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附錄 (8)

回本書目錄

附錄 (8)

1. 屠蘇考

荊曰假蘇;積雪草曰海蘇;石香薷曰石蘇。蘇亦辛草之總名。《遊宦紀聞》曰:「三山,亦呼茨葉,為大蘇。」

案《千家詩》王介甫《元日》詩:「春風送暖入屠蘇。」陳生高注云:「屠蘇,香草名,釀酒飲之,可消疫氣。」方說豈本此與?然而云釀酒飲之,則似不知有屠蘇酒之法焉。《正字通》云:「闊葉草曰屠蘇,後因為屋名、庵名、飲名。」

周祈《名義考》曰:「《博雅》:『廜⿸广蘇,庵也。』《通俗文》:『屋平曰廜⿸广蘇。』《四時纂要》作『屠蘇』。又《廣韻》:『酴酥,酒名。』《玉篇》:『麥酒不去滓飲。』」是屠蘇為屋,酴酥為酒,本不相混也。唐人詩「手把屠蘇讓少年」、「先把屠蘇不讓春」,誤以屠蘇為酴酥,後人遂謂屠蘇又為酒。古人正旦飲酒,以少者得歲,故先飲;老者失時,故後飲。是日酒皆然,亦無屠蘇先飲之說。或云:「屠絕鬼氣,甦醒人魂。」妄說也。(出《格致鏡源》。)

王棠《知新錄》曰:「屠蘇所指非一,非專為酒也。予詳屠蘇本草名,以草為庵,故《玉篇》云『庵也』。王褒詩『繡桷畫屠蘇』,故後人因以名屋。又從屋形,因以名帽。酒釀於草屋之中,因以名酒。錦屠蘇當是指帽,《樂府》有《插腰銅》七首,『障日錦屠蘇』之句。」

案屠蘇名義,諸說紛挐如是:曰為草菴,曰為平屋,曰大冠,曰帽,曰羽帳,曰草名;而其字則曰屠㢝,曰𢉜㢝,曰酴酥,酥又作𦣑⿰酉蘇𨢭。(並出《集韻》。)今夷考之,廜㢝之字見魏張揖《廣雅》,尤為古矣;而草菴之說出唐韓鄂《歲華紀麗》,其距晉未遠,意此相傳之說足取信焉。(案王士禎《居易錄》云:「《歲華紀麗》,海鹽胡震亨所偽撰。」而錢曾《讀書敏求記》云:「章丘李中麓藏宋刻木。」則王說誤耳。)而廜⿸广蘇、廜㢝另無義訓,乃屠蘇從廣者。而屠蘇蓋本是草名,因假為庵、為大冠、為帽及羽帳,又為酒名。自餘如𦣑⿰酉蘇𨢭,率皆假借會意,不足深考也。

又案《晉書·藝術傳》:「單道開日服鎮守藥,丸大如梧子,有松蜜、薑、桂、茯苓之氣,時復飲荼蘇一二升而已。」蓋荼蘇即酴酥。(《炮炙論序》:「根黃蘇炙。」《千金翼》:「百鍊蘇。」《佛典》:「甜蘇八味」之類,蘇皆與酥通用。)非正旦所飲之屠蘇,乃酴酒也。造法見《齊民要術》。而竇蘋《酒譜》云:「天竺國謂酒為酥,可以證焉。」荼蘇,意是西域語;其作酴酥者,猶荼靡之為酴釄乎?然荼、屠一音,或借用屠蘇字,如《留青日札》「屠蘇一作酴酥」是也。雖然,未知《晉書》荼蘇即屠蘇也否?抑屠蘇之名出自酴酒乎?姑錄俟識者是正。

《肘後方》治一切瘧,烏梅丸方後:「蘇屠曰搗一萬杵。」屠蘇亦未知何義,並記此。

吳旻《屠蘇飲方》與《肘後》諸書所載大異,今錄下:

吳旻《續扶壽精方·屠蘇飲方》曰:「古屠蘇庵仙人遺方。年除日五更,將一餅入酒純熱,閤家各飲一二鍾,一年之內瘟不侵染,是驗。」

鬼箭羽一錢,茅山術二錢,赤小豆四十九個,乳香一錢,梅花瓣一錢,桃仁一錢,荷花蕊一錢,菊花頭一錢,吳茱萸三分,甘草三分。共為細末,臘月除日煉蜜和丸,如黃豆大,成餅,用上好雄黃為衣。

白話文:

屠蘇考

古籍中「蘇」字有多種含義,泛指辛香之草。像是荊芥稱為假蘇,積雪草稱為海蘇,石香薷稱為石蘇。「三山」也稱「茨葉」,被稱為大蘇。

千家詩中王安石的元旦詩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注釋說屠蘇是香草名,釀酒飲用可消疫氣。但這與屠蘇酒的釀造方法有所不同。也有說法認為屠蘇是闊葉草,後來被用作屋名、庵名和酒名。

《名義考》記載,《博雅》中稱房屋為「屠蘇」,《通俗文》也稱平房為「屠蘇」。《四時纂要》也寫作「屠蘇」。《廣韻》則將「酴酥」作酒名。《玉篇》中「麥酒不去滓飲」指的屠蘇是房屋,而酴酥是酒,兩者本不相同。唐人詩句「手把屠蘇讓少年」、「先把屠蘇不讓春」,誤將屠蘇當作酴酥,後人因此也稱屠蘇為酒。古人正旦飲酒,年輕人先喝,年長者後喝,這並非屠蘇酒的獨有規矩。「屠絕鬼氣,甦醒人魂」的說法是錯誤的。

《知新錄》認為屠蘇所指並非單一事物,不單指酒。屠蘇本是草名,因草屋而得名,所以《玉篇》稱其為庵。王褒詩句「繡桷畫屠蘇」也證明了後人用它來命名房屋,並因此延伸至帽子等。酒在草屋中釀造,所以也以「屠蘇」命名。詩句中提到的「錦屠蘇」應是指帽子。

關於屠蘇的命名,諸說紛紜,有人說是草庵、平房、大冠、帽子、羽帳或草名,其字形也各有不同。經考證,「廜蘇」一詞見於魏張揖的《廣雅》,年代久遠,而「草庵」之說出自唐韓鄂的《歲華紀麗》,距晉代不遠,因此較可信(但有說法認為《歲華紀麗》為偽作)。「廜蘇」並無其他義訓,所以屠蘇應是從「廣」字演變而來,本義是草名,後引申為庵、冠、帽、帳和酒名。其他字形則多為假借或會意,不必深究。

《晉書》記載單道開服用「鎮守藥」,並飲用「荼蘇」,這應是酴酥酒,而非正旦所飲用的屠蘇酒。酴酥酒的製作方法見於《齊民要術》,《竇蘋酒譜》中提到天竺國稱酒為「酥」,可佐證此說。荼蘇可能是西域語,與酴酥一樣,如同「荼靡」與「酴釄」的關係,荼與屠音近,可能借用屠蘇之名。晉書中的「荼蘇」是否就是「屠蘇」尚待考證,或者屠蘇之名是否源於酴酥酒,有待後人研究。

《肘後方》中記載治療瘧疾的烏梅丸方,其中「蘇屠」的含義不明。「吳旻屠蘇飲方」與其他古籍記載大相徑庭,記載如下:

吳旻《續扶壽精方》記載的屠蘇飲方,稱其為古屠蘇庵仙人遺方,正月初一五更時服用,將藥丸用熱酒沖服,全家各飲一兩杯,一年內可免受瘟疫侵染。藥方包含:鬼箭羽、茅山術、赤小豆、乳香、梅花瓣、桃仁、荷花蕊、菊花頭、吳茱萸、甘草,製成如黃豆大小的藥丸,以雄黃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