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卷上 (14)
卷上 (14)
1. 初學診脈
初學診脈之際。心以為弦。則如弦。既又以為緊。則如緊。除浮沉小大滑澀等之外皆為爾。譬之靜坐聞鵓鴿聲。心認脫布褲而聽之。則莫聞而不脫布褲。認德不孤而聽之。則莫聞而不德不孤。蓋心預有所期也。王叔和曰。心中易明。指下難晰。方此際洗盡胸次所蓄。寓孔神於三指頭。自然得矣。
白話文:
在剛開始學習如何診脈的時候,你會覺得脈象像是琴絃一樣,再細細感受,又覺得像是緊繃的。除了浮、沉、小、大、滑、澀等基本脈象外,其他的感受都基於你心中的想法。這就像當你靜坐時聽到鵓鴿的聲音,如果你一心認為必須脫掉布褲才能聽清,那麼你就會覺得除非脫褲否則無法清楚聆聽;若你認為只要品德不孤,就能聽得清楚,那你也會覺得只有當品德不孤時才能聽得見。這就是因為心裡有預設的想法。王叔和曾說過,道理上容易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很難分辨清楚。在這樣的學習階段,應該將心中所有的預設想法拋開,把全神貫注的精神放在三根手指上,自然而然就能領悟其中的奧妙了。
2. 劉菽
福建通志。載劉菽者邑諸生也。因善病成醫。醫多奇中。嘗自言負病時。獨居一室。設木案。置瓦瓶食器。雞飛其上。器展轉欲墜地。不為動色。於是療者曰。病可治。故其為醫也。亦以此法愈人。於本草丹溪肘後諸方。多所發明。於貧者不受謝。人以此益歸之。經曰。精神進。志意定。故病可愈。宜乎其病愈焉。而及之於人也。
白話文:
根據《福建通志》的記載,劉菽是當地的一位學子,他因為自己長久患病,為了自我治療而成為醫生,且他的醫術往往能出奇制勝,準確診斷。他曾自述在生病期間,他單獨住在一個房間裡,房內有一個木桌,桌上放著瓦瓶和一些食器。有一次,一隻雞飛到桌上,導致那些器皿搖搖欲墜,但他面不改色,從容不迫。醫生見狀,認為他的病可以治癒,因此,他行醫時,也用這種心態去治療病人。
他對於《本草》、《丹溪》、《肘後方》等醫書有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見解。對於窮困的病人,他從不收取費用,也因此,人們更加信賴並依賴他。正如古書所說:「只要精神充沛,意志堅定,疾病就能被治癒。」他就是這樣治好了自己的病,並且用同樣的方法去治療他人。
3. 千金方
葉夢得避暑錄話云。孫真人為千金方兩部。說者謂凡修道養生者,必以陰功協濟,而後可得成仙。思邈為千金前方時,已百餘歲,固以妙盡古今方書之要,獨傷寒未之盡,似未盡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論。後三十年,作千金翼,論傷寒者居半,蓋始得之。其用志精審,不苟如此。
今通天下言醫者,皆以二書為司命也。按千金傷寒門云,江南諸師,秘仲景傷寒要方不傳。然則方其著千金前方,未曾研其全書也。後及撰翼方,所採摭,亦非今所傳傷寒論。其文字,大抵與玉函經同。知唐以前,傷寒論原自非一通也。翼方世多傳乾隆重刊王肯堂校本,不啻誤文數行,尋墨刊脫數十頁,予常恨焉。聞城東白醫家藏元版,予百計索之,不敢許。丙午冬,米價騰躍,渠不能支,遽欲售之。予因鬻雜書數十帙而購之。乃大德乙已,梅溪書院所刊,文字端正,首尾完備,與肯堂本異。予既得之,喜劇。明年六月,浪華木世肅(孔恭),不量以元版前方,千里郵致以貽。
於是儼然雙璧,始具於插架。古人云,好學之篤,又有好書濟其求,不堪欣躍,聊筆於此。
白話文:
葉夢得在他的著作《避暑錄話》中提到,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編寫了兩部《千金方》。有人認為,凡是修道養生的人,必須以積德行善來輔助,然後才能成仙。當孫思邈在編寫《千金方》的時候,已經一百多歲,他精通古今各種醫書的精髓,但對於傷寒病的治療,他感覺尚未完全掌握。他似乎並未完全理解張仲景對傷寒病的理論,所以他在《千金方》中對傷寒病的討論並不是很深入。三十年後,他又寫了《千金翼》,其中一半的內容都是關於傷寒病的,顯示他終於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的用心和研究的嚴謹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全國的醫生們都把這兩本書視為生命之書。根據《千金方》的傷寒門所述,當時江南的醫生們都保守著張仲景的傷寒方,不願傳授他人。因此,當孫思邈在寫《千金方》時,他可能並未深入研究過張仲景的全部著作。後來,他在編寫《千金翼》時,引用的資料也並非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傷寒論》。其文字大抵與《玉函經》相同,由此可知,在唐代以前,《傷寒論》原本並非一個完整的版本。
《千金翼》在世上流傳的大多是乾隆年間重新刊印,由王肯堂校訂的版本,但其中有不少誤字,甚至有數十頁的內容被刪去。我一直對此感到遺憾。後來聽說城東有一戶姓白的醫生家中收藏有元代的版本,我千方百計想借閱,但他們始終不肯答應。直到丙午年的冬天,米價飆升,他們無法支撐生活,才突然想要出售。我因此賣掉了幾十冊舊書,換取了這本書。這本書是大德乙巳年,由梅溪書院刊印的,文字端正,首尾完整,與王肯堂的版本完全不同。我得到這本書後非常高興。第二年六月,孔恭(字世肅)又不辭辛苦地從千里之外寄來了元代版的《千金方》,作為禮物送給我。
這樣,我終於擁有了兩部珍貴的古籍,就像得到了兩塊完美的璧玉。古人說,一個人如果熱愛學習,又有好書來滿足他的需求,那真是令人欣喜若狂。我在此簡略地記錄下這些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