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台逸士超

《醫餘》~ 治術篇上 (10)

回本書目錄

治術篇上 (10)

1. 治術篇上

何以得治之。)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邯鄲趙都。其俗貴寵婦人。故為帶下醫。帶下腰帶已下經血諸疾也。以下文例推之。聞下恐脫趙人二字。)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周重養老尚齒之禮。餘風猶存。痹病毒凝閉不通之義。疑耳聾目䁾之證。

)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明板太平御覽。作顱囟醫。與上文帶下耳目痹同類。似可從。中古巫方立小兒顱囟經。見病源候論。五庫全書總目。載顱囟經二卷。論顱囟之義甚詳。)隨俗為變。(伎之妙無所不能。非釣名射利之為。)秦太醫令李䤈自知伎不如扁鵲也。

使人刺殺之。(人之有伎。娟疾以惡之。是聖賢所深戒也。䤈何者至敢行殺吾。於是乎知世醫妒忌排擠之不足怪也。噫。)

此事本出韓非子喻老篇。古人假醫事論國家治亂成敗。諷諭君相者甚多。如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聖人蚤從事焉。(韓非子)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本傳)其意可見矣。人之所病以下。司馬遷補葺以成傳之體耳。世醫以腠理骨髓之言為扁鵲真訣。

或以三條年世隔異為疑者。抑末傳中惟屍蹶一條。為扁鵲真面目。其治術卓絕。自有不可磨滅者。可以為醫家之寶典。夫若神而明之。在其人耳。

又曰。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醫方術。高後八年。更受師同郡元里公乘陽慶。(公乘官。陽姓慶名。)慶年七十餘。無子。使意盡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故方。倉公舊所學之方也。)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

定可治。及藥論甚精。(周禮疾醫職曰。以五氣五聲五色眡其死生。素問移精變氣論曰。余欲論病人。觀死生。決嫌疑。說文曰。嫌不乎於心也。一曰疑也。)受之三年。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然左右行遊。諸侯不以家為家。或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中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

(傳驛遞也)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緩字帶說。意在急。袁盎傳曰。一旦有緩急。遊俠傳曰。緩急人之所時有也。)有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傷痛也。)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初為太倉長。故曰為吏。廉不貪也。

)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意家居詔召問所為治病。(為去聲為人治病也。)死生驗者幾何。人主名為誰。詔問故太倉長臣意。

白話文:

治術篇上

扁鵲名聲遠播天下,路過邯鄲時,聽說當地貴族婦女很多,便專治婦科疾病。(邯鄲是趙國的都城,當地風俗重視婦女,所以他專治婦女下體的疾病,包括經血等方面的病症。以下的例子也以此類推。)他到了洛陽,聽說周朝人很尊重老人,便專治老人耳目痹症。(周朝重視孝敬老人,這種風俗還殘留著。痹症指病毒凝結,經絡不通的病症,這裡指耳聾眼花等症狀。)來到咸陽後,聽說秦國人很疼愛小孩,便專門治療小兒疾病。(據《太平御覽》記載,也可能是治療顱囟疾病,與前面提到的婦科疾病、耳目痹症同類,也可能是真的。古代巫醫中有專門治療小兒顱囟的醫書,見《病源候論》、《五庫全書總目》等書中記載的《顱囟經》二卷,對顱囟的論述很詳細。)他善於隨機應變,(醫術高明,什麼病都能治,並非為了沽名釣譽。)秦國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

便派人暗殺了他。(人有才能,往往因嫉妒而被陷害,這是聖賢們所極力告誡的。李醯為何敢如此膽大妄為?由此可見,世上的醫生相互嫉妒排擠是很正常的。唉!)

這件事出自《韓非子·喻老》篇,古人常常借醫事來論述國家治亂興衰,諷刺君相者甚多。像這件事的禍福,也關係到國家的根本,所以聖人要早做準備。(《韓非子》)如果聖人能預知禍患,良醫能及時治療,那麼疾病就能痊癒,生命就能保全。(扁鵲傳)這其中的道理很明顯。人所患的疾病等等,司馬遷加以補充完善,使其成為完整的傳記。世人將「腠理骨髓」之說視為扁鵲的真傳,

或因時間久遠而對三條記載產生懷疑,但只有「屍蹶」一條記載才是扁鵲真實的醫術表現,其醫術高超,功績永存,可以作為醫家的寶典。至於妙手回春,全憑個人的醫術。

又說,太倉公,齊國太倉長,臨菑人,姓淳于,名意,年輕時就喜歡醫學和方術。高後八年,拜同郡元里公乘陽慶為師。(公乘是官職,陽是姓,慶是名。)陽慶七十多歲,沒有兒子,讓淳于意放棄以前學的醫術,全部學習他所掌握的禁方。(故方指淳于意以前學的醫術。)他傳授黃帝、扁鵲的脈書,五色診病法,能判斷人的生死,解決疑難雜症,

確定是否能治癒,以及藥物論述都非常精湛。(《周禮》中疾醫的職責是:「以五氣五聲五色觀其死生。」《素問·移精變氣論》說:「我想論述病人,觀察死生,解決疑難雜症。」《說文解字》說:「嫌是不合於心意。」也指懷疑。)學習了三年,為人治病,判斷生死都很準確,然而他經常四處遊歷,諸侯國不把他當成自己人,有時也不為人治病,因此許多病人怨恨他。文帝四年,有人向朝廷告發淳于意犯法,應當把他押解到長安。

(傳指驛站遞送。)淳于意有五個女兒跟隨他哭泣,淳于意怒罵道:「生了女兒沒生兒子,危急時刻沒有人可用!」(緩字通「急」,意思是指危急。袁盎傳說:「一旦有危急。」遊俠傳說:「危急是人經常會遇到的。」)他的女兒緹縈效仿以前女子為父上書求情的事蹟。(傷指痛心。)便跟隨父親到京城上書說:「我的父親做官,在齊國以廉潔公正著稱。(初為太倉長,所以說做官。廉潔指不貪污。)現在因為犯法要受刑,女兒非常痛心,死了的人無法復活,而刑罰卻無法挽回。即使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終究沒有機會。女兒願意入宮為官婢,以贖回父親的罪行,讓他改過自新。」上書奏聞後,皇上被她的孝心感動,那年就廢除了肉刑。淳于意回到家中,皇帝下詔召見他,詢問他治病的情況。(為,去聲,為人治病。)判斷生死準確的案例有多少?為誰治過病?皇帝問故太倉長淳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