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卷中 (8)
卷中 (8)
1. 八月生子
董含蓴鄉贅筆。載俗傳七月生子生。八月生子死。西鄰有朱氏。妻八月產一子。妾七月產一子。妾產者周歲而殤。妻所生至今無恙。醫書以胎成七月。屬太陰脾經脈。內屬於肺。土能生金。故壽。八月屬手陽明脈。內屬於大腸。生氣交於泄氣。故夭。此論似不足執以為據也。
按張志聰注素問六元正紀云。七月所生小兒。能育而亦多長壽者。蓋七月乃肺藏司養。肺屬天。而主氣主血。天一生水。感天地之氣而生。故育。九月十月。乃少陰太陽所主。皆感陰陽水火而生。若夫八月。乃陽明大腸主氣。感陽明之府氣而生。故雖生而不育。董氏所引醫書。
未有所考。與隱菴之言少異。要之此說不足信據。然世人多知之。故錄此。
白話文:
這段文字出自董含的《蓴鄉贅筆》。文中提到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七月出生的孩子能活,而八月出生的孩子則容易早夭。舉例來說,西邊鄰居有一戶姓朱的人家,他的妻子在八月產下一子,而妾在七月也生了一子。結果,妾所生的孩子在滿一歲時就去世了,反倒是妻子生的孩子到現在都還健健康康的。
根據醫學典籍,胎兒在母體內七個月時,其身體機能主要由脾臟和肺部負責,脾屬土,肺屬金,土能生金,所以七月出生的孩子生命力較強,壽命較長。而八月出生的孩子,其身體機能主要由大腸負責,大腸屬手陽明脈,內屬大腸,此時的生氣和泄氣交錯,因此孩子較易夭折。不過,這種說法似乎並不能成為定論。
按照張志聰對《素問六元正紀》的註釋,七月出生的小孩,因為肺臟在這個月份負責養育功能,肺又主氣和血,且肺屬天,天一生水,所以受天地之氣影響而生的孩子,生命力較強。而九月和十月出生的孩子,受少陰和太陽兩個陰陽極端的影響,也是受陰陽水火影響而生。但八月出生的孩子,主要受大腸主導,大腸屬陽明,受陽明腑氣影響而生,所以即使出生,生命力也較弱。
董含引用的醫書來源不明,與隱菴的觀點有些不同,但總體來說,這種說法並不可信。然而,這種觀念在民間廣為流傳,因此這裡將其記錄下來。
2. 古方
古方二字。唐人有於詩中用之者。如盧綸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又雍陶新句有時愁里得。古方無效病來拋。是也。天下皆知學古方書矣。見宋陳振孫書錄解題。外臺秘要部。
白話文:
【古方】
「古方」這兩個字,在唐代有人在詩歌中使用過。例如盧綸寫到:在寂寞的日子裡,誰會關心我的疾病?想來只有你會去尋找古老的療法。再如雍陶所寫:新的詩句偶爾會在憂愁中產生,但當疾病來臨時,那些古老療法卻被拋棄,因為它們似乎沒有什麼效果。
這顯示,當時天下的人都知道學習古老的醫書。根據宋代陳振孫的《書錄解題》中對「外臺祕要」部分的記載,可以瞭解到當時人們對於古方的研究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