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勞瘵章
勞瘵章
1. 勞瘵章
一女子病骨蒸勞熱,頭眩作渴,腰痛足軟,脈息細數而虛。此因過勞擾動心火,銷爍真陰,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而成勞熱之症。《經》云:陰虛生內熱是也。宜滋陰養血,血旺而陽光自制耳。
方: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香附,秦艽,知母,麥冬,人參,丹皮,銀柴胡
一人心部脈弦多胃少,此係少陰厥陰兩臟血虧而火旺也。今之不寐盜汗,心蘊虛煩而生內熱也。囊濕者,因溲而精滲。一為濕熱下注,一為相火擅權。理宜壯水以制火,養陰以生血。
方:棗仁,茯神,遠志,石菖蒲,熟地,麥冬,黃柏,黃耆,牛膝,杜仲,骨皮
一人以酒為漿,以欲竭精,送至六部弦數,重按無力。枚乘雲:血脈淫濯,筋骨挺解,痰嗽煩熱,形氣不全。此精竭血燥,陰火內燔,為上盛下虛之症。急宜靜養絕欲,以濟其源;清痰和血,以治其流。
方:秦艽,白芍,紫菀,陳皮,玄參,麥冬,骨皮,熟地,米仁,甘草
一孀婦左手肝脈弦長而溢出寸口,餘部俱沉結有力,乃乃氣滯血凝之症。夫氣,陽也,阻而塞之,則積陽為火,故令蒸蒸骨熱;血,陰也,阻而塞之,則積陰為疰,故令四肢痠疼,甚至心下引脅俱痛也。此症補之不可,涼之無益,務宜開關起胃為先,則清陽上升,濁陰下降,自無蒸熱攻疰之患矣。
方:當歸,白芍,川芎,熟地,丹皮,紅花,熟大黃,香附,桔梗,柴胡,秦艽
一人寒熱自汗,口渴咳血,多痰,二便赤燥,脈長而數。此係陽邪外襲,傳入於內,不能發越,為熱勞陽病,屬足陽明經症,以清熱利便為主。
方:桑白皮,柴胡,秦艽,通草,桔梗,當歸,白芍,廣皮,黃芩,紫菀
一人嘔逆吐沫小便頻數,遺精腰痛,飲食不為肌膚,脈左大而右細。東垣曰:脈者,血之所為,屬陰;大者,火之形象,屬陽。陰虛為陽所乘,故有此脈。此症,書所謂虛勞陰病是也。先以理氣清痰為主,不宜多服參、耆補陽之劑,恐陽氣愈盛,而陰氣愈微耳。
方:貝母,廣皮,甘草炙,丹皮,蘇梗,木香,山藥,米仁,骨皮,杜仲
白話文:
[勞瘵章]
一位女性患者,患有骨蒸勞熱,感到頭暈目眩,口渴,腰痛腳軟,脈搏細弱且快速。這是由於過度勞累,導致心火旺盛,消耗了身體的真陰,陰氣耗散,使陽氣失去依附,於是陽氣在肌膚表面浮散,形成勞熱的病症。《經》中提到,陰虛會產生內熱,應滋養陰氣,補充血液,當血液旺盛時,陽氣自然會得到控制。
處方: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香附,秦艽,知母,麥冬,人參,丹皮,銀柴胡。
一位患者心臟部位的脈象弦多而胃部脈象較少,這是因為少陰和厥陰兩臟的血液虧損,而火氣旺盛。現在他出現失眠,盜汗,心中有虛煩,並產生內熱。下體濕潤,是因為排尿時精液滲出。一方面可能是濕熱下注,另一方面可能是相火失控。應該強化水液以制約火氣,滋養陰氣以生成血液。
處方:棗仁,茯神,遠志,石菖蒲,熟地,麥冬,黃柏,黃耆,牛膝,杜仲,骨皮。
一位患者酗酒,縱慾,導致六部脈象弦數,重按下去卻無力。枚乘說:血液脈絡淫蕩,筋骨鬆弛,咳嗽煩熱,身體氣色不全。這是因為精氣耗盡,血液乾燥,陰火在體內燃燒,形成上盛下虛的症狀。必須立即靜養,杜絕慾望,來補充根源;清理痰液,調和血液,來治療病症。
處方:秦艽,白芍,紫菀,陳皮,玄參,麥冬,骨皮,熟地,米仁,甘草。
一位寡婦的左手肝脈弦長,超過寸口,其他部位的脈象都沉結有力,這是氣滯血凝的病症。氣是陽性的,如果受阻,就會積聚成為火氣,導致骨頭發熱;血是陰性的,如果受阻,就會積聚成為病氣,導致四肢痠痛,甚至心下和脅部都會疼痛。這種病症,補充營養不行,用涼性藥物也沒有幫助,首先應該打開關節,振興胃氣,讓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就可以避免發熱和病氣的困擾。
處方:當歸,白芍,川芎,熟地,丹皮,紅花,熟大黃,香附,桔梗,柴胡,秦艽。
一位患者寒熱交加,自汗,口渴,咳血,痰多,大小便赤燥,脈象長且快。這是因為陽邪從外面侵襲,傳入體內,無法發散,形成熱勞陽病,屬於足陽明經的病症,主要應該清熱利便。
處方:桑白皮,柴胡,秦艽,通草,桔梗,當歸,白芍,廣皮,黃芩,紫菀。
一位患者嘔吐,吐出泡沫,小便頻繁,遺精,腰痛,飲食無法滋養肌膚,脈象左邊大,右邊細。東垣說:脈象是血液的表現,屬於陰;大的脈象,是火的象徵,屬於陽。陰虛被陽氣佔據,所以會出現這種脈象。這種病症,就是所謂的虛勞陰病。首先應該理氣清痰,不宜服用太多人參,黃耆等補陽的藥物,以免陽氣更盛,而陰氣更微。
處方:貝母,廣皮,炙甘草,丹皮,蘇梗,木香,山藥,米仁,骨皮,杜仲。
2. 弱症不治論
若乍寒乍熱,腰間痛不能伸者,雖無別樣惡症,已辨其無救矣,不可不知。若弱症冒風寒者,補之不可,散之不宜。未有不壞者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時冷時熱,腰部疼痛到無法伸直,就算沒有其他嚴重的病症,也已經可以判斷這種情況很難救治了,這點必須要了解。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如果遭受風寒,不能隨便補身,也不適合輕易發汗驅寒。這樣做,通常只會讓病情更糟。
如果一個人忽冷忽熱,腰部疼痛到無法伸展,即使沒有其他嚴重的病狀,也已經可以確定這種情況很難治療了,這是必須要明白的事實。對於體弱多病的人,如果不小心受了風寒,不能隨意進補,也不適合輕易地用方法去排寒。因為這樣做,往往只會讓狀況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