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附錄 (6)
附錄 (6)
1. 屠蘇考
韓鄂歲畢紀麗曰:俗說,屠蘇乃草菴之名。昔有人居草菴之中,每歲除夜,遺閭里一藥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於酒樽,閤家飲之,不病瘟疫。
案:事言要玄引歲華紀注,屠蘇即菖蒲酒。未知所據。
龐安時傷寒總病論曰: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蘇。」廣雅云:「屠蘇庵也。」然屠蘇平而庵圓,所以不相同。今人寒日廳事下作板閣是也。尊貴之家,閣中施羽帳錦幃,聚會以禦寒,故正旦會飲闢溫酒,而以屠蘇為名也。
案袁文甕牖間評引龐說云:屠蘇,平屋也,可以御風寒。則歲首屠蘇酒,示取其御風寒而已。
趙彥衛云麓漫抄曰:正月旦日,世俗皆飲屠蘇酒。自幼及長,或寫作屠蘇。(案:恐廜㢝誤。)千金方云:屠蘇之名,不知何義。按宗懍荊楚歲時記云是進椒柏酒、飲桃湯、服卻鬼丸、敷於散,次第從小起。注云:以過臘日,故崔實月令,過臘一日謂之小歲。又曰:小歲則用之漢朝;元正則行之晉世。蓋漢嘗以十月為歲首也。又云敷於散,即胡洽方云許山赤散,並有斤兩。則知敷於音訛,轉而為屠蘇;小歲訛而為自小起云。
案:今考荊楚歲時記文云:「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乃屠蘇、敷於,明是為二藥。豈彥衛所睹本,脫屠蘇酒三字耶?且杜公瞻注云:敷於散出葛洪煉化篇。考之肘後方,其方正同,而無許山赤散之說,亦可疑耳。又案竇蘋酒譜云:今人元日飲屠蘇酒,云可以闢瘟氣,亦曰監尾酒。或以年高最後飲之,故有尾之義爾。(案:監尾之義有數說,今不蘩引。)
洪邁容齋隨筆云:今人元日飲屠蘇酒,自小者起,相傳已久,然固有來處。後漢李膺,社密以黨人同系獄,元日於獄中飲酒,曰:「正旦從小起。」時鏡新書,晉時有問董勳者曰:「正旦飲酒先飲小者何也?」勳云:「俗以小者得歲,故先飲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飲酒。」(案:莊綽雞肋編作罰之。)明非是小歲之訛。彥衛疏謬殊甚。予又案從小者起,其說猶未的確。因考蓋此藥,有大黃、烏頭有毒之品,故不宜多服。即本草用毒藥,先起如黍粟之意。
肘後屠蘇酒法後云:「從小至大,少隨所堪。」千金、外臺亦云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在。可知小非年少之義。千金方小金牙散、外臺暴症虎杖酒之類,亦並云自少起,可以證也。然傳訛已久,不可得而改矣。
盧柳南小簡云:正旦飲屠蘇酒,必自卑幼始,是教卑幼不遜也。月正元日,一歲始,不可不正長幼之分。故余家必先長者。君貺余屠蘇,余敢以飲屠蘇之禮為君告。
(案:趙彥衛以屠蘇為敷於之訛,其謬前已辨之;而敷於名義亦未詳之。今肘後方作藥千散,外臺引古今錄驗作於敷散。宋臣校正云,肘後作敷於,知今本肘後誤寫爾。方密之物理小識云葛洪煉化篇敷子散,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丸服之。劉次卿以敷子散。)
白話文:
韓鄂在《歲畢紀麗》中說:「俗話說,屠蘇是一種草庵的名字。以前有個人住在草庵裡,每年除夕都會送給鄰里一種藥貼,讓他們裝在袋子裡浸泡在井中。到了元旦,取出井水倒入酒樽,全家人飲用,就不會得瘟疫。」
有人考證《事言要玄》引用《歲華紀注》說,屠蘇就是菖蒲酒,但不知道根據是什麼。
龐安時在《傷寒總病論》中說,《通俗文》說屋頂平坦的叫屠蘇,《廣雅》說屠蘇是庵堂。然而屠蘇是平的,庵堂是圓的,所以兩者不相同。現在人們在寒冷的日子裡,在大廳下面搭個木板閣樓,就是屠蘇。尊貴的人家,在閣樓裡掛上羽毛帳篷和錦緞帷幔,大家聚在一起來禦寒。所以,在正月初一大家會一起喝能驅除瘟疫的酒,而把這種酒稱為屠蘇。
袁文在《甕牖間評》中引用龐安時的說法說,屠蘇是平坦的屋頂,可以抵禦風寒。所以新年喝屠蘇酒,表示取它禦寒的意思。
趙彥衛在《云麓漫抄》中說,正月初一,世俗都喝屠蘇酒,從年幼到年長都要喝,或者寫作屠蘇。(考證可能是「廜㢝」的錯誤。)《千金方》說,屠蘇這個名字,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是先喝椒柏酒,再喝桃湯,然後服用卻鬼丸,塗敷於散,順序是從小到大。註解說,因為過了臘日,所以崔實在《月令》中說,過臘日一天叫做小歲。又說,小歲的做法,是漢朝時就有的,元旦則是在晉朝實行。因為漢朝曾經以十月為歲首。又說,塗敷於散,就是胡洽方中的許山赤散,都有斤兩,那麼可以知道「敷於」是音誤,轉成了屠蘇,「小歲」是訛傳成了「從小開始」的意思。
現在考證《荊楚歲時記》的原文,說的是「喝椒柏酒、喝桃湯、喝屠蘇酒、吃膠牙糖、吃五辛盤、塗敷於散、服用卻鬼丸」。這裡的「屠蘇」和「敷於」,明顯是兩種藥。難道趙彥衛看到的版本,是少了「屠蘇酒」三個字嗎?而且杜公瞻註解說,「敷於散」出自葛洪的《煉化篇》。查《肘後方》,發現配方相同,卻沒有許山赤散的說法,這也很可疑。再根據竇蘋的《酒譜》記載,現在人們在元旦喝屠蘇酒,說是可以用來驅除瘟疫,也叫監尾酒,或是年紀大的最後喝,所以有「尾」的意思。(關於監尾的解釋有很多種,這裡不再贅述。)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現在人們在元旦喝屠蘇酒,都是從小輩開始喝,相傳已久,但其實是有出處的。後漢的李膺和黨人在獄中被關在一起,元旦在獄中喝酒,說這是「正旦從小開始」的習俗。《時鏡新書》記載,晉朝有人問董勳,說正旦喝酒,為什麼要先讓年幼的喝?董勳說,習俗認為年幼的人得到了新的一歲,所以先喝酒祝賀,年老的人失去了歲數,所以後喝酒。(莊綽的《雞肋編》裡說是懲罰。)這明顯不是小歲的錯誤,趙彥衛的解釋太離譜了。我又研究了「從小者開始」的說法,仍然不夠確切。因為這種藥,有大黃、烏頭等有毒的成分,所以不宜多服。就像本草使用毒藥,要先從像黍米一樣的少量開始。
《肘後方》的屠蘇酒配方後面說,「從少到大,少量隨身體的狀況而定」。《千金外臺》也說屠蘇酒,先從小開始喝,喝多少隨意。可以知道,「小」不是指年幼的意思。《千金方》的「小金牙散」,《外臺》的「暴症」、「虎杖酒」等,也都是說「從少開始」,可以作為佐證。但是傳訛已久,已經無法改正了。
盧柳南在《小簡》中說,正旦喝屠蘇酒,必須從年幼卑微的人開始,這是教導年幼卑微的人不謙遜。正月元旦,是一年的開始,不可以不正長幼的秩序。所以我的家族一定是先讓長輩喝。你送我屠蘇酒,我敢以喝屠蘇酒的禮節來告訴你。
(考證趙彥衛認為屠蘇是敷於的錯誤,前面已經辨析過了。而敷於的名稱含義,也沒有詳細說明。現在《肘後方》寫作「藥千散」,《外臺》引用《古今錄驗》寫作「於敷散」,宋朝大臣校訂說,《肘後方》寫作「敷於」,可知現在的版本,《肘後方》是寫錯了。方密之在《物理小識》中說,葛洪在《煉化篇》中寫「敷子散」,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製成藥丸服用。劉次卿說的是敷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