反暗流疏瀉,而夢遺精滑之疾有所不能免矣。醫書所謂情動於中,精淫於外是也。經云東方實,西方虛。心勞火動,則西方之金愈虛,而東方之木愈實。

白話文:

因此睡覺無法安穩入睡,晚上夢境繁雜,都是因為這個緣故。醫經記載,負責閉藏精氣的是腎。腎掌管相火,向上連通於心。心一旦活動勞累,那麼相火就會跟著升起,熱氣就會流動。因此,原本負責閉藏精氣的腎,反而暗中流失、滑瀉,而遺精滑夢的疾病也就不可避免了。醫書所說的「內心慾念激動,外部精液泄瀉」,正是這個道理。醫經還記載,東方心火旺盛,西方腎水虛弱。心勞火動,就會導致西方的腎水更加虛弱,而東方的心火更加旺盛。

脾土得不為之傷乎?脾土既傷,是以上或為嘔,下或為瀉,中或為畏食之病,莫不層出而疊見矣。由是探本索元,其初固在於心,而支流余裔,不免延及它藏,而亦有所損也。又嘗參之以脈。夫左寸,心脈所出也。或時而浮洪,或時而斂小,蓋由心之勞逸不常,以致脈之大小無定。

白話文:

脾胃受損,難道不會造成傷害嗎?脾臟受損,就會導致上吐、下瀉或畏懼進食等疾病,不斷地發生。根據這些症狀追溯本源,發現最初的根源在於心臟,而後續衍生的問題會影響到其他臟腑,造成損傷。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脈診來進行輔助診斷。左寸脈是心臟脈搏發出的。有時脈搏浮大,有時脈搏細小,這是因為心臟的活動時常不規律,導致脈搏的大小不穩定。

勞則心動而火熾,故脈為之浮洪而躁擾。逸則心安而氣和,故脈為之斂小而恬靜。所可喜者,肝腎二脈靜而有常,久而不變,是知相火雖或有時而動,而勢未致於燎原也。故今病未即瘳而終有可瘳之理,邪未即伏而終有可伏之機,尚復何慮之有?右手三部,肺、脾、命脈之所出也。亦或浮而稍洪,又或小而稍弱,良由火來侮肺,又乘於脾,遂延及命門,以致然耳。

白話文:

過度勞累會導致心臟活動過度,火氣旺盛,脈象浮動而急促。休息會讓心臟平靜,氣息調和,脈象沉穩而安靜。值得慶幸的是,肝腎兩脈平靜而穩定,長期不變,說明虛火雖然偶爾會發作,但勢頭還沒有到燎原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現在雖然病還沒完全好,但終歸有康復的可能;邪氣雖然還沒完全消除,但終歸有抑制的機會,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右手的三部,是肺、脾、命脈的發源地。它們有時浮動而略微急促,有時細弱而略微緩慢,這是因為虛火侵犯了肺,又牽連到脾,繼而影響了命門所致。

故曰火性躁擾強越,其燔灼之禍,無不著於物也。或時小而稍弱者,蓋府藏之陰血陽氣,未免為火暗傷而陰損。故火旺之時,脈來浮洪,而獨見火象。及火靜之後,則邪伏而虛見矣。脈之小而弱者,寧不基於此乎?

或曰:血為火銷,吾固聞其說矣,而氣當賴之以為助,何謂亦傷其陽乎?

白話文:

因此說火性會躁動不安,橫行霸道,它點燃燒灼的災害,一定會在物體上留下痕跡。有時表現為小而弱,這可能是說身體內部的陰血陽氣,不可避免地被火暗中損傷而陰虛。所以火旺盛的時候,脈象會浮大而洪盛,只表現出火象。等火安靜下來以後,邪氣潛伏下來,就會出現虛證。脈象小而弱的,豈不是基於這個原因嗎?

經曰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夫少火固可以生氣,而壯火,火之旺盛也,安得不食其氣而損之乎?又曰熱傷氣。故暑月多致人無氣以動,怠惰嗜臥。可見火之傷氣,不待辨而明矣,又何疑之有哉?

白話文:

經典上說,少火能生氣,旺火會消耗氣。少火確實可以生氣,但旺火是火勢強盛,怎麼可能不消耗氣,反而會損傷氣呢?經典上又說,熱會傷氣。所以暑天很多人會氣虛無力,懶散嗜睡。由此可見,火會傷氣,這是不用討論就明白的,又何必懷疑呢?

生於是察其脈,切其病,反復精思,參互考證。所治之方,無出於八物湯之外也。或者專主四物滋陰,加黃柏、知母、玄參、生地之屬以降火,此固一說也。未免寒傷胃氣,而嘔瀉畏食之病莫能去矣。或者專主四君子以養陽,加溫暖、消導、燥熱之劑以助胃,此亦一理也。未免陽剛傷陰,而夜夢遺精之患不能除矣。

白話文:

在診察病情時,會仔細觀察脈象,判斷疾病的具體情況,反覆思考,互相參照驗證。我在治療中所使用的藥方,都沒有超出八物湯的範圍。有些人專注於四物湯滋陰,再加入黃柏、知母、玄參、生地等藥物來降火,這也是一種說法。但是,這樣容易寒傷胃氣,導致嘔吐、腹瀉、厭食等問題無法得到緩解。有些人專注於四君子湯來補陽,再加入溫暖、消導、燥熱的藥物來幫助胃氣,這也是一種道理。但是,這樣容易陽剛傷陰,導致夢遺等問題無法消除。

求其萬舉萬全,而無一偏之害者,還當以八物為主。一則可以養陰,而心火不致於太熾;一則可以養陽,而脾土不致於太傷。其他清金降火、安神固腎之藥,又當因時月之宜,酌病之輕重,更相出入,遞為佐使,庶得變通之妙。而免執中無權之誚矣。守此以治,而謂病之不痊,吾未之信也。

抑猶有說焉。夫人生氣交之中,孰能無欲?

白話文:

要達到萬全周到的效果,避免單方面的損害,還是應以八物湯為基準。一方面可以滋養陰液,不使心火過於旺盛;另一方面可以溫陽補氣,不使脾胃受傷。其他清熱降火、安神固腎的藥物,則應根據時令、病情輕重,靈活加減,互相配合,發揮恰到好處的效果。這樣就能做到靈活多變,避免拘泥於一種而缺乏權衡變化的弊病。依照這個方針治療,如果說病情無法痊癒,我實在難以相信。

所謂欲者,非特色欲之欲,凡耳之於聲,目之於色,鼻之於臭,口之於味,皆所謂欲也。周子曰欲動則情熾,熾從火,則火之熾可知矣。丹溪所謂諸動屬火,其原蓋出於此歟?故聖賢教人不曰窒欲,則曰寡欲,此善治乎火也。不此是務,而惟日以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惟恃刀圭之劑,以求旦夕之功,是謂捨本而逐末,徇外以遺內也,豈自根自本之論哉?

白話文:

所謂的「欲」,並非指特別的慾望,而是指耳朵對於聲音、眼睛對於色彩、鼻子對於氣味、嘴巴對於味道,這些都叫做「欲」。周子說:「慾望一被激發,就會有強烈的熱情。」「熾」的字根是「火」,可見旺盛的火焰就是如此。丹溪提出「所有動作都屬於火」,其源頭可能就出於此。所以聖賢教導人時,不是說「制止慾望」,而是說「減少慾念」,這便是妥善處理「火」的方法。如果不這麼做,而是整天讓無數的憂慮影響心情,大小事情讓身體疲累,只依賴藥物治療,想在朝夕之間見效,這就是捨本逐末,只顧外在而忽略內在,哪是什麼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呢?

今之所患,誠能內觀以養神,存心以養性,則水可生,火可降,坎離交而地天泰矣,又何待於籠中物耶?且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凡藥之氣皆偏,非若五穀可常食也。苟不知此,而惟藥之是耽,則胃氣之存者幾希矣。有志養生者,不可以不謹。

白話文:

現在身體遇到的問題,如果能夠透過內觀來保養精神,專注於修養心性,那麼「水」會生長,而「火」會下降,坎宮與離宮相交,就會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又何必依賴外在的補品呢?

而且胃氣是一種清淨、和諧的氣。所有藥物的氣性都是偏頗的,不像五穀那樣可以作為日常飲食。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只顧著服藥,那麼胃氣的存在就會越來越少。有志於養生的朋友,決不可不在這方面小心謹慎。

生既以症治之方,而詳之於前;復以存養之要,而申之於後,無非致其叮嚀忠愛之意也。伏乞高明議之,以訂是否。

白話文:

既然在生病時使用治療的藥方,而詳細地說明在前面;又使用養生的方法,而補充在後面,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表達我那關切和忠愛之心意。懇請賢明的人們討論此事,以確定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