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堂治驗》~ 卷下 (11)
卷下 (11)
1. 卷下
瓜蒂加甘草湯方,瓜蒂,甘草(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和食鹽三匕。
【腹痛腳攣】農清衛門母。行年六十有二。輿疾來曰。腹肚板痛。每日午至未。其痛苦尤甚。遂兩腳攣急。不能步者三年矣。雜療不驗。賴仰公神方而已。先生診之。六脈緊弦。心下動。便閱兩腿彎。則有紫絡為羅紋。刺之血溯。三四合。與導水湯。即日愈。歸路不待轎而去。與前方凡百餘貼。
【膝腫腳痛】大津米牙儀兵衛者。年三十。其兩膝下。內廉隆然。有腫引痛及全腳。見先生謂曰。商賈唯逐利。利之所在。東西南北。無不奔走。今疾如此。生產將廢。衣食無所供。苟可速治。雄療劇劑。所不難也。即刺其腫處。數十次。取紫血約可二升。乃愈。
【蟲蠱痢】膳所糀屋嘉兵衛者。師之弟也。其女年十有四。熱痢窘迫。腹肚築痛。日夜百餘行。水穀入口輒逆。憊羸日甚。藩醫皆為疫痢。所行百方。一無應焉。於是主人自來具告之。師倉皇趨訪之。面色未脫。脈微數。臍下磊乎如裹石而撫之曰。是無他。蛔已久矣哉。藩醫之妄舉也。
即作海人草湯三貼。(貼重三錢)與之少頃。上圊下細蟲數百條。前症徐寢。師之歸京也。既明旦矣。使人尋到曰。嘔逆之譴特如忘。復與三貼。(貼重如前)翌復告曰。下三蛔。長各尺余。加餐倍於昔日。凡三旬余全瘥。
海人草湯方,海人草
上一味。水煎。
【胃中停水】山田村農吉右衛門。年三十一。每飲食輒格渟於胃管。而膈內冷如新畜水。偏身酸重。運轉為懶。常下利不已。由是不能從事耒耜者七年許。其所致醫治。或以為風痰。或以為脾虛。皆不驗。請先生其脈伏不應。便戒病者曰。汝灌水。每日一度。灌訖則必可溫覆而發汗。
病者曰諾。後七日來曰。如命者五日。偏身大輕。仍與桃花加生薑湯百餘貼。自是食和。大便以節通。脈亦現然。
【血症】攝津大板植木屋治兵衛者。年三十。造先生請治曰。予始患瘧疾。爾來二年間。通身蒸蒸煩熱無已。又時覺兩脅下有一塊。衝於心切痛。不能禁。輒暈轉自投地。更醫數四。或以為風濕。或以為癇。嘗聞先生芳譽。故來累先生。願請一診。先生乃脈之。數而有力。按其小腹則痛。
面色黯黑。而口吻為最甚。謂之曰。大便甚黑乎。曰然。小便其頻數乎。曰然。乃顧二三子曰。試處方焉。門人或以為癇。或以為奔豚。若瘧母。先生曰皆不然。夫以面色如煤。口吻如蛭。大便黑色。小便頻數。是其血症之諦也。若與桃仁承氣湯。必治矣。病客曰。前年嘗大下血三日。
而宿疾全退。春來復如此。然則先生之言當矣。為黠醫所誤。羈遲久矣。今救予於嶮絕之間者。豈他哉。乃行前方。不日有奇效。
白話文:
[卷下]
瓜蒂加甘草湯方,用瓜蒂和甘草等量磨成粉末,再加入三匕(湯匙)食鹽混合。
一位農民清衛門母,六十二歲,坐轎子來看病,說肚子板狀疼痛,每天午時到未時(約11點到13點)最痛,兩腳抽筋三年,無法行走,各種治療都沒效,只希望能依靠先生的神奇藥方。醫生診脈,發現脈象緊弦,心下有悸動,檢查雙腿彎處,發現有紫色的血管像羅紋一樣,用針刺出血後,給予導水湯,當天就好了,回家的路上不用轎子就能走了。之後又用了百餘貼藥方。
一位大津米牙儀兵衛,三十歲,兩膝內側腫脹疼痛,影響到整條腿。他告訴醫生,做生意要四處奔波,現在生病,工作都做不了,生活沒有著落,只要能治好,再猛烈的藥也願意嘗試。醫生於是多次刺破腫脹處,放出約兩升紫色的血,病就好了。
膳所糀屋嘉兵衛的女兒,十四歲,患熱痢,腹痛,一天大便一百多次,吃東西就吐,身體越來越虛弱。藩醫診斷為疫痢,各種治療都沒效。父親來求醫,醫生診脈,發現脈象微弱,腹部摸起來像裹著石頭一樣,判斷是蛔蟲久積所致,藩醫的診斷是錯誤的。
醫生開了三貼海人草湯(每貼三錢),不久後,女兒排出數百條蛔蟲,症狀減輕。第二天,醫生再次探望,女兒已經好轉。又給了三貼海人草湯,第二天,女兒又排出幾條長約一尺的蛔蟲,食慾也比以前好多了。經過一個多月,病完全好了。
海人草湯方,只用海人草煎水服用。
山田村農吉右衛門,三十一歲,每次吃東西都會停留在胃裡,胃部冰冷,半身酸重,行動遲緩,長期腹瀉,七年來無法耕作。看過很多醫生,有的說是風痰,有的說是脾虛,都沒效。醫生診脈發現脈象很弱,就告訴病人每天灌水一次,灌完水後要保暖出汗。
病人照做,七天後回來,說按照醫囑做了五天,半身輕鬆多了。醫生又給他開了百餘貼桃花加生薑湯,之後食慾變好,大便正常,脈象也恢復正常了。
攝津大板植木屋治兵衛,三十歲,來看病,說他兩年前患瘧疾,一直發熱,兩脅下有塊狀物,壓迫心臟,疼痛難忍,經常暈倒。看過很多醫生,有的說是風濕,有的說是癇症。聽說醫生很有名,所以來求治。醫生診脈,發現脈象數而有力,按壓小腹疼痛,面色黯黑,嘴唇尤其黑。醫生問他大便是否黑色,小便是否頻繁,病人說是。醫生就問診的幾個學生,他們有的說是癇症,有的說是奔豚,或者瘧疾。醫生說都不是,面色如煤,嘴唇如蛭,大便黑,小便頻,這明顯是血症。如果用桃仁承氣湯治療,一定會好。病人說前年也曾大出血三天,宿疾就全好了,春天又復發了,所以醫生說得對,是被庸醫誤診了,拖延了很久,現在終於得到救治。於是按方抓藥,不久就見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