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卷中 (4)
卷中 (4)
1. 痎
吳處厚《青箱雜記》云:「蜀有痎市,而間日一集,如痎瘧之發;則其俗又以冷熱發歇為市喻。」謝肇淛《五雜組》亦云:「西蜀之市,謂之亥;亥者痎也;痎者瘧也,言間日一作也。」吳注《素問》,引《方言書》曰:「夜市謂之痎市。」與二書所言異。按《說文》:「痎,二日一發瘧也。」吳說恐是杜撰。
白話文:
吳處厚在《青箱雜記》中提到,四川有一種市場稱為「痎市」,這種市場每兩天開市一次,就像痎瘧這種疾病一樣,每隔一天發作一次。當地的風俗習慣是用冷熱交替、發病休息來比喻市場的開閉。謝肇淛在《五雜組》中也有相似的描述,他說在西蜀,市場被稱為「亥」,而「亥」就是「痎」,「痎」就是「瘧」,意思就是每兩天發生一次。不過,吳氏在註釋《黃帝內經·素問》時,引用了一本方言書,說夜晚的市場被稱為「痎市」,這和上述兩本書的說法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痎」指的是每隔兩天發作一次的瘧疾。因此,吳氏的解釋可能並非出自正統的典籍,可能是他自己創造的。
2. 讓
急就篇。消渴歐逆咳懣讓。顏師古注。讓。大便節蘊。積而利也。讓即聖惠方。所謂襄利。幼幼新書。所謂釀瀉。劉昉云。釀者如酒之意。皆疳積為病是也。通雅。以為五泄之大瘕泄。誤。
白話文:
「急就篇」中提及的「消渴歐逆咳懣讓」。顏師古註釋說,「讓」指的是大便在腸道中聚集堆積,形成便祕的情況。在「聖惠方」中所稱的「襄利」,以及「幼幼新書」中所說的「釀瀉」,都是指這種病症。劉昉解釋,「釀」字有如釀酒的意思,顯示這種病症是由於食物積滯不化造成的。在「通雅」一書中,將「讓」歸類為五種下瀉病症中的「大瘕泄」,這是錯誤的分類。
以上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3. 鄭聲
鄭聲,重語也,義未明晰。田藝蘅《留青日札》云:「鄭聲淫。」今考鄭詩非淫,鄭聲則淫。淫者,聲之過也,猶雨之過者曰淫雨,水之過者曰淫水,故曰溢也。
《左傳》曰:「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和平,謂之鄭聲。」許慎《五經通義》云:「鄭重之音,使人淫過也。」得之而義自見。
4. 登豆瘡
林恆齋(良以)云:巢源登豆瘡。登當是豋字訛;考字收,豋與碗同;楊升庵引唐六典,有豋豆音彎;即豌豆。外臺引巢源曰:其瘡形如豌豆,亦名豌豆瘡。可以證矣。恆齋元祿中醫官;博覽群籍;著書數種。予藏其病名續錄;怪疴續抄;並有益於學者。
白話文:
林恆齋(又名良以)說,根據巢源的記載,「登豆瘡」中的「登」字應該是「豋」字的誤寫。「豋」在字典裡的解釋和「碗」相同。楊升庵引用唐朝的典籍《唐六典》中,「豋豆」的發音為「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豌豆」。在外臺祕要一書中,同樣引用了巢源的描述:這種瘡的形狀就像豌豆一樣,因此也稱為「豌豆瘡」。這一點可以作為證據。林恆齋在元祿年間擔任中醫官,他廣泛閱讀各類醫書,並且寫了幾本書。我收藏了他所著的「病名續錄」和「怪痾續抄」兩本書,對於學習醫學的人來說,這些書都非常有幫助。
5. 社公
[續醫說。引席上輔談云。] 今人指發眉如雪,而肌肉純白者,以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 閱宋人衛生總微論,不治病胎內十二症中,有社老。 又書影云:人之賦形有羊白。星家:金羊鬼宿次未,塚宅偏感其氣,則人羊白。是乃此邦呼為白子者。
白話文:
[社公]
繼續討論醫學理論。引用席上輔的談話內容,他提到現在人們會形容頭髮眉毛像雪一樣白,而且肌膚也是純白色的人,認為他們是在社日那天懷上的胎兒,因此,男性就被稱為「社公」,女性就被稱為「社婆」。查閱了宋代的衛生總微論,其中記載了胎兒在母體內可能遇到的十二種病症,其中有一種叫做「社老」。另外,在書影中有記載,人的形體有時會呈現出羊白色的現象,據星象學家解釋,這是因為金羊鬼宿次未的氣息影響,如果墳墓或住宅受到了這種氣息的影響,就會產生羊白色的現象,這也就是當地人所稱的「白子」。
換句現代的話來說,我們在談論醫學知識。席上輔提到了一個現象,就是有些人頭髮和眉毛白得像雪,皮膚也呈現純白,這些人被認為是在社日那天懷上的胎兒,所以男性會被叫做「社公」,女性則被叫做「社婆」。我在宋朝的衛生總微論中看到,胎兒在母體內可能遇到的十二種病症中,有一種叫「社老」。此外,書影中也有記載,人的身體有時會出現羊白色的現象,星象學家解釋這是因為金羊鬼宿次未的影響,如果墳墓或住宅受到這種影響,就會產生羊白色的現象,這就是當地人所謂的「白子」。
6. 野雞
外臺:小兒野雞,下部癢悶。
程衍道云:野雞未詳。按草木子云:漢呂后諱雉,改雉名野雞。人患痔者,名野雞疾。因知本草拾遺:蛇婆主治五野雞病,即五痔爾。
而直指方云: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飢,腹不痛,里不急,名曰野雞。
又醫說云:以大便艱難為野雞痔。謂欲便而復止故也。
此則不幹呂后之諱;別是痔中之一證。
白話文:
【野雞】
根據古籍《外臺》,有提到兒童會得一種稱為「野雞」的病,其症狀為下體部位感到搔癢且悶熱。程衍道指出,「野雞」一詞的確切含義尚不明確。根據《草木子》的記載,漢朝時,由於呂后名為雉,為了避諱,雉鳥被改稱為野雞。因此,人類若患有痔瘡,又被稱為野雞病。由此可知,《本草拾遺》中記載的蛇婆能治療五種野雞病,實際上就是指五種不同類型的痔瘡。而《直指方》則提到,如果長期大便出血,食慾旺盛但卻容易感到飢餓,腹部無痛感,肛門內部也無緊迫感,這也被稱為野雞病。
此外,《醫說》中提及,大便困難被視為野雞痔的一種表現,這指的是在排便時,患者想要排便卻又突然停止的情況。這種情況並非因為避諱呂后的名字,而是痔瘡疾病中的一種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