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醫案》~ 五卷 (10)

回本書目錄

五卷 (10)

1. 宜興治驗

公曰:諸君言吐而大便燥結,食不得下,非膈而何?予曰:否,公原不熱不痛又不吐,由誤飲藥而使然耳。書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大便既燥而用補,非也。經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尤用辛熱,非之非也,以是而治,譬之以油救火,益令其熾耳。

予見與諸醫不侔也,即與琥珀調中丸一帖,其夜脅痛稍緩,次早診之,脈仍如前,予決謂非通不可,即以龍薈丸與調中丸兼服之,五日內下黑糞十五六次,諸症悉減,飲食大進,改以保和丸,調中丸調理。

念七日,公即能巾櫛,元旦命庖人治酒,榜人艤舟拉予泛於南門,持觴為予壽曰:與兄別者十六年,不憚勞涉險而赴吾急,自今以後之齒,皆兄之賜也,敢不銘心,為歡竟日,至穀日,予乃別而復之茗。(三十七)

別駕吳勉齋翁,體豐腴,嗜炮炙,任性縱欲,年六十七,極躁急。一日跌傷其齒,恬不為意,閱三日,復跌,亦不為意,復跌之次日晚,左手足忽不能動,口眼歪邪。陸懷南先生,公通家友也,即往診之,語公諸郎曰:此中風也,治不可緩,急取牛黃丸進之,諸郎皆有名博士弟子,延予為治。

診其脈,左洪大,右緩大,觀其色蒼黑,神昏鼾呼,呼長而吸短,呼至口氣𠷺𠷺出不能回,終日偃臥如醉,人不能動。陸曰:此非半身不遂乎?予曰:症候甚惡,不特半身不遂也,半身不遂者,中風已過之疾,其勢仍緩,亦有十餘年無恙者,今才病,勢便若此,乃中風之漸,方來且不可測。

陸重厚長者,所詣亦精,聞予言,當下瞭然,即與予商榷用藥,始以六君子湯加全蠍、殭蠶、天麻與之兩日,神氣仍未清,猶昏睡,睡猶呼吸,口邊𠷺𠷺然,間作吐,粒米尚不進,前藥再加竹茹。又兩日,神始蘇,欲言而舌難掉,囁囁不能出諸口,前藥又加石菖蒲、遠志、紅花,始能進粥數口,日計亦可茶甌許。夜與正舌散,同前藥飲之。

又三日,能坐,粥亦頗加,惟言尚蹇澀,欲言以筆代口,寫我左手甚痛,大小便艱少。又用四君子湯加陳皮、竹茹、當歸、芍藥、紅花、鉤藤、天麻,服三日,神思大好,飲食日加,以是方調理彌月,手痛減,稍能動,足稍能伸,扶起能坐,且能自按譜鋪牌,語言十分清至八九,駸駸萬全之望,惟大便有七八日或十餘日始一行。予曰:此血少之故,補養久當自全,幸無他用而速害。

公常自言吾疾乃痰在膈間,何能得一吐為快,此醫家有授之言也。予曰:公脈大虛,非余痰為害,況今以補養而漸安,此其明驗,何敢輕試一吐,願寧耐靜俟,毋涉險為也。此戊戌九月念五,予以是日別往苕城,別不及旬,公復傾心而任張甲,張大言曰:公病可吐,早吐早愈,諸郎君始信予言,持議不可,彼曰:公病痰也,不可不吐,吐而後補,可全愈而無後患,不然必成痼疾。公欲速效,決意吐之。

白話文:

宜興治驗

一位先生因服用錯誤藥物導致便秘,食不下嚥。他不發熱也不疼痛,也沒有嘔吐。醫生認為,單純用補藥治療便秘是不對的,更不應使用辛熱藥物,那無異於火上澆油。

於是醫生給他服用琥珀調中丸,當晚他的脅痛有所緩解。第二天,脈象依然如故,醫生判斷必須通便,於是又同時給他服用龍薈丸和調中丸。五天內,他排出十五六次黑便,各種症狀都減輕了,食慾也大增。之後,醫生改用保和丸和調中丸調理他的身體。

七天后,先生就能自己穿衣梳洗了。元旦這天,他請廚子備酒,又叫人準備船隻,邀請醫生到南門泛舟遊玩,並舉杯祝醫生長壽,感謝醫生不遠千里,冒險前來救治他。他們歡聚了一整天。

吳勉齋先生,體型豐腴,喜好燒烤炙肉,生活放縱,年六十七歲,性情急躁。有一天,他跌壞了牙齒,卻不在意。三天後又跌了一次,仍然不在意。第二天晚上,他的左手腳突然不能動彈,口眼歪斜。他的朋友陸懷南先生請來醫生診治。

醫生診脈後發現,先生左脈洪大,右脈緩大,面色蒼黑,神志昏迷,鼾聲如雷,呼吸短促,呼氣時氣息粗重,無法收回,整天臥床不起,像喝醉了一樣。陸懷南先生懷疑是半身不遂,但醫生認為病情比半身不遂還要嚴重。半身不遂是中風之後的症狀,病情發展緩慢,有些人甚至十幾年都沒事。而這位先生發病初期就如此嚴重,說明中風的症狀正處於發展階段,病情難以預測。

陸懷南先生是一位閱歷豐富、見識精到的長者,他聽了醫生的分析後,立即表示贊同,並與醫生一起商討治療方案。他們先是用六君子湯加全蠍、殭蠶、天麻治療兩天,但先生的神志仍未清醒,仍然昏睡,呼吸粗重,嘴角還不停地抽搐,偶爾嘔吐,連米粒都吃不下。於是醫生又加了竹茹。

又過了兩天,先生的神志開始恢復,想說話卻舌頭轉動困難,只能含糊不清地發出聲音。醫生又在藥方中加了石菖蒲、遠志、紅花,先生終於可以喝幾口粥了,每天也能喝一點茶。晚上,醫生又給他服用了正舌散,並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

三天後,先生可以坐起來了,粥也吃得多了,只是說話仍然不流利,只能用筆寫字表達。他寫道:「我的左手很痛,大小便也很困難。」醫生又用四君子湯加陳皮、竹茹、當歸、芍藥、紅花、鉤藤、天麻,連服三天,先生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食慾也日漸增強。醫生用這個方子調理了一個多月,先生手痛減輕,可以稍微活動了,腳也能稍微伸展了,能扶著坐起來,還能自己打麻將,說話也清晰了很多,恢復情況良好,只是大便仍然幾天甚至十幾天一次。醫生說這是氣血不足造成的,只要長期調養,就能完全恢復,不必擔心其他問題。

先生曾說他的病是痰堵塞在膈間,希望能吐出來。醫生說先生脈象虛弱,並不是痰邪作祟,而且現在通過調養病情正在好轉,所以不建議他催吐,以免造成危險。

然而,不到十天,先生又聽信了張甲的話,張甲信誓旦旦地說先生的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治療,越早吐越好。於是先生不顧醫生的勸阻,執意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