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餘》~ 治術篇上 (6)
治術篇上 (6)
1. 治術篇上
又曰:語有之矣: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終日正言,鞅之藥也。(商君列傳)
此即上條毒藥利於疾之義,與臧孫美疢惡石之言,其意正同。
又曰: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徐廣曰:鄭當作鄚,鄚縣名,今屬河南。)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
飲之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重其授受以貴其方法,神其人以奇其術;方技方術,諸傳皆然,是史家常態。注家欲實其事,迴護旁搜為說,可謂迂矣。)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者猶日)名扁鵲。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強而公室弱。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學也。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其後,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公孫支書而藏之秦策。於是出。夫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殽,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間,間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簡子寤,語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於三代之樂,其聲動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吾見兒有帝側,帝屬我一霍犬,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於範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於受言,書而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扁鵲傳)
此條文士修飾之言,不足為模範也。唯「血脈治也,而何怪」七字,可以為疾醫之規則焉。夫人身不過氣血也,故氣血之宣閉治亂,可以斷疾之輕重、治不治矣。《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楚子使醫視叔豫,復曰:「瘠則甚矣,而血氣未動。」《論衡·別通篇》曰:「血脈不通,人以甚病。」是可以見其義矣。
虢太子破陰絕陽之色已發,脈亂猶且得活。故血脈治者,雖篤患必生。診處之間,可痛著眼於此以下手。
又曰: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禳過於眾事。」(正義曰:中庶子,古宮號也。《後漢書·百官志》云: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注職如侍中,方方術也。治禳,修禳祀也。《說文》:磔禳祀除癘殃也。徐曰:禳之為言攘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白話文:
治術篇上
有人說:話語有華麗的、樸實的、苦澀的、甘美的幾種。華麗的像外表,樸實的像真相,苦澀的像藥物,甘美的像疾病。如果先生肯整天說實話,那就是治病良藥。(出自《商君列傳》)
這就說明了上文所說的毒藥可以治病的道理,與臧孫美生病厭惡石頭的說法,意思完全相同。
又說:扁鵲,勃海郡鄭人(徐廣注:鄭應作鄚,鄚是縣名,今屬河南),姓秦名越人。年輕時做舍長,舍客長桑君來訪,扁鵲覺得他與眾不同,很恭敬地招待他。長桑君也看出扁鵲非同尋常之人,出入十多年後,才私下召見扁鵲,對他說:「我有秘方,想傳給你,你千萬別洩露。」扁鵲恭敬地答應了。長桑君便拿出懷中的藥給扁鵲,讓他用上池的水服用,三十天就能感知萬物了。然後,長桑君把所有的秘方書都給了扁鵲,接著便突然消失了,大概不是凡人。扁鵲按照長桑君的吩咐服藥,三十天後就能隔著牆看到牆那邊的人,因此能看透人的五臟疾病,只是以診脈聞名而已。(強調師承關係,抬高方法的價值,神化人物以突出其技藝,方技方術的記載多是如此,這是史家的慣常手法。註解者想證實此事,便旁徵博引,解釋一番,真是迂腐!)扁鵲行醫時,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在趙國時(「者」相當於「之時」),名叫扁鵲,正值晉昭公時期。當時諸大夫勢力強大,公室衰弱,趙簡子位列大夫,掌握國政。趙簡子生病,五天不省人事,大夫們都很害怕,於是就召來扁鵲。扁鵲診視病情後出來,董安於問扁鵲,扁鵲說:「這是氣血病,有什麼奇怪的!過去秦穆公也曾這樣昏迷七天而醒來,醒來後告訴公孫支和子輿說:『我到上帝那裡玩得很開心,我昏迷這麼久,是因為我學到了一些東西。上帝告訴我,晉國將要大亂,五代都不得安寧,然後才會稱霸,但霸主會英年早逝,他的兒子將會使國家男女不分。』公孫支將這些話記錄下來,收藏在《秦策》中。於是扁鵲就出去了。獻公的亂政,文公稱霸,襄公在殽打敗秦軍,然後又放縱淫樂,這些都是簡子聽說的。現在國君的病情與此相同,不出三天一定會好轉,好轉後一定會說話。」
過了兩天半,趙簡子醒來了,對諸大夫說:「我到上帝那裡玩得很開心,與百神在鈞天廣樂遊玩,九奏萬舞,不像三代的音樂,那聲音震撼人心。有一隻熊想襲擊我,上帝命令我射中了那隻熊,熊死了;又來了一隻羆,我又射中了那隻羆,羆也死了。上帝很高興,賞賜我兩隻裝滿東西的竹筐,筐裡都有副物。我看見我的兒子在上帝身邊,上帝把一隻獵犬賜給我,說等你兒子長大了,就賞賜給他。」
上帝告訴我:晉國將會衰敗,七代後滅亡;嬴姓將會在範魁西邊大敗周人,但也不能長期佔據那裡。」董安於聽了這些話,記錄下來,收藏起來,然後把扁鵲的話告訴趙簡子。趙簡子賞賜扁鵲田地四萬畝。(出自《扁鵲傳》)
這篇文章文辭很華美,不足為訓。只有「這是氣血病,有什麼奇怪的!」這七個字,可以作為醫生診病的準則。人的身體不過是氣血而已,所以氣血的運行是否通暢,就能判斷疾病的輕重以及能否治癒。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記載,楚國君主派醫生診治叔豫,醫生回來後說:「他太瘦弱了,但氣血還沒有紊亂。」《論衡·別通篇》說:「血脈不通,人就會得重病。」這些都說明了這個道理。
虢太子陰氣敗絕,陽氣衰竭的徵兆已經出現,脈象紊亂,但還能活。所以,氣血病即使病情嚴重,只要能活,在診治過程中,就可以重點關注氣血,從這裡入手。
又說:扁鵲路過虢國,虢太子死了。扁鵲來到虢國宮門下,詢問太子中庶子(掌管巫術的人)說:「太子得了什麼病?」國中治病禳災的事情比其他事情都多。(正義注:中庶子,古代宮廷官職;《後漢書·百官志》說,太子中庶子俸祿六百石,職務如同侍中,掌管方術;治禳,是進行禳祀;《說文》解釋,禳是祭祀以消除災禍;徐注:禳的意思是攘除;《左傳·昭公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