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卷上 (8)
卷上 (8)
1. 聖濟總錄
政和聖濟總錄二百卷。宋藝文志。藝文略。玉海。晁陳二氏。並不載其目。南宋諸方書。未見引據者。蓋此書之成。在於徽宗之季年。聖濟經和劑局方之後。洪景盧容齋隨筆云。宣和殿大清樓龍圖閣所儲書籍。靖康蕩析之餘。盡歸於燕。考之宋史則云。靖康二年。少帝在青城。
白話文:
《政和聖濟總錄》共二百卷。宋朝《藝文志》和《藝文略》、《玉海》、《晁陳二氏》等都沒有記載它的目錄。南宋時期的各種醫書中,也沒有見過引用它的內容。因此,可以推測這本書成書於徽宗的晚年,在《聖濟經和劑局方》之後。
洪景盧在《容齋隨筆》中記載:宣和殿、大清樓、龍圖閣所收藏的書籍,在靖康年間被洗劫一空,最後都歸於金國。查閱《宋史》記載,靖康二年,宋欽宗在青城被俘。
金人盡索國子監書版。三館秘閣四部書。大嘗禮物。大成樂舞。明堂大內圖。以至乘輿服御珍玩之物。輦致軍前。意者如此書。鏤版才成。未及頒布。亦在其中。爾後南北殊界。彼此不通。故南宋之士。不得觀之。遂至有並其目而無知者。及金世宗大定中。取所俘於汴都重刊頒行。
白話文:
金國士兵盡力蒐集國子監的書籍雕版。還有三館祕閣、四部書籍、祭祀宗廟的禮品、祭孔廟的樂舞、明堂大內圖。甚至是皇帝的車輦、服飾和珍寶等物品,全都運送到了軍隊前線。大概這本《名臣碑傳錄》的雕版才剛剛完成,還沒有來得及頒布,也就在其中。此後南北分界,彼此不通。因此,南宋的讀書人無法看到這本書,甚至有人連書的名字都不知道。直到金世宗大定年間,從汴都俘虜那裡取得了原書,重新刊刻後頒布發行。
因傳於今矣。嗚呼。是書成於北宋。而晦於南宋。不傳於中國。而存於夷狄。而徽宗慈心之所寓。得不泯於千載之後者。抑亦奇矣。清程云來云。大德重校聖濟總錄。元朝奉詔頒行者。大版大字。每卷首篇署元耶律楚材五字。今吉醫官及予家所藏大德重校本。亦大版大字。然無元耶律楚材五字。
原文書法端雅。蓋為宋版之舊。但每卷首頁。大德重校聖濟總錄卷第某數字。書刻並劣。繫於元人改刊無疑矣。
白話文:
這個傳承一直保持到今天。啊,這本書成書於北宋,但卻在南宋時期被人遺忘。原書在中國失傳,卻在蠻夷異族中保存下來。然而,徽宗皇帝慈悲的心意寄寓其中,千百年後不致泯滅,這真是奇事啊。清朝的程雲來說,大德年間重新校訂《聖濟總錄》的是元朝奉詔頒行的大版大字本,每卷的開篇署有元朝耶律楚材五個字。現在吉醫官和我家收藏的大德重校本也是大版大字,但沒有元朝耶律楚材五個字。
2. 活人書
宋樓攻媿鑰序增釋活人書(王作肅著。)云。嘗聞之老醫京師李仁仲之子云。前朝醫官。雖職在藥局方書。而階官與文臣同。活人書既獻於朝。蔡師垣當軸。大加稱賞。即令頒行。而國醫皆有異論。蔡公怒。始盡改醫官之稱。不復與文臣齒。樓之言如此。宜乎世之言傷寒者。
白話文:
《宋樓攻媿鑰序增釋活人書》(王作肅著)中說:我曾聽聞京城老醫生李仁仲的兒子說,前朝的太醫雖然職務在藥局和管理醫書,但品級卻和文臣一樣。當《活人書》獻給朝廷時,蔡師垣當權,對這本書大加讚賞,並下令頒布。但是國子監的醫官們都有不同的意見。蔡師垣勃然大怒,於是索性把醫官的稱呼全部改掉了,不再和文臣相提並論。樓氏的說法就是這樣的,難怪世上研究傷寒病的人們
至知有活人書。而不知有長沙之書也。及明陶節庵六集書出焉。又至並活人書而無知者。今如斯邦。天下莫不知有長沙之書而讀焉。然而其微言大義殆熄矣。
白話文:
直到得知有《活人書》,纔不知道有《長沙書》。等到明代陶節庵的《六集書》問世後,連《活人書》也被忽略了。就像現在這個地方,天下人沒有不知道《長沙書》並閱讀它的。然而,它的精妙深意與宏大義理卻幾乎消失了。
3. 儒門事親
驪恕公(忠)嘗言儒門事親一書。前三卷。議論精確。文亦俊逸。後八卷。乃體裁殊異。必是別一種書。或出於門人之手焉。後閱心印紺珠經云。子和金宛丘人。氏張。戴人是也。有儒門事親三十篇。十形三療一帙。治病百法一帙。三複指迷一帙。治心要一帙。三法六門世傳方一帙。
白話文:
驪恕公(忠)曾評論過《儒門事親》一書。前面三卷論述精闢,文筆也都很俊逸。後面的八卷文體風格截然不同,必定是另一本書,可能是由其門人所著。後來我讀了《心印紺珠經》,得知子和金是宛丘人,姓張,名戴人。他著有《儒門事親三十篇》、《十形三療一書》、《治病百法一書》、《三複指迷一書》、《治心要一書》和《三法六門世傳方一書》。
今考之於醫統正脈所收本。從第一卷七方十劑繩墨訂。至第三卷水解。凡三十篇。此即儒門事親也。自第四卷。至第五卷。別是一書。自第六。至第十一。乃十形三療也。自第十二。至第十五。乃三法六門世傳方也。尋借元版於西京伊良子氏而抄之。凡三卷。首有中統年間高鳴序。
白話文:
現在考證《醫統正脈》所收錄的版本,從第一卷中的七方十劑的條目,到第三卷中的水解篇,總共有三十個篇章。這些篇章和儒家孝親的內容相關。而從第四捲到第五卷,則是一個獨立的書籍部分。從第六捲到第十一卷,是十形三療的內容。從第十二捲到第十五卷,是三法六門的世傳方劑。我向京城伊良子借閱了元代刻本,抄寫了其中的三卷。書前有高鳴在中統年間所寫的序言。
及金人張頤齋序。後有金人無名氏跋。篇數與紺珠經所載符矣。恕公沒十餘年。惜不見此書焉。(朝鮮所輯醫方類聚。多引十形三療。三法六門。今正脈本儒門事親中並有之。)
白話文:
還有金朝張頤齋的序言。後面還有金朝無名氏的跋。篇數與《紺珠經》記載的相符。恕公去世十多年了。遺憾的是他沒有看到這本書。(朝鮮編纂的《醫方類聚》中,大量引用了《十形三療》、《三法六門》。現在的《正脈本》中,在「儒門事親」中也有記載。)
4. 妄改書名
汪穎著食物本草。而改為東垣食物本草。王永輔著惠濟方。而改為簡選袖珍方。艾元英著如宜方。而改為回生捷錄。李東璧作脈學。而改為張孔受脈便。程云鵬著慈幼筏。而改為張介賓慈幼新書。陳司成著黴瘡秘錄。而附之於竇夢麟瘡瘍全書。凡此類不一而足。皆使人眩惑。乃因書估欲易售耳。
白話文:
汪穎所寫的《食物本草》,後來改名為《東垣食物本草》。王永輔所寫的《惠濟方》,後來改名為《簡選袖珍方》。艾元英所寫的《如宜方》,後來改名為《回生捷錄》。李東璧所寫的《脈學》,後來改名為《張孔受脈便》。程雲鵬所寫的《慈幼筏》,後來改名為《張介賓慈幼新書》。陳司成所寫的《黴瘡祕錄》,後來附錄到竇夢麟所寫的《瘡瘍全書》中。諸如此類的改名不勝枚舉,這都讓讀者迷惑。這些書名改動,都是因為賣書的人為了讓書賣得更好罷了。
5. 中風
傷寒論。中風。乃是傷寒中之一證。宋以後呼為傷風者是也。而金匱中風。乃靈素所謂偏枯。後世中風之稱昉於此。夫傷寒論金匱。元是一書。而同成仲景之手。理宜無以一中風之名。互稱兩種之疾。然魏志注引曹瞞傳云。魏太祖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
白話文:
《傷寒論》中的「中風」,是傷寒病中的一種證候。宋朝以後,人們稱之為「傷風」。而《金匱要略》中的「中風」,指的是《靈樞》中所說的「偏枯」。後世稱之為「中風」,源自於此。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原本是一本書,出自同一位作者仲景之手。按理說,不應該用同一個「中風」的名稱來稱呼兩種不同的疾病。然而,《魏志》中記載了曹瞞傳的一段話:魏太祖陽光照射的一面臉歪了一邊。叔父感到奇怪,詢問原因。太祖說:「突然遭受了惡風的侵襲。」
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魏武與仲景氏同漢末人。知當時有此語。又按後漢朱浮與彭寵書。伯通獨中風狂走。此以狂為中風。後世狂風風狂心風等之稱。蓋有所由。均之東漢語。所指遞殊。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叔父告訴嵩。嵩驚訝地叫了太祖的名字。太祖的言語和麪貌都沒有改變。嵩問道:「叔父說你中風,好些了嗎?」太祖說:「我根本沒有中風。」曹操和華佗都是漢末人,知道當時有「中風」這個說法。又查《後漢書》,朱浮給彭寵寫信中說:「伯通獨中風狂走。」這是把狂癲稱為中風。後來人們說的「狂風」、「風狂」、「心風」等,都是有來歷的。它們和東漢時期的「中風」所指的病症不同,這一點需要注意。
若夫後世紫白癜風。落架風。食迷風之類。風字竟不可窮詰焉。蓋風善行而數變。凡病變動移易不定者。以風呼之耶。錄以徯識者。
白話文:
到了後期,如果出現白癜風、落架風、食迷風等類似的疾病,那麼「風」這個字都無法充分概括它們了。這是因為「風」善於流動,而且變化多端。只要是發病後症狀變化、遊走不定,都可以用「風」來形容。記錄這些症狀,是為了讓後人知道。
6. 痰
痰五飲之一。王氏脈經。作淡飲。宋黃伯思法帖刊誤。載初月帖中雲。淡悶乾嘔。淡方淡液之淡。干古乾溼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予考之佛典大般若經初分原品云。身病有四。一者風病。二者熱病。三者痰病。四者風等種種雜病。又唐慧琳一切經音義云。淡飲。
白話文:
痰液是五種水濕病症之一。《王氏脈經》將它稱為「淡飲」。北宋黃伯思在《法帖刊誤》中記載,《初月帖》中提到「淡悶乾嘔」。「淡」指的是淡薄的液體,「乾」指的是乾涸或不足。古人用「淡」來指代痰液,用「乾」來指代乾涸,這是不對的。我查閱了佛教經典《大般若經初分原品》,其中提到「身病有四」,包括風病、熱病、痰病和各種雜病。而且,唐朝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也提到「淡飲」。
徒甘反。下於禁反。謂匈上液也。又云。淡陰。謂匈上液也。醫方多作淡飲。又云痰癊。上音談。下陰禁反。案痰癊字無定體。胸鬲中氣病也。津液因氣凝結不散如筋膠。引挽不斷。名為痰癊。四病根本之中。此一能生百病。皆上焦之疾也。又義楚六帖云。四百四病。百一風。
白話文:
「徒」讀作「甘」,「下」讀作「禁」。指胸腔裡的水液。又稱「淡陰」,也是指胸腔裡的水液。醫書裡常寫成「淡飲」。又稱「痰癊」,「上」讀作「談」,「下」讀作「禁」。「痰癊」一詞沒有固定的寫法,是指胸膈間的氣病。津液因氣凝結不散開,像筋膠一樣,牽拉不斷,稱為痰癊。在各種疾病的根源中,痰癊能引發百病,都是上焦的病症。此外,《義楚六帖》中記載說,四百四種疾病,其中一百零一種是風病。
百一黃。百一熱。百一痰等。乃知後世以痰飲為諸飲之總稱。以為十病九痰。或百病生於痰之類。皆原於內典也。而痰癊二字。在我醫方。始見肘後。乃痰飲耳。而聖惠方。三十六黃中。有癊黃一證。此即巢源所載陰黃。唯從疒者。與痰癊之癊自異。療痔病經。有癊痔。蓋亦陰痔已。
白話文:
各種黃疸、發熱、痰飲等疾病,可以看出後世把痰飲作為所有水飲疾病的總稱,認為十種疾病中有九種是痰造成的,或百病都來源於痰。這些說法都源自於佛教典籍。而「痰」和「癊」這兩個字,在我國的醫學著作中,最早出現在《肘後備急方》中,它們都指代痰飲。在《聖濟總錄》的三十六種黃疸中,有一種叫做「癊黃」,這正是巢元方記載的陰黃,因為這個字從「疒」邊,所以與「痰癊」的「癊」不同。在《療痔病經》中,還有一種叫做「癊痔」,它應該也是陰痔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