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醫言》~ 卷一 (2)
卷一 (2)
1. 卷一
或曰。輔病婦人童子。不技不能病也。
為則曰。可考喪服四制義疏。
周禮曰。聚毒藥。以共醫事。
為則曰。注云。藥之物恆多毒。是不知而為說誤也。夫藥皆毒也。以毒解毒。故瞑眩。弗瞑眩厥疾弗瘳。雖五穀用以為藥則毒。故瞑眩也。鄭玄不為醫。因不知此義。而作說。其誤傳於千載。聖人之禁戒。可畏可慎。
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
為則曰。稽醫事之當否而非計死生之多少。誤有為計死生之多少者。豈得以死生稽人功哉。夫死生者天之主也。疾病者醫之主也。假令瘳於疾病雖十全矣。命盡則死。故古語曰。死病無良醫。是之謂也。
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
凡食齊眡春時。羹齊眡夏時。醬齊眡秋時。飲齊眡冬時。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
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
犬宜粱。雁宜麥。魚宜蓏。
凡君子之食。恆放焉。
為則曰。以食醫之法。不可論疾醫也。食者有養之意也。疾者有攻之意也。不可混矣。蓋本草混之。故建禁忌之法。誤也。大都養者從好惡。攻者不拘好惡也。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酸削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
為則曰。是因四時氣令。而內毒動也。氣令者天事也。以人事不可治也。內毒者人事也。疾醫能治之。故見病發。言之乃可也。理以推之乃不可也。
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
為則曰病無養之道。故注云。養猶治也。
又曰。病由氣勝負而生。是陰陽醫之說。而非疾醫之論。
以五氣五聲五色。眡其死生。
為則曰。知死生也。病者與醫者無益。由是思之。古人有疑於周禮也。宜哉。
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
為則曰。九竅九藏。四肢百體。是造化之所為也。以人事不可揆也。病者皆毒依於法。去其毒。則九竅九藏之變。皆治復初。由是觀之。古人所謂。是亦攙入乎。
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
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劑殺之齊。
鄭司農曰。祝當為注讀。如注病之注。聲之誤也。注謂附著。劀謂刮去。
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鄭司農曰。止病曰療。攻治也。五毒五藥之有毒者。今醫方五毒之藥。作之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其煙上著。以雞羽掃取。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
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節之。
鄭司農曰。五氣當作五穀。為則曰。五穀亦用於藥。則皆毒也。
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
白話文:
[卷一]
有人說,輔助治療病人、婦女和小孩,技巧不足就不能治病。
有人解釋說,可以參考《喪服四制義疏》。
《周禮》說,要收集毒藥,用來治療疾病。
有人解釋說,注釋說:「藥物通常有很多毒性」,這是因為不懂而誤解了。其實所有的藥都是毒,用毒解毒,所以會出現瞑眩反應。沒有瞑眩反應,疾病就不會痊癒。即使五穀用作藥物,也會有毒性,所以也會出現瞑眩反應。鄭玄不是醫生,所以不懂這個道理,而做了錯誤的解釋,錯誤流傳了千年。聖人的告誡,值得敬畏謹慎。
每年年底要考核醫事,以此來制定食療方案。十全十美為上,十次治療失敗一次為次等,十次治療失敗兩次為再次等,十次治療失敗三次為再次等,十次治療失敗四次則為下等。
有人解釋說,考核醫事的是否恰當,而不是計算死活的多少。錯誤的是有人計算死活的多少,怎麼能用死活來考核個人的功勞呢?死活是上天主宰的,疾病是醫生主宰的。即使治愈了疾病,就算十全十美,但壽命到了也會死去。所以古語說:「死病無良醫」,就是這個意思。
膳食醫生,負責調配國君的六種飲食、六種飲料、六種膳食、一百種美味佳餚、一百種醬料、八珍等食物。
所有食物的調配,春天注重羹湯,夏天注重冷食,秋天注重醬料,冬天注重飲品。
所有食物的調配,春天多用酸味,夏天多用苦味,秋天多用辛味,冬天多用鹹味,再用甘滑之味調和。
所有宴席食物的搭配,牛適合配稌(一種稻米),羊適合配黍,豬適合配稷(一種穀物)。
狗適合配粱,雁適合配麥,魚適合配蓏(一種蔬菜)。
君子飲食,總是適度節制。
有人解釋說,用膳食醫生的方法,不能論述治療疾病的醫生。飲食是養生的意思,治療疾病是攻治的意思,不能混淆。大概是《本草》混淆了,所以建立了禁忌的法則,這是錯誤的。總之,養生是順從人的好惡,攻治則不拘泥於好惡。
疾醫,負責治療萬民的疾病。四季都有瘟疫,春天有頭痛,夏天有皮膚病,秋天有瘧疾,冬天有咳嗽和氣喘。
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四季氣候的影響,導致體內毒素的活動。氣候是自然現象,人力無法改變,體內毒素是人為因素,疾醫可以治療。所以,看見疾病發作,說出來就可以了,用道理推測則不行。
用五味、五穀、五藥,來治療疾病。
有人解釋說,治療疾病沒有養生的方法,所以注釋說:「養」就是「治療」。
又說,疾病是由於氣的盛衰而產生的,這是陰陽醫學的說法,而不是疾醫的論述。
用五氣、五聲、五色,來觀察死活。
有人解釋說,知道死活,對病人和醫生都沒有益處,由此可見,古人對《周禮》是有疑慮的,很對。
再用九竅的變化,結合九藏的活動。
有人解釋說,九竅九藏、四肢百體,是自然造化的結果,人力無法推測。疾病都是毒素依附於法則,去除毒素,那麼九竅九藏的變化,都會恢復到最初的狀態。由此可見,古人所說的,也掺雜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所有百姓患病的,要區分開來治療,死後要各自記載其死因,然後送交給醫生。
瘍醫負責治療腫瘍、潰瘍、金瘡、骨折等疾病,並使用藥物治療。
鄭司農說,「祝」應讀作「注」,像治療疾病的「注」一樣,是讀音上的錯誤。「注」是指附著,「劀」是指刮除。
所有治療瘍瘡的,都用五毒攻治。
鄭司農說,「療」是指停止疾病,「攻治」也指治療。五毒是五種有毒的藥物。現在醫方五毒藥,製作方法是把雄黃、砒石、膽礬、丹砂、慈石放在一起,燒三天三夜,其煙氣上升附著,用雞毛掃下來,塗在傷口上,壞肉就會破掉,骨頭也會完全出來。
用五氣養護,用五藥治療,用五味節制。
鄭司農說,「五氣」應讀作「五穀」。有人解釋說,五穀也用於藥物,那麼都是毒。
所有藥物,用酸味養骨,用辛味養筋,用鹹味養脈,用苦味養氣,用甘味養肉,用滑味養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