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附錄 (1)
附錄 (1)
1. 募原考
募原。未詳其義。檢字書。募廣求也。無干人身之義。因考素靈諸篇。募者幕之訛也。幕又從肉作膜。劉熙釋名云。膜幕也。幕絡一體也。痿論。肝主身之筋膜。全元起注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李時珍脈學釋音。募與膜同。蓋幕本取義於帷幕(說文。惟在上曰幕。)耳。
白話文:
募原:這個詞的意思不明確。查閱字典,募是廣泛尋求的意思,與人體無關。因此考查了《素靈》等篇,認為「募」是「幕」的訛字。「幕」字從「肉」旁,劉熙《釋名》說:「膜就是幕,幕和絡是一體的。」《痿論》說:「肝主管人體的筋膜。」全元起注釋說:「膜是指人皮下的肉上筋膜。」李時珍《脈學釋音》說:「募和膜是同一個詞。」大概是「幕」字的本義源於帷幕(《說文解字》:「帷在上者稱幕。」)。
太陰陽明論。脾與胃。以膜相連。新校正云。太素。膜作募。又邪客篇。地有林木。人有募筋。此募幕易訛之證也。其已如此。而膜之在軀殼中最為用者。為膈幕。人鏡經云。膈膜者。自心肺下。與脊脅腹周迴相著。如幕不漏。以遮蔽濁氣。不使熏清道是也。甲乙經。膈俞。
白話文:
太陰(脾)和陽明(胃)由「脈絡膜」相連。新修訂的《太素》中,「膜」字寫作「募」。而在《邪客篇》中,也有記載:「地有林木,人有募筋。」這說明「募」和「膜」容易混淆。其中,在人體中發揮最大作用的「膜」,就是「膈膜」。《人鏡經》中說:「膈膜位於心肺以下,與脊柱、肋骨和腹部相連,像一塊不透氣的幕布,用來遮擋濁氣,防止它燻蒸清竅。」《甲乙經》中稱之為「膈兪」。
在第七椎。因推之。蓋膈幕之系。附著脊之第七椎。即是幕原也。瘧論。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歲露篇同。)王冰注。募原。謂鬲募之原系。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並同。今以橫連二字觀之。則為膈幕之原系。無疑矣。而幕原。
白話文:
位於第七節椎骨。經推斷,這是因為膈肌的系統附著在脊椎的第七節椎骨。這裡就是膈肌的起源處。瘧疾論中提到,邪氣由體內深處攻擊五臟,橫向連接到膈肌的起源處,這條路很遠,邪氣也很深。王冰注釋:膈募的起源,指的是膈肌的系統。新校正雲:全元起本中,「募」字作「膜」字,太素巢元方中也是這樣。如今根據「橫連」二字來看,這指的無疑是膈肌的起源處,也就是膈肌的起源。
又所指不一。百病始生篇云。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又云。或著於腸胃之募原。舉痛論云。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又云。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蓋所謂膜原者。言膜之在各藏各府之間。而遮隔者之原系也。各藏各府之間。皆有薄膜。而外連於皮肉孔穴。直其次者。
白話文:
對於膜原的位置,古籍中說法不一。《百病始生篇》說:在腸胃之外,募穴的範圍內。《舉痛論》說:有時著於腸胃的募穴。《舉痛論》還說:寒氣停留在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舉痛論》又說:寒氣停留在小腸膜原之間。所謂膜原,是指各臟腑之間的薄膜,以及這些薄膜的遮擋部位。各臟腑之間都有薄膜,這些薄膜外連於皮肉孔穴,它們起到隔絕的作用。
謂之幕穴。肝幕期門。膽幕日月之類。豈藏府位於身中。而其氣。背部則從脊骨間而輸出。故謂之腧穴。腹部則藏府之幕。直著於皮肉。故謂之幕穴乎。六十七難。亦誤作募。滑壽遂注云。募猶募結之募。言經氣之聚於此也。亦何不考也。此他後世諸家。釋募原者。多牽強迂謬之說。
白話文:
茲舉其一二如下。
馬玄臺百病始生注云。募原之間。皮裡膜外也。又舉痛論注云。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
張介賓百病始生注云。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裡膜外。是皆隱蔽曲折之所。氣血不易流通。又云。募原。如手太陰中府為募。大淵為原之類也。又舉痛論注云。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腸胃之間。膜原之下。皆有空虛之處。又瘧論注云。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藏。
中醫書籍《百病始生注》中說,除了腸胃之外,在「募」和「原」之間,也就是皮膚和肌肉的外面,這些都是隱蔽彎曲的地方,氣血不容易暢通。
這裡的「募」和「原」,就像手太陰經的中府穴是「募」,大淵穴是「原」一樣。
《痛論注》中也提到,「膜」是指筋膜,「原」指肓膜。在腸胃之間,筋膜和肓膜之下,都有空虛的地方。
《瘧論注》中說,各經脈的「募」和「原」中的氣,內部與五臟相連。
白話文:
根據中醫古籍《百病始生注》記載,除了腸胃以外,在「募」穴和「原」穴之間,也就是皮膚和肌肉的外側,這些都是隱藏曲折的地方,氣血不易流通。
這裡的「募」和「原」,就像手太陰肺經的中府穴是「募穴」,大淵穴是「原穴」一樣。
《痛論注》也指出,「膜」指的是筋膜,「原」指的是肓膜。在腸胃之間,筋膜和肓膜之下,都存在著空虛的地方。
《瘧論注》中提到,各經脈的「募穴」和「原穴」中的氣,與內部的五臟相連。
張志聰百病始生注云。募原者。腸胃外之膏膜。又舉痛論注云。膜原者。連於腸胃之脂膜。亦氣分之腠理。金匱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皮膚藏府之文理也。蓋在外則為皮膚肌肉之腠理。在內則為橫連藏府之膜原。皆三焦通會元氣之處。又瘧論注云。募原者。橫連藏府之膏膜。即金匱。所謂皮膚藏府之文理。乃衛氣遊行之腠理也。
高世栻瘧論注云。橫連膏膜之募原也。
白話文:
《百病始生注》中說:募原就是腸胃外圍的脂肪膜。
《舉痛論注》中說:膜原就是連接腸胃的脂肪膜,也是氣分中的表皮組織。
《金匱要略》中說:腠理是三焦元氣會通的地方;理指的是皮膚和內臟的紋理。
也就是說,在外層是皮膚和肌肉的腠理,在內層是橫連臟腑的脂肪膜,這些都是三焦元氣會通的地方。
《瘧論注》中說:募原就是橫連臟腑的脂肪膜,也就是《金匱要略》中所說的皮膚和內臟的紋理,是衛氣運行流通的表皮組織。
吳又可溫疫論云。疫氣之來。從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藏府。外不在經絡。舍俠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所謂橫連募原是。又云。若表裡分傅者。邪氣伏於膜原。膜原者。即半表半裡也。
白話文:
吳又可的《溫疫論》中說:疫氣從口鼻進入人體,它所侵犯的部位既不在內臟,也不在經絡。而是停留在背脊骨裡面,距離體表不遠,靠近胃部附近。這是表證和裡證的分界線,也可以稱為「半表半裡」。正所謂「針經」中所說的「橫連募原」。此外,如果表證和裡證同時存在,邪氣就會潛伏在膜原。這個膜原,就是半表半裡的地方。
高鼓峰四明心決云。凡藏與藏。府與府。或藏與府。彼此相接之處。中間蓋有虛界之募原。而虛界中。復有剛柔筋脈。其為某藏之筋。便為某藏之病。譬如胃與小腸相近。而邪入於胃與小腸之虛界。而彼筋脈屬胃。則為陽明瘧也。又如肝與脾相近。而邪入於肝脾之虛界。而筋脈或屬脾。便為太陰經瘧矣。究之藏府雖病。皆因募原之氣遷移也。
白話文:
《高鼓峯四明心決》上說:任何臟與臟、腑與腑,或者臟與腑彼此相鄰的地方,中間一定有一片空虛的部位叫做「募原」。而這個空虛的部位裡,又有剛柔兼備的筋脈。某個臟的筋脈,就會導致那個臟的疾病。比如胃和小腸相鄰,邪氣進入胃和小腸的募原,而那裡的筋脈屬於胃,就會出現陽明瘧(胃經瘧疾)。又比如肝臟和脾臟相鄰,邪氣進入肝脾的募原,而筋脈又屬於脾臟,就會出現太陰經瘧(脾經瘧疾)。總之,臟腑得病,都是因為募原的氣血發生了變化。
王子接古方選注云。瘧邪內薄。則邪不在表。非但隨經上下。其必橫連於膜。深入於原矣。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亦衝脈也。靈樞經云。肓之原。出於脖胦。止一穴。在臍下同身寸之一寸半。經又言邪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則膜原。又有屬於腸胃者。
白話文:
王子接《古方選注》說:瘧疾之邪深入體內,就不在體表。不只是跟著經絡上下游走,必定橫連於膈膜,深入於衝脈。膈膜是指膈肌之間的膜,衝脈指的是衝脈的原穴。
《靈樞經》記載:衝脈的原穴,位於臍下一寸半處,只有一穴。經文還提到,邪氣停滯在腸胃之間,膈膜和衝脈之下,說明膈膜和衝脈又連通著腸胃。
蔣示吉醫意商云。胃外肺下。即為膈膜。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著脊。以遮隔中下二焦濁氣。不使上熏。故疫邪亦不得下流伏於隙處也。(案此雖不明言其名。然必指募原。蓋本於又可之說。)
白話文:
蔣示吉醫師向友人解釋中醫的觀念:
位於胃部外側、肺部下方的位置,就是膈肌。膈肌前面與鳩尾骨相齊,後面與第十一塊椎骨靠齊。膈肌環繞著脊椎,將中焦和下焦的濁氣阻隔開來,防止濁氣向上燻蒸。因此,疫邪也不能向下流動並藏匿於空隙處。(註解:雖然文中沒有明確提到膈肌的名稱,但根據上下文推測,應該是意指膈肌。這是根據何又可的理論提出的。)
劉奎溫疫論類編云。膜。音莫。胸中支腠。嵩厓尊生書云。募原一說。諸書不及。朗仲云。原者曠野之意。在藏府之外。與胃相近。邪在此。其證不怕寒。一味發熱不止。
白話文:
劉奎溫的《瘟疫論編》中記載:「膜」,讀音為「莫」,指的是胸中的支節和腠理。
《尊生書》中有一種說法,稱為「募原」,但其他書籍中沒有記載。朗仲認為,「原」指曠野的意思,位於臟腑之外,與胃相鄰。邪氣如果在募原,患者的症狀不會怕冷,而是會持續發熱。
案考以上諸說。募原二字。曰為皮裡膜外。曰為鬲肓之原。曰為募穴原穴。肓為腠理。曰為膏膜。曰為衝脈。曰為胸中支膜之原野。其不一定如此。然因瘧論所言而揆之。其地即在形層之內。藏府之外。俠脊之界。吳又可謂之半表半裡者似是。但其言未清晰。是可惜耳。其餘數說。未免岐誤。學者勿見眩惑焉。
白話文:
仔細研究以上各種說法,"募原"這個詞:
- 有人說是指皮膚和肌肉層的外側。
- 有人說是指橫膈膜和肓膜的交界處。
- 有人說是指穴位和募穴。
- 肓膜是指腠理。
- 有人說是指脂肪層。
- 有人說是指衝脈。
- 有人說是指胸中支膜這部分區域。
這些說法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根據瘧疾的討論,"募原"應該位於身體表面之下,但又不在臟腑之內,接近背脊附近。吳又可稱為"半表半裡"可能是正確的,但他的說法不夠清晰,令人遺憾。其他的說法多少有些錯誤,學者們不要被這些說法所迷惑。
2. 銅人針灸圖經考
拓本銅人針灸圖經三卷。繫於明正統八年所重刊。首有英宗御製序。及伏仰側三圖。十六字為一行。百六十行為一段。五段為一卷。每段之首。各標而分之。別有都數一卷。又為五段。四邊皆有花草欄格。今依此而考其制。蓋石二板。廣二丈餘。高六尺許。碑面每十餘字。斷為一行。
白話文:
《拓本銅人針灸圖經》共有三卷,於明朝正統八年重印。書的開頭部分有英宗皇帝所寫的序言,以及伏、仰、側三種姿勢的圖片。每卷的內容分為16個字一行,160行一段,5段一卷。每一段的開始處都有標題,另外還有一卷總數。總數也有五段,四邊都有花草裝飾。現在根據此書來考證其製作過程。大體上是用兩塊石板,寬約兩丈多,高約六尺。石碑的表面每隔十幾個字就斷開一行。
百六十行。橫為一層。凡五層。以為五段。表裡刻之。即為四卷。意者石經之設資便於覽誦撫拓。必不如尋常碑文。就石面上下。書丹為行。觀唐開成石經而可見也。今以此校鏤板正統本。徐三友重刊本。剝裂泐闕。雖間有焉。訂訛正謬頗多。不啻一紙當瑤琨。抑醫家之鴻寶也。
白話文:
分為 160 列,每列橫排一行,共有五層,形成五段文字。將這些文字刻在表裡兩面,就成了四冊。設計石經時考慮到方便閱讀和拓印,所以不同於一般的碑文,從石面上端到下端書寫成行。這從唐朝開成石經就可以看出來。現在以這個為標準,校對鏤刻的正統版本和徐三友重印的版本,雖然也有部分剝落和遺失,但訂正訛誤的地方很多,猶如使用普通的紙張書寫在珍貴的白璧上,是醫學界的珍貴寶藏。
廿餘年前。針科醫官山崎子政(善)得拓本銅人圖經。因援引諸書。以為之考。丙寅仲夏。予亦得一本。視之於子政所藏。雖其搨稍粗。裝潢亦楛。然首尾完好。無半簡之缺遺最可貴重。今以前所考。更為改補。備錄於下。
白話文:
大約二十多年前,針灸科醫生山崎子政得到了一幅銅人圖經的拓本。他於是參考了許多書籍,對它進行了考證。丙寅仲夏,我也得到了這本書。我對它進行了檢查,和山崎子政收藏的那本相比,雖然拓印得有點粗糙,裝訂也不怎麼精緻,但首尾都完好無缺,沒有半點缺失,這是最可貴的。現在,我把以前考證的內容修改補充一下,全部記錄在下面。
宋藝文志曰。王惟一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
鄭樵藝文略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宋朝翰林醫官王惟一編修。天聖中。詔以針艾之法。鑄為銅人式。
白話文:
宋代的《藝文志》記載,醫官王惟一新鑄造了銅人,並編寫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
鄭樵的《藝文略》提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是由宋代翰林醫官王惟一編輯修訂的。在天聖年間,朝廷下令將針灸的方法鑄造成銅人模型。
王應麟玉海曰。天聖針經。五年十月壬辰。醫官院。上所鑄腧穴銅人式二。詔一置醫官院。一置大相國寺仁濟殿。先是上以針砭之法。傳述不同。命尚藥奉御王惟一。考明堂氣穴經絡之會。鑄銅人式。又纂集舊聞。訂正訛謬。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至是上之。摹印頒行。
白話文:
王應麟在《玉海》中記載,在天聖五年十月壬辰這一天,醫官院得到了皇帝鑄造的兩尊銅人穴位模型。聖旨要求一尊放置在醫官院,另一尊放置在大相國寺的仁濟殿。在此之前,皇帝發現各種針灸方法的傳承存在差異。於是,他命令尚藥奉御王惟一研究《明堂氣穴經絡之會》,並鑄造了銅人模型。王惟一還整理了以前的文獻,訂正了錯誤,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皇上下令將這本書印刷出來,頒發給各地。
翰林學士夏竦為序曰。聖人有天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王澤不流。則奸生於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氣不榮。則疢動於體。故謹醫砭以救民。昔聖祖之問岐伯。以為善言天必有驗於人。上下有紀。左右有象。督任有會。腧合有數。盡書其言。藏金蘭之室。洎雷公請問其道。
白話文:
翰林學士夏竦序言中說,聖人治理天下,不僅關注疾病,還探究其與國政的關係。通過診斷疾病來瞭解政務。如果王澤不施,奸佞就會滋生於下。所以,分辨善惡來制定治理方法。如果真氣不旺盛,疾病就會侵襲身體。所以,重視醫藥治療來救助百姓。從前,聖祖向岐伯請教,認為說出真諦上天必定在人身上有所驗證。上下有規律,左右有對應。督脈和任脈相會,腧穴有規律。全部記錄下他的話語,珍藏在金蘭室。後來,雷公請求傳授養生之道。
乃坐明堂以授之。後世言明堂者。以此針艾之法。舊列王官之守。思革其謬。王惟一授禁方。精厲石。定偃側於人形。正分寸於腧幕。總會諸說。勒成三卷。又以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如按形。復鑄銅人為式。內分藏府。旁註溪谷。竅而達中。刻題於側。將使多瘠咸詔。巨刺靡差。
白話文:
醫師必須在明亮的地方為病人施針灸。後世所說的「明堂」,指的是這套針灸方法。過去王公貴族將此方法列為機密,傳授時要仔細考查。我認為這種做法有誤。因此,我將原先王室獨傳的密方公開,並且製作了精緻的石製人體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調整各部位的姿勢,並準確標示出穴位和經絡。我綜合了各家說法,撰寫成三卷書籍,並將這些知識口傳給徒弟。因為口頭傳授不如親眼所見,文字記載不如實物演示,所以我又鑄造了銅製人體模型。在模型內部刻畫出五臟六腑,外面標註經絡穴位。這個模型可以讓醫師一目瞭然,不再有錯漏之虞。
案說蠲疴。若對於涪水。披圖洞視。如舊飲於上池。保我黎庶。介乎壽考。昔夏後敘六極以辨疾。帝炎問百藥以惠人。當遜德歸功矣。序以天聖四年。歲次析木。秋八月丙申上。
白話文:
現代
這篇古文記載了消災治病的重要性。若能像面對涪水一樣,仔細觀察疾病的圖象,就像從前從上池中飲水,就能保佑黎民百姓,延年益壽。古代夏後氏敘述了六種疾病的分類,以辨別不同的疾病。炎帝詢問了百種藥物的功效,以惠及人民。我們應該效法前人的善行,把功勞歸於他們。此序寫於天聖四年,歲次析木,秋季八月丙申日。
案此序。石本。及正統刻本。徐三友本。並闕。特金大定本載之。題云。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景靈宮判官。起復。朝奉大夫。尚書左司郎中。知制誥。判集賢院權尚書都省柱國。泗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夏竦奉聖旨撰。文多不同。玉海所載系干刪略。
白話文:
這個序文在石刻本、正統刻本、徐三友本中都沒有收錄。只有金大定本中有記載。標題寫的是: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景靈宮判官、起復、朝奉大夫、尚書左司郎中、知制誥、判集賢院權尚書都省柱國、泗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的臣夏竦奉聖旨撰寫。文字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玉海中記載的文字已經被刪改過。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曰。銅人針灸圖三卷。王惟德撰。仁宗嘗詔惟德考次針灸之法。鑄銅人為式。分藏府十二經。旁註俞穴所會。刻題其石。併為圖注。並主療之術。刻板傳於世。
白話文:
晁公武在《郡齋讀書志》中記載:
《銅人針灸圖》共三卷,由王惟德編撰。仁宗皇帝曾經下詔命王惟德考校針灸方法,並鑄造銅人為範本,分列十二經絡所在的府臟。在銅人旁邊註明瞭俞穴的會合處,並刻在石頭上。同時將這些內容編製成圖文並註,還記載了相關的主治方法,刻印成木板流傳於世。
案惟一。作惟德。可疑。針灸聚英。古今醫統亦同。
蘇頌圖經本草序曰。屢敕近臣。酬校岐黃內經。重定針灸俞穴式。範金揭石。或鏤板聯編。
白話文:
這件事只有一個案例。做事應該注重德行。有些地方讓人懷疑。《針灸聚英》這本書,以及《古今醫統》中的記載也是相同的。
蘇頌在《圖經本草序》中說,多次命令近臣校對《岐黃內經》,並重新確定針灸穴位的標準。用金屬或石頭製成模具,或者是雕刻木板連成書冊。
案據蘇氏此序。知當時新鑄銅人像。而以針灸圖經刻石。又鏤板以印行。山崎子政藏金大定中所刻本。凡五卷。雖非天聖之舊。尤可貴重焉。特以未見宋板為憾耳。
白話文:
根據蘇頌的序言,當時新鑄造了銅製人像,並將針灸圖經刻在石碑上。此外,還用木板鏤刻印刷。山崎子政收藏的刻本是金大定年間所刻,共有五卷。雖然不是天聖年間的舊本,但仍然非常珍貴。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見到宋版的刻本。
明一統志曰。三皇廟。在順天府治南明照坊。元元貞初建。內有三皇並歷代名醫像。東有神機堂。內置銅人針灸圖二十有四。凡五藏旁註。為溪谷所會。各為小竅。以導其源委。又刻針灸經於石。其碑之題篆。則宋仁宗御書。元至元間。自汴移置此。洪武初。銅人取入內府。圖經猶存。
白話文:
明朝的《一統志》記載:三皇廟位於順天府治所南面的明照坊。始建於元朝元貞年間。廟內供奉三皇和歷代名醫的塑像。
廟的東側有神機堂。堂內懸掛著二十四張銅人針灸穴位圖。圖上詳細標註了五臟六腑及其相應的穴位,這些穴位如同山谷河流的匯集處,各有其特定的作用,引導氣血運行。
此外,廟裡還刻有《針灸經》的石碑,碑文題字由宋仁宗親自書寫。元朝至元年間,石碑從汴京移置於此。明朝洪武初期,銅人像被移入皇宮,但穴位圖仍然保留在廟中。
熊均醫學源流曰。宋咸淳間。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王惟一編修。(金本。卷首署名如此。)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凡五卷。
白話文:
熊均的《醫學源流》記載,南宋鹹淳年間,翰林院的醫官王惟一,官拜朝散大夫,兼任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等職,編纂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全書共五卷。
案咸淳。南宋度宗時號。而以惟一為咸淳人。誤甚。又案前所引諸書。並云三卷。蓋宋本之舊為然。而至金分為五卷。又明重定時。仍宋本。而附都數一卷。以為四卷。今熊氏所見。乃繫於金本。
英宗實錄曰。正統八年。三月乙亥。御製重修銅人腧穴針灸經序。(出第一百二卷中。)
白話文:
根據記載,鹹淳是南宋度宗年間的年號。然而,記載中提到惟一是鹹淳人,這是一個錯誤。此外,前面所引用的各書都提到【黃庭經】有三個卷軸。這是因為宋朝版本的舊本是這樣編排的。到了金朝時,它被分為五個卷軸。後來明朝重新編定的時候,採用了宋朝版本,並附上了【都數】一卷,因此總共有四個卷軸。現在熊氏所見到的版本,是根據金朝版本的版本。
案序文。正與石本及板本同。予以金本。及正統原刻板本。徐三友本(萬曆壬寅校刊。)參對之。文字互有異同。而不如石本及金本之端正也。山崎子政云。明滑壽著十四經發揮。一依金蘭循經云。然其所引循經文。與銅人毫無差異。乃知循經。全取諸銅人。而滑壽未嘗見銅人也。蓋元明之際。隱晦罕傳。英宗之重修。抑繇此乎。
白話文:
案語序文。正和石刻本及木刻本相同。我參考了金刻本和正統年間原刻木刻本、徐三友本(萬曆壬寅年校刊),對它們進行對照。文字互有出入,不如石刻本和金刻本端正。山崎子政說:明代滑壽所著的《十四經發揮》,完全依據《金蘭循經》而寫。但是,他所引用的《循經》文字,與《銅人》沒有任何差別。由此可知,《循經》完全取自《銅人》,而滑壽根本沒有見過《銅人》。因為在元明之際,《銅人》隱晦罕傳。英宗重修《銅人》,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丘浚明堂經絡圖序曰。考史宋仁宗天聖中。命尚藥奉御王惟一。考明堂氣穴經絡之會。鑄銅人式。惟一又訂正訛謬。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上之。詔摹印頒行。其後又有石藏用者。按其狀。繪為正背二圖。十二經絡。各以其色別之。意者京口所刻。即其圖之遺歟。(出瓊臺會稿。)
白話文:
丘浚在《明堂經絡圖序》中說,考證歷史上宋仁宗天聖年間,皇帝下令尚藥奉御王惟一,考查明堂氣穴經絡的交會處,鑄造銅人模型。王惟一又訂正了錯誤,完成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皇帝下詔摹印頒發。後來還有石藏用的人,根據其描述,繪製了正面和背面的兩張圖。十二經絡,各用不同的顏色區分。我想,京口刻印的,可能是這些圖的流傳下來的版本吧。(出自《瓊臺會稿》。)
毛奇齡新刻銅圖石經序曰。銅圖石經者。宋天聖中禁方書也。範銅象人。分布腧穴於其身。而畫之竅之。且制經三卷。播之石。案圖考經。其諸視夫藏絡也。亦猶視夫肌發也。暨其後而石已泐。銅漫矣。明正統中。覆命礱其石。範其銅。官醫守之。且加詳焉。今則銅再毀。石再裂。
白話文:
毛奇齡在新刻的銅圖石經序中說:「銅圖石經」是宋朝天聖年間禁止的醫學書籍。這本書用銅製作人形,在人體上標示出穴位,並將其刻畫和穿孔。此外,還編寫了三卷經文,刻在石頭上。對照圖像和經文,人們可以像觀察肌肉和頭髮一樣觀察臟腑和經絡。到了後來,石頭已經風化,銅器也已經被毀壞。明朝正統年間,朝廷命令重新刻制石頭和鑄造銅器,並交付官醫保管,並在此基礎上加以補充。如今,銅器再次被毀,石頭也再次破裂。
醫院所守。已蔑略無。有友刻舊本圖經三卷授予敘者。喜而嘆曰。此得非長桑所遺者乎。(出西河合集。)朱彜尊腧穴圖拓本跋曰。京師太醫院三皇廟。腧穴圖。傳是宋天聖年鑄。舊有石刻針灸經。仁宗御書其額。靖康之亂。自汴輦入金城。謂安撫使王楫使宋。以進於元者。
白話文:
醫院裡收藏的(針灸)圖經,已經散失殆盡。有一個朋友將刻印的舊版圖經三卷贈送給我。我欣喜之餘感嘆道:「這難道不是長桑君留下的嗎?」(摘自《西河合集》。)朱彜尊在《俞穴圖》拓本跋文中說:京師太醫院的三皇廟裡有一幅俞穴圖,傳說是宋朝天聖年間鑄造的。舊時還有石刻的《針灸經》,仁宗親自題寫書名。靖康之亂時,這本經書從汴京被運到了金國的都城。金國人讓安撫使王楫將它帶回宋國,獻給元朝皇帝。
世祖命阿尼哥新之。至元二年。銅人象成。周身腧穴脈絡悉具。注以水。關竅畢達。明裕陵。命工重修。制序。載實錄。萬曆初。先少保官太醫院使。復時加洗濯焉。言明堂針灸。自黃帝始。其後膏肓孔穴側偃流注三部五藏十二經。失之毫釐。悔且無及。學醫者試摺是圖掛於壁。
晨夕省視之。亦仁術之一端也。(出曝書亭集。)
白話文:
元世祖命令阿尼哥建造這個銅人,在至元二年完工。銅人像身上標明所有腧穴和經脈,並注入水,使水流經所有關竅,道理清楚明白。明朝裕陵皇帝命工匠重新修理銅人,並撰寫說明,載入國史。萬曆初年,曾經擔任太醫院使的官員,經常清洗維護銅人像。傳說針灸之術最早出自黃帝,後來逐漸失傳。因此,膏肓、孔穴、流注、三部、五藏、十二經等要穴位置不精準,就會後悔莫及。學習醫術的人,不妨將銅人像圖掛在牆上,作為參考。
案萬曆中。巡按山西監察御史。趙文炳含章重刊銅人圖四大幅。今摺而插入於靳賢針灸大成帙中以傳。趙大成序云。令能匠於太醫院。肖刻銅人。著其穴。並刻畫圖。令學者便覽而易知焉。然則朱氏所跋。蓋趙所刻原本。而非銅人經也。又案一統志云。元至元間。自汴移置此。
白話文:
在明朝萬曆年間,巡按山西的監察御史趙文炳重新刊印了四幅銅人圖,並將它們折疊插入靳賢的《針灸大成》書中流傳。趙文炳在序言中說,他命能工巧匠在太醫院雕刻了一個銅製的人體模型,並在上面標註了穴位,還繪製了圖畫,讓學生們觀看後可以輕鬆瞭解穴位。因此,朱氏的跋文所指的是趙文炳雕刻的原本,而不是真正的《銅人經》。另據《一統志》記載,元朝至元年間,銅人從汴京遷移到了現在的地方。
日下舊聞。引燕都遊覽志亦云爾。而朱氏為靖康之亂。輦入金者。恐誤。且考元史。按撫使王楫使宋而進於元者。乃銅像。非碑石也。蓋此跋。湊合元史及一統志。一時偶然所作。故有此等差舛。不足深咎也。
白話文:
近日流傳的消息,引述《燕都遊覽志》也是這樣說。但朱氏是靖康之變時被載入金國的,恐怕有誤。再查閱《元史》,按撫使王楫奉命前往宋朝,並進獻給元朝的,是銅像,不是碑石。這篇題跋可能是作者一時拼湊《元史》和《一統志》後隨意寫的,因此有這些偏差,不足為奇。
姜希轍重刊銅人針灸經序曰。針灸圖經者。宋天聖中禁方書也。範銅象人。分布腧穴於其身。而畫之竅之。且制經三卷。播之石。案圖考經。其諸視夫藏絡也。如視肌發。甚盛事也。暨其後而石已泐。銅已漫矣。明正統中。覆命礱其石。範其銅。官醫守之。且加詳焉。今則銅毀石裂。蔑略罔存。偶從敝篋中。忽檢得舊本圖經三卷。
白話文:
姜希轍為重印的《銅人針灸經》作序說:針灸圖經是北宋天聖年間的禁書。範銅仿照人體製成銅像,標示出人體的穴位,並把它刻畫出來。此外,還編寫了三卷經文,刻在石碑上。根據圖像和經文,可以查看五臟六腑和經絡,就像看到皮膚和肌肉一樣。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到了後來,石碑已經被風化了,銅像也鏽蝕不堪了。明朝正統年間,奉命重新打磨石碑,鑄造銅像,並由官醫負責保管,並添加了更詳細的內容。如今,銅像毀壞,石碑破裂,早已不復存在了。偶然間,我在破舊的箱子裡發現了《銅人針灸經》舊版的圖經三卷。
案姜字公望。康熙甲戌。序此書。雍正甲寅間鐫。即與徐三友本無異同。蓋翻雕徐本者。其得舊本云者。不過欺人耳。而其序全襲毛西河。但少改西河之聱牙。而為平坦矣。意者姜偶見此序於毛集中。因冠徐本之首。題以已名以眩干世。此可鄙也。
白話文:
案姜字公望在康熙甲戌年寫了這本書的序言。雍正甲寅年間出版,與徐三友的版本沒有什麼不同。那些翻刻徐本的人,說自己得到舊版本,不過是欺騙世人罷了。而姜序言是完全抄襲毛西河的,只是稍微改變了毛西河的生僻用詞,使其更通順。可能是姜偶然在毛集中看到這篇序言,於是冠在徐本之首,署上自己的名字以迷惑世人。這是很卑鄙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