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炮製藥性解》~ 卷六 (15)
卷六 (15)
1. 蟬蛻
味鹹甘,性寒無毒,不載經絡,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驚癇,逐邪熱,殺疳蠱,亦能止渴。
按:蟬有五種,陳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極大而聲極高,一鳴而無所停斷者,入藥最良。西川有一種蟬花,乃蟬在殼中不出,而化為花,自頂中生出,功用略同。故不另載。
白話文:
蟬蛻,味道鹹中帶甘,藥性寒涼且沒有毒性,不歸屬於任何特定經絡。主要能促進產婦胎盤娩出,疏通乳汁分泌,停止嬰幼兒夜間啼哭、驚嚇抽搐,驅除體內邪熱,殺滅疳蟲(寄生蟲),也能止渴。
關於蟬的種類,陳藏器已經詳細辨別過了。現在認為,外形極大、鳴叫聲極為高亢、一叫起來就沒完沒了的蟬,藥用效果最好。四川有一種蟬花,是蟬在殼中沒有出來就轉化成花,從頭頂生出來,它的功效和蟬蛻略微相同,所以這裡就不另外記載了。
2. 刺蝟皮
味苦甘,性平有小毒,不載經絡,主五痔腸風瀉血,翻胃鼻衄,腹痛,積疝陰腫痛。酒煮熬用,畏桔梗、門冬。
按:蝟亦有數種,惟蒼白色腳似豬蹄者佳,此外並不宜用,其骨切忌入口,令人消瘦。
白話文:
味道苦中帶甘,性質平和但帶有微小毒性,不歸屬於任何經絡。主要用於治療痔瘡、腸風瀉血(腸道出血)、胃部反胃、鼻衄(流鼻血)、腹痛、積聚性疝氣以及陰部腫痛。通常用酒煮或熬製後使用。忌與桔梗、麥門冬同用。
另外,刺蝟也有好幾種,只有外表蒼白色、腳像豬蹄的那種最好,其他種類不宜使用。刺蝟的骨頭絕對不能吃進肚子,吃了會使人消瘦。
3. 土鱉蟲
味鹹,性寒有毒,入心肝脾三經。主留血壅瘀,心腹寒熱洗洗,祛堅積癥瘕、下乳通經。一名䗪蟲,畏屋遊,皂角、菖蒲。
按:土鱉專主血症,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三入之。今跌打損傷者,往往主此,或不效則加而用之。殊不知有瘀血作疼者,誠為要藥;倘無瘀血,而其傷在筋骨臟腑之間,法當和補。愚者不察,久服弗已,其流禍可勝數耶。
白話文:
味道鹹,性質寒冷且有毒,能進入心、肝、脾三條經脈。主要治療體內瘀血積滯,心腹時冷時熱、感覺不適,能消除堅硬的腫塊、腫瘤,並能幫助產婦分泌乳汁、疏通經絡。它又名䗪蟲,害怕屋遊(一種蟲)、皂角、菖蒲。
說明:土鱉蟲專門針對血症,心臟主管血液運行,肝臟儲藏血液,脾臟包裹血液,所以它能進入這三條經脈。現在,跌打損傷的人常常使用它,有時效果不佳就加大用量。卻不知它對於有瘀血引起的疼痛,確實是重要的藥物;如果沒有瘀血,而是損傷在筋骨臟腑之間,就應該採用調和補益的方法。愚昧的人不了解這些,長期服用而不知停止,造成的禍害難以估量。
4. 蜣螂
味鹹酸,性寒有小毒,不載經絡。主小兒驚風瘛瘲,大人癲狂疰忤,破血墮胎,通腸治脹。又主疔惡諸瘡,出箭頭入肉。去足翅火炙,勿置水中,令人吐,畏羊肉、羊角。
按:《莊子》云:蜣螂之智,在於轉丸,宜其皮血通腸之功矣。驚狂皆屬炎,亦賴之以泄其亢耳。其性猛驟,最能傷脾,勿得概用。
白話文:
味道鹹酸,性質寒涼且帶有輕微毒性,沒有歸屬特定的經絡。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以及大人癲狂、精神錯亂、胸腹脹痛等症狀。還能破血、墮胎,疏通腸道、消除脹氣。此外,也可用於治療疔瘡和各種惡瘡,以及取出射入肉中的箭頭。使用時要去除腳和翅膀,用火烤過,不要浸泡在水中,浸泡會導致人嘔吐。它忌與羊肉、羊角同用。
《莊子》說:蜣螂的智慧在於推滾糞球,這說明它有疏通腸道的功效。驚風和癲狂都屬於熱盛的表現,蜣螂的寒性可以幫助疏泄體內的亢奮之氣。但它藥性猛烈且作用迅速,容易損傷脾胃,不可濫用。
5. 斑蝥
味辛鹹,性寒有大毒,不載經絡。主寒熱鬼疰,蟲毒鼠漏,疥癬惡瘡,疽蝕死肌,破石癃血積,利水道墮胎。凡使去足翅,拌糯米炒,米黃為度,馬刀為使,畏巴豆、丹參、空青,惡曾青,豆花。
按:斑蝥入腹,有開山鑿嶺之勢,最稱猛烈,故輒致腹痛不可忍。余見里中一壯年患痞疾,服斑蝥數劑,初則大瀉不止,煩悶欲絕,斷則二便來紅,三日而死。自非百藥不效之病,不可輕使。
白話文:
斑蝥的味道辛辣鹹澀,藥性寒涼且有劇毒,它不歸屬於任何經絡。主要用於治療寒熱交替的病症、鬼疰(類似精神疾病)、蟲毒引起的疾病、鼠漏(類似瘺管)、疥癬等皮膚病、惡性瘡瘍、肌肉腐爛壞死、因結石或血瘀導致的排尿困難、以及墮胎。
使用時,要去除斑蝥的腳和翅膀,與糯米拌炒,炒至米粒呈現黃色即可,馬刀(植物名)可以作為它的藥引。它畏懼巴豆、丹參、空青,厭惡曾青和豆花。
註:斑蝥入腹後,藥性非常強烈,像能開山鑿嶺一般,因此常會導致難以忍受的腹痛。我曾見過鄉里一位壯年男子,患有痞疾(腹部積塊),服用了數劑斑蝥後,起初嚴重腹瀉不止,煩躁悶亂到極點,停止服藥後則出現血尿,三天後就死了。因此,除非是百藥無效的重病,否則不可輕易使用斑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