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書屋夜話錄》~ 醫話 (5)

回本書目錄

醫話 (5)

1. 醫話

連進兩服,而諸證皆平矣。

溫邪證三五日,或六七日,面目肢體發黃者,多生於茶客酒客輩,平日素多濕熱,一受溫邪,穢濁蒸熏,即發黃疸。往往外無大熱,舌苔濁厚,而又煩躁不安,渴不多飲,神氣昏狂,或有汗或無汗,脈或大滑,或沉數。或用茵陳、梔子、大黃,或用犀角、鮮地、茵陳、石斛、苓、梔、芩、滑、如甘露飲等,所見五六證皆死。大抵《傷寒論》中發黃,無穢濁蒙閉,故無汗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使濕熱從外而泄。

有汗者用茵陳蒿湯,使濕熱從下而泄。此溫邪發黃,濕熱蒸熏於外,穢濁蒙閉於內,故難治,當細細參究,質問諸博雅,姑記於此,驗後之得失。

凡虛體及吃鴉片之人,病溫邪五六日,忽然煩躁,大汗出而熱仍不退,神識反昏,或反大熱、煩躁、昏狂,此屬正虛不能敵邪外出,而反內陷也。或停一日,亦有再作寒慄戰汗,而神識乃清者。如葉氏所云:「邪盛正虛,不能一戰而解,停一二日再戰汗而愈者」是也。倘若再戰而神識不清,反加痰喘呃忒,則頓時生變,此不可不知。

凡有疝氣之人,忽發寒熱,腎囊腫大,其色帶紅者,防發囊癰,此其一也。又有不發囊癰者,或胯凹,或腿膝腫痛,色紅,醫作濕火例治。然吃煙之人,或高年正虛之輩,腫痛不已,而其脾胃薄弱,頻仍作呃,蓋肝腎之氣上衝於胃也,此證必凶多吉少。用人參、丁香、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呃止者生,不止者死。

曾見一種舌苔,舌根至舌心或黃或白,舌尖至舌心光紅無苔,其舌心有苔無苔交界處,宛如刀切之狀,此謂兩截舌,陰陽不交之確證。又有一邊有苔,一邊無苔,左右各半者,此謂營衛隔絕,其證必凶。

江陰巷李三喜之妻,因夏月起造房屋,勞碌受熱,至秋季遂患肛門之內,臟頭之間,後重氣墜,頻欲登圊,但有紅膩點滴些些,並無糞穢。自服制大黃解下干糞後稍松,但肛門墜痛,一日數十次,終不減。屢易諸醫,皆以為痢疾,用川連、木香、芩、芍皆不效,已數十日矣,始邀余診。

脈尺部洪大,詢其病由,因夏暑勞碌過度,濕熱下注腸臟之頭,結為臟毒。以致臟頭腫熱疼痛如刺,如得下膿血少許,則痛稍松,須臾仍氣墜腹脹,則又欲登圊,雖有似乎痢疾,但腹中不痛,痛在臟頭肛門之裡,非痢疾乃臟毒。

定方用川連、胡連、犀角、苦參子、槐米炭、地榆炭、金銀花、象牙屑、刺蝟皮、蘆薈共等分為末,用豬臟頭一個,酒煮爛,與前藥和為丸,初服每朝二錢五分,半月後每朝一錢五分,以後逐漸減少。但服此方,必腹中略痛片刻,解下穢糞極臭,墜痛從此大松。服此丸二十日,忽然瀉下汙血鮮血有半桶許,舉家驚惶,急來邀余。

白話文:

[醫話]

吃了兩劑藥,各種症狀都好了。

溫邪病症三五天,或六七天,面部和肢體發黃的,大多是茶客酒客,平時體內濕熱較多,一受溫邪,污濁之氣蒸熏,就發黃疸。往往沒有明顯發熱,舌苔厚膩,而且煩躁不安,口渴卻喝不多,精神昏亂,有的出汗有的不出汗,脈象有的又大又滑,有的沉而數。如果使用茵陳、梔子、大黃,或者犀角、鮮地黃、茵陳、石斛、白朮、梔子、黃芩、滑石,像甘露飲這樣的方劑,遇到五六種症狀都治不好的,往往會死亡。總的來說,《傷寒論》中記載的發黃,沒有污濁阻塞,所以不出汗的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讓濕熱從體表排出;出汗的用茵陳蒿湯,讓濕熱從小便排出。這種溫邪引起的發黃,濕熱蒸熏於外,污濁阻塞於內,所以難治,應該仔細研究,向有學問的人請教,暫且記下這些,等驗證後再看結果如何。

凡是體虛和吸食鴉片的人,患溫邪五六天,突然煩躁,大量出汗而發熱卻不退,神志反而昏迷,或者反而發高燒、煩躁、昏亂,這是因為正氣虛弱,無法抵抗邪氣外出,反而內陷。也可能停一天,再次出現寒戰出汗,神志就清醒了。就像葉氏所說:「邪氣盛,正氣虛,不能一次戰勝而痊癒,停一兩天再出汗而痊癒。」如果再次出汗而神志不清,反而加重痰喘呃逆,那就病情驟變,這點一定要知道。

凡是有疝氣的人,突然發熱,陰囊腫大,顏色發紅,要預防發成陰囊癰,這是第一點。還有的不發成陰囊癰,或者腹股溝凹陷處,或者腿膝腫痛,顏色發紅,醫生按濕熱的方法治療。但是吸煙的人,或者年老體虛的人,腫痛不止,而且脾胃虛弱,經常呃逆,這是肝腎之氣上衝於胃,這種情況大多凶多吉少。使用人參、丁香、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藥,呃逆止住就能活,止不住就會死。

曾經見過一種舌苔,舌根到舌心或黃或白,舌尖到舌心光紅無苔,舌心有苔無苔的交界處,像刀切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兩截舌」,陰陽不交的確實證據。還有一種一邊有苔,一邊無苔,左右各半,這是營衛隔絕,病情一定很凶險。

江陰巷李三喜的妻子,因為夏天蓋房子,勞累受熱,到了秋天就患病了,肛門內部,直腸與肛門之間,感覺下墜,經常想上廁所,只有少許紅潤的粘液,沒有糞便。自己服用製大黃瀉下干糞後稍微輕鬆些,但是肛門墜痛,一天幾十次,始終沒有減輕。換了好幾個醫生,都認為是痢疾,用黃連、木香、黃芩、白芍都不見效,已經幾十天了,才請我診治。

脈象寸口洪大,詢問病因,是因為夏天暑熱勞累過度,濕熱下注到腸道,結成毒邪。導致直腸腫脹疼痛如刺,如果能排出少許膿血,疼痛就會稍微減輕,片刻之後又下墜腹脹,又想上廁所,雖然看起來像痢疾,但是腹部不痛,痛在直腸肛門內部,不是痢疾而是臟毒。

確定的方劑用黃連、胡黃連、犀角、苦參子、槐米炭、地榆炭、金銀花、象牙屑、刺蝟皮、蘆薈等分量相等研磨成粉,用一個豬直腸,酒煮爛,與之前的藥粉混合做成丸藥,開始服用每天早晨二錢五分,半個月後每天早晨一錢五分,以後逐漸減少。服用這個方劑,必然腹部稍微疼痛一會兒,排出惡臭的糞便,墜痛就會大大減輕。服用這個丸藥二十天,突然瀉下污血鮮血約半桶,全家都驚慌失措,急忙來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