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蔭拙者

《醫賸》~ 卷中 (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7)

1. 同身寸

俞穴分寸。滑氏以降。以骨度取之。王太僕所謂同身寸者。未知何寸。徐春甫遂有同指寸之說。肘後方。取巨闕法云。以赤度之。(赤尺。古通。)下經曰。岐伯以八分為一寸。亦未知何尺。考晉書裴頠傳云。今尺長於古尺。幾於半寸。樂府用之。律呂不合。史官用之。曆象失占。

白話文:

對於俞穴的取穴位置,從滑氏時代開始,是用骨頭的長度來取。王太僕所說的「同身寸」,不知道是指哪種尺寸。徐春甫便提出了「同指寸」的說法。

《肘後方》中取巨闕穴的方法說,用赤尺來取。(赤尺,古時通用。)

《內經》說,岐伯用八分作為一寸。但也不知道是用哪種尺。考證《晉書·裴頠傳》,記載說:現在的尺子比古時候的尺子長,大約多了半寸。如果用現在的尺子來配合樂府,那麼音律就會不合;用來配合史官記錄曆法,也會出現錯漏。

醫署用之。孔穴乖錯。此三者度量之所由。得失之所取徵。皆絓閡而不得通。此乃似用常尺。要之無論古人所用。即肥瘦修短。隨取而隨而無差者。莫若骨度焉。此乃千古不刊之活法也。近重表弟山崎子政(譱),創制骨度折量尺十二條。不啻用心之苦。捷便未有過於此者焉。

白話文:

此醫署用之,共三件:孔,穴,尺。孔穴錯亂,這三種度量根據標準不同,取證時或得或失,既雜亂也不通順。這就像用普通尺子,無論古人用那種尺子,都要考慮肥瘦、高矮而隨即採取,沒有偏差的,沒有骨度更好。這是千古不變的實際用法。近來表弟山崎子政(誤),創制了十二條骨度尺。他花了許多苦心,但快捷方便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2. 針下胎

針術之妙。李洞玄於長孫皇后。屠光遠於番易酒官之妻。龐安時於桐城民家之婦。凌漢章於吳江貴家之婦。張公壽於松江一婦。(出都公譚纂。)高郵一醫。於寠人妻。(出讀律佩觿。)又滑壽(紹興府志。)焦蘊穩(海州志。)丁毅(江寧府志。)殷榘(儀真縣誌。)之於臨產婦人。

白話文:

針灸術的奇妙之處。李洞玄為長孫皇后針灸。屠光遠為番易酒官的妻子針灸。龐安時為桐城的平民女子針灸。凌漢章為吳江的貴婦人針灸。張公壽為松江的一位女子針灸。(出自都公譚纂。)高郵的一位醫生為病人的妻子針灸。(出自讀律佩觿。)還有滑壽(紹興府志)、焦蘊穩(海州志)、丁毅(江寧府志)、殷榘(儀真縣誌)等人為臨產的婦人針灸。

或云兒執母心。或云兒手掛母腸。皆隔腹針兒手。胎下而視兒掌有針痕。夫兒居母腹中。在胞內焉。此決理之所無而傳紀載之。實可疑矣。

白話文:

有些人說胎兒抓住母親的心臟,有些人說胎兒的手懸掛在母親的腸道上。這都是通過隔著腹部用針刺入胎兒的手而發現的。胎兒出生後觀察其手掌,會發現針孔痕跡。但是,胎兒在子宮內,怎麼可能在胞衣裡面接觸到外物呢?這個道理是說不通的,流傳下來的記載實在是令人懷疑。

3. 針不出

齊東野語云。趙信公在維揚制閫日。有老張總管者。北人也。精於用針。其徒某得其粗焉。一日信公侍姬苦脾血疾。垂殆。時張老留傍郡。亟呼其徒治之。某曰。此疾已殆。僅有一穴。或有療。於是刺足外踝二寸。徐而針為血氣所留竟不可出。其徒倉惶請罪曰。穴雖中。而針不出。

白話文:

《齊東野語》記載,趙信公鎮守維揚時,有一位姓張的老總管,是北方人,精通針灸。他的徒弟學到了他的一些本事。

一天,信公的侍妾患有脾血疾病,危在旦夕。當時,張總管不在維揚,信公急忙找來他的徒弟醫治。徒弟說:「這個病已經很嚴重了,只有一個穴位有可能治癒。」於是,他在侍妾的足外踝兩寸處扎針,針慢慢地被血氣吸進去,無法拔出。徒弟驚慌失措地請罪說:「穴位雖然找對了,但針卻拔不出來。」

此非吾師不可。請急召之。於是命流星馬宵征。凡一晝夜而張至。笑曰。穴良是。但未得吾出針法耳。遂別於手腕之交刺之。針甫入。而外踝之針躍而出焉。即日疾愈。又新安文獻志云。程約字孟博。婺源人。世工醫。約精針法。同邑馬荀仲自許齊名。約不許也。太守掌爰嘗有疾。

白話文:

只有我的老師可以治療。請趕快請他來。於是派快馬日夜兼程。不到一天一夜,張醫生就到了。他笑著說:「這個穴位沒錯,只是你沒用我教的針法罷了。」於是他在手腕的交接處刺了一針。針剛刺進去,外踝的針就跳了出來。當天,疾病就痊癒了。另據《新安文獻志》記載:程約,字孟博,是婺源人。世代行醫。程約精通針灸之法。同鄉馬荀仲自認醫術與他齊名。但程約並不承認。太守掌爰曾患病。

馬為左脅下針之。半入而針折。馬失色曰。是非程孟博不可。約至。乃為右脅下一針。須臾而折針出。疾亦隨愈。由是優劣始定焉。今醫家遇針不出。乃針他穴道。正與張程之術符矣。

白話文:

馬某人的左脅下方針灸,針插入一半時折斷了。馬某人變了臉色說:「這件事不是程孟博做不可。」約定時間到了後,程孟博為他刺針於右脅下方,不久折斷的針頭就出來了,而他的病也隨之痊癒了。因此,針灸醫師的高低優劣才得以明確。現在的醫家遇到針出不來的情況,就會在其他穴道針刺,這正好與張程之術相符。

4. 八脈名義

衝脈。起於氣衝。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難經既論之。但餘四脈。未詳其義。楊玄操云。督之為言都也。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養之本。故曰位中極之下。長強之上。予切疑任者妊也。在女子則可。至男子則窮矣。因考四脈。皆取義於衣物耳。督⿱敄牛也。又作裻。其脈行脊中行。

白話文:

衝脈

衝脈的起始點來自「氣衝」。

陽維脈陰維脈 是遍佈全身的經絡。這兩種經脈在《難經》中已經有記載。

但另外四條經脈(督脈、任脈、帶脈、沖脈)的意義在經文中沒有詳細說明。

楊玄操說:「『督』是『都』的意思,是指總督全身之氣;『任』是『妊』的意思,是指懷孕養育的根本。」這兩種經脈被稱為「位中極之下,長強之上」,位置在肚臍正下方,長強穴的上面。

我認為「任」是「妊」的意思這個說法,在女性身上是可以適用的。但是對於男性來說,這個說法就不成立了。

於是我考證了四條經脈的名稱,發現它們都是源自於服飾。

督脈又稱「督裻」,「裻」是一種護腰的服飾。督脈沿著脊椎的中央走行。

猶衣⿱敄牛之在於背後。申生偏衣。國語。作衣之偏裻之衣。韋昭注。裻在中。左右異。故曰偏。史趙世家。王夢衣偏裻之衣。正義。按裻。衣背縫也。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釋文引李注云。督中也。趙注。奇經八脈。中脈為督。衣當中之縫。亦謂之督。見禮記深衣注是也。

白話文:

就像衣領對應著背部一樣。申生穿著偏斜的衣服,就是《國語》中所說的「偏衣」,即衣服的偏一邊。韋昭注釋:「裻在衣服中間,左右不同,所以稱為『偏』。」《史記·趙世家》記載:「趙王夢見自己穿著偏斜的衣服。」按語:「裻是衣背的縫線。」《莊子·養生主》說:「督脈作為經脈。」《釋文》引李注云:「督是中脈。」趙注:「奇經八脈中,居於中間的脈絡為督脈。」衣服中間的縫線,也稱為督,見《禮記·深衣注》。

督已為衣當中之縫。任則為衽之義。其脈行腹中行。猶衣衽之在於腹前也。而帶脈以總束諸脈。猶帶之繞腰也。蹻。草履也。史記。虞卿躡蹻擔簦。二蹻脈。共起於跟中。故取名焉。蹻。音吉約切。滑氏音丘妖切。云是取蹻捷超越之義恐非也。

白話文:

督脈就像衣服中的縫線。任脈就像衣服的領口。它們的脈絡運行於腹部,就像衣服的領口位於腹前一樣。而帶脈則像腰帶一樣束縛所有脈絡。蹻脈就像草鞋,史記中記載虞卿穿著草鞋挑著竹籃。兩條蹻脈都起於腳後跟,因此得此名。蹻,音同「吉約切」。滑氏讀音為「丘妖切」,認為取名自草鞋輕盈敏捷之意,恐怕不對。

5. 脫文校補

濟世拔萃。載遺山阿魏散。治骨蒸傳屍等勞。寒熱羸劣。困倦喘嗽。上阿魏三錢。研。青蒿一握。細切。東北桃枝一握。細銼。□□□病人中指許大。男左女右。以童子小便二升半。隔夜浸藥。明旦煎取一大升。空心溫服。分為三服進。次服檳榔末三錢。如人行十里。更一服。

白話文:

拯救病人的奇藥。

記在《遺山方》中的阿魏散。治療骨蒸傳屍等虛勞病,以及寒熱、虛弱、疲倦、喘咳等症狀。

用阿魏三錢,研碎;青蒿一握,切細;東北桃枝一握,銼細;人中指那麼大的□□□。男人左邊,女人右邊。用童子小便二升半,浸泡藥物過夜。第二天煎取一大升。空腹溫服。分三次服完。接著服檳榔末三錢,走十里路後,再服用一次。

服至一二劑。即吐出蟲子。或泄瀉。更不須服余藥。若未吐利。即當盡服。病在上即吐。在下即利。皆出蟲如馬尾人發。即差。萬金良藥。可以當之。予當欲試用此方。然所缺三字。未知何字。亦無他本可校。因姑置之。後偶閱王漁洋居易錄。引元遺山續夷堅志。載此方。所缺乃甘草如三字。

白話文:

服了這藥方一到兩劑後,就會吐出蟲子或瀉出來,這樣就不用再吃其他藥了。如果沒有吐出來或瀉出來,那就要把這個藥方吃完。病情在上的話會吐出來,病情在下的話會瀉出來,都會吐瀉出如馬尾或人頭髮一樣的蟲子,這樣就會好了。這是非常有效的藥方,可以當作千金良藥。我本來想要試用這個方子,但是有三個字不見了,不知道是什麼字,也沒有其他版本可以參考。所以暫時先放著不管。後來我偶然看到王漁洋的《居易錄》,引用了元遺山的《續夷堅志》,裡面載有這個方子,缺失的三個字是「甘草如」。

遂得補完之。但此藥。如斯邦人。不堪臭。因改為丸子用之。頗有效驗。噫此三字。不得之方書中。而校補。不量於說部而得之者。抑亦奇矣。醫焉可不涉獵群籍乎。

白話文:

如此一來就補齊了內容。但是這個藥方,像這種人,受不了它的臭味,因此改成做成丸子來服用,效果相當不錯。唉,這三個字並非出自醫書,而是在校對時,從小說類書籍中找到的,這倒也真奇特。醫生怎麼能不涉獵各種書籍呢?

6. 紙鳶放鴿

續博物志云。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兒張口望視以泄內熱。香祖筆記。引張合宙載云。張鐸僉事言。鴿能闢小兒疳氣。當多房養之。清暑令兒開房。故其氣著面則無疳氣。邦俗云。病瘵人可弄烏貓。患風人。宜乎觀鶩。必有所由。

白話文:

後來的《博物志》中說:現在的風箏,透過拉動絲線而上升。讓孩子仰頭望著它,可以宣洩內熱。

《香祖筆記》中引用了張合宙的記載:張鐸僉事說,鴿子可以避開小孩子的疳氣。應該多在房子中飼養鴿子。在炎熱的夏天,讓孩子在有鴿子的房間裡玩,因此鴿子的氣息拂過孩子的臉龐就可以避免疳氣。

民間習俗說,患有肺癆的人可以養一隻黑貓。患有風濕病的人,適合觀賞鴨子。這些說法一定有其來源。

7. 瘡毒發痢

王世懋二酉委譚云。予歷藩臬。於寮寀間。見異症。因錄以俟知醫者。秦方伯淦。右轄楚中時。背脅間生一痰核。漸大如瘤。聞荊南有善醫者。須服藥滿百帖始除。即少弗效也。如數服之果愈。遷為豫章左。至時了無恙。亡何足微蹇。問之云。足面似簇筋。令童子捫之傷皮耳。

白話文:

王世懋在《二酉委譚》中記載:我曾擔任過地方官員。在任期期間,曾遇到過一些奇特的疾病,便將它們記錄下來,以便請教懂醫術的人。秦州知府甘某,當時駐守湖北地區,他的背部和肋骨之間長了一個痰核。痰核逐漸長大,像腫瘤一樣。甘某聽說荊南地區有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說服下整百帖藥方纔能治癒,即使少一帖藥方也會無效。甘某於是如數服藥,果然痊癒。後來,他調任江西南昌知府,到任後身體已無恙。不久後,甘某的腳輕微崴了腳,詢問病情後得知,他的腳面上好像有筋團簇集在一起,讓僕人觸摸,發現只是皮外傷而已。

已遂愈。數日而病痢。提學江公以東。私謂同寮曰。大夫其非痢之謂。疾殆不起乎。余怪而問之。曰。余非知醫者也。先大夫先患足瘡。一如秦公。已而下痢。竟不治。蓋瘡毒所發也。秦公乃竟死。一閩參政王公懋德。自延平歸。忽瘦甚。鬚髮皆枯。云是消渴證。百方藥之弗效。

白話文:

秦公病情已好轉。但過了幾天,又得了痢疾。提學官江大人到東院,私下對同僚說:「太醫所說的不是痢疾,恐怕病很嚴重,難以痊癒。」我感到奇怪,就問他。江大人說:「我不是懂得醫術的人,但我先父以前得過足部瘡症,和秦公症狀一樣。後來也得了痢疾,最終不治。這是瘡毒發作引起的。秦公最後也死了。另有一位福建布政使王公懋德,從延平回來後,突然消瘦,鬍鬚和頭髮都枯萎了。他說這是消渴症。所有藥物都沒有效果。

先是延平一鄉官。潛謂人曰。王公病。曾有嘗其溺否。有此患者。溺甚甜。此不治驗也。王后聞之。初試微甘。已而漸濃。愈益甜。王亦自知必不起云。消渴病聞之。溺甜則未之前聞也。豈亦糞甜苦之類乎。二事皆醫說所未載。予前年視一士人妻歲五十餘。云常穿玄𧍒線。一日於指節間。

白話文:

從前延平府有一位鄉官,偷偷對人說:王公的病,有沒有人試過他的尿是甜的嗎?有一位病人,他的尿非常甜,這是無法治好的症狀。王后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最初試了一下,尿有些微甜。後來漸漸越來越濃,越來越甜。王公自己也知道自己必將死去。患有消渴症的人聽說過尿甜的,但從來沒有聽說過糞便甜苦的。這兩件事都是醫書上沒有記載的。前年我診視一位五十多歲的士人的妻子,她說自己經常穿著黑色的絲線,有一天在手指關節之間發現了一條黑絲線。

針尾所觸。生小瘡。狀如瘊子。後漸腫起。延及臂肘發紅紫暈。不堪痛楚。日夜號呼。瘍醫祝藥。數日而愈。尋患痢。日數十行。所下如爛魚腸。百方無效。時予偶記麟洲所筆。心斷其必死。後果然。至渴疾嘗尿。則見外臺秘要。而許學士本事亦有說。麟洲儒者。或未及檢爾。

(嘗糞甜苦。見吳越春秋。)

白話文:

針灸時,針尾觸及皮膚,會生出小瘡,形狀像疣。後來小瘡逐漸腫大,蔓延到手臂和肘部,發出紅紫色。患者疼痛難忍,日夜嚎叫。獸醫和巫醫用藥祝禱,幾天後病情纔好轉。之後患者又患上痢疾,每天拉肚子數十次,大便像腐爛的魚腸。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法治癒。

當時,偶爾想起麟洲先生的筆記。心裡判斷患者必定會死亡。後來果然如此。患者因極度口渴試著喝自己的尿。查閱《外臺祕要》和許學士的《本事》,也記載了類似案例。麟洲先生是儒生,可能沒能查閱到這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