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書屋夜話錄》~ 醫話 (2)
醫話 (2)
1. 醫話
余亦未便與之爭論。詎知藥下即大解,初尚稀溏,後即稀水,泄瀉不休,肢冷不溫。明日,某醫始議參、朮、炮姜,急煎已不納矣,是晚遂斃。此役也,深悔余無主見,假如當時力爭,猶可挽救,計不出此,坐令致斃,余深痛悔。
旭高自按:或曰參、朮、炮姜但遲一日,先一日則生,遲一日則死,恐亦未必?余曰:不然,當其大便未泄,元氣未脫,早用此方,十能救五。竊憂世俗,一患重證,必多延醫,眾因病重,不肯負責,互相推諉,致誤事多矣,慨夫!
浦瑤官年三十二,形胖,多痰多濕,九月間因勞碌葷酒數日,遂得伏暑證。初起寒輕熱重,如瘧狀,一日輕,一日重,五六日後,但熱不寒,舌苔干黃,大便不通,熱甚煩躁,脘腹硬痛。
余用大柴胡一服如神,安穩一日,仍復煩躁,舌根苔仍干黃,據其脘腹猶痛,改用鮮斛、栝蔞、連翹、山梔等,送下滾痰丸三錢,是晚便泄三次,明日診視,諸恙霍然,余亦許其無事。詎知薄暮,心中難過,外不發熱,手足不溫,神疲如迷,喉中汨汨不休,如嚥唾之聲,口角津津,涎沫流出不止,直至三更,發厥數次,病家惶恐,甫明即求治。
診得脈細如絲,舌苔黃者變白,而且濕膩,余亦為之驚愕,此所謂「熱病未已,寒病復起」是也。因其人中氣不足,兩下之後,中氣愈虧,致太陰寒痰上升,故有此急變。進附子、草果、乾薑、半夏、茯苓、陳皮等味,或可挽救。病家曰:「先生昨日用寒,今日用熱,有是理乎?抑有所據乎?但此子性命,全託先生身上。
」余聞此言,因徐徐告曰:「醫之心,仁心也,所以敢冒不韙,而隨機應變,有是證,必有是藥,昨熱用寒,今寒用熱,又何疑乎。余肯寫此方,是余之熱心也,服與不服,余不相強,然勢已急,欲圖萬一之幸,舍此別無良法。」言畢辭歸,次日復來請,蓋喜其昨幸服藥見效矣。
連進附子四貼而痊。然寒證已退,已能啜粥數盞,尚有餘波,仍復寒熱如瘧,但不甚重耳。再以豆卷、半夏等平調,五、六劑而瘥。
錢氏子翩翩少年也,未完婚,春心勃勃,偶宿妓,勇於使內,染淋濁,莖中作痛連毛際。醫用分清滲利藥,淋痛俱減,但覺少腹中央,下連毛際時隱痛,以後或大痛,或微痛,或不痛。或用金鈴子、延胡索,或用吳萸、烏藥,或用韭根、兩頭尖,皆不效。一醫用肉桂五苓散,痛止兩日而復作,又用補中益氣湯,其痛更甚。
始邀余診,余望問之下,知此子腎氣素虧,竭力使內,又斫傷腎氣,敗精化而為濁,初醫過用滲利寒藥,再傷腎臟之陽,醫用肉桂止痛,痛止二日者,得溫通之力也。改用升提補中藥,痛勢反甚者,下焦精氣兩虧,升其陽則腎益虧也。當用金匱腎氣丸,補陰中之陽,據其宅窟而招安之。
白話文:
[醫話]
我當時也沒有和他爭辯。沒想到藥物服用後立刻腹瀉不止,一開始是稀溏,後來變成稀水,瀉瀉不停,四肢冰冷。第二天,另一位醫生才建議用人參、白朮、炮薑,但病人已經無法吞咽藥物,當晚就去世了。這次事件,我深深後悔自己沒有堅持己見,如果當時力爭,或許還能挽回,可惜功虧一簣,導致病人死亡,我非常痛悔。
旭高自按:有人說,人參、白朮、炮薑,只差一天,早一天服用就活,晚一天服用就死,恐怕也不一定吧?我說:不是這樣的。當病人大便尚未瀉盡,元氣尚未耗竭時,及早服用這個方劑,十個病人能救活五個。我擔心世俗醫風,一旦遇到重症,必定延請多位醫生,眾醫生因為病情危重,都不敢擔負責任,互相推諉,導致延誤病情的事太多了,令人感嘆啊!
浦瑤官,三十二歲,體型肥胖,痰濕較多,九月間因連日勞累飲酒吃肉,得了暑熱病。初期寒輕熱重,像瘧疾一樣,一天輕一天重,五六天後,只有發熱不發冷,舌苔乾燥發黃,大便秘結,熱盛煩躁,脘腹堅硬疼痛。
我用大柴胡湯一劑,病情如神效般好轉,安穩了一天,又開始煩躁,舌根苔仍然乾燥發黃,脘腹仍然疼痛,於是改用鮮石斛、栝樓、連翹、山梔子等藥,並服用滾痰丸三錢,當晚大便三次,第二天診治,諸症狀都消失了,我也認為他沒事了。沒想到傍晚,病人感到胸悶,體表不發熱,手腳冰冷,神疲倦怠,喉嚨裡咕嚕咕嚕作響,像吞口水一樣,嘴角潮濕,口水不斷流出,直到三更,幾次發厥,家人十分恐慌,天一亮就來求治。
診脈發現脈象細弱如絲,舌苔由黃變白,而且濕潤,我也嚇了一跳,這就是所謂的「熱病未愈,寒病復發」啊。因為他的中氣不足,兩次瀉後,中氣更加虛弱,導致太陰寒痰上逆,所以出現了這種急變。我開了附子、草果、乾薑、半夏、茯苓、陳皮等藥,或許可以挽救。病人家屬說:「先生昨天用寒涼藥,今天用溫熱藥,有道理嗎?還是有依據的?但是這個孩子的性命,全託付在先生身上了。」
我聽到這話,便慢慢地說:「醫生的心,是仁心啊,所以才敢冒著風險,隨機應變,有這種症狀,就一定有相應的藥物,昨天用寒涼藥治熱證,今天用溫熱藥治寒證,有什麼好懷疑的呢?我願意開這個方子,是因為我熱心救治,服不服藥,我不勉強,但情況已經危急,想搏一線生機,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說完告辭回家,第二天又來請我診治,因為病人服藥後好轉了。
連續服用附子四劑後痊癒。但寒證退去後,雖然已經能喝幾碗粥,但仍有餘波,又出現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只是不那麼嚴重了。我又用豆豉、半夏等藥調理,五、六劑後病就好了。
錢氏的兒子,翩翩少年,尚未婚娶,春心蕩漾,偶爾宿妓,房事過度,得了淋濁病,陰莖疼痛,痛到陰毛處。醫生用分清滲利藥物治療,淋痛都減輕了,但是覺得小腹部中央,向下連接到陰毛處,時隱時痛,有時劇痛,有時輕微疼痛,有時不痛。又用金鈴子、延胡索,或用吳茱萸、烏藥,或用韭菜根、兩頭尖,都不見效。一位醫生用肉桂五苓散,疼痛止住了兩天又復發,又用補中益氣湯,疼痛反而加重了。
於是請我診治,我望聞問切之後,知道這個年輕人腎氣本來就虛弱,房事過度,又損傷了腎氣,精氣敗壞而化為濁邪,最初的醫生過度使用滲利寒藥,再次損傷了腎臟的陽氣,用肉桂止痛,疼痛止住兩天,是因為得到了溫通的作用。改用升提補中藥,疼痛反而加重,是因為下焦精氣都虛弱了,升提陽氣反而更加損傷腎氣。應該用金匱腎氣丸,補益陰中之陽,鎮住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