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醫案》~ 刻生生子孫文垣醫案序

回本書目錄

刻生生子孫文垣醫案序

1. 刻生生子孫文垣醫案序

穆叔稱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其論固矣。嘗試思之,則有說焉!夐乎太上不可及也;其所謂次者,豈必勳樹國家,伐勒彝鼎而後謂功,有能起疲癃,澤蒼生,,即功也。豈必典謨訓諸,定保明徵而後謂言。闡理窾,覺來茲,即言也。析之二而究之一也。

白話文:

穆叔把三不朽稱為:立德最高尚,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他的說法很有道理。我試著思考,覺得另有見解:

虛無飄渺的「太上」境界難以企及;所謂的「立功」,難道一定要建功國家、留下豐功偉績纔算?凡是能振興衰弱,造福蒼生的,都可以算作立功。

至於「立言」,難道一定要制定法典、制定禮樂制度纔算?凡是闡明真理、啟迪人心的,都可以算作立言。

把立功和立言分開來講,但歸根結底還是殊途同歸。

何也?夫底跡之謂功,舉其跡而紀之冊,功亦言也。修詞之謂言,據其辭而措之行,言亦功也。庸詎知功不可為言,言不可為功乎!孔門弟子獨顏閔以善言德行稱。亦以得於心而見之行,此非功與言合一之徵乎!孫文垣氏,習儒駸駸有俊聲矣。以尊人病痹,乃徙孔孟而肄軒岐。

白話文:

什麼意思呢?所做的事稱為「功」,把功績寫在書冊上,功績也可以稱為「言」。修飾辭句稱為「言」,根據辭句去實踐,言語也可以稱為「功」。怎麼能知道功不能稱作言,言不能稱作功呢?孔門弟子中只有顏回以善於言語德行出名。也是因為從內心發出,表現在行為上,這不就是功與言合而為一的證明嗎?孫文垣先生,學習儒家學說進步神速,被譽為有過人的天賦。因為父親生病,才改學孔孟之學而研習醫學。

從事之始,即念業不以出乎眾為心,曷時能出乎眾哉。眾,醫眾矣,吾不原從眾而卑卑執方為也,彼丈人之承蜩,若掇之者,何以故?專一故也。於是墜肢體黜聰明,解心釋神而大同乎溟滓,用能妙契《素》、《靈》,機洽倉、扁,不而張、李、王、朱之屬,靡不咀英獵華而融會其神髓,因以得於心者運之治,察脈辨症,輟應手而奏奇功,聲名鬱勃起吳越間矣!已出獨見而著《醫旨》,輯試方而成《玄珠》,命門有圖,相火有辨,三焦包絡有說,十二經名義無不精詳,發群賢未有之論,破千古未決之疑,治言述之古,不為襲舊,治法酌之己,不為師心。江左之顯貴隱約,閭右窮檐,繄惟文垣是賴。

白話文:

從開始學習醫術之初,就要立下不以超過其他人為目標的心態,這樣才能真正超越他人。這裡的「眾」指的是醫學界人士,我並不是想追隨他們,只會卑微地沿用現有的方劑。就像那個老人捉蟬,為什麼能像撿起蟬一樣容易呢?正是因為他專心致志。因此,我放棄了自己的肢體感官,放棄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自己的心神融入虛無之中,才能領悟《素問》和《靈樞》妙義,契合倉公和扁鵲的學術思想,甚至連張仲景、李東垣、王好古、朱丹溪等人,我也都細心研讀他們的精華思想,並運用於自己的治療實踐中。我根據脈象辨別疾病,隨手治療就能奏效,名聲在吳越一帶廣為流傳。後來,我獨創見解,寫成了《醫旨》,整理方劑編成了《玄珠》,關於命門的圖示,相火的辨別,三焦包裹的理論,十二經的命名意義全都解釋得非常詳細。我提出了前人未有的見解,解決了歷代疑難未決的問題,在治療方面傳承古人的思想,但絕不盲目依循舊說,在治療方法上取法於前人,但絕不執著己見。無論是江左的顯貴,還是鄉間的貧困人家,都仰賴我這片文章作為依據。

此之為功,直一手一足之烈哉!所全治者多矣。不可不謂之功。今茲復從諸縉紳文學之請,以歷驗之成案板之,與《醫旨》、《玄珠》並行於世。三書言皆鑿鑿可法,謂之立言溢美矣!夫以治之奇中者,成之案,緣其著之論者,施之行。功言立矣。即未能望太上之閫奧,謂之尚德哉,若人非耶,文垣其亦可以不朽哉!余故知其心於濟人。

白話文:

這些成就,豈止是治療好一抬手一足的病竈,徹底治癒的病人很多了。不能不稱之為成就。現在又應了各位官紳文人的請求,用驗證過的病歷整理成冊,與《醫旨》、《玄珠》並行於世。這三本書所說的方法都非常實用,被稱為立論不虛,這稱讚真是太恰當了!以治療疑難雜症為志向,留下病歷,遵照所寫的理論去實踐,功績就顯現出來了。儘管還沒達到醫術的最高境界,稱之為有仁德,難道是過譽嗎?如果這樣的人不是仁者,那世間還有誰能稱得上仁者呢!他的名聲是會永遠流傳的。我因此知道他救人的心志。

而又嘉其志於公物,用次數言,以弁之首云。

文林郎知將樂事眷弟汪文璧叔圖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