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卷下 (3)
卷下 (3)
1. 鍾馗
本草綱目。歷日後。出鍾馗一條。時珍集解。全襲楊用修。而不詳藥方所用何物。按都卬三餘贅筆云。唐故事。歲暮賜群臣歷日並畫鍾馗。劉禹錫有代杜相公。謝鍾馗歷日表云。圖寫威神。驅除群厲。頒行元歷。敬授四時。弛張有嚴。光增門戶之貴。動用協吉。常為掌握之珍。
又有代李中丞謝鍾馗歷日表云。績其神像。表去厲之方。頒以曆書。敬授時之始。(按張說謝賜鍾馗及歷日表。見文苑英華五百九十六卷。)乃知聖濟總錄。楊起奇效單方。所用正是此物也。又日下舊聞云。明時禁中歲除。安放絹畫鍾馗神像。像以三尺素木小屏裝之。綴錮鐶懸柱。
最為清雅。出舊京遺事。
白話文:
在《本草綱目》之後的部分,記載了關於鍾馗的內容。李時珍在此部分的解釋,大部分沿襲了楊用修的觀點,但沒有詳細說明藥方中具體使用的是什麼物品。
按照都昂的《三餘贅筆》所述,唐朝的傳統是,在年末賜給大臣們年曆,並附上鍾馗的畫像。劉禹錫曾代杜相公寫過一篇名爲《謝鍾馗歷日表》的文章,內容提到畫中的鐘馗威風凜凜,能夠驅趕邪靈,頒發新年曆,恭敬地指導四季更迭。這種張弛有度的威嚴,爲門戶增添了榮耀,而日常使用則常被視爲珍貴的寶物。
另外,還有一篇李中丞代寫的《謝鍾馗歷日表》,內容說到了鍾馗的畫像,象徵著祛除病魔的方法,頒發的新年曆則是對時間的尊敬的開始。根據張說的《謝賜鍾馗及歷日表》(見於《文苑英華》五百九十六卷),我們可以知道,《聖濟總錄》和楊起的奇效單方,使用的正是鍾馗畫像。
再者,據《日下舊聞》記載,明朝時期,皇宮每年除夕都會安置絹畫的鐘馗神像。畫像被裝在三尺長的素木小屏風上,然後用錦鏈懸掛在柱子上,顯得格外清雅,這是出自《舊京遺事》的記載。
2. 龜板
馮夢禎快雪堂集。載王節齋先生,素工醫。撫蜀時,患蟲病。訪知青城山有隱者能治,招之不來,乃躬造之一宿。隱者脈之,云:此蟲病也。問何以致此?乃詰其嘗所服藥,云:素服補陰丸。曰:是矣。其蟲乃龜板所致。龜久生之物,惟敗板入藥,不得已,用生解者,須酥炙極透,應手如粉者良。少堅,得人之生氣,其生氣復續,乃為蟲耳。此非藥餌所治。公自今壽尚可三年,猶及生子。公遂歸,三年生子而卒。龜板良藥,製法一乖,取禍如此。以節齋之善醫,尚有此矣。醫可輕言哉?庚寅八月廿一日,聞之姜子幹。按王節齋本草集要云:龜乃陰中至陰之物,稟北方之氣而生,故能補陰血不足。又方家以其靈於物,故用以補心甚效。此說蓋出於丹溪,王氏深信丹溪,不啻筆之於書,自用以取禍如此,抑似愚焉。然龜板為蟲之說,亦難信據。而又紫桃軒雜綴,所載一事,殆與此相類。云:昔潤州一大老,性喜服食,所制補劑中,用敗龜板,餌之垂十年,頗健朗。晚歲忽患蟲膈,厭厭就盡,乃謁白飛霞。飛霞診視良久曰:此瘕也。公豈餌龜板藥耶?今滿腹皆龜,吾藥能逐之,其在骨節膚腠中者,非吾藥所能也。公可速治後事。乃與赤丸數粒服之,下龜如菽大者升余,得稍寬,不數月仍敝,易簀時,驗小遺,悉有細蟲,彷彿龜形。其得氣而傳化如此,可畏哉。
白話文:
標題:[龜板]
內容:馮夢禎在快雪堂集中記載了王先生的事蹟,他精通醫術,在四川任職時,患上蟲病。聽說青城山有隱士能治此病,便邀請他來,但隱士拒絕。於是他親自上山拜訪,過了一夜,隱士爲他把脈說,這是蟲病。問起病因,便詢問他過去常服用什麼藥。王先生回答,一直服用補陰丸。隱士說,這就是原因。這蟲是由龜板導致的。龜是長壽生物,藥用的都是死後的龜板。若不得不用活龜板,必須用酥油炒到極透,用手一捏即成粉末纔是好的。若龜板還有一點硬度,保留了它的生氣,這生氣繼續存在,就會變成蟲。這不是藥物可以治療的。你從現在起,壽命還有三年,還能生子。王先生回家後,果然三年生子後去世。龜板雖是良藥,但如果製作方法錯誤,後果就是如此嚴重。像王先生這樣擅長醫術的人,也有這樣的遭遇。醫術豈能輕易談論?庚寅年八月二十一日,聽姜子幹講述。據王節齋本草集要記載,龜是陰中至陰的生物,稟受北方之氣而生,所以能補充陰血不足。又因它靈於萬物,用於補心效果顯著,這種說法出自丹溪。王先生深信丹溪理論,不僅書寫下來,自己使用,結果卻帶來如此禍患。這似乎有些愚蠢。然而,龜板產生蟲的說法,也難以信服。紫桃軒雜綴中記載的一件事,與這個情況類似。說以前潤州一位老人,喜歡服用補品,他自制的補劑中,用了死龜板。吃了近十年,身體頗爲健康。晚年突然患上蟲膈,日漸消瘦。於是找白飛霞診治,白飛霞觀察良久說,這是腫瘤,你難道吃了含龜板的藥嗎?現在你滿肚子都是龜。我的藥可以將它們排出,但在骨節和皮膚中的,我的藥無法達到。你應儘快處理身後事。然後給他幾粒紅丸服用,排出了許多像豆子大小的龜,病情稍有緩解,但幾個月後還是去世。在清理遺體時,發現小便中有許多細小的蟲,形狀類似龜。這就是生氣的傳播變化,多麼可怕啊。
3. 紫河車
紫河車,不可服餌。李東璧既辨之,今又讀諸書,採李氏所未言及者,備錄於下。程若水醫彀云:紫河車,本草並無其名,今人取其生髮之源,混沌之皮,包含變化,將以補人,此未達至理者。夫兒在胞,始由白露桃花,漸而變化,藏府四肢百骸,以至皮毛骨肉氣血精神,無不具備。十月滿足,乃變化至極之處,物極則返之時,正是瓜熟蒂懸,慄熟自脫之際,且其精華,皆聚於兒,既產其胞衣尚有餘氣存耶?未聞慄殼瓜蒂,尚有補者。其大造丸,有服之而效者,乃餘藥之功,非河車力也。李日華六研齋筆記云:宋元幹,吾里奇士,以醫遊長安,所寓必楚潔,種樹引流,以自怡。見一時貴者,競服人胞,乃著論排之曰:今人食禽卵而棄其殼,以其無滋也,胞即人殼,奈何貴之。周亮工書影云:親串有從余遊都門者,其人謹願,生平絕跡北里,突生天疱,不解所自。予忽悟其故,解之曰:君質弱,常服紫河車,京師四方雜集,患天疱者甚夥,所服藥中,安知無天疱衣胞,此瘡能延子孫,氣味所沖,尚能中人,生子多無皮膚,衣胞尤為毒氣所歸,君之患,必源於此。眾皆以為然。(五雜組所論,其意與程李同,當參看。)
白話文:
【紫河車】
紫河車這東西,不能服用。李東璧已經對此進行過辨析,現在我再閱讀了許多相關的書籍,收集了一些李氏沒有提及的觀點,整理記錄如下。
程若水在他的醫學著作《醫彀》中提到,紫河車這個名稱在本草中根本就沒有出現過。現在人們取得胎盤,認為它蘊含生命發源和成長的奧祕,想要用來補身,這是對至高道理理解不足的表現。孩子在母體中,最初是由精子和卵子結合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生變化,內臟、肢體、骨骼、肌肉、血液、氣息、精神等,無不一一形成。
等到懷孕十個月,胎兒的變化達到極致,這也是事物發展到極限後開始反轉的時候,就像是瓜熟蒂落,栗子成熟自動脫殼一樣。而且胎兒的精華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生下來之後,胎盤裡還會有剩餘的生命力嗎?我們從未聽說過吃栗子殼或者瓜蒂能補身的。有人說吃了「大造丸」有效果,那是其他藥材的功效,不是紫河車的作用。
李日華在他的《六研齋筆記》中提到,宋代有位名叫元幹的人,是鄉裏的奇才,他以醫生的身份遊歷長安,住的地方一定清潔整齊,種植花草,引水入戶,自得其樂。他看到當時一些有地位的人竟競相服用人胎盤,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反對這種做法,他說:人們吃雞蛋扔掉蛋殼,因為它沒有營養價值,胎盤就是人的“殼”,為什麼卻被視為珍貴?
周亮工的《書影》中提到,有一個親戚朋友跟我一起去京城,他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一生從不去風月場所。突然間得了天皰瘡,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突然想到原因,向他解釋說:你的身體素質比較弱,常常服用紫河車。京城裡人來人往,其中患天皰瘡的人很多。你吃的藥裡,誰知道有沒有天皰瘡患者的胎盤呢?這種病可以遺傳給子孫,其病氣所至,還能感染他人。出生的孩子往往皮膚薄弱,胎盤更是聚集了各種毒素。你的病情,很可能就是由此而來。大家都認為我的分析很有道理。
(《五雜組》中的討論,其觀點與程若水和李東璧相同,應該一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