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青囊瑣探》~ 下卷 (14)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4)

1. 黴瘡經驗治方

加減化毒丸

牛黃,丁香,豬芽(各一錢),琥珀,鬱金(各二錢),硃砂,雄黃,乳香,亂髮灰,白蘚皮,穿山甲(各三錢),製大黃(四錢),白殭蠶(八錢),生生乳(一錢)

上為末。用神麯末五錢打稠糊。入藥搗勻。丸如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早空心服七分。以人參末三分。白湯攪勻。以是送下。每晚空心服三分。以人參末三分。送下如上法。○此方骨痛者無效驗。唯用腐爛數月者尤有效。

當歸膏,治腐爛疼痛者。清血熱。又治灸瘡。

當歸,地黃(各三錢),白蠟(七錢),麻油(四錢)

以當歸地黃入麻油中。鐵銚內煮。候歸地枯浮油麵去渣。下白蠟溶化。將細布濾去滓。聽用。

辰砂膏(性冷),治疳瘡。拔濕毒。止水汁多出。去血熱甚妙。

黃蠟(四十錢),椰子油(十錢),豬脂(十五錢),麻油(夏四十錢冬五十錢)

上四味。以文武火煮片時。細布漉去渣。更將血竭(七錢)鉛丹(四十錢)辰砂(三錢)極細末。微微加攪和。貯磁器。聽用。

大化毒丸

即加味化毒丹。用白丹砂二錢。加人中白。神水。金頂砒。(宜與黴瘡秘錄參看)

牛蒡芩連湯,治魚口便毒如神。

黃芩(酒製),黃連(酒製各二錢半),桔梗,石膏(各一錢半),連翹,玄參,牛蒡子(炒各一錢),大黃(酒),荊芥,防風,羌活(各二分),甘草(一錢)

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或加奇良二錢。

防己排毒劑,治結毒筋骨疼痛。不能步履者。

茯苓,獨活(上),桔梗,川芎(中),枳實(中),柴胡(中),防己(上),甘草(下),生薑(下)

以水二合。煮取一合溫服。

二葛四黃散(見黴癘新書),此方治結毒筋骨疼痛之神方。然數日與之。則以口中糜爛。患者或畏之。是以用此方三日後。間服通聖散末二日。而復與此藥則無有口中腐爛之患矣。凡用化毒丸之類亦復然。但將通聖散作丸耳。此一大秘事。不可與俗人語也。

白話文:

加減化毒丸

需要用到的藥材有:牛黃、丁香、豬牙皂(各一錢),琥珀、鬱金(各二錢),硃砂、雄黃、乳香、亂髮燒成的灰、白蘚皮、穿山甲(各三錢),製過的大黃(四錢),白殭蠶(八錢),還有剛出生的嬰兒乳汁(一錢)。

把這些藥材都磨成粉末,然後用五錢的神麯粉末調成濃稠的糊狀,加入藥粉中一起搗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粉末裹在外面。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七分,用三分的人參粉末用白開水攪勻後送服。每天晚上空腹服用三分,同樣用三分人參粉末送服。這個藥方對於骨頭疼痛的人沒有效果,但對於皮膚潰爛好幾個月的人特別有效。

當歸膏

這個藥膏是用來治療皮膚潰爛疼痛的,可以清除血熱,也可以治療燙傷。

需要用到的藥材有:當歸、生地黃(各三錢),白蠟(七錢),麻油(四錢)。

先將當歸和生地黃放入麻油中,在鐵鍋裡煮,等到當歸和生地黃都煮乾浮在油面上後,撈出藥渣。再加入白蠟融化,用細布過濾掉雜質,就可以使用了。

辰砂膏

這個藥膏性質偏寒涼,用來治療小兒疳瘡,可以拔除濕毒,止住滲出的組織液,清除血熱效果非常好。

需要用到的藥材有:黃蠟(四十錢),椰子油(十錢),豬油(十五錢),麻油(夏天用四十錢,冬天用五十錢)。

把這四種藥材用小火煮一下,然後用細布過濾掉雜質。再加入血竭(七錢)、鉛丹(四十錢)和辰砂(三錢),這些都要磨成極細的粉末,稍微攪拌均勻,然後裝入瓷器中備用。

大化毒丸

其實就是加味化毒丹,要加入白丹砂二錢,以及人中白、神水、金頂砒。(這部分建議參考《黴瘡秘錄》)

牛蒡芩連湯

這個藥方治療像魚嘴一樣的癰瘡,效果非常好。

需要用到的藥材有:用酒炒過的黃芩、用酒炒過的黃連(各二錢半),桔梗、石膏(各一錢半),連翹、玄參、炒過的牛蒡子(各一錢),用酒製過的大黃,荊芥、防風、羌活(各二分),甘草(一錢)。

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服。也可以加入奇良二錢。

防己排毒劑

這個藥方治療因結毒引起的筋骨疼痛,導致無法行走的情況。

需要用到的藥材有:茯苓、獨活(上藥),桔梗、川芎(中藥),枳實(中藥),柴胡(中藥),防己(上藥),甘草(下藥),生薑(下藥)。

用水兩合煮成一合,溫服。

二葛四黃散

(這個藥方可以在《黴癘新書》中找到)這個藥方治療結毒引起的筋骨疼痛效果很好。但是如果連續服用幾天,可能會導致口腔潰爛,患者可能會因此害怕用藥。所以,在使用這個藥方三天後,可以間隔服用兩天的通聖散粉末,然後再繼續使用這個藥方,這樣就不會出現口腔潰爛的情況了。凡是使用化毒丸之類的藥物,也可以這樣處理。只是把通聖散做成藥丸而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秘訣,不能隨便告訴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