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砭》~ 卷下 (8)
卷下 (8)
1. 傷飲食論
大凡元氣完固之人,多食不傷,過時不飢。若夫先因本氣不足,致令飲食有傷矣。克削之藥一用,飲食雖消,但脾既已受傷,而復經此一翻消化,愈虛其虛。明後日食復不化,猶謂前藥已效,藥力欠多,湯丸並進,展轉相害,羸瘦日增,良可悲哉。消化之藥原不教人長服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元氣充足的人,多吃也不會傷身,過時也不會餓。但是如果本來元氣虛弱,就會導致飲食傷身。服用消食藥只會讓食物消化,但脾胃已經受損,再經歷一次消化,虛弱會更加嚴重。明天後天再進食,食物還是不能消化,還以為之前的藥已經起效了,只是藥力不夠,於是藥丸齊下,相互作用,導致身體虛弱消瘦,令人悲痛。消食藥本來就不適合長期服用。
余痛此斃,因申言之。凡太平丸、保和丸、肥兒丸之類,其名雖美,俱不敢用。蓋名之美者,其藥必惡。然則陷胸、抵當等名,皆大補之劑,而天真、大造等方,皆傷生之藥耶?故以美名加之,以欺人耳目,非大方家可用也。古人立此名專為欺人而設,不知古人與後世何仇,欲騙人入其箇中耶。
白話文:
我之所以痛恨這些藥丸,是因為它們的宣傳過於誇大。凡是像太平丸、保和丸、肥兒丸之類的藥丸,雖然名稱好聽,我卻不敢使用。因為名稱越是好聽,藥的品質反而越差。那麼,像陷胸、抵當這些名稱,難道都是大補之藥?而天真、大造等方子,難道都是傷身之藥嗎?所以,用好聽的名字來包裝藥物,只是為了欺騙人們罷了,不是正派醫師會使用的手段。古人制定這些名稱,就是專門用來欺騙人的。我不知道古人與後世有什麼深仇大恨,竟然想要把人騙入這陷阱之中。
大方家以其名之美不可用,然則大方家所用,皆惡名之方耶?夫有醫術,有醫道。術可暫行一時,道可流傳千古。道中無術,朮中無道,瀉藥是術,補藥是道,一時之人不妨瀉,千古之人必須補。不知其心何若,而能作此不通之談。有古方,有今方,有聖方,有俗方。余以為今人不及古人,不敢自立一方。
白話文:
一些有名氣的中醫主張,有名好聽的中藥不能用。難道有名氣的中醫所用的藥方都是名聲不好的嗎?實際上,中醫有醫術和醫道。醫術可以暫時行用,而醫道可以流傳千古。醫道中沒有醫術,醫術中沒有醫道。瀉藥是一種醫術,補藥是一種醫道。一時之間的人可以瀉,但是千古以來的人必須補。不知道那些主張的人心裡怎麼想的,竟然能提出這種說不通的言論。有古代的藥方,有現代的藥方,有聖賢的藥方,有民間的藥方。我認為現代人不比古代人差,不敢自創一種藥方。
六味、八味二方已足用,原不必更立方也。若脾胃惟東垣為聖,選而用之,以調中益氣、補中益氣二方出入增減。真知其寒物傷也,本方中加熱藥如薑、桂之類。熱物傷也,加黃連之類。真知有肉食傷也,加山楂數粒。酒食傷也,加葛花一味。隨證調理,二方誠有用處,然謂必要二方加減,則怪談矣。
白話文:
「六味」和「八味」這兩個方劑已經足夠用了,沒有必要再創立新的方劑。如果脾胃虛弱,以東垣為代表的方劑是最好的。選用「調中益氣」和「補中益氣」這兩個方劑,根據病人的情況增減藥物。真正懂得寒性食物對身體的傷害,就會在原方中加入溫熱的藥物,如薑、桂等。熱性食物對身體的傷害,就會加入黃連等藥物。真正懂得肉食對身體的傷害,就會加入幾粒山楂。酒食對身體的傷害,就會加入葛花。根據病人的情況調整,這兩個方劑確實很有用。但是如果說一定要用兩個方劑加減使用,那就太過於牽強附會了。
此東垣之法,方士之繩墨也。然以寒治熱,而熱不去,以熱治寒,而寒不除。奈何?經曰: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壯水之主,益火之原。此東垣之未及也。治脾胃,原不專講寒熱。蓋飲食勞倦,所謂不內外因,與壯水、益火何涉?蓋一時偶不及說到六味、八味,忽然記起,遂著此二語耳。如有食填太陰,名曰食厥者,上部有脈,下部無脈,不吐則死。
白話文:
這個東垣派的療法,就像建築師的繩墨一樣。但是,他們用寒涼的方法治療熱症,但熱症卻無法痊癒;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寒症,但寒症也無法消除。為什麼呢?
《黃帝內經》說:「寒邪不寒,是因為體內沒有水;熱邪不熱,是因為體內沒有火。」因此,壯大水的力量,就能加強火的來源。這是東垣派沒有考慮到的。
治療脾胃,並不是隻針對寒熱。因為飲食過度和勞累,是所謂的內外因,與壯水、益火沒有直接關係。東垣派或許一時沒有提到六味、八味,忽然想起,就隨便寫了這兩句話。
如果有食物堵塞了脾胃,稱為食厥,上腹部有脈搏,下腹部沒有脈搏,如果不吐出來,就會死亡。
此語出《難經》,謂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若其人有吐病則不死。蓋吐則氣逆上湧,所以下部暫時無脈,吐定之後,氣平而脈自復。非謂無脈之人,必令其吐也。又並非指食厥而言。況食厥證,又未必下部無脈者。句句皆誤。急以陰陽鹽湯,探吐其物即愈。如有食積,腸腹絞痛,手不可按者,不得不下。
白話文:
這句話出自《難經》,是指上半身有脈搏,下半身沒有脈搏的人,如果出現嘔吐,是不會死的。因為嘔吐會導致氣往上衝,所以下半身一時沒有脈搏。嘔吐平息後,氣平順,脈搏也會恢復。這並不是說沒有脈搏的人一定會嘔吐。同時,也不是指吃東西後引起的厥證。而且,吃東西後引起的厥證,也不一定會導致下半身沒有脈搏。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此時,應立即用陰陽鹽湯催吐出異物,即可痊癒。但是,如果有食物積滯,導致腸胃絞痛、用手按壓也無法緩解的,那麼必須使用瀉藥。
食未消化,如何即下。審知其為寒積,必用巴豆感應丸。何不用八味加下藥?審知其為熱積,必用大黃承氣湯。何不用六味加下藥?下之不當,死生立判,慎之哉!
白話文:
如果食物沒有消化就拉肚子,要如何立即止瀉?這時候要判斷是寒積還是熱積。如果是寒積,一定要用巴豆感應丸;為什麼不用八味丸加上瀉藥?如果是熱積,一定要用大黃承氣湯;為什麼不用六味丸加上瀉藥?判斷錯誤或用藥不當,馬上就能決定生死,一定要小心謹慎啊!
人身水火,原自均平,偏者病也。火偏多者,補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補火配水,不必去水。凡人身水火,有虛實二種。實火者,外來之邪火與臟腑偏盛之火也。虛火者,陰氣衰少,而火覺有餘也,惟水亦然。若陰氣並未虧,而外來實火及臟中浮火自旺,亦補陰以配之,將配到幾千百分而後平耶。
白話文:
人體的水火元氣,本來應該是均衡的,失衡就會生病。火氣過剩,補充水氣來平息火氣,不必去掉火氣。水氣過剩,補充火氣來平衡水氣,不必去掉水氣。人體的水火元氣,分為虛實兩種。實火是來自體外的病邪之火和體內臟腑火氣過盛。虛火是陰氣不足,而火氣感覺過剩,水氣也是如此。如果陰氣沒有虧損,而體外實火和體內浮火旺盛,也要補充陰氣來平衡,這樣才能達到平衡的程度。
宜其治傷寒陽明壯熱等疾,皆用六味也。譬之天平,此重即彼輕。一邊重者,只補足輕之一邊,決不鑿去馬子。蓋馬子一定之數,今人慾瀉水降火者,鑿馬子者也。據爾亦知馬子一定,若一頭物重,必要增馬子耶。
白話文:
(古代中醫)適宜用六味這個方子來治療陽明證的壯熱等疾病。這就像天秤,一邊重了,另一邊就輕了。重量一邊比較重的話,只要補充重量比較輕的一邊,絕對不會鑿掉砝碼。因為砝碼的數量是一定的,現在的人想要瀉去水和降火,就是鑿掉砝碼的做法。其實你應該知道砝碼的數量是一定的,如果一邊的物體變重,就必須增加砝碼嗎?
或曰:正當胸膈飽悶之時,數日粒米不下,陳皮、枳殼、木香、烏藥,日夜吞嚥,尚且不通,復可補乎?曰:此正因初先不知補益,擅用發散,克伐太過,虛痞之病也。經曰:下文經語,皆是自造,無忌憚已極,想彼料天下人斷無看《內經》者故耳。下焦虛乏,中焦痞滿,欲治其虛,則中滿愈甚,欲消其痞,則下焦愈乏,庸醫值此,難以措手矣。疏啟其中,峻補其下,少用則邪壅於上,多用則峻補於下,所謂塞因塞用者也。
白話文:
有人說:當胸腔內感到飽脹、悶氣,連續幾天粒米不進,即便每日服用陳皮、枳殼、木香、烏藥,仍不通暢,還能補嗎?回答說:這是因為一開始不懂得補益,擅自使用發散的藥物,過度剋制了疾病,導致虛痞的病症。經絡說:以下的經絡文字,都是他自己胡亂編造的,毫無顧忌,估計他認為天下人沒有人會讀《內經》吧。下焦虛弱,中焦痞悶,想要治療虛弱,中焦的痞悶就會加重;想要消除痞悶,下焦的虛弱就會加劇。庸醫遇到這種情況,就會不知所措了。疏通治療其中間的部位,積極補益下焦,用量少的話,邪氣會聚集在上面;用量大的話,補益太過,導致下焦堵塞,這就叫做「塞因塞用」。
善用者,能以人參一兩,或七八錢,少加升麻一錢,反用升提,且二味亦不成方。大劑一服即愈。此《內經》之妙用,《內經》何嘗有此方?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擅長使用中醫的人,只用一兩或七八錢的人參,再少加一錢升麻,採取相反的方式來提升身體機能。這兩味藥材雖然不能組合成固定處方,但大量服用一劑就能治癒疾病。這是《內經》中的妙用,雖然《內經》中沒有記載這樣的處方,但不可不知。
2. 中暑傷暑論
中暑者,面垢自汗,口燥悶倒,昏不知人,背冷,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是也。當是時,切勿便與冷水,或臥冷地。如行路暍死者,即置日中熱地上,以小便溺熱土上,取熱土罨病人臍上,急以二氣丹同蘇合香丸湯調灌下。如無二氣丹,研蒜水灌之亦可。蓋中傷暑毒,外陽內陰。
白話文:
中暑的人,臉色發黑,自發出汗,口乾舌燥,悶熱昏倒,神志不清,背部發冷,手腳微涼,可能會嘔吐或腹瀉,或氣喘或腹脹。此時,千萬不要馬上給病人喝冷水,也不要讓病人躺在地上。
如果是在路上中暑暈倒的人,就把他放在太陽底下熱土上,用小便或熱水弄濕熱土,敷在他肚臍上,趕快用二氣丹和蘇合香丸加水調和後灌入他的嘴裡。如果沒有二氣丹,也可以搗蒜泥用水灌入。
這是因為中暑是因為暑邪入侵,陽氣在體外,陰氣在體內。
諸暑藥,多用暖劑,如大順散之用薑、桂,枇杷葉散之用丁香。蒜亦辛熱之物,又蒜氣臭烈,能通諸竅也。中暑用熱,又是暑中之一證,千不得一。或因好涼太過,或其人本屬虛極,或因暑邪入中,汗出太過,陽越於外。古方仍有用辛熱者,然必審其沉寒之脈證全具,方可一用。
乃以為暑證盡然,則殺人如麻矣。此人凡論一病,必以此病中之極少者立論,真可恨也。
白話文:
治療各種暑熱病症的藥物,大多使用溫熱性質的藥材。例如大順散使用薑、桂,枇杷葉散使用丁香。大蒜也是辛熱性質的藥材,而且氣味辛烈,能通達各種竅道。
中暑使用溫熱藥物,也是暑熱中的一種症狀,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可能是因為過度貪涼,或者身體本來就很虛弱,或者暑邪侵入體內,出汗過多,導致陽氣外越。古代醫方仍然有一些使用辛熱藥材的,但是必須仔細診斷出脈象沉寒的症狀完全符合,纔可以使用。
傷暑而苦頭痛,發躁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齒燥,無氣以動,乃為暑傷氣,蒼朮白虎主之。有暑而無濕者,蒼朮亦不可用。若人元氣不足,用前藥不應,惟清暑益氣湯或補中益氣湯為當。自汗多而氣上,反用升、柴,熱氣未清,反用參、術,與爾何仇?必欲殺。
白話文:
由於暑熱導致頭痛、煩躁不安、體溫升高,觸摸皮膚發現很燙,而且非常口渴,大量出汗,牙齒乾澀,身體虛弱無力動彈,這是由於暑熱損傷了氣血所致,應使用蒼朮白虎湯治療。如果只有暑熱而沒有濕氣,則不能使用蒼朮。
如果患者元氣不足,服用上述藥物沒有效果,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或補中益氣湯。
如果患者自汗過多,並且氣虛,反而使用升麻、柴胡等升提之藥;如果暑熱未清,反而使用人蔘、蒼朮等溫補之藥,這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危害。
大抵夏月陽氣浮於外,爾亦知陽浮,何以用升、柴也?陰氣伏於內。若人飲食勞倦,內傷中氣,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為主,暑氣未清而補,即補暑矣。夏月服補而卒死者,我見亦多矣。皆此等邪說殺之也!而佐以解暑。若陰寒之證,用大順散,桂、附大辛熱之藥,此《內經》舍時從證之良法。
《內經》何嘗有此議論。不可不知。
白話文:
夏天通常陽氣外浮,你知道陽氣外浮,為何還要使用升麻、柴胡這種升發陽氣的藥物?因為陰氣潛伏在內。若因飲食或勞累,損傷了體內元氣,或因酷暑勞役,導致陽氣外傷,就會出現很多這種病。治療方法首先應該是調理和補益元氣,暑氣沒有清除之前就補益,會變成補益暑氣。夏天服用補藥而致死的,我見過很多。都是這些邪門歪道的理論害死的!而輔助性地使用一些解暑藥。如果出現陰寒證狀,就使用大順散、桂枝、附子等大辛大熱的藥物,這是《內經》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藥的良方。
清暑益氣湯,黃耆、蒼朮、升麻、人參、白朮、陳皮、神麯、澤瀉、甘草、黃柏、葛根、青皮、當歸、麥冬、五味。雜出不倫,古人制方之義至此而盡。醫道之一厄也。
白話文:
清暑益氣湯,用料包括黃耆、蒼朮、升麻、人參、白朮、陳皮、神麯、澤瀉、甘草、黃柏、葛根、青皮、當歸、麥冬、五味。配伍雜亂無章,古人制定藥方的原則到此已用盡。這可算是醫學上的一大難題。
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人參、糯米。此是白虎加人參湯,不得只名白虎湯。此方是暑月熱病發熱之正方。白虎湯,仲景治傷寒汗后里熱等證。加人參,名人參白虎湯,治汗後表解大渴之證。《金匱》亦藉以治太陽中暍之證。乃隨手錄一方而有數誤焉,非治暑正方,一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指為白虎湯,二也。以粳米改糯米,三也。以為只夏月可用,余月不可用,四也。其每動必誤如此。
白話文:
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人參、糯米。這其實是白虎加人參湯,不能只稱作白虎湯。這個方子是暑季熱病發熱的正方。
白虎湯 :張仲景用來治療傷寒出汗後內熱等症狀。
加人參白虎湯 :在白虎湯中加入人參,用來治療出汗後表解大渴的症狀。《金匱要略》也用它來治療太陽中暑的症狀。
有本書隨手記錄了一個方子,但有幾個錯誤:
-
這個方子並不是治療暑熱的正方。
-
將白虎加人參湯指為白虎湯。
-
將粳米改為糯米。
-
認為這個方子只能在夏季使用,其他季節不能使用。
每當書中內容有錯誤時,就會產生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