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昌克

《叢桂偶記》~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怪產

夏修己背折而生禹。殷簡狄胸剖而生契。嘗以為不可信。城北多賀郡折橋村一農婦。經閉腹滿。諸醫認為鼓脹。後數月臍上發疽。既潰。膿汁雜出毛髮。人以為異。日後潰口出一足。眾皆驚愕。瘍醫斷之。從是日出顱蓋脊肋諸骨及胞腸。始知其妊。調理數月得愈。古史所記不可誣也。治之者。門人莊司以文之父友智。實寬政戊午七月之事也。

白話文:

夏朝的修己背部裂開而生下了禹。商朝的簡狄胸部裂開而生下了契。我曾經認為這些故事不可信。

城北多賀郡折橋村有一位農婦,她閉經腹脹。很多醫生都認為她得了鼓脹症。幾個月後,她的肚臍上長了個毒瘡。潰爛後,膿汁中混雜著毛髮。人們覺得很奇怪。

幾天後,潰爛的傷口裡伸出一隻腳。大家都很驚訝。一位外傷醫生切開了毒瘡。從那以後,婦人身體裡逐漸長出頭骨、脊椎、肋骨等骨骼,以及臟器。這時候大家才明白她懷孕了。經過幾個月的調理,婦人的身體康復了。

所以,古籍中的記載並不虛假。治好她的醫生是門人莊司以文,他的父親是智友。這件事發生在寬政戊午年的七月。

2. 吮癰

史記吳起傳曰。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前漢書鄧通傳曰。上嘗病癰。通為上嗽吮之。上問曰。天下誰最愛我者。

白話文:

通說:「應該是太子最適合。」等太子來問候病情時,皇上要他吸膿液。太子的臉色有些難看。過了一會兒,他聽到通曾經幫皇上吸過膿液,太子感到慚愧。

通曰。宜莫若太子。及太子入問疾。上使齰癰。太子色難之。已而聞通嘗為上齰之。太子慚。克嘗以為吮疽齰癰者。良將與士卒分勞苦者。佞臣淫蠱媚主者。不問驗與不驗。必在得其心。而有此事也。水戶城西飯富村。有一農夫貧且魯。加之累年不登。於是計營益窮。因舉田宅賣之。

克曾經認為,願意吸取瘡膿和膿液的人,就好像良將願意與士兵們同甘共苦;而那些諂媚討好的奸臣,不管有沒有效果,只求博得君主的歡心。這件事也類似於這種情況。

在水戶城西邊的飯富村,有一個農夫,他既貧窮又遲鈍。再加上多年來收成不好,於是盤算經營的收支,越來越窮困。因此,他打算把田地和房子賣掉。

身為瘍醫家奴。因識一二煉膏。乃辭還里。自稱得治癰疽之妙。舊知奴生平者。竊嗤笑焉。無乞療者。奴又餓。鄰里偶有患疽者。其家貧無迎醫之資。因招奴。奴欣然應招。貼膏。然斷斷兮無他技。唯自吮其疽而已。其疽不日而愈。又有一財翁患癰者。名家國手。不能治之。

白話文:

這個人原本是替瘍醫(外科醫師)當僕人,因為學到一些製作藥膏的方法,所以辭職回家了。自稱得到了一種治療瘡癰的妙方。他以前的熟人都偷偷嘲笑他,沒有人找他治病。僕人又餓死了。鄰居中剛好有人得了瘡癰,他家裡窮,請不起醫師。所以就請了這個僕人。僕人很高興地答應了,貼上藥膏。然而他沒有其他技術,只會自己吸吮瘡癰。瘡癰不出幾天就好了。還有一位有錢人得了癰,名醫國手都不能治好。

初患疽者。屢譽奴之效。翁亦以經數醫之手而不治。終令奴療之。又唯嗽吮如初。而新肉大起。無幾報疴。於是鄰里鄉黨。刮舌改觀。來迎接踵。余嘗見其奴。實一癡漢。只可令吮之而已。奴曰。膿味不同。有經久而味不惡者。又有臭惡不堪者。吮之數日。則其惡味漸復。已復則生肉活血。

白話文:

可以預測病況並治療。病狀的兇吉安危,都可以透過三寸之舌診斷出來,百發百中。因為古代的醫生會親自吮吸毒瘡膿液,這不僅表示仁愛,也能拉近與病患的關係。只會奉承巴結的人,對君主阿諛奉承,並非因為有良好的療效或神奇效果,而是有這樣的事發生。

可指期而治焉。其瘡瘍吉凶安危。皆以三寸舌卜之。百不失一焉。蓋古吮疽齰癰。不啻示慈愛結人心。佞諂承順媚人主。以其有良驗奇效有此事也。

3. 吹霎

癸辛雜識曰。吹霎二字。每見劉長卿。用之傷寒感冷意。問之則謾言出漢書。然莫可考也。繼閱方書。於香芎散證治云。吹霎傷風。頭痛發熱。此必有所據。今考香芎散。香芎丸及湯未見吹霎字。其方出風病門。按吹霎。猶言風雨。吹。是北吹朔吹之吹。霎。字書曰。雨聲也。蓋言吹與聲者。說風雨氣為濕淫之形容歟。

白話文:

《癸辛雜識》上說:經常看見劉長卿詩中用「吹霎」二字表達因風寒而生病的意思。詢問他,他就隨意說這是從《漢書》中來的。但沒有找到根據。後來閱讀醫書,在香芎散的證治中看到:「因吹霎受風,導致頭痛發熱。」這一定是有依據的。我現在考證香芎散、香芎丸和香芎湯,都沒有見到「吹霎」字。這方子出自「風病」類。查閱「吹霎」,就是指風雨。吹,是指南風、北風的吹;霎,字書上解釋為雨聲。大概是指「吹」和「霎」這兩個字,形容濕潤的風雨。

4. 曼陀羅花

曼陀羅花。本草綱目曰。相傳此花笑採釀酒飲。令人舞。予常試之。飲須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驗也。今試之。不問莖葉花實末之酒服五六分。周身麻木。不知痛癢。又煎一錢許服之。亦可麻。力稍劣。又與火麻子花。(莖枯者益良。陰乾。)等分。熱酒調服三錢。

白話文:

曼陀羅花,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傳說用它的花笑採釀造的酒,讓人喝了之後會跳舞。我曾經試過,喝到半醉的時候,再讓另一個人笑或跳舞引誘他,就會看到這種效果。現在試驗,不論是莖、葉、花、果實磨成粉末,加到酒裡服用五到六分,全身發麻,不知疼痛和癢。再煎取一錢分量的花服用,也可以麻痺,但效果稍差。此外,也可以和火麻子花(莖枯萎的更好,陰乾)等分,用熱酒調服三錢。

昏昏如癡。手足不仁。或甘睡不醒。或神心不守。如風狂。三二日復故。然其性人人異。又有如死者。或云。用之一老人。不醒終死。宜斟酌作劑。凡割肉刮骨。不可無此藥也。又以末塗之。皮膚頑麻。然不徹肉。與塗烏頭者同效。近聞西京中神以鄰用之諸病。其效多端。余未及識其人。

白話文:

  • 麻醉狀態:昏昏沉沉,恍惚失神,手腳麻木。

  • 麻醉深度差異:有的睡得沉,難以喚醒;有的神思不守,如同瘋癲。

  • 麻醉時間:一般三兩天後恢復。

  • 藥性因人而異:有些人反應強,接近死亡狀態。

  • 用藥注意事項:使用此藥時要斟酌劑量。

  • 手術麻醉用途:所有割肉刮骨的手術,都需要使用此藥。

  • 外敷作用:將藥末塗抹在皮膚上,可麻醉皮膚,但滲透力不深。

  • 神效用途:最近聽說西京的醫生將此藥應用於各種疾病,效果顯著。

  • 我本人未與那位醫生相識。

又本草載。茉莉根。以酒磨一寸服。則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損骨節。脫臼接骨者。用此則不知痛。余未試。河間紀氏所著。姑妄聽之曰。閩人有女未嫁。卒已葬矣。閱歲余。有親串。見之別縣。初疑貌相似。然聲音體態。無相似至此者。出其不意。從後試。

白話文:

古籍《本草》中記載,將茉莉花根用酒研磨成一寸服下,會昏迷一天後醒來。二寸服下昏迷兩天,三寸服下昏迷三天。凡是跌打損傷、脫臼接骨的人,服用這個藥方就能止痛。我沒有試過這個方法,這是河北紀氏所著的書中記載的,姑且聽之。福建有位姑娘沒嫁人就去世了,一年多以後,有親戚在另一個縣城看見她。乍一看覺得像,但聲音和體態卻完全不一樣。親戚出其不意,從她身後試探。

呼其小名。女忽回顧。知不謬。又疑為鬼。歸告父母。開塚驗視。果空棺。共往蹤跡。初陽不相識。父母舉其胸脅瘢痣。呼鄰婦視。乃其伏。覓其夫已遁矣。蓋閩中茉莉花根。以酒磨汁飲之。一寸可屍蹷一日。服至六寸。尚可蘇。至七寸乃真死。女已有婿。而私與鄰子狎。故磨此根。

白話文:

使詐死待其葬。而發墓共逃也。婿家鳴官。捕得鄰子。供詞與女同。時吳林塘官閩縣親鞫是獄。欲引開棺見屍律。則人實未死。事異圖財。欲引藥迷子女例。則女本同情。謀殊掠賣。無正條可以擬罪。乃仍以奸拐本律斷。人情變幻。亦何所不有乎。

5. 黴瘡秘錄

海寧陳司成。黴瘡秘錄。以崇禎壬申就。後閱宋竇漢卿瘡瘍全書。全部十三卷。康熙中。洪瞻岩陳友恭所校。其中載黴瘡秘錄。而又有小異同。稽之全編。漢卿裔孫夢鱗增補而行世者也。其序有隆慶三年之記。因疑隆慶。崇禎。相去六十年。陳司成何物取竇氏成說自為己說。

白話文:

海寧人陳司成著有《黴瘡祕錄》,完成於崇禎壬申(1632)年。後來,作者讀到了竇漢卿的《瘡瘍全書》,共十三卷,康熙年間由洪瞻巖、陳友恭校訂。其中也載有《黴瘡祕錄》,但略有不同。考查整本書,是竇氏後人夢鱗增補後流傳的版本。書序中有隆慶三年(1569)的記載。因此懷疑,隆慶和崇禎相差六十年,陳司成為何借用竇氏的說法當成自己的說法。

後又得瘡瘍全書。一部十二卷。無黴瘡秘錄文。曰。宋燕山竇漢卿輯著。明三衢大酉堂繡梓。因識日所閱瘡瘍全書。加陳司成黴瘡秘錄。而射利當時。即康熙中。洪陳二人之所為也。讀者宜知之。

白話文:

後來又找到了《瘡瘍全書》,共十二卷,沒有《黴瘡祕錄》的文章。上面說:宋朝燕山地區的竇漢卿編著,明朝三衢的大酉堂印刷。因此,我對每天閱讀的《瘡瘍全書》有所瞭解,加上陳司成的《黴瘡祕錄》。都是在康熙年間,洪、陳兩人所為。讀者應當知道這一點。

6. 牛黃清心丸

癸辛雜識曰。和劑惠民藥局。當時製藥有官監。造有宮監門。又有官藥。藥成分之內外。凡七十局。出售則又各有監官。皆以選人經任者為之。謂之京局官。皆異時朝士之儲。悉屬之大府寺。其藥價。比之時直。損三之一。每歲糜戶部緡錢十萬。朝廷舉以償之。祖宗初制。可謂仁矣。

白話文:

癸辛雜識中記載:和劑惠民藥局在製藥時有官府監督,建造有宮廷監控門,還有專門的官府管理藥品。藥材的成分和配製方法有七十個部門負責。藥品出售時也各有監管官員。這些官員都是由朝廷選定的,稱之為京局官。他們都是朝廷中未來儲備的人才,由大府寺統一管理。藥品的價格比當時的市價低三成。國家每年要耗費十萬貫錢,由朝廷補助。這是祖宗們最初制定的規定,可謂仁慈啊。

然弊出百端。往往為諸史藥盜。竊至以樟腦易片腦。臺附易川附。橐橐為奸。朝廷莫之知。亦不能革也。凡一劑成則又皆為朝士及有力者所得。所謂惠民者。元未得分毫及民也。獨暑藥臘藥。分賜大臣及邊帥者。雖隸御藥。其實劑局為之稍精緻。若至寶丹紫雪膏之類。固非人間所可辨也。

白話文:

然而當中存在著許多弊端。醫生經常被無良藥商欺騙,用樟腦代替片腦,臺附子代替川附子,暗中作假。朝廷對此一無所知,也無法革除。所有開好的藥方,大都被朝廷官員和有權勢的人拿走。所謂惠民,實際上老百姓一點好處都得不到。只有夏天用的暑藥和冬天用的臘藥,會分賜給大臣和邊疆將帥。雖然這些藥掛在御藥名下,實際上都是由製劑局製造的,稍微精緻一點。至於寶丹、紫雪膏之類的貴重藥品,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辨別的。

若夫和劑局方。乃當時精集諸家名方。凡經幾名醫之手。至提領。以從官內臣。參校。可謂精矣。然其間差訛者。亦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藥二十九味。其間藥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醫云。此方止是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乾山藥以後凡二十一味。

白話文:

至於那些收集方劑的古籍,都是當時從名醫的著作中精選出來的。這些方子經過多位名醫的編纂和審閱,可以說是相當精準。但是,其中依然有不少差錯。

例如,牛黃清心丸這個方子,含有 29 味藥材。這些藥材中,寒涼和溫熱的藥物混雜在一起,令人難以理解。我曾聽過一位醫師說,這個方子其實只有前 8 味藥,從乾山藥開始的後 21 味藥都是多餘的。

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後。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說而改之。信然。凡此類。必多有之。信乎誤注本草非細故也。克校之今本藥味序次多失誤。又不載山芋丸方。諸虛門中。只有大山蕷丸。大抵相適。據山蕷丸方除其藥味。則余牛黃麝香羚羊角。龍腦。

白話文:

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補虛門」中有「山芋丸」一項。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被誤寫在這裡。由於循規蹈矩,一直沒有改正。我因為作者的說法而改正了這個錯誤,確實如此。凡是這種錯誤,肯定很多。果然,把本草綱目注錯不是小事。細心對照現在的本草綱目,發現藥材的順序有很多錯誤。並且沒有記載山芋丸方。在「諸虛門」中,只有「大山蕷丸」。大致上與山芋丸相近。根據大山蕷丸方,去掉其藥材,就是我的牛黃、麝香、羚羊角、龍腦。

黃芩雄黃犀角。蒲黃八味。是即牛黃清心丸。而外更餘地黃一味。然未知此說何所據也。黎居士易簡方等所載清心丸。與局方所載同。

白話文:

黃芩、雄黃、犀角、蒲黃這八味藥材,便是牛黃清心丸的組成。但另外還加入了生地黃這味藥材。不過,不清楚這個說法的根據是什麼。黎居士的《易簡方》和官署所載的清心丸,配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