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瑣探》~ 下卷 (12)
下卷 (12)
1. 梅瘡餘毒攻眼
清上丸,治瘡毒害眼者。
竹茹(二錢),輕粉(一錢),大黃,黃連,黃芩(各二錢)
上為末。糊丸赤小豆大。辰砂為衣。每早午時黃昏。空心並以十五粒。白湯送下。
敗毒散倍薄荷加天麻,治濕毒侵眼。生赤脈白瞖胬肉。或疼痛者。
內疏黃連湯(審視瑤函),治諸瘡毒。皮色腫硬。發熱作嘔。大便結而脈洪實者。攻及兩眼。或一目赤痛紅腫並治。
黃連,炒梔仁,黃芩,當歸身,桔梗,廣木香,檳榔,赤芍藥,甘草,蘇薄荷(各八分),製大黃,連翹(各錢二分)
上銼。白水二鍾。煎至八分。去滓食遠服。
還陰解毒湯(同上),治梅瘡餘毒未清。移害於肝腎。以致蒸灼。神水窄小。兼赤絲黑白混濁不清。看物昏眊不明。
當歸(酒洗),川芎,生地黃,金銀花(去葉),連翹,黃芩(酒炒各五分),黃連(酒炒),苦參(各一錢),土茯苓,細甘草(各五分),白芍藥(酒洗),麥門冬(去心),玄參(各一錢)
上銼劑。白水二鍾。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梅毒後遺症影響眼睛】
【清上丸】用來治療由傷口毒素影響到眼睛的情況。
配方包括:竹茹(6克)、輕粉(3克)、大黃、黃連、黃芩(各6克)。
將這些成分磨成粉末,做成大小如赤小豆的藥丸,外層裹上辰砂。每天早上、中午和黃昏,在空腹時,各服用15粒,用白開水吞服。
【敗毒散】增強薄荷份量並加入天麻,用於治療濕毒侵入眼睛,造成紅脈、白翳、胬肉,或眼睛疼痛的問題。
【內疏黃連湯】(出處:審視瑤函),針對各種傷口毒素,皮膚腫脹堅硬,發燒、噁心,大便乾結且脈象洪實的情況,如果毒素擴散到雙眼,或單眼紅腫疼痛,皆適用此方。
配方包括:黃連、炒梔仁、黃芩、當歸身、桔梗、廣木香、檳榔、赤芍藥、甘草、蘇薄荷(各約2.4克)、製大黃、連翹(各約6克)。
將所有材料切碎,加入足夠的清水,煮至剩下原水量的80%,過濾掉渣滓,飯前服用。
【還陰解毒湯】(出處同上),用於治療梅毒後毒素未完全清除,轉而影響肝腎,導致蒸灼感,視力變差,伴隨赤絲、黑白色調混濁,視物模糊。
配方包括:當歸(酒洗)、川芎、生地黃、金銀花(去葉)、連翹、黃芩(酒炒各約1.5克)、黃連(酒炒)、苦參(各約3克)、土茯苓、細甘草(各約1.5克)、白芍藥(酒洗)、麥門冬(去心)、玄參(各約3克)。
將所有材料切碎,加入足夠的清水,煮至剩下原水量的80%,過濾掉渣滓,溫熱時服用。
2. 澤醫治烏睛生白星
一老嫗曰。妾壯歲患眼疾。逮內外施治痛楚一定。忽烏睛生白星。累月不去。百方無效。有一澤醫教曰。以兔屎細末。盛青絹袋熱湯浸。頻頻熏洗之則當失矣。乃如法行之而全愈。予頃讀審視瑤函。曰。廣陵甘棠鎮王海明子。痘後睛珠突出。偶一客見之告曰。此目有一藥可治。
不知能得否。詢之乃胎兔也。其父遍覓得之。按方炮製。藥盡而目收。余推幼幼之心。故廣其傳。周按古方有兔血丸兔頭煎湯。皆稀痘妙藥。又本草引藺氏經驗方云。治痘後目翳。用兔屎二七枚。以雌雄檳榔各一枚同磨。井花水調服。百無一失云云。夫兔屎治目疾如此。因並記。
白話文:
一位老太太說,她壯年時得了眼病,內服藥物和外敷治療都極為痛苦,而且效果有限。突然之間,她的黑眼球上長出白色的斑點,幾個月都無法消去,嘗試了各種方法都毫無效用。後來,有一位來自沼澤地區的醫生告訴她,可以用兔糞磨成細粉,裝在青色的絹布袋中,然後用熱水浸泡,頻繁地進行燻蒸和清洗眼睛,這樣白色的斑點就會消失。老太太按照這個方法去做,最終完全康復。
我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叫《審視瑤函》,書中提到廣陵甘棠鎮的王海明兒子,在出疹後眼球突起。偶然間,一個路人看到這情況,便告訴他有一種藥可以治療這種病症,但不知道能否找到。經詢問得知,這藥材是胎兔。他的父親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並按照藥方製作,結果用了藥後,眼球突起的症狀就消失了。
我揣測這位作者寫這段故事,是出於對兒童的關愛,希望這偏方能廣為流傳。據古方記載,有兔血丸、兔頭煎湯等方,都是治療出疹的妙藥。此外,《本草綱目》引用藺氏的經驗方,說用七顆兔糞,與雌雄檳榔各一顆一起研磨,再用井裡的清水調和服用,據說百發百中,不會失手。
既然兔糞能治療眼疾到這種程度,因此我將這些資訊一併記錄下來。
3. 風眼經驗方
風眼初起疼痛太甚。脈浮大有力。先與荊防敗毒散。次宜用防風通聖散主之。或將紫丸取一下。須臨證消息矣。又有淋疾熱毒上攻。發於眼目者。其證與風眼一般。但脈沉為異也。宜以防風。葛根。羌活之類為主。若誤用防風通聖散等瀉下之劑。則必失明。慎之。
白話文:
【風眼經驗方】
如果眼睛因為風邪入侵而剛開始感到劇烈的疼痛,且脈象呈現浮大有力的情況,應先服用荊防敗毒散。接著,適合使用防風通聖散進行治療。或者,可以先服用一次紫丸,但具體的藥物使用情況,必須根據當時病人的實際病情來調整。
另一種情況是,由尿道感染引發的熱毒上攻至眼睛,這種病症和風眼症狀相似,但不同的是脈象會呈現沉象。這種情況下,應主要使用防風、葛根、羌活這類藥物。如果誤用了像防風通聖散這樣的瀉下藥物,可能會導致失明,因此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4. 痘毒入眼
治痘毒入於目之法。痘科諸書詳載之。亦何贅矣。然予有一訣。凡痘當灌膿收靨之時。眼一旦開而復閉者。必毒害乎眼也。此症淚自溢出者。不失明矣。若干枯無淚者。多致失明矣。治之之法。外宜以柳蠹蟲數個。擂如泥絞取汁。頻灌眼內。別以白芥子散貼足心。內宜服清上防風湯。兼用望月砂散兔糞丸。百發百中。累試累驗。
白芥子散
白芥子(上),阿膠(下)
上研細末。米糊調。毒入於左眼者。貼右足心。入於右眼者。貼左足心。七八日而必效。
清上防風湯
防風,黃芩,黃連,梔子,桔梗,白芷,枳殼,荊芥,連翹,薄荷,川芎,甘草
上十二味。水煎。或加兔屎。
望月砂散
穀精草,蜜蒙花,蟬退(去翅足各五錢),望月砂(炒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白湯下。
兔糞丸
兔糞炒乾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酒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治療痘疹病毒進入眼睛的方法。在各種專門討論痘疹的古籍中,這種治療方式都有詳細的記載,但這裡還是提供一個簡易的訣竅。
一般而言,在痘疹發作到化膿、結痂的階段,如果眼睛突然張開又閉上,那通常代表病毒已經影響到眼睛了。如果這種情況下,眼睛有自然流淚的情況,通常視力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是眼睛乾澀,沒有淚液,那可能就會導致失明。
治療這種情況,外敷可以使用數隻柳蠹蟲,將其搗碎成泥狀,然後榨汁,頻繁地滴入眼中。另外,還可以使用白芥子散貼在腳底心,若是左眼受感染,就貼右腳心,反之則貼左腳心。內服方面,則建議服用清上防風湯,同時搭配使用望月砂散和兔糞丸,這些方法經過多次實踐,效果極佳。
其中,白芥子散的配方是:白芥子和阿膠,將兩者研磨成細末,再以米糊調勻。若病毒進入左眼,就貼右腳心;若進入右眼,就貼左腳心,大約七八天就會見效。
清上防風湯的配方包括:防風、黃芩、黃連、梔子、桔梗、白芷、枳殼、荊芥、連翹、薄荷、川芎、甘草,共十二種成分,用水煎煮後服用,有時也會加入兔屎。
望月砂散的配方是:穀精草、蜜蒙花、蟬蛻(去掉翅膀和腳,各五錢)、望月砂(炒熟,一兩),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以熱水送服。
兔糞丸的配方是:將兔糞炒乾後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粒,以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