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昌克

《叢桂偶記》~ 卷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1)

1. 痘瘡

入山教諭。以痘災未除。惟死之懼。所保結官絹。染絲既成。織女竄山。或臥枕。無紡績者。恐致稽遲。因報知之具狀以聞。本島之例。不經八十八夜。則不能渡海。蓋避風濤之災也。予輩不及待之。故托三宅島舟解纜。果遇駭風。漂流於此。因問其詳曰。寬政乙卯。九月廿七日。

八丈島船自伊豆歸。所乘三根村民。於船中得病。十月三日。周身發紅。不知何病。醫議曰。痘瘡也。本島從來無此病。今有此症。恐傳染外人。乃區畫裡外。構小舍置之。終以不起。延及其家人鄰側。先是天明年間。島內樫立村。痘疹流行。死者甚多。以故人心益不安。三根村外十里。

斷路。禁往來。使樫立村往年患痘者。役使之。島吏趣三根村。看護之。死者不止。小民棄家攜妻子。遁逃山中。無幾支村稻葉里。發痘。島吏令病者悉送之本村防之。日後患者比比相屬。不能又送之。其死者多系老壯。如幼少者其病輕。三根村。男女千四百餘口。竄山者。

二百餘人。惟患者。千二百人。死者四百六十人。末吉。樫立。二村。與三根村隔山。故禁村民不得相交。客歲晚冬。樫立村有一人罹患者。速遷之裡外。往年死於痘者。三百餘人。今年病者皆是幼童。以故死者少。樫立村。男女九百餘口。患者百三人。死者二十九人。末吉村去年臘月一人得痘。

並其未發痘之時至其家者。遷之居里外。不得與村人相交會。人人慾棄家避山中。盤驗之。無糧可支數日者。仍教諭就農桑漁樵。至今年正月。比屋患之。末吉村男女八百餘口。皆逃去山中。患者五十五人。死者十五人。大賀鄉預防之。禁村民與他村往來。客歲季冬有一人發痘者。

速遷之三根村。鄉中驚怖。竄入山中。其得免痘死。亦不得免餓死。里正等招諭就產業。無一人歸者。逃山中者。得痘。又令遷之三根村。無幾患者相次。不暇悉遷之。男女千八百餘口。患者百二十六人。死者四十七人。中之鄉。不與痘村相通。嚴防之。至今年早春。一人發痘。

送之裡外處草舍。教諭鄉中。勸產業。又一人得痘。鄉人謂不入山。則不能免。與死於痘。寧死於餓。一時騷亂竄入山中。不日山中發痘者多矣。仍有稍稍歸家者。男女千餘口。患者四十人。死者十三人。小島令禁渡海。故無痘疢。小島民來寓三根村者。二人罹災死。青島往年地中出火焰燒後。

八丈人遷居墾田。島人預防痘災。然亦終不能免。男女百五十餘口。患者十九人。死者十三人。

白話文:

八丈島爆發痘瘡疫情,島民驚恐萬分。因痘災尚未平息,死亡人數眾多,百姓人心惶惶。官府原本要發放布匹,但織女們因害怕染病而躲進山裡,紡織工作停滯。

疫情源頭可追溯到寬政乙卯年九月二十七日,一艘來自伊豆的八丈島船隻返航,船上三位三根村村民染病,十月三日周身發紅,確診為痘瘡。八丈島從未出現過此病,為防疫情擴散,將患者隔離。然而,疫情迅速蔓延至家人與鄰居,甚至波及其他村落。

先前天明年間,島內樫立村曾爆發痘疹,死傷慘重。這次疫情更甚,三根村周圍十里封路,禁止通行。樫立村過去的痘瘡患者被徵召協助看護病人,但死亡人數持續增加。村民紛紛逃往山中躲避,稻葉村也爆發疫情。

島上官員下令將病患送往指定村莊隔離,但疫情蔓延速度過快,根本無法負荷。死亡者多為青壯年,兒童患者較輕。三根村一千四百多居民中,有兩百多人逃往山區,一千二百多人染病,四百六十人死亡。與三根村隔山的末吉村和樫立村也實施了嚴格的隔離措施。

末吉村去年臘月也出現痘瘡病例,村中人人自危,欲逃入山林避難。官府盤查後,發現許多人連幾日口糧都沒有,於是教導他們務農、養蠶、打漁、砍柴,以求生存。樫立村去年冬天也有一人染病,立刻隔離,但過去曾有三百多人死於痘瘡,今年患者多為兒童,死亡人數較少,九百多居民中有百三人染病,二十九人死亡。

末吉村疫情也十分嚴重,八百多居民逃往山中,五十一人染病,十五人死亡。大賀鄉也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禁止村民與其他村落往來。中之鄉也嚴防疫情,但仍有少數人染病。

小島由於實施禁海令,因此未受痘瘡影響。但有兩名小島居民在三根村染病身亡。青島先前火山爆發後,八丈島居民遷居青島墾田,也未能完全避免痘瘡疫情。

總而言之,八丈島各村莊均遭受痘瘡疫情嚴重侵襲,村民四散逃往山區避難,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