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蔭拙者

《醫賸》~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肉豆蔻

本草。所載肉豆蔻形狀。僅其中核耳。不知核外有肉包之。予常於侍醫桂川公鑑(國瑞)所。啖蠻舶所齎蜜漬者。大如鵝蛋而圓。香味異常極美。此蓋池北偶談。所載荷蘭重物中甜肉豆蔻者。公鑑云。肉豆蔻木本。本草收之於芳草部中甚誤。考荷蘭藥譜。樹如梨。葉如桃而小。

花如薔薇。其香可愛。花褪後。結實。形如胡桃。第一層為肉。極厚。可以為蜜漬而食。在樹而熟。則拆裂。第二層為膜。著核上如慄荴。軟而黃赤。其香最馥郁。剝下干收。以為料物。甚佳。中核。即藥品所用也。核外肉厚。故對草豆蔻。稱肉豆蔻。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肉豆蔻。根據古籍《本草》記載的肉豆蔻樣貌,只描述了它的核,但實際上核外包裹著一層肉質。我曾在御醫桂川公鑑(國瑞)那裡,嘗過從外國船隻帶來的蜜漬肉豆蔻,它的形狀大如鵝蛋且圓潤,味道香濃且美味無比。這可能就是《池北偶談》中提及的荷蘭珍貴貨物中的甜肉豆蔻。據公鑑所言,肉豆蔻生長在樹上,被《本草》歸類於芳草部是個錯誤。查閱荷蘭的藥典,肉豆蔻樹像梨樹,葉子像桃葉但更小。

花朵似薔薇,散發出令人喜愛的香氣。花謝後結果,果實形狀如胡桃。第一層是果肉,非常厚實,可以做成蜜漬食品食用。如果在樹上成熟,會自然裂開。第二層是一層薄膜,緊貼在覈上,質地柔軟呈黃紅色,散發出最濃鬱的香味。這層薄膜剝下晾乾後,可作為調味料使用,品質極佳。而中間的核,正是藥材中使用的部分。因為核外包裹著厚實的果肉,所以與草豆蔻區別,稱為肉豆蔻。

2. 牧靡

酈道元水經注。牧靡(音麻)縣名。云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鳥多誤食烏喙。口中毒。必急飛往牧靡山。啄牧靡以解毒也。李奇注漢書云。牧靡。即升麻也。而段柯古云。牧靡不知何藥也。蓋失考耳。予謂方書云。無犀角以升麻代之。朱二允辨其誤。然若用此縣之產。其效宜不減於犀角焉。

薩州曾士考(昌啟)云。牧。當是收訛。收周同音。本草。升麻一名周麻。可以證焉。(通雅。作收靡縣。)

白話文:

根據酈道元的《水經注》,牧靡是一個地名,傳說那裡的東西能夠解毒。在萬花盛開的季節,鳥類常會誤食有毒的烏喙,一旦中毒,這些鳥就會急忙飛往牧靡山,通過啄食牧靡來解毒。李奇在注釋《漢書》時提到,牧靡實際上就是升麻。然而,段柯古卻表示不清楚牧靡是什麼藥物,這可能是他未能深入研究所致。我認為,醫書上說,如果沒有犀角,可以用升麻代替,朱二允雖然指出這種說法有誤,但如果使用牧靡這個地方產出的升麻,其效果應該不會比犀角差。

薩州的曾士考(昌啟)表示,「牧」字應該是「收」字的誤寫,因為「收」和「周」的發音相同。根據《本草》,升麻又名周麻,這可以作為佐證。(在《通雅》中,這個地方被稱為「收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