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青囊瑣探》~ 上卷 (4)

回本書目錄

上卷 (4)

1. 野葛救飢人

吉益為則發補虛論。唱萬病一毒說。而一概用攻擊之劑。以樹立門戶。積年痼疾。胃氣未衰者。用峻藥往往取奇效。於是一時遊其門者頗多矣。而其徒既學之。乃泊試之於眾病。亦不免野葛救飢人也。

白話文:

吉益為則提出了補虛的理論,並倡導萬病皆由一種毒素引起的概念。他主張一律使用強烈的攻伐藥物,以此作為他的醫學理論基礎。對於長期的難治疾病,如果病人的胃氣尚未衰弱,使用猛烈的藥物往往能取得驚人的療效。因此,一時間許多人都前來向他學習。

然而,他的弟子們在學會這套理論後,便開始廣泛地將這種方法應用於各種疾病上,這種做法就好比用野葛來餵飽餓肚子的人一樣。暗喻這種做法雖然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有效,但若不加分辨地使用,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問題。

2. 茯苓飲壯元湯

外臺秘要茯苓飲。赤水玄珠壯原湯。天下醫無不口之者。而親讀其書者稀矣。雖知傷寒論為法方之鼻祖。研究之者。十之一二耳。

白話文:

[茯苓飲壯元湯]:「外界對於《外臺祕要》中的茯苓飲以及《赤水玄珠》裡的壯元湯都十分熟悉,幾乎所有醫者都能朗朗上口。然而,真正去閱讀這些古籍的人卻少之又少。雖然大家都知道《傷寒論》是醫學方法和方劑的始祖,但實際上深入研究的人,恐怕也僅僅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

3. 口中糜爛藥

寬政辛亥三月晦。余夢中得口中糜爛百藥不能療之妙方。覺而援筆錄之。其方大黃。黃連。麵粉。各等分。

上三味入絹袋。熱湯浸。頻頻含漱即愈。姑記之以廣同學。

白話文:

在寬政辛亥年三月的最後一天,我在夢中獲得了一個治療口腔潰爛、即使百種藥物都無法治癒的妙方。醒來後,我立即提筆將它記錄下來。這個藥方的成分包括:大黃、黃連、麵粉,這三樣材料用量相同。

將這三種藥材放入絹袋中,用熱水浸泡。頻繁地用此水含漱,口腔潰爛的情況就會好轉。我在此暫且記錄下來,以便與同行分享這一發現。

4. 鵝眼風妙方

予曩歲遊京師。寓柳馬埒木地屋某所。此家以制蠶絲為業。予僑居之間。與其僮僕。評論兩都文物之盛。予則誇東都雄壯。彼則稱京師秀麗。日夜相爭其優劣不休焉。有一甲幹適患鵝眼風。試敷膏諸藥並不效。一日問予曰:貴客可治此乎否?予笑曰:東都醫者。此等小恙猶振稿也。

嘗聞輦轂下名醫眾。而此是小疴。數醫不能治。若遇大患措方如此。則恐至病邪沉淪而不救爾。如予者在東都。醫中之尤拙手。雖然當限七日愈此疾也。彼乞藥。予欲令信。先以旅中所攜平胃散一匙。隱其名與之。相囑曰:須少水和勻擦患處。即以青杉葉一握。置炭火上。乘黑煙升騰之時熏之。

日三回。乃如法行之。五日而全瘳。予歸東都後。歷十載而彼致書以乞治鵝眼之散藥。嗟未知一品青杉葉熏鵝眼有奇效。乃以為奏效者。全在敷藥之力。是以不厭山海千有餘里之遠。致懇書以索蛇足物。予曩欲示奇而偶兼用平胃散者耳。今及得書簡。竊悔向日之權譎。因解其事傳其方。

紀之為後來不可欺人之龜鑑云。

白話文:

[鵝眼風妙方]

以前我在京城遊歷的時候,住在柳馬埒一個製蠅絲人家的木屋裡。我和那家的僕人們,經常討論京城和東都的文化景觀,我總是誇讚東都的壯麗,他們則總是說京城的美麗,我們就這樣日夜不停地爭論誰好誰壞。有一天,這家的一個僕人得了鵝眼風,試了很多藥膏和其他藥物都沒有效果。他問我:「尊貴的客人,你能治療這種病嗎?」我笑著回答:「東都的醫生對於這種小病,就像吹灰一樣容易。」

我聽說京城裡有很多名醫,但像這種小病,卻有幾個醫生都治不好。如果遇到大病,他們開藥方也這樣的話,恐怕病人的病情會越來越重,甚至無法救治。像我這樣的,在東都只能算是最差的醫生,但是,我敢保證在七天內治好這種病。他向我要藥,為了讓他相信,我拿出旅行中帶的平胃散一匙,沒告訴他藥名,給了他。我告訴他,要用少量的水調勻,然後塗抹在患處,再拿一把青杉葉,放在炭火上,趁著黑煙升起時,用煙燻患處。

一天三次,照我的方法去做,五天後他的病就完全好了。我回到東都十年後,他寫信來要我再給他治鵝眼風的藥。他不知道單單用青杉葉燻鵝眼風就有奇效,他以為藥效完全是來自於藥膏。因此,他不辭千里,寫信來要我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我當時只是想表現自己,才偶然用了平胃散。現在收到他的信,我後悔當時的行為。所以,我決定把事情的真相和療法治法告訴他。

我記錄下來,作為未來不要欺騙人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