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論 (1)

回本書目錄

醫論 (1)

1. 論「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溫熱論》

歷代諸家論溫,均附於傷寒篇中,所論者皆伏氣發溫之證,名之曰類傷寒。從未有專論暴感之溫邪者。自葉天士《溫熱論》出,首用辛涼,而暴感之溫邪,始有一定之證治矣。

白話文:

歷代醫家討論溫病,都附在傷寒論中,討論的都是潛伏在體內的邪氣發作而引起的溫熱病,稱之為類傷寒。從來沒有專門討論暴發性溫熱病邪的。自《溫熱論》問世以來,葉天士首次使用辛涼藥物,暴發性溫熱病邪纔有了明確的診治方法。

夫內伏者,由冬時受寒,邪伏於』腎,至春則寒邪化熱,乘陽氣之上升而出,此伏氣發溫之原也。外感者,乃春時風溫盛行,邪襲於肺而發,此外感溫病之原也。受病既殊,則治法亦異。論治者,必須分析清楚,庶使後人可以遵循施治。乃觀其篇首所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二句,既實提外感溫邪而言,而又未將暴感與伏氣兩層提清眉目。若謂溫邪只有此一種者,致後來醫家囿於葉氏之論,混稱溫邪初起,只用辛涼一法。

設有以伏氣發溫告者,彼且茫然不知為何病,謂非葉氏此論,有以作之俑哉。

白話文:

內在的病症,源於冬天受寒,寒邪潛伏在腎臟,到了春天,寒邪轉化為熱邪,趁著陽氣上升而發病,這就是伏氣發溫的根源。外感則是春天風溫盛行,邪氣侵入肺部而發病,這就是外感溫病的根源。因為病因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不同。研究治療方法的人,必須分析清楚病因,才能讓後人遵循治療。然而,看到書中開篇所寫的「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這兩句話,雖然確實提到了外感溫邪,但並沒有把暴感和伏氣這兩種情況區分清楚。如果認為溫邪只存在一種情況,就會導致後來的醫生受限於葉氏的論述,混淆溫邪初起的治療方法,只用辛涼一法。

如果有人說自己是伏氣發溫,他們可能一頭霧水,不知道是什麼病,這不正說明葉氏的論述存在缺陷嗎?

雖然,葉氏之論,正不可謂其概無足取也,夫暴感溫邪,即春令風溫之邪也,以傷寒溫散之法治之,固不相宜,即以伏溫清托之法治之,亦多不合。葉氏倡輕清之論,立辛涼之法,使後人於暴感溫邪之證,有成法可循,其功正復不少。宜乎吳鞠通、章虛谷輩,為之極口稱揚而不置也。

白話文:

雖然葉天士的學說,並非完全不能借鑒。突然感染風溫邪氣,也就是春季風溫邪氣,是用治療寒症溫散的治療方法來治療,肯定不適合;用治療伏溫的清託方法來治療,也多數不對症。葉天士提倡輕清的學說,建立辛涼的治療方法,讓後人治療突然感染風溫邪氣的症狀時,有了遵循的準則,他的功績確實不小。難怪吳鞠通、章虛谷這些人,對他極力稱讚,讚不絕口。

而愚則更有辨者,設葉氏於溫邪犯肺之後,但列外感之證,如咳嗽頭痛諸候,則後人讀之,猶得謂葉氏此論專指暴感而言,不至與伏氣相混也,而不謂其下文有熱傳心包一語,竟將伏氣之病,混入其中,而不自覺其過也。蓋邪傳心包之證,皆因伏溫蘊熱過重,有熱壅肺胃,由肺胃熏蒸而陷入者;有熱不外達,徑由陰經陷入者,是仍伏溫中至重之證。

白話文:

但是愚見更有不同看法。如果葉天士在討論溫邪犯肺之後,只列出外感症狀,例如咳嗽、頭痛等,那麼後人讀了他的論述,仍然可以理解他指的只是急性感染,而不會把它與伏氣混淆。但是葉天士在隨後的文字中提到了「熱傳心包」,這就讓伏氣的病理混雜其中,而後人不自覺地犯了錯誤。

所謂「邪傳心包」的症狀,都是因為伏溫蘊熱過於嚴重,導致熱氣鬱積於肺胃,從肺胃燻蒸而侵入心包造成的。也有熱氣無法向外發散,直接從陰經侵入心包的,這也是伏溫病中極為嚴重的證候。

若暴感風溫,由外入內,最重者,不過鬱於營絡,發為斑疹喉痧而已,未必有蒙陷心包之重候也。自葉氏以此語扭合於暴感之中,於是後人愈不識有伏溫之病,即見有蒙陷痙閉諸險證,亦不知其邪從內發,而概以葉氏逆傳心包一語為詞,病原既混,則治法焉能絲絲入扣。夫溫邪為時邪中常有之病,伏溫為時邪中最重之證。

葉氏此論,為習醫者初起必讀之書,絲毫含混,性命所關,是不可以不辨。

白話文:

如果突然感染風熱之邪,由外而內,最嚴重的,也不過是鬱結在體質的營絡中,形成斑疹和喉嚨腫痛,未必會發展成侵犯心包的嚴重情況。自從葉氏用這句話來解釋急症,後人就越來越不認識伏溫病了。即使看到有心包受侵、痙攣昏迷等危險症狀,也不知道這些邪氣是從內部發生的,而普遍以葉氏「逆傳心包」的說法為依據。病因混淆不清,治療方法怎麼能準確有效呢?風熱之邪是時常有的常見病,伏溫是時邪中最嚴重的證候。

2. 「傷寒多有變證,溫熱雖久,在一經不移,以此為辨」解

(《溫熱論》)

傷寒之邪,隨經氣而內傳,其證即隨經氣而變,此傷寒所以多有變證也。溫熱之病,由內而發,其熱一潰,則或竄於臟,或結於腑,雖輾轉纏綿,變相不一,而熱邪所結聚之處,則始終不遷,此溫熱病所以一經不移也。傷寒自外傳內,日深一日,故病情日見其遷變。溫熱由內達外,觀各經兼見之證,病機雖有進退,而病根則著於一經而不動。

白話文:

傷寒的病理機制:

傷寒病邪會隨著經脈氣血內侵,病症也會隨著經脈氣血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傷寒的變證很多。

溫熱病的病理機制:

溫熱病是由內部發作的,一旦熱邪發作,可能會蔓延到臟腑,或積結在腑中。雖然病勢會不斷轉移,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但熱邪聚集的地方始終不會改變。這就是溫熱病一經不移的原因。

傷寒和溫熱病的區別:

傷寒病邪是由外向內傳入,病情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加重,所以病症會不斷變化。溫熱病則是由內向外發作,從各經絡所見的症狀來看,病邪雖然會轉移,但病根卻固定在一條經絡上。

學者察其外見證,而為寒為溫,固已灼然不惑矣。唐笠山改作「總在一經」,似乎一經之外,毫無兼證,其意已執滯不通。章虛谷改作「而少傳變」,則似乎溫熱病之見證,自始至終不容稍有更變者,豈理也哉。

白話文:

學者觀察患者的外在症狀,而判斷是寒證還是溫證,這已經非常明確而沒有疑惑了。唐笠山把這句話改為「總在一經」,似乎認為除了這一途徑之外,沒有其他加減證據,他的理解已經固執而不通達。章虛谷改為「而少傳變」,則好像認為溫熱病的症狀,從頭到尾都不容許稍有變化,這怎麼可能是道理呢?

又:趙樹誠:仲景《傷寒論》謂寒邪初犯太陽,見脈浮頭項痛惡寒之證,傳至陽明,則太陽證罷,而變胃家實,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之證。各經見證,界劃昭然。所謂傷寒多有變證也。惟少陰伏溫則不然,《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云:至春發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

白話文:

趙樹誠指出,張仲景的《傷寒論》記載,寒邪最初侵犯太陽經,會出現脈象浮、頭項疼痛、怕冷等症狀。寒邪傳至陽明經後,太陽經的症狀就會消失,轉而出現胃部實熱、身熱出汗、怕熱不畏寒等陽明經症狀。各個經絡出現的證狀都有明顯的區別。這說明傷寒病常有變證。

然而,少陰經伏溫卻不是這樣。經典記載:冬天受寒,春天一定會得溫病。又說:到了春天,發作為溫病;到了夏天,轉為熱病。

其邪受於冬、藏於腎,至春夏陽氣上升而始發,其鬱伏有數月之久,而未發之前,初不轉稱於他經。不若傷寒之感而即發,發即傳變也。此所謂溫熱雖久,在一經不移也。其發也,或由三陽,或由三陰,本無一定,但病雖由六經而外達,而少陰之伏邪,尚未能一律清透,則雖屢清屢泄,苔退舌淡,神清風平,乃逾一二日,而伏邪又熾,舌復干絳,苔復黃燥,痙蒙復作者,亦往往有之。蓋至既發之後,其變證雖多,其原仍不離乎少陰也。

白話文:

疾病的病邪在冬季侵入人體,寄存在腎臟裡,等到春夏陽氣上升時才會發作。這種疾病潛伏在體內已經有好幾個月,而且在發病前並不轉移到其他經絡上。這與傷寒病邪侵入人體後立即發作不同,發作後就會傳變。這就是所謂的「溫熱病」,雖然發病時間長,但一直侷限在一個經絡上。疾病發作時,可能會從三陽經或三陰經開始,並沒有固定的規律。但是,即使疾病從六經傳變到外,少陰經的潛伏病邪也還不能完全清除乾淨。所以,即使多次清熱、瀉下,苔退、舌淡、神清、脈平,但過一兩天後,潛伏的病邪又會發作,舌頭又會變得乾燥絳紅色,苔又會變黃乾燥,抽筋、蒙眊的症狀也會復發。總之,疾病發作後,雖然症狀變化多端,但根本原因仍然離不開少陰經。

此亦可謂雖久不移也。彼笠山、虛谷輩,妄為竄易,蓋未能識葉氏之微意耳。

柳谷孫評:說一經不移處,分未發、已發兩層作解,思路親切,詞句亦圓轉不滯。

白話文:

這也可以說是雖然時間很久也不會改變。那些像笠山、虛谷這樣的人,胡亂地更改,大概是沒有能夠理解葉氏的微妙意圖吧。

柳谷孫評:在講解經文不變的部分時,分為未發動和已發動兩個層次來解釋,思路親近易懂,詞句也流暢而不呆板。

3. 論暴感溫邪與伏氣發溫初起見證如何分別,用藥之法同異若何

溫為陽邪,即暴感亦有兩種,冬溫兼挾寒邪,春溫挾風邪,而均由乎外感。所見之證,不外肺胃兩經。如頭痛咳嗽,氣逆痰多,寒熱痞悶,煩渴嘔惡,皆肺胃外感之證,脈象不外浮弦數大。用藥以辛涼散風,或兼辛溫祛寒,而必以清泄溫邪為主。余則各隨見證而施治焉。此暴感溫邪初起之大概也。

白話文:


溫邪是一種陽性病邪,突然感染時也有兩種情況:

  • 冬天的溫邪同時伴有寒邪。
  • 春天的溫邪夾雜風邪。

但它們都是由外感引起的,症狀主要表現在肺和胃兩條經絡上。

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咳嗽、氣息急促、痰多、寒熱交替、腹脹腹悶、煩渴、嘔吐噁心等,這些都是肺胃外感溫邪的表現。

脈象大多浮弦、數大。

治療方法以辛涼藥物散風為主,或兼用辛溫藥物驅寒,但必須以清泄溫邪為主要目的。

至於具體治療方案,則根據不同的症狀而定。這些是溫邪初起的常見情況。

至於伏氣發溫,在《內經》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謂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即此兩言推之,則此病必少陰陰氣先傷,而寒邪襲之,至春夏化熱而發。故又有先夏至為溫病,後夏至為熱病之文。可知此證隨時可發,不拘拘乎在三春也。([眉批]溫邪隨時可發,此層補得極圓。

白話文:

至於病情出現發熱,在《黃帝內經》中提到,冬天受到寒氣損傷,春天必定會得溫熱病;還提到,冬天沒有將精氣儲藏好,春天必定會得溫熱病。根據這兩句話推斷,這種疾病一定是少陰之氣先前受傷,而後寒邪侵襲,等到春天夏天轉變成熱氣而發作。所以又有「先夏至為溫熱病,後夏至為熱病」的說法。可以知道這種疾病隨時都可能發作,不拘泥於春天。(眉批:溫熱病邪隨時都可能發作,這一層解釋得非常全面。)

)熱在骨髓,故骨節煩疼,昏昏欲寐,脈象愈按愈數,尺部不靜,尺膚燥熱,或渴或否,舌苔如平人,凡此皆熱內郁之見象,與外感迥殊。其外達也,或出於三陽,則有三陽見證,或燔於肺胃,則有肺胃見證。其重者不外達於陽,而內陷於陰,在厥陰則痙厥昏蒙,太陰則黃浮腹滿,少陰則熱爍咽乾。

白話文:

這種發熱,熱氣進入骨髓,所以會出現關節痠痛、昏昏欲睡等症狀。脈搏按起來會跳得非常快,特別是手腕靠近小拇指的那一側,脈搏很難平靜下來,而且那裡皮膚燥熱。患者可能感覺口渴,也可能不覺得口渴。舌苔與正常人一樣。這些都是熱氣內鬱導致的症狀,與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截然不同。熱氣如果發散出來,可能會通過太陽、陽明、少陽三條經絡排出,到時候就會出現相應的三陽經絡的症狀。如果熱氣停留在肺胃,就會出現肺胃的症狀。嚴重的熱病如果無法發散出來,就會向內深入,侵犯陰經。如果侵犯厥陰經,就會出現抽搐昏迷的症狀;如果侵犯太陰經,就會出現黃疸、腹脹的症狀;如果侵犯少陰經,就會出現咽喉灼熱乾燥的症狀。

凡病入三陰者,無非液涸陰乾,以致危殆。([眉批]溫邪變證繁多,雖未能闡發無遺,然大致亦不外乎此矣。)更有熱傷血分,營絡沸騰,在上則咯血、衄血,在下則溲血、便血。又或熱壅絡阻,為癰膿瘡毒,為咽乾口腐,為斑毒痧疹。此又伏氣發溫之變態,各隨時令體質而轉移變化者也。

白話文:

任何感染三陰的疾病,大多是因為體液耗盡、陰氣乾枯造成的,這會導致危急的狀態。(筆記:溫邪變化的證狀繁多,雖然無法一一說明,但是大致上也脫離不了這一原則。)還有因為熱氣損傷血脈,營血沸騰,在上面會引起咳血、流鼻血,在下面會導致血尿、便血。又或因熱氣阻塞脈絡而引起膿瘡毒、咽喉乾燥口腔潰爛、斑毒或蕁麻疹。這些都屬於伏氣發溫的變態,會隨著時令和體質的不同而變化。

治之之法,總以養陰、托邪、化熱為大綱。蓋初化熱而陰氣先餒,則不能托邪外達。既化熱而陰液內涸,則不能清熱化解。故始則助陰以托之,如梔豉加生地及黃芩湯、黑膏之類,繼則養陰以化之,如犀角地黃、黃連阿膠之類。治溫之大法,不外是矣。

白話文:

治療溫熱病的基本原則,總是以養護陰氣、託邪外出、化解熱氣為綱領。因為剛開始化解熱氣,陰氣就已經先衰弱,這時就無法託邪外出。等到化解熱氣後,體內的陰液也已經乾涸,這時也無法清熱化解。所以一開始要幫助陰氣來託邪外出,例如使用梔子豉加生地及黃芩湯、黑膏等藥物。接著再用養陰液來化解熱氣,例如使用犀角地黃、黃連阿膠等藥物。治療溫熱病的大原則不外乎這些。

此外更有腎陽不充,致伏寒不能化熱,而冰伏於內者,當依喻氏之論,用《傷寒》少陰篇之麻附細辛等法,參入養陰劑內,以溫托寒邪。此又伏溫中陽虛之變證,不甚多見者。然在醫者,固不可不知伏溫中固有此一候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腎陽不足,導致潛伏的寒氣無法化為熱氣,而寒氣潛伏在體內的,應依據喻氏的論述,引用《傷寒論》少陰篇中的麻黃、附子、細辛等方法,加入養陰的藥劑中,以溫暖並驅逐寒邪。這是潛伏的溫熱病症中陽虛的變證,較少見。但是作為醫生,必須知道潛伏的溫熱病症中確實有這種情況。

由此觀之,暴感之見證,邪自外來,伏氣之見證,熱由內發,細意辨之,固截然不混也。即有一二條面目相同,而以見症核之,則疆界判然,不容牽混。辨證既清,則藥隨病變,其用藥更自有不容混者,更何待別其名而用藥始有異同哉。

白話文:

由此可見,急性發作的證據是邪氣從外而來,伏氣發作的證據是熱氣從內產生。仔細辨別,這兩種證據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有一兩條症狀相同,但通過驗證症狀,就可以清楚地劃分界限,不容混淆。辨證清楚了,治療方法就會隨著病情變化,所使用的藥物也自然不同,怎麼會因為名稱不同而用藥也跟著不同呢?

暴感溫病,病淺而易識,伏氣發溫,病變繁多,不易辨認。前路分疏處,詳列伏氣病原,證候亦既詳且盡矣,至末篇總結,將內外合篇,辨析彌精,學者讀之,應不至再有歧途之惑矣。

白話文:

突然發生的疫病,症狀淺顯易見。潛伏的病氣引發的溫熱病,症狀變化繁多,不易辨認。在前面的章節中,詳細列舉了潛伏的病氣病原,症狀也十分詳細。而在最後的總結篇,將內外兩篇合在一起,辨析更加精細。讀者研讀此文,不至於再有偏離正道的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