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虛損章 (12)
虛損章 (12)
1. 虛損章
遂以陳皮、貝母、前胡、蘇子、木通、薏仁、歸身、白芍、天麻為煎劑,在已、午、未三時服;黎明用熟地、人參、附子、杜仲、麥冬、山藥、知母、白木、五味為丸,淡鹽湯送下;黃昏服安神丸。如此分為三治,至滿月而霍然。
按、生育過多,精血自然不足,兼之小產,益徵元氣之虛,現症水衰火盛。他醫昧於虛火宜補之說,概用寒涼,病難去體。予以健脾滋腎清心三項分治,補藥一進,虛回而火自熄。
一人十六歲,患吐血,面色痿黃,形容惟悴,脾虛泄瀉,四肢浮腫。平日原有夢遺,邇來更甚,六脈虛數。他醫投以清涼之劑,吐紅略減,反增發熱作嘔,內瀉外腫,更甚於前,狀勢危迫,皆以為不治之症,誠所謂寒涼為洽,百無一生之光景也。予投以開胃溫中,健脾養血之藥,月餘而大便實,浮腫消,身熱退,飲食進。
後用六味丸加知母、黃柏、杜仲、枸杞、牡蠣、門冬,五更吞服,食遠用煎藥,養血健脾為主,五十餘劑。
按:諸逆衝上,皆屬於火。但實火可瀉,虛火宜補。年方垂髫,即患夢遺,其虛可知。雖云是火,忌用寒涼,正所謂從氣血逆順調之,百無一失。只以寒涼為治,百無一生。紅雖止,而瀉、腫益甚,此脾虛不運明驗。況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脾胃好溫惡寒,寒涼太過,其症增劇。繼以滋陰補腎,培其本而虛火自熄。
一人少壯時,貿易冗忙,飲食失時,以致脾胃有傷,飲食減少。脾虛而肺臟亦虧,咳嗽痰喘,微寒微熱,如此因循日久,病致劇甚,藥雖不闕,毫不見效。最後一醫,治法甚巧,每日煎藥二劑,一清涼,一滋補,丸藥四服,早晨補腎,辰時補脾,晡時消導,臨臥安神。服之月餘,飲食頓減,精神衰憊,一息奄奄,後事具備。
伊兄邀予往視,遍身瘡癬,六脈如絲,呼之勉強答應,音響輕微,甚屬危險。大便向來艱澀,臨圊殊覺苦楚,夜不成眠。予用人參、貝母、白朮、棗仁、麥冬、生地,另以人參、麥冬、五味為丸,五更吞下,每日服參約有四、五錢。三日之後,神精爽快,語聲響亮。外以歸、地、芍、連翹、地榆煎湯,揉洗肚腹,大便通潤,頓有起色。
按:弱症非一朝一夕之故,因循歲月,迨至伏忱而後杜門,此人常情也。延醫療病,不論其學術淺深,概可施乎哉?
白話文:
虛損章
服用中藥調理,分三個階段治療,一個月後病癒。第一階段,服用陳皮、貝母、前胡、蘇子、木通、薏仁、當歸、白芍、天麻的煎劑,在巳時(上午9-11點)、午時(上午11-1點)、未時(下午1-3點)服用;黎明服用熟地黃、人參、附子、杜仲、麥門冬、山藥、知母、白朮、五味子的丸藥,用淡鹽湯送服;黃昏服用安神丸。如此分為三個療程,滿月後疾病痊癒。
生育過多或小產會導致精血不足,元氣虛弱,出現水液不足、虛火旺盛的症狀。有些醫生不懂虛火應該補益的道理,只用寒涼藥物,疾病反而難以痊癒。我採用健脾、滋腎、清心的方法分階段治療,補益藥物服用後,虛弱狀態得到改善,虛火自然熄滅。
一位十六歲的病人,患有吐血,面色萎黃,身體消瘦,脾胃虛弱導致腹瀉,四肢浮腫。平時就有遺精,近來更嚴重,脈象虛弱而數。其他醫生使用清涼藥物,雖然吐血略減,卻加重了發熱、嘔吐、腹瀉和浮腫,病情比以前更嚴重,幾乎被認為是治不好的病,這正是寒涼治法導致病情加重的例子。我用溫胃健脾、養血的藥物治療,一個多月後,大便正常,浮腫消退,發熱退去,食慾也好了。
之後,服用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杜仲、枸杞子、牡蠣、麥門冬,五更(凌晨1-3點)服用,飯後服用其他煎藥,以養血健脾為主,共服藥五十多劑。
諸如逆氣上衝的症狀,都屬於火證。但是實火可以瀉,虛火則應該補益。一個年輕人就患有遺精,可見其身體虛弱。雖然是火證,卻不能用寒涼藥物,應該從調和氣血入手,這樣才能藥到病除。只用寒涼藥物治療,往往會導致死亡。雖然吐血止住了,但腹瀉和浮腫卻加重了,這說明脾胃虛弱。而且心主血脈,肝藏血,脾統血,脾胃喜溫惡寒,寒涼藥物過度使用,病情會加重。因此,應該滋陰補腎,從根本上調理,虛火自然會熄滅。
一位年輕人在年輕時,因為經商繁忙,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受損,食慾減退。脾胃虛弱,肺部也受損,咳嗽痰喘,時而微寒時而微熱,長期這樣下去,病情加重,服用很多藥物都無效。最後一位醫生,治療方法很巧妙,每天煎藥兩劑,一劑清涼,一劑滋補,還有四種丸藥,早上補腎,辰時(上午7-9點)補脾,晡時(下午5-7點)通便,睡前安神。服用一個多月後,食慾更加減退,精神萎靡,奄奄一息,快要不行了。
他的哥哥請我前去看病,病人全身長滿瘡癬,脈象微弱,呼喚他勉強回應,聲音微弱,情況十分危險。大便一向不通暢,排便困難,晚上睡不好覺。我用人參、貝母、白朮、酸棗仁、麥門冬、生地黃,另外用人參、麥門冬、五味子製成丸藥,五更服用,每天服用人參約四五錢。三天後,精神爽快,聲音洪亮。外用當歸、生地黃、白芍、連翹、地榆煎湯清洗腹部,大便通暢,病情好轉。
長期慢性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的,時間久了,病情加重,這很正常。治療疾病,無論醫生的醫術高低,都可以嘗試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