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醫言》~ 卷一 (4)
卷一 (4)
1. 卷一
家語曰:哀公問孔子曰:「智者毒乎?仁者壽乎?」
孔子對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於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兵共殺之。此三者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宜乎?」
孔子曰:「良藥苦於口,利於病。」
為則曰:「藥皆毒也,毒毒於毒而疾乃瘳,奚藥之良之有焉?」按史記漢書皆作毒藥,韓非子說苑並作良藥,憶者劉向校閤家語之時,因韓非作良藥乎?今從史漢,作毒藥為是。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人之命與性何謂也?」
孔子對曰:「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化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化窮數盡,謂之死。」
鄭子產有疾,謂子太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春秋左氏傳曰:「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
為則曰:「地墳是不知為何毒太甚!」
隕石於宋五,隕星也。六鷁退飛,過宋風也。云云,退而告人曰:「君失問,是陰陽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為則曰:「陰陽者,天事也;吉凶者,人事也。積善餘慶而吉,積惡餘殃而凶。譬如人病,有毒於內,則因天令而毒動病;無毒於內,則天令雖烈不病也。陰陽之事,以人事不可計,奉順而守之耳。」
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
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
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齊侯戒師,期而有疾,醫曰不及秋,將死。
穆公有疾曰:「蘭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蘭而卒。
晉人獲素諜,殺諸絳市,六日而蘇。
晉胥克有蟲疾。
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
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
為則曰:「是後世所謂腳氣之濫觴也。然腳氣無毒,人雖居卑濕之地,不疾,故特無腳氣之藥,但視毒之所在而治,則克治,學者察諸!」
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
公曰:「何如?」
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
白話文:
[卷一]
古人說:哀公問孔子說:「聰明的人容易中毒嗎?仁慈的人容易長壽嗎?」孔子回答說:「是的。人有三種死法,都不是命中注定,而是自己造成的。睡覺起居沒有規律,飲食不節制,勞逸過度的人,會被疾病奪去性命;位居下層卻凌駕於君主之上,貪慾無厭、追求無止的人,會被刑罰奪去性命;以少敵眾,以弱凌強,動怒不加考慮,行動不量力的人,會被戰爭奪去性命。這三種死法都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自己造成的。至於聰明仁慈的人,能夠約束自身,行動靜止都符合道義,喜怒哀樂都合乎時節,不損害自己的天性,即使長壽,也是應該的。」
孔子說:「良藥苦口,卻利於疾病。」
有人說:「所有的藥都是毒藥,毒藥以毒攻毒,疾病才能痊癒,哪來的什麼良藥?」《史記》和《漢書》都寫作「毒藥」,《韓非子》和《說苑》都寫作「良藥」。我記得劉向校訂《家語》的時候,是根據《韓非子》寫作「良藥」的吧?現在我採用《史記》和《漢書》的說法,寫作「毒藥」比較正確。
曾子在耕種瓜田時,不小心砍斷了瓜根。曾皙很生氣,拿起大杖打他的背,曾子倒地不省人事,過了好久才醒過來。
君子修身立德,不會因為貧困而改變節操。做人如此,生死有命。
魯哀公問孔子說:「人的命運和天性是什麼意思?」孔子回答說:「分於道,稱為命運;形於一,稱為天性。化於陰陽,形狀顯現而產生生命,稱為出生;化窮數盡,稱為死亡。」
鄭國的子產生病了,對子太叔說:「我死後,你一定會執政。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以寬容來治理百姓,其次就是剛強。」
《春秋左氏傳》記載:六日公祭祀時,獻上毒物,祭祀的地方墳墓,狗也死了,還有小臣,小臣也死了。
有人說:「那個墳墓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毒性太大了。」
隕石落在宋國的五地,是隕星;六隻鷁鳥倒飛,是宋國的風,等等。退回來告訴人們說:「國君您錯問了,這是陰陽之事,不是吉凶的徵兆。吉凶由人決定,我不敢違逆國君,所以這樣說。」
有人說:「陰陽是天象,吉凶是人事。積善餘慶則吉,積惡餘殃則凶。譬如人得病,體內有毒,則因天象的變化而毒性發作致病;體內沒有毒,則天象即使很猛烈也不會生病。陰陽之事,是不能用人事來計算的,只能奉順而遵守而已。」
邾國國君說:「只要有利於百姓,就是我的利益。上天創造百姓並扶持他們,國君應該使他們得到利益。百姓得到了利益,我一定也參與其中。」左右大臣說:「您的壽命可以延長了,國君您為什麼不做呢?」邾國國君說:「我的命運在於養育百姓,死活的長短是時機。百姓只要得到利益,遷都也是可以的,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於是遷都到繹地,五月,邾文公去世。君子說:「他知道天命。」
齊侯帶兵出征,約定的日期到了,卻生病了,醫生說:「來不及到秋天,就要死了。」
穆公生病了,說:「蘭草死了,我也要死了。我之所以活著,是因為刈蘭。」說完就死了。
晉國抓到一個間諜,在絳邑殺了他,六天後,他又活了過來。
晉國的胥克,患有蟲病。
俗話說:「高低貴賤取決於人心,河流湖澤容納污穢,山林原野隱藏疾病。」
郇瑕氏的地方土壤貧瘠,水淺,污穢容易顯現,污穢容易顯現,百姓就憂愁,百姓憂愁,就會困苦。因此就有了沉溺、重病等疾病。不如新的田地,土壤肥沃,水深,居住在那裡就不會生病。
有人說:「這是後世所謂腳氣的濫觴。然而腳氣沒有毒性,人即使居住在低窪潮濕的地方,也不一定會生病,所以特別沒有治療腳氣的藥物。只要根據毒素的所在部位來治療,就能夠治癒。學習者應該仔細觀察。」
晉侯夢見大厲,頭髮披散到地上,拍打胸膛跳躍著說:「殺害我的孫子是不義的,我已經向上帝請求了。」他破壞大門和寢室門而進入,晉侯害怕,躲進房間裡,大厲又破壞房門。晉侯醒來,召見桑田的巫師,巫師說夢境如所見,晉侯問怎麼辦?巫師說:「不要吃新穀物了。」晉侯生病了,向秦國求醫,秦伯派醫生緩慢地為他治療。還沒到,晉侯做夢,疾病化為兩個年輕人,說:「那個醫生很好,害怕傷害我們,逃走了。」其中一個說:「住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