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青囊瑣探》~ 上卷 (14)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4)

1. 取瘤妙法

瘤有痰瘤有氣瘤。而痰瘤搖之則根與肌肉相離。肉瘤則反之。故痰瘤可取。而肉瘤難取焉。取痰瘤之法。不拘其大小。先以三稜針。刺瘤頭一分許。乃以礬石瓜子大。入針痏。另法礬石末打米糊和調。貼瘤周圍。以紙蓋之。須臾以手搖瘤則當針痏白汁出。乃以濕紙拭去所貼礬石。

再以礬石一二錢。入盞內水解開如稀糊。以雞翎塗之瘤上數十遍。半日許而脫去如神。

白話文:

【取瘤妙法】

瘤分為痰瘤和氣瘤兩種。其中,痰瘤的特徵是搖動時,瘤的根部會與肌肉稍微分離;而肉瘤則剛好相反。因此,痰瘤較易處理,而肉瘤則比較困難。處理痰瘤的方法,瘤的大小並無限制,首先使用三稜針在瘤頂端刺入約一分深,然後將礬石(大約瓜子大小)放入針孔中。另一方法是將礬石磨成粉,混合米糊製成糊狀,敷在瘤的周圍,再用紙覆蓋。過一會兒,用手搖動瘤,會發現針孔處有白色液體滲出,這時應用濕紙擦去周圍的礬石。

接著,將一二錢的礬石溶於盞中的水中,調成稀糊狀,用雞毛沾此溶液反覆塗抹在瘤上數十次,大約半天後,瘤會神奇地脫落。

以上就是處理痰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