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餘》~ 疾病篇 (5)
疾病篇 (5)
1. 疾病篇
申鑑曰。膏肓純白。二豎不生。茲謂心寧。省闥清淨。嬖孽不生。茲謂政平。夫膏肓近心而處。阨針之不達。藥之不中。攻之不可。二豎藏焉。是謂篤患。(雜言上篇)
人君心正則國家治平。心不正則國家壞亂。嬖孽即二豎也。人君寵嬖孽。則其國必亡。荀悅之言。真人君頂門之一針。禁中曰省。禁門曰闥。
中論曰。斯術之於斯民也。猶內關之疾也。非有痛癢煩苛。於身情志慧然。不覺疾之已深也。然而期日既至。則血氣暴竭。故內關之疾。疾中之中夭。而扁鵲之所甚惡也。以盧醫不能別而遘之者。不能攻也。(考訛篇)
此論與越絕書請糴內傳其義全同。誡人君其意深矣。內關之疾。見史記倉公傳。
易林曰。六藝之門。仁義俱存。鎡基逢時。堯舜為君。傷寒熱溫。下至黃泉。(蹇之否)
傷寒之名。見於儒書。此為始。漢書崔實傳曰。熊經烏伸。雖延歷之術。非傷寒之理。人或以此為始者誤也。熱溫。熱病溫病也。
墨子曰。墨子病洗鼻。問曰。先生以鬼神為明。福善禍惡。今先生聖人也。何故病。墨子曰。人之所得於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勞苦。今有百門而閉其一。賊何處不入。(公孟篇)
病有受於外。有發於內。二者皆有感應於己者。而發為萬病。為感應者。非郁毒則精虛也。
呂氏春秋曰。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則氣鬱。郁處頭則為腫為風。處耳則為挶為聾。處目則為䁾為盲。處鼻則為鼽為風窒。處腹則為張為府。處足則為痿為躄。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尰與躄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
苦水所多尫與傴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謂之疾者。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凡食之道。無飢為飽。是之謂五藏之葆。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將之以神氣。百節虞歡。咸進受氣。飲必小咽。端直無戾。今世上卜筮禱祠。故疾病愈來。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於招。
何益於中。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故巫醫毒藥。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賤之也。為其末也。(盡數篇)
腫頭瘍也。風頭風也。聾釋名云籠也。如在蒙籠。以聽不察也。挶土舉也。義與聾同。䁾目不明也。義與昧同。鼽齆鼻不聞香臭也。窒鼻塞不通也。張膨脹也。府與腑同。水腫也。𡰁與𤺄𡰁𩪘同。足腫也。痤癰也。尫曲脛也。傴傴僂也。疾首猶曰病原也。葆古寶字。史記魯世家。
母墜天之降葆命。葆命即寶命也。素問有寶命全形論。寶命全形相對。謂寶重其命。和精。調和精神也。端容。端正容儀也。將養也。又奉行也。受氣之氣謂神氣。神氣即精氣也。招標的也。夫卜筮禱祠。所以避禍求福也。然修養之不慎。徒務卜筮禱祠。果何益。精鬱則為毒。
白話文:
[疾病篇]
《申鑑》說:膏肓部位潔白如玉,心氣平和,沒有邪惡小人作亂,這就說明心神安寧,政事清明。膏肓靠近心臟,針灸無法到達,藥物也無法奏效,更不能強攻治療。邪惡小人潛藏於此,這就是嚴重的疾病。
君主心懷正道,國家才能太平;君主心術不正,國家就會敗亡。邪惡小人就如同膏肓之疾,君主寵信邪惡小人,國家必然滅亡。荀悅所言,如同在君主頭頂扎一針。省闥指的是宮廷內廷。
《中論》說:這種醫術對百姓而言,就像內關之疾一樣,沒有明顯的疼痛或不適,然而病情卻日益加深,等到病情發作,就會血氣暴竭。因此,內關之疾是疾病中最險惡的,扁鵲最厭惡這種病症,因為庸醫無法辨別而延誤治療,也無法有效攻治。
此論與《越絕書·請糴內傳》的意義完全相同,對君主的告誡意味深長。內關之疾,《史記·倉公傳》中也有記載。
《易林》說:六藝之門,仁義並存,根基穩固,遇上好時機,堯舜這樣的明君才能治理天下。傷寒熱溫等疾病,甚至會導致死亡。
傷寒的名稱,最早見於儒家典籍。漢書崔實傳記載,熊經烏伸雖然是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卻不是治療傷寒的道理,有人因此認為它是傷寒學說的開端是錯誤的。熱溫指的是熱病和溫病。
《墨子》說:墨子生病洗鼻子,有人問道:先生您相信鬼神,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您是聖人,為何還會生病?墨子回答:人患病的原因很多,有的因為寒暑,有的因為勞累。如今百門之中有一門沒關好,賊人從哪裡不能進入呢?
疾病有的來自外邪,有的源於內傷,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自身,從而導致各種疾病。導致疾病的原因,不是鬱結毒邪,就是精氣虛弱。
《呂氏春秋》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因為它們經常運動。人體也是如此,身體不動,精氣就不流通,就會鬱結。鬱結在頭部就形成腫脹和頭痛,在耳部就形成耳聾,在眼睛就造成視力模糊或失明,在鼻部就造成鼻塞不通,在腹部就造成脹痛,在腳部就造成痿痹。經常飲用輕水的人容易患禿髮和癭瘤,經常飲用重水的人容易患腳氣和跛足,經常飲用甘甜的水的人容易體態豐腴美麗,經常飲用辛辣的水的人容易患癰疽痤瘡,經常飲用苦水的人容易患腿腳彎曲和駝背。總之,飲食不能過於濃厚肥膩,不能飲用辛辣烈酒,否則就會生病。飲食有節,身體才能免受疾病。飲食之道,不在於吃飽,而在於不飢餓,這就是五臟的保養之道。飲食要味美,調和精氣,端正容貌,以滋養精神,使百節舒暢,全身得到氣血的滋養。飲水要少量緩慢,保持身體正直,不要過度勞累。現在世人迷信卜筮禱祠,反而讓疾病加重,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目標,反而去修飾箭靶,有什麼用呢?用熱水止沸,沸騰反而更厲害,去掉火源才能停止。因此,巫醫和毒藥,只能暫時緩解,治標不治本,所以古人看不起他們。腫頭是腫瘍,風頭是風疾,聾,釋名為籠,如同被蒙在籠子裡,聽不見聲音;挶,土舉也,與聾的意義相同;䁾,眼睛不明,與昧的意義相同;鼽,鼻子聞不到氣味;窒,鼻塞不通;張,膨脹;府,與腑相同,指腹部;痿,腳腫;痤,癰瘡;尫,腿彎曲;傴,駝背;葆,古寶字。
母墜天之降葆命,葆命即寶命,素問有寶命全形論,寶命全形相對,指珍重生命。和精,調和精神;端容,端正容貌;將養,保養;受氣,指神氣,精氣;招,箭靶。卜筮禱祠,是為了避禍求福,但如果自身修養不好,一味迷信卜筮禱祠,有什麼用呢?精氣鬱結就會變成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