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賸》~ 卷中 (6)
卷中 (6)
1. 文人叵信
予前年。得汪伯玉大函集。觀其傳世醫吳橋。文辭遒上。全擬太史公。而其治驗三十餘則。莫不神且奇焉。以為倉公之儔也。常欲得其遺書而讀之。頃者偶閱詹景鳳明辨類函曰。歙岩鎮吳氏醫本未精通。而以奔兢得鄉薦紳薦引。出入郡縣公。遂起鉅富。予嘗同其視一姻家內人病。
白話文:
前年,我收到了汪伯玉寄來的一本大函集。我讀了汪伯玉家傳承的醫家吳橋的故事後,發現他的文筆深奧新穎,完全模仿《史記》的太史公。書中記載的三十多個治病案例,個個神奇靈驗,令人嘆為觀止。我認為吳橋的醫術堪比《扁鵲內經》中的倉公。一直以來,我都想讀一讀吳橋的醫書。最近,我偶然讀到詹景鳳的《明辨類函》中說:歙巖鎮的吳氏醫術並不精通,但是因為勤奮奔走,得到了鄉紳的推薦,得以出入郡縣公所,最終積累了大筆財富。我曾經和他一起診治過一位姻親的內人病症。
日未時。切脈曰。無病。偶感風寒爾。一劑可療。至酉時。復切脈曰。病減矣。及戌時而婦死。死尚不知。可謂醫乎。汪司馬公伯玉。往來主於其家。遂為作傳。以比太倉公。予於是始知其醫之庸劣。而文人之叵信也。
白話文:
還沒到中午。大夫把脈後說:「沒什麼病,只是偶爾受了風寒而已,開一劑藥就可以治好了。」到了下午,大夫再次把脈說:「病情減輕了。」到了晚上,婦人卻死了。還沒來得及知道死訊。這個醫生能說是有水平的嗎?汪司馬公伯玉經常出入這戶人家。於是替婦人寫了一篇傳記,來和著名的太倉公相媲美。從這件事開始,我知道這個醫生水平低劣,而且文人也是不可輕信的。
2. 草藥
本草有解草藥毒方。張景醫說。蕭京救正編。並載草藥不可服之戒。蓋草草粗之義。非草木之草。外科精要云。或用君臣藥。或用草藥。其疾益甚。體仁彙編云。平日有舊病。腹中有草藥。又服君臣藥者不治。已任編云。浙西人。言出自醫家藥籠中者。謂之宦料藥。俗傳單方一二味。謂之草頭藥。婦女酷信此說。不讀書者。從而和之。往往以此誤事。
白話文:
中醫的書籍裡記載著解毒的藥方。張景嶽醫師說:蕭京《救正編》中記載了不可服用草藥的戒律。所謂的「草藥」,是指粗糙的草,並不是草木之草。外科醫書《精要》中說:有人既用了君臣藥,又用了草藥,病情反而加重。《體仁彙編》中說:平時有舊病,腹中有草藥,再服君臣藥就治不好了。任應秋編著的書中說:浙江西部的人,把出自藥販販賣的藥稱作「宦料藥」。民間流傳著一些單方,只用一兩種藥材,稱為「草頭藥」。婦人特別相信這種說法,不讀書的人也跟著信以為真。這樣往往會誤事。
3. 引線候脈
世傳翠竹翁引絲診脈。此醫書所未言。襄陽縣誌。載崔真人名孟傳。北水關人。從族兄授醫學。掃云留月。直為壺公妙術。萬曆朝。太后病篤。真人應召。詔自簾孔引線候脈。投劑立愈。上賜官賜金。皆不受。遂賜以真人號。後於武當羽化。自號撲庵。此恐因小說西遊記孫悟空之事傅會者。
白話文:
相傳,翠竹翁用絲線診脈。這在醫書中並沒有記載。襄陽縣誌中記載,崔真人名叫孟傳,是北水關人。他從堂兄那裡學習醫術。崔真人說,留月的醫術能直達壺公的妙術。在萬曆年間,太后病重,崔真人被召入宮診脈。他隔著簾孔用絲線把脈,並開出藥方,太后服藥後立刻痊癒。皇帝賜給他官職和金錢,但他都拒絕了。於是,皇帝賜他為真人。後來,崔真人羽化於武當山,自號撲庵。這件事可能是因為小說《西遊記》裡孫悟空的故事而編造的。
4. 一貼
藥一貼。始見金匱柴胡飲子方後。或通作帖。蓋是包裹黏貼之義。陳眉公太平清話云。宋朝吳郡士登科者。始於龔誠。其家居崑山黃姑廟。猶藏登第時金花榜帖。乃塗金紙。闊三寸。長四寸許。大書姓名。下有兩知舉花押。又用白紙。作大帖。如藥帖狀。貯金花帖於中。外亦書姓名二字。
白話文:
藥帖:一種藥物。最早見於《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柴胡飲子方。有時也寫作「帖」。表示包裹黏貼的意思。陳眉公在《太平清話》中記載說:宋朝吳郡考中科舉的士子,始於龔誠。他家住在崑山的黃姑廟,至今仍收藏著他當年殿試金榜的「帖子」。帖子上塗有金粉,寬三寸,長約四寸。上面寫著他的姓名,下方有兩位主考官的簽名。另外還用白紙做一張大帖子,形狀就像藥帖一樣。金榜帖收納在裡面。外層也寫著他的姓名。
蓋以此報其人。以此知其制與斯邦藥裹。彷彿相似也。食物亦有稱帖。元李材解酲語云。尚書範谷英。賜食帝前。食菲芽面旨之。一箸而止。帝曰。不中食乎。英曰。臣豈敢。但天廚珍味。臣已領恩矣。山妻久厭糟粕。將以遺之。使知官家有人所不見之物也。帝令盡食之。復賜一帖以歸。
又徐氏筆精。墨一笏筆一帖。
白話文:
這些藥材都按照患者的體質來調配的。因此可以看出朝廷的規定和這些藥方十分相近。食物方面也有搭配適宜的說法。元代的李材在《解酲語》中記載:尚書範谷英曾經受賜在皇帝面前用餐。他吃了一些味道清淡的面條,只吃了一筷子就停下了。皇帝問他:「飯菜不合胃口嗎?」範谷英回答:「臣不敢。只是這些宮廷裡的珍饈美食,臣已經領教了。我的山野老伴早已厭倦了粗茶淡飯,所以我想把這些食物帶回去給她,讓她知道朝廷裡有她見都沒見過的東西。」皇帝讓他把剩下的食物都吃光,又賜給他一份讓他帶回去。
5. 一周
今俗病之劇愈。藥之驗否。皆預期以七日。謂之一周。按郎仁寶七修類稿云。天之所以為天。不過二氣五行。化生萬物。名曰七政。人之所以為生。亦不過陰陽五常之氣行。於六脈見之。名曰七情。天之道惟七。而氣至六日有餘。(氣盈朔虛。推算時刻。)則為一候。故天道七日來復。
人身之氣惟七。六日而行十二經(一日行兩經。)有餘。故人之疾。至七日而輕重判焉。
白話文:
現在流行的疾病大多在七天內見效。藥物是否有效,通常也會在七天內有所預期。這被稱為「一週」。
根據《郎仁寶七修類稿》記載:天的構成是由天地二氣和五行,它們化育出萬物,稱為「七政」。人的生命活動是由陰陽和五種常態之氣的運行,在六條脈絡上表現出來,稱為「七情」。
自然的規律只有七種,而氣運行到第六天之後(氣勢增盛,陰氣衰退,推測時間點),就成為一個時節。因此,自然界的規律每七天循環一次。
6. 高緩
小說。載醫緩姓高。初疑其出何書。又神仙通鑑。扁鵲自稱高緩。後長桑謂之曰。即以高人自許。更濟以謙和。始可免禍。我即以高和名之。後閱鄭夾漈通志。醫緩。即醫和。聲之訛。小說戲文。非無所由。若夫張松北見曹操。以其川中醫有仲景為誇。則無所考。而方中行引以為證者何諸。
白話文:
小說《三國演義》記載,醫緩姓高。最初懷疑他出自哪本書。又《神仙通鑑》記載,扁鵲自稱高緩。後來長桑君對他說,既然以高人自居,再加上謙虛和諧,才能免除禍患。我便取名為高和。後來查閱鄭樵的《通志》,醫緩就是醫和,是音讀造成的訛誤。小說和戲劇並非毫無依據。但是張松在北方拜見曹操時,以四川有名醫華佗為誇耀,這就沒有依據了。方中行拿這件事作為證據,又是為何呢?
7. 艾師
楊鐵崖贈艾師黃中子古樂府云。艾師艾師古中黃。肘有補註明堂方。籠有岐伯神針之海草。(岐伯遺針於海島岸。生艾草。他艾十不及一。)篋有軒轅之燧光。(灼艾禁木火。火鏡火珠。取火佳。)針窠數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銅人孔竅徒紛龐。(華佗針灸。不過數處。)三椎之下穴一雙。
白話文:
楊鐵崖贈送給擅長艾灸的黃中子這位醫師的古樂府歌詞。
黃醫師,黃醫師,你是醫術高明的黃中子。
你肘部下有明堂穴的補註方法。
你的藥籠裡有岐伯針灸治病的艾草。(岐伯曾把針遺留在海島岸邊,長出艾草,它的藥效是其他艾灸草的十倍。)
你的針盒中還有軒轅氏發現的艾灸火種。(用艾灸禁止用木材或火苗,火鏡火珠取火效果最好。)
你的針盒上標註的穴位能把死人救活。
華佗針灸只用了幾個穴位,而現在(楊鐵崖所記載的艾灸)則多達一百七十個銅人針灸孔穴。(數量繁多。)
三椎穴以下,有一對重要的穴位。
二豎據穴名膏肓。百醫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金湯之固正搗穴。快矢急落如飛鶬。梅花道人鐵石腸。昨日二豎猶強梁。明朝道人步食強。風雨晦明知陰陽。老師藥券不受償。何以報之心空藏。施藥勝施羊公漿。會有仙人報汝玉子成斗量。按艾師。又呼灸師。夷堅甲志云。
汝前世為灸師。誤灸損人眼是也。乃以灼艾為業者。今斯邦多有焉。
白話文:
兩個腫塊紮根在膏肓這個穴道,像百般精良裝備的軍隊,難以攻克。用火攻策略,腫塊立刻投降。像守衛森嚴的堡壘一樣穩固,但是卻被直接搗毀。快箭急速射落,就像飛速的鳥雀。梅花道人擁有堅定的意志。昨天兩個腫塊還很強勁,今天道人行步反而更強健。 風雨晦明,知道陰陽變化。老師賜藥,道人不接受回報。用什麼報答老師的心意?我將施藥濟世,勝過施公羊乳。將來會有仙人報答你,讓你獲得玉子,多得像斗量。關於艾灸的記載。此外,關於灸術的記載。夷堅志記載。
8. 果子藥
予每觀世啞科療病。至虛不多用參附之屬。至盛不多用消黃之輩。特主平穩之劑。至其危殆。不敢自省。然而以此馳名致富者頗多。不特斯邦。嘗閱明江邦申歲寒社耳目日書云。小兒醫痘。杭城首推某矣。某用藥極平易簡少。俗所謂果子藥。然渠所謂吉凶分數。約日不差。人以此服之。
白話文:
每次看到世人運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對於虛弱的人,他們不會大量使用人參、附子等補益藥材;對於實證的人,他們也不會大量使用消炎退黃藥物。他們特別注重使用平穩的藥方。等到患者病危時,他們不敢擅自判斷病情。然而,依靠這種方法出名致富的人卻很多,不只在我們這個城市。
我曾經看過明代醫書《江邦申歲寒社耳目日書》,其中記載一位小孩子醫治痘症的醫生,在杭州城特別有名氣。這位醫生用藥非常平易簡少,一般稱為「果子藥」。但他預測吉凶的準確度很高,幾天後就能準確判斷病情。因此,人們都願意服用他的藥物。
予曰。此自其眼力高耳。胸中定耳。渠知痘無藥也。順不必服。逆庸服。險症亦只須果子藥。可保無後怨。倉公傳云。秦越人非能生人。人自當生者。秦越人能使之不死耳。此又可為一不必服藥之明徵矣。
白話文:
我說:這是因為他的判斷準確,心胸寬廣。他知道痘疹沒有特效藥,順其自然就好,不必服藥。逆勢而為才需要服藥。對於兇險的病情,只要使用水果藥材即可,這樣才能保證以後沒有遺憾。倉公傳上說:秦越人不是能夠生出人的,而是人本來就能生,秦越人只是能夠讓人生病的人不死而已。這也可以證明不必服藥的說法。
9. 矢醫
徐東莊醫貫評云。熱既入里。離表已遠。驅出為難。故就大便通泄其熱。從其近也。得汗而經熱從其解。非汗為害而欲祛之也。便矢而府熱從矢出。非矢為難而欲攻之也。醫不察此。專與糟粕為敵。自始至終。但知消克瀉下之法。求一便矢。以畢其能事。夭人生命。如是者曰矢醫。近來斯邦。矢醫極多。可嘆矣。
白話文:
徐東莊《醫貫評》中說:熱邪已經進入人體內部,離體表較遠,這時驅除熱邪有困難。所以,通過大便來排出熱邪,因為這是離熱邪較近的方法。如果出汗,那麼熱邪也會通過經絡排出。出汗並不是有害的,只是不要專門想發汗祛邪。大便通暢,那麼腑中的熱邪就會隨著大便排出。大便並不是有害的,只是不要專門想通便攻下。如果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把大便殘渣當成敵人,從頭到尾只知道消食、破氣、瀉下,只求一次大便,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會奪人性命,這種醫生稱為「矢醫」。近來,這種「矢醫」非常多,令人嘆息。
10. 衣上出火
張芳洲雜言云。景泰中晨出暮歸。抵家天色盡瞑。入室更衣。遂解下裳。暗中有火。星星自裙帶中出。轉摺至揓上。晶熒流落。凡三四見。荊婦相顧失色。不敢言。忽憶張茂先積油致火之說。而余所為裳。乃吳綾。俗所謂油段子。工家又多以脂發光潤。況余被酒體氣蒸郁。或因以致火。
白話文:
張芳洲醫師在雜言中提到,景泰年間,他早上出門,傍晚回家。到家時天色已晚。進屋更衣,脫下下裳。突然在黑暗中看到有火,從裙帶中星火點點地冒出來。火光沿着裙子轉動到腰上,火星四濺流落。總共看到了三四次。荊州的妻子看到這情景,嚇得面面相覷,不敢說話。張醫師突然想起張茂先主張積聚油脂而導致火災的說法。他所穿的衣服是吳地的綾羅,俗稱「油段子」。工匠經常使用油脂來使綾羅更顯光澤。加上張醫師當時喝了酒,身體蒸蒸發熱。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了火災。
亟呼婢令於揓後力曳裳。以手摩之。及手熱幾不可忍。火星星至矣。以此知事物異常者。必有所自。不可遽為驚駭傳惑人也。此他稗官諸書。間載此事。方藥地物理小識云。青布衣。大江西洋布。及人身之衣氣盛者。皆能出火。予先考藍溪公所識一貴婦。每暗中更衣。火星爆出。
白話文:
趕緊叫婢女在手絹後面用力拉她的衣裳。用手撫摸它(衣裳)。等到手熱得幾乎受不了時,火花就出現了。由此可得知,事物出現異常情況,必定有原因。不要輕易感到驚奇或傳播惑眾的言論。這類事蹟偶爾記載在稗官野史中。《方藥地物理小識》上說:青色的布料、西方來的布料以及人身上熱氣旺盛的衣物,都能產生火花。我父親的先祖藍溪公認識一位貴婦人,她每次在黑暗中更衣,都會迸出火花。
因謂婦女櫛發於暗中。及描兒背毛逆摩。俱出火之類。蓋體氣盛者。偶有搏擊而發光者。非真火也。近西洋所齎來一器。其制匣大尺余。一人熱線。一人轉捩。少選執線人體上。火星星出。迸炸有聲。意亦此理也。
白話文:
人們常說婦女在黑暗中梳頭,以及逆向撫摸兒童背部毛髮都會產生火花。這些都是因為身體能量旺盛,偶爾摩擦而產生的發光現象,並非真正的火焰。
最近,西方帶來了一種裝置。它的外殼大約一尺多,由一人加熱電線,另一人轉動它。過一會兒,執線的人接觸到皮膚時,就會產生火花,發出爆裂聲。這與上述現象的原理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