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青囊瑣探》~ 下卷 (4)

回本書目錄

下卷 (4)

1. 【表證】

發熱惡風,上衝自汗,項強頭痛,寒熱往來,喘急無汗,惡寒身疼,咳嗽咽痛,乾嘔拘急

凡脈浮者表症也。皆自風寒起。當發汗。○病人發熱上衝。頭痛惡寒汗出者。或胸以上似有汗者。或腹拘痛者。或下利者。或如瘧狀。發熱嘔者。發陳湯主之。

發陳湯

茯苓,半夏(各四分),柴胡,桂枝,芍藥,黃芩,生薑(各三分),蒼朮,甘草(各二分)

上九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滓溫服。○若咽喉腫痛咳嗽者。兼用青龍散。

青龍散,治咽腫疼痛咳嗽者。或痰喘咳嗽無汗者。或胸跳目眩者。或咳逆吐食者。或咽痛甚吐痰血者。

茯苓(四錢),大黃,五味子,青礞石(各三錢),甘遂,甘草(各二錢)

上六味為細末。每服八分。白湯送下。或作丸用之亦可。

寒熱往來。振振無汗。頭項強痛。背脊拘急。或呼吸促迫。身體骨節疼痛者。或咽喉喘鳴咳者。並與榮陽湯主之。

治瘡家骨節疼痛。或寒慄者。此方與救疝飲和服。時時以瀉心丸下之。若風濕骨節疼痛者。亦宜以此方和救疝飲。若喘息胸滿。或咳喘久久不愈者。此湯及直行丸。永服斷根本。

榮陽湯

葛根,芍藥,麻黃,桂枝,杏仁,附子,甘草(各二分),生薑(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滓溫服。如惡寒身體骨節疼煩者。和救疝飲與之。如口舌乾燥者。兼用平陽丸。凡大便硬而煩者。兼用解毒丸。

救疝飲,治中風。風濕。痛風。風痹。疝氣。腰痛。腹痛等症。又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或語言蹇澀者。和發陳湯服。若不大便者。兼用解毒丸。又寒疝腰痛。淅淅惡寒。或大便閉結。或瀉下。或腹滿痛按之反不痛者。或胸痹心痛者。或胸腹疼痛。惡寒戰慄者。及腹鳴寒痛。手足逆冷者。並此方主之。又淋疾久不差。腰痛者。和清濟子服。時時以玉丹下之。

茯苓,芍藥(各八分),鬼縛(四分。甲州方言屋暱貲跋慄。此品華名未詳。蓋瑞香之類。),白朮(六分),附子(二分)

上五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溫服。

容平丸,口舌乾燥。渴欲飲水。胸腹疼痛者。此熱痛也。宜此方。若甚者。和解毒丸等分。

石膏(五錢),瓜蔞根(三錢),甘草,黃連(各二錢)

上四味。為末。打米糊丸。梧子大。

解毒丸,治胸痹心痛。或噦噎。腹滿按之痛。大便閉結。或下利臭穢。或面色如醉。言語錯亂者。若發狂者。此方順氣丸各一錢和服。後與瀉心丸。○如嘔家胸痞心煩者。和理中丸。○如吐下止而煩者。及熱在裡心中悸動。煩躁不能眠。或胸痛肩息苦煩。並容平丸和服。○如黃疸病。

腹滿心悸。大便硬者。兼用瀉心丸。○如黃病無餘症者。磁石丸和服。○如積聚家。胸煩。心下痞硬。噯氣者。及大便硬。煩者。並瀉心丸兼服。○如飲食不下咽者。以生薑汁送下此丸。

白話文:

【表面症狀】

患者會感到發燒畏風、頭痛頸部僵硬、時冷時熱、呼吸急促但無汗、畏寒且全身疼痛、咳嗽咽痛、乾嘔且肌肉緊繃。

若脈象浮動,這就是表面病症,通常是由風寒引起的,治療方式應以發汗為主。

患者出現發燒、頭痛畏寒且出汗、胸部以上似乎有汗、腹部拘束疼痛、下痢或類似瘧疾的症狀,如發燒嘔吐,可以使用發陳湯。

發陳湯成分包括茯苓、半夏、柴胡、桂枝、芍藥、黃芩、生薑、蒼朮、甘草。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去渣溫服。若同時伴有咽喉腫痛、咳嗽,可搭配青龍散使用。

青龍散適用於咽喉腫痛、咳嗽、無汗、胸跳、目眩、咳逆吐食、嚴重喉痛吐血的患者。

青龍散成分為茯苓、大黃、五味子、青礞石、甘遂、甘草。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量約八分,用熱水吞服,也可製成丸狀服用。

患者出現時冷時熱、無汗、頭頸部強痛、背部緊繃、呼吸困難、全身骨節疼痛、喉嚨喘鳴、咳嗽等症狀,可使用榮陽湯。

榮陽湯成分為葛根、芍藥、麻黃、桂枝、杏仁、附子、甘草、生薑。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去渣溫服。若畏寒且全身骨節疼痛,可搭配救疝飲服用;若口舌乾燥,可搭配平陽丸。

救疝飲適用於中風、風濕、痛風、風痹、疝氣、腰痛、腹痛等症狀,以及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清等症狀,可搭配發陳湯服用;若便祕,可搭配解毒丸。

救疝飲成分為茯苓、芍藥、鬼縛、白朮、附子。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溫服。

容平丸適用於口舌乾燥、渴想喝水、胸腹疼痛的熱痛患者,若病情嚴重,可搭配解毒丸等份服用。

容平丸成分為石膏、瓜蔞根、甘草、黃連。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加入米糊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狀。

解毒丸適用於胸痹心痛、噯氣、腹脹按壓疼痛、便祕、下痢惡臭、面色紅潤、言語錯亂的患者,若出現發狂症狀,可搭配順氣丸服用;若嘔吐、胸悶心煩,可搭配理中丸;若嘔吐、腹瀉停止但仍感煩躁,或熱在體內、心悸、失眠、胸痛、肩息苦煩,可搭配容平丸服用;若黃疸病、腹脹、心悸、大便硬,可搭配瀉心丸;若黃疸無其他症狀,可搭配磁石丸;若積聚家、胸悶、心下痞硬、噯氣、便祕、煩躁,可搭配瀉心丸;若飲食不下咽,可用生薑汁送服解毒丸。

解毒丸成分為大黃、黃芩、黃連、山梔子。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加入米糊製成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