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虛損章 (13)
虛損章 (13)
1. 參耆未能驟補不可遽用
一友大病後,服參、耆數日,反致晨昏發熱,丙夜盜汗而解。予曰:「此陰虛不勝其陽也」。主人難曰:「始無是症,今服參、耆,亦云多矣,而論反虛乎?」予曰:「唯唯否否,參、耆雖能補陽助陰,何能驟生?」用六味丸料,加當歸、人參、橘皮,一劑而熱退汗止,後每以六味九、參耆白朮散間服而愈。
白話文:
一位朋友在大病初癒後,連續幾天服用人參和黃耆,反而導致早晚發燒,半夜出汗的情況出現,但到了早上這些症狀就消失了。我說:「這是因為身體陰虛,無法承受住過盛的陽氣。」
這位朋友的家人質疑道:「之前他並沒有這些症狀,現在他已經服用了大量的參和耆,你怎麼會說他的身體反而更虛弱了呢?」我回答:「你們所說的我都明白,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人參和黃耆雖然可以滋補陽氣和陰氣,但這種補充不是立竿見影的,不能立即產生效果。」
後來,我使用了六味地黃丸的材料,再加入當歸、人參、橘皮等草藥製成藥方。他服用了一劑之後,發燒和出汗的症狀都消失了。之後,我讓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服用一次六味地黃丸和人參黃耆白朮散,最終他的病情得到了痊癒。
2. 蓐勞冬旺見春脈決其必死
餘一族弟婦,息小產而致眩暈之症,延予診治。予令揭帳一觀,出謂曰:「今番無事,將來必成弱病矣,奈何奈何?」人多不信矛言。閱歲余,坐胎,大費調攝,勉強育一兒,倩乳撫之。未及兩年,又產一兒,懷孕甚促,舉家忽忽,致參、術藥餌,竟不得預為調攝。產後患早寒暮熱,脾胃欠實,飲食漸減,有時胸前作楚,有時滿身疼痛,咳嗽多痰,睡臥不寧,肌肉消瘦,形容枯槁,雖名醫遍及,參、耆日進,而竟成蓐勞矣。自秋祖冬,亦能強起梳洗,飲食亦能多進。
舍弟北來,將謂病勢漸去矣。後令予診之,此際正值一陽冬旺之時,而忽現春脈,予曰:「真元殆盡,內氣耗散極矣。一交立春,便作泉下鬼,宜急備後事可也」。主人怪曰:「起居動靜,無異平日,豈一旦至斯耶?」至立春之第二日,早起浴櫛,進膳如始,至午後一瀉而逝,始信予言之不妄矣。
白話文:
我的一位堂弟媳婦,因為流產導致出現眩暈的症狀,請我為她診治。我讓她掀開被子讓我看看她的狀況,出來後我對他們說:「這次雖然沒事,但未來恐怕會變成慢性虛弱的病,這該怎麼辦呢?」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話。
過了一年多,她懷了孕,花了很多心思在安胎上,勉強生下一個孩子,請奶媽幫忙照顧。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她又生了一個孩子,懷孕的間隔非常短,全家人都非常擔心,因此連補藥都來不及事先準備好。產後她開始感到早晚的寒熱不適,脾胃功能不佳,食慾逐漸下降,有時候胸口會痛,有時候全身痠痛,咳嗽且多痰,睡眠品質差,身體肌肉消瘦,面容憔悴,儘管名醫們陸續前來,人參、黃耆等補藥每天都在服用,但最終還是形成了產後虛弱的病症。
從秋天到冬天,她也能勉強起牀梳洗,食慾也有所改善。
弟弟從北方回來,以為病情已經好轉。後來我再次為她診斷,那時正好是一年之中的冬天,應該是陽氣旺盛的時候,但她卻出現了春天才會有的脈象,我說:「她的生命力幾乎消耗殆盡,體內氣血耗散到了極點。一進入立春,她就會成為陰間之人,應該趕緊準備後事。」主人大惑不解地說:「她的生活起居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怎麼會突然這樣?」直到立春的第二天,她早上起牀洗澡梳頭,吃飯一如往常,但到了下午,拉了一次肚子就去世了,這才證明我之前的話並非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