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問答奇病論》~ 正文 (15)
正文 (15)
1. 正文
妊娠二三個月小腹結塊逆不止,惡食不止,惡食擇食與經閉症尤難辨別。《內經》、《金匱》、《千金》等書雖有妊娠之脈症,猶未易候,別有易辨之症乎?
《金匱》云:「婦人得平脈,陰脈弱小,無寒熱嘔,不能食,名妊娠,於法六十日當有此症。」又阻經之條云:「審脈陰陽虛實弦緊,脈之所辨在此也。」至嘔吐不止,妊娠與阻經皆有,而小腹結塊妊娠二三月尚未有此形,而阻經或有之。
婦人稟受盛壯,氣血充足,皮膚肥嫩,只有心下常患留飲,每遇受胎,必為水氣所害。先以腳脛腫,趺陽脹,嗣又腰腹浮腫,小水或短澀,或少通,飲食少舊,舉動如常。如此已五六次,節經將安胎飲、紫蘇和氣散,或導水茯苓湯、分心氣飲、五苓散、腎氣丸、束胎丸、千金鯉魚湯等劑,隨宜加減用之,無效驗。半月之後,胎氣少動,及到滿月,雖已平產,然因其胎生長於水濕之中,生子渾身灰白而不可救。不知何方預驅水氣,受孕後又保胎元,全得平產乎?
凡婦人得胎之後,下實上必虛,脾胃虛,必至水飲不化,況其人素患留飲乎?以《金匱》枳朮丸緩緩吞之可也。
孕婦九個月,一日失腳跌僕,日後發熱惡寒,右腿疼痛,累及腰背,反側艱難,胎動不安心煩,口渴,小便短少。擬用安胎飲,小水漸通,至三天後腹痛下血,胎未下墜,漿水時行,苦急難耐。自己催云:「速宜墜胎保身。」媼婆欲以手去撐下。予診,面色白而不赤,舌色常而不青,脈虛弱,精神倦。想是死胎,卻非死胎,想是正胎,亦非正胎,均未可定。竊思年已四旬,元氣不壯,產歷六七次,血氣不充,俱宜補元氣,助氣血,隨其生產之自然方為最好。即著家人禁戒喧鬧,靜其心神。既而安胎飲加倍人參、地黃,頻服數服,方得精神稍定,自然生產。其子不能保全。《書》曰:「何以知死胎?曰: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子活母死。」予據此法觀之,死胎、正胎難以分別,此何症為的宗哉?
面赤舌青,母活子死,是謂胎已死,死久濁氣薰蒸於上也。據說所治之症,是其胎將死而未死,及至生產,又經一番勞動,其胎遂不能保全矣。
妊娠八九個月,一日睡熟,聞雷驚醒,手足搐搦,牙關緊閉,言語不通,飲食不下。予照子癇之例施治,無效,竟至第二天而死。如此者三四人,豈可束手坐視其斃哉?不知何法以治之?
雷者,天地之剛德,所以發動萬物,使未生者即生,已生即長也。故建卯之月,雷始發聲;建酉之月,雷即收聲。予揣聞雷變症之人,必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奇毒,早潛代於藏府之中。初緣胎氣所壓,不見其病。聞雷驚醒,則氣機一動,不能勒製得往,故其勢至猛,其凶至暴也。
婦人年四十餘歲,脅下有塊,心下有留飲,胃脘連背疼痛,或吐痰沫。痛則飲食不入,止則飲食能進,六脈沉而細。尋其所因,十餘年前食餅物,飲冷茶,而腹痛嘔吐,二三年間時作時止。會施食積之方,得平愈。近年從二三個月前,舊病又作,酌用大健脾湯、養胃湯、潰堅湯、平胃散等方,亦得稍愈。然或五六日,或有十日,其病又作。如此數月,竟致身體面目發黃,只有瓜甲不黃。至於脅下之塊未解,然胃脘之痛全已止息。改用茵陳散、茯苓滲濕湯、茵陳五苓散、加減胃苓湯、加味益氣湯等方,尚無效驗。如此五六人,調治無驗。《書》云:「身體面目共黃,只指甲不黃,名為黃病。」不知黃疸、黃病有何分別,而治法奈何哉?
白話文:
[正文]
懷孕二三個月,小腹有腫塊,持續疼痛不止,而且食慾不振、挑食,與月經閉止的症狀難以區分。《內經》、《金匱》、《千金要方》等書雖然記載了妊娠的脈象症狀,但仍不容易診斷,還有其他容易辨別的症狀嗎?
《金匱要略》記載:「婦女脈象平和,陰脈虛弱細小,沒有寒熱嘔吐,吃不下東西,就是懷孕的症狀,按理來說,懷孕六十天就會出現這種症狀。」又說到月經閉止:「仔細診脈,判斷陰陽虛實、脈象的弦緊程度,就能夠診斷。」至於嘔吐不止,懷孕和月經閉止都會出現,但是小腹腫塊,懷孕二三個月還不會出現,而月經閉止則可能會有。
有些婦女體質強健,氣血充盈,皮膚細嫩,只是經常心窩處有水腫,每次懷孕,必定受到水濕之氣的侵害。一開始腳脛腫脹,腳踝浮腫,接著腰腹部也浮腫,小便量少或排尿困難,食慾減退,但活動如常。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五六次了,每次我都用安胎飲、紫蘇和氣散,或導水茯苓湯、分心氣飲、五苓散、腎氣丸、束胎丸、千金鯉魚湯等藥方,隨症加減使用,但都沒有效果。半個月後,胎動減少,到滿月時雖然順利生產,但是因為胎兒在水濕的環境中生長,嬰兒全身灰白,無法存活。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水濕之氣,懷孕後又能保胎,順利生產呢?
凡是婦女懷孕後,下焦實證,上焦必定虛證,脾胃虛弱,就會導致水濕不化,更何況是本來就患有水腫的婦女呢?可以服用《金匱要略》中的枳朮丸,慢慢服用即可。
孕婦懷孕九個月,有一天不小心跌倒,之後發熱怕冷,右腿疼痛,累及腰背,翻身困難,胎動不安,心煩,口渴,小便量少。我用安胎飲治療,小便漸通,三天後腹痛出血,胎兒沒有下降,羊水持續流出,痛苦不堪。孕婦自己催促說:「趕快墮胎保命吧!」接生婆想用手幫助分娩。我診脈後發現,面色蒼白不紅潤,舌苔正常,不發青,脈象虛弱,精神倦怠。我想可能是死胎,但又不是死胎;我想是活胎,但又不是活胎,都無法確定。我考慮到她已經四十歲,元氣不足,已經生產六七次,血氣不足,都應該補益元氣,幫助氣血恢復,順其自然生產最好。於是讓家人避免喧鬧,讓她安心靜養。然後加倍使用安胎飲的人參、熟地黃,頻頻服用幾次後,她的精神狀況才稍微好轉,然後自然生產。但嬰兒卻無法保全。《經書》說:「怎麼知道是死胎?如果面色紅潤舌頭發青,母親活著孩子死了;如果面色發青舌頭紅潤,孩子活著母親死了。」我根據這個方法觀察,死胎和活胎很難區分,這究竟是什麼症狀呢?
面色紅潤舌頭發青,母親活著孩子死了,說明胎兒已經死亡,死亡時間已久,濁氣上熏所致。根據我治療的病例,胎兒是將死未死,到生產時又經過一番折騰,所以胎兒最終無法保全。
懷孕八九個月,有一天睡著了,被雷聲驚醒,手腳抽搐,牙關緊閉,不能說話,吃不下東西。我按照癲癇的治療方法治療,沒有效果,第二天就死了。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三四人,難道只能束手旁觀等死嗎?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呢?
雷聲是天地之間剛正的能量,能夠激發萬物,使未生者出生,已生者生長。所以,立春之月雷聲開始,立秋之月雷聲停止。我猜想被雷聲驚嚇而發病的人,必定有風寒暑濕燥火六種邪氣的毒素,早就潛伏在臟腑之中。一開始因為胎氣壓制,看不出來有病。被雷聲驚嚇醒來,氣機就會一動,無法控制,所以病情發展迅速,凶險異常。
婦女四十多歲,脅肋下有腫塊,心窩處有水腫,胃脘部到背部疼痛,有時會吐出痰沫。疼痛時吃不下東西,不痛時就能吃東西,六脈沉細。追究病因,十多年前吃餅喝冷茶後腹痛嘔吐,兩三年間時發時止。當時用了治療食積的藥方,痊癒了。近年來從二三個月前,舊病復發,我用了大健脾湯、養胃湯、潰堅湯、平胃散等藥方,也略有好轉。但是五六天或者十天,病情又會復發。這樣持續幾個月,導致全身皮膚和臉色發黃,只有指甲沒有發黃。脅肋下的腫塊沒有消除,但是胃脘部的疼痛已經完全停止。我又用了茵陳散、茯苓滲濕湯、茵陳五苓散、加減胃苓湯、加味益氣湯等藥方,仍然沒有效果。像這樣的病人已經有五六個了,治療都沒有效果。《經書》說:「全身皮膚和臉色都發黃,只有指甲沒有發黃,叫做黃病。」不知道黃疸和黃病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