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問答奇病論》~ 正文 (1)
正文 (1)
1. 正文
敝國僻居東南海隅方位在下故人多有脾濕之病此病多在富貴高粱之家而不在貧賤藜藿之家其症初起心下留飲漉漉有聲心腹稍冷或作疼痛有時痞滿飲食少思或吐濁水不愛茶羹或嫌穀食好飲湯水或噯氣吞酸或面腫氣喘身重如負百鈞或腳脛浮腫筋緩難步或小便短澀或大便秘結或怔忡驚悸或睡不熟或日裡貪眠其後竟成積聚之症從肝經部位上連頭脊或為脹滿或為勞瘵如此形狀固不一律或謂因多飧豬肉(敝土豬肉與中國不同味甚肥胖)或謂因多飲燒酒(敝土燒酒與中國不同味辛厚)或謂因多佚房勞醫論紛紛均不可定治方屢用六君子湯苓桂朮甘湯養胃湯大健脾湯五苓散分消湯導水茯苓湯分心氣飲三和散寬中滲濕行氣利水等方未兒其驗不知何經何病且何方治之乎(問)
白話文:
我國地處東南海岸,氣候潮濕,因此很多人患有脾濕。這種病多見於富貴人家,而不見於貧困的家境。發病初期,患者會感覺心下有積留的水液,有漉漉的聲音,心腹稍冷或疼痛,有時有痞滿感,不想進食,或者嘔吐出濁水,不喜歡喝茶,不想吃穀物,反而喜歡喝湯,或者打嗝、反酸,或者面腫、氣喘,身體發沉,彷彿背負千斤重物,或者小腿浮腫,筋脈鬆軟難以行走,或者小便短赤,或者大便便祕,或者心悸、驚恐,或者失眠,或者白天嗜睡。隨著病情的發展,最終形成積聚之症,從肝經位置向上連接到頭部和脊柱,或表現為脹滿,或表現為勞累虛弱。這些症狀並非一成不變。有人認為是食用過多的豬肉(我國的豬肉與中原不同,肥胖多汁)所致,有人認為是過量飲酒(我國的燒酒與中原不同,辛辣濃烈)所致,有人認為是過度房事(與異性交媾)所致。眾醫意見不一,無法確定。治療上,常用的方劑有六君子湯、苓桂朮甘湯、養胃湯、大健脾湯、五苓散、分消湯、導水茯苓湯、分心氣飲、三和散等,但效果不佳。不知是哪個經絡出了問題,屬於哪個病症,應該用哪個方劑治療?
據說貴國多忠脾濕之症富貴者多貧賤者少其初則心下留飲瀝瀝有聲繼則疼痛痞滿腳腫終則竟成積聚脹滿以及勞瘵等症所用之方多未見效殆未知病源故歟夫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內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此其常也仲景為醫中之聖深知其然也故分別淺深以著見金匱之篇其淺者在於軀殼之內臟腑之外而出入為患曰飲曰懸飲曰溢飲曰飲立為四飲之名矣其深者由胃上入陽分則為心肺上病由胃下入陰分則為脾肝腎之病故曰在心水在肺水在脾水在肝水在腎一一剖明以立後人之準則且又有留飲伏飲之症其理甚深其法至密皆所以體內經之意以為萬世不易之經也後人不知其本而求其末東沫西塗遂至病淺者轉深深者致壞良足嘆也水飲濕氣之始起也必由於胃胃為水穀之海如濕飲始起而兼寒熱則治濕藥中則當加發表之藥始起而即有滿痛而無寒熱時濕藥中加入攻下之藥至於痞滿日甚身重腳腫是土氣受傷當於扶士之中兼用化導之藥苟至積聚已成勞瘵已見乃難治之候也尤當辨症辨脈以人而回天豈可以峻猛之藥求其速效亦未必大補之劑所能成功大抵善於為醫者明天地陰陽不測之幾此最上而難能也其次亦當求內經仲景之書而深求其理參以諸大家之論說而得其精臨症切脈皆有理會自能頭頭是道子思所謂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若影響模糊心無主見無論不用古方即用古方亦無當也臨機應變古人之成方而參以已意活法幾可奏功非一方所能統治也(答)
白話文:
據說貴國流行脾濕的症狀,富貴者多得,貧賤者少得。發病初期,肚子裡有水聲,接著出現疼痛、飽脹、腳腫,最終會演變成水腫腹脹,甚至勞累虛弱等症。所使用的藥方大多沒有效果,可能是因為不瞭解病因。胃猶如水穀的海洋,是五臟六腑的根本。《黃帝內經》說:食物進入胃部,會化成水穀精氣,上升輸布於脾臟,脾氣將水穀精氣散發到肺部,調節水液代謝,下輸到膀胱,水精四布,流注於五經,這是正常的生理過程。醫聖張仲景深知此理,所以根據病情的深淺不同,在《金匱要略》中分別記載了不同的病症。較淺的病症位於體表,臟腑之外,影響進出而致病,稱為「飲」,其中的「懸飲」、「溢飲」、「飲立」等四種飲症。較深的病症由胃的上部進入陽經,就會導致心肺上部疾病;由胃的下部進入陰經,就會導致脾肝腎疾病。所以說:「心水位在心,肺水位在肺,脾水位在脾,肝水位在肝,腎水位在腎」,一一剖析清楚,作為後人的準則。此外,還有「留飲」、「伏飲」等症狀,其理論深奧,治療方法細緻,都是為了體會《黃帝內經》的意旨,作為萬世不變的經義。後人不明白根本,只追求表面,東施效顰,結果是病情淺的變得深,病情深的更加惡化,令人嘆息。水飲濕氣是疾病的開始,必起於胃,胃為水穀的海洋。如果水飲初期同時伴有寒熱,則在治療濕氣的藥方中應加入祛除表寒表熱的藥物;如果水飲初期就有腹脹腹痛,但無寒熱,則在治療濕氣的藥方中加入攻下之藥;如果腹脹腹痛日益加重,身體沉重,腳腫,則是土氣受傷,應在扶土的藥方中加入化導的藥物;如果積聚已經形成,勞累虛弱已經出現,則病情難治。此時更應辨別症狀,診察脈象,才能通過人為的力量挽救生命。難道可以用峻猛的藥物追求快速的效果嗎?也未必是大補的藥物就能成功。大概善於行醫者都明白天地陰陽變化的奧祕,這是最高深的境界,很難達到。其次也應該研讀《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等著作,深入探求其中的道理,參照各大家之論述,汲取他們的精華。在臨牀上切脈問症,都要有自己的理解,自然就能條理清晰,頭頭是道。孟子說:「專心致志去追求,即使沒有達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很遠。」如果頭腦模糊,心中沒有主見,無論是否使用古方,都無法對症治療。在臨機應變中運用前人的成方,同時結合自己的想法,靈活變通,才能收到效果,不是一方一法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的。
據云脾濕之症富貴者多貧賤者少亦自有故貧賤之人身勞而心佚富貴之人身佚而心勞心勞則思慮太過傷其心脾而且醇酒厚昧傷其腸胃色欲過度睡眠失時又足以傷其肝肺與腎內傷則虛虛則外患皆得以中之經所謂風雨襲虛病起於上清濕襲虛病起於下是也內經云濕上甚為熱是言濕熱入於陽分也況濕土寄旺於四時春曰風涇夏曰熱濕秋曰燥濕冬曰寒濕三時主熱一時主寒宜斟酌用方雖不可獨用寒涼亦不可概用溫補也(答)
白話文:
他們說得了脾濕的病,富有人多,窮人少。這個也有原因。窮人身體勞累,精神放鬆。富人身體悠閒,精神勞累。精神勞累就會過多思慮,傷到心脾。加上美酒佳餚傷了腸胃,色慾過度,睡眠不足,又會傷及肝肺和腎。內部受傷就會出現虛弱,虛弱就會受到外來的侵襲,都能中招。中醫經典中說:「風雨襲擊虛弱的身體,疾病就會從上半身開始;寒濕襲擊虛弱的身體,疾病就會從下半身開始。」《內經》中說:「濕氣上升,熱氣加大。」這是說濕熱侵入了陽性部位。加上濕土在四季中都比較旺盛,春天叫風濕,夏天叫暑濕,秋天叫燥濕,冬天叫寒濕。三季以熱為主,一季以寒為主,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用藥。雖然不能只用寒涼的藥物,也不能籠統地使用溫補的藥物。
男子三十多歲肌肉肥胖精神壯健一旦忽然小腹浮腫其大如拳皮色不變其痛走遍體手足恍如錐刺諸醫不知其症束手不治偶有走方先生來云是蟲走為痛也若不殺蟲決不見痊眾人不信病者閒曰生有命疼痛難耐遂使他治之疼痛在股以針刺股血尚不出坐見其斃不知其症治方何如乎此症系時邪風毒所結小腹浮腫者時邪也遍身走痛蓄風毒也有挾熱挾塞之別宜參診其脈挾熱者用承氣湯以下之挾寒者用大黃附子湯溫下並行腫痛稍減燃後兼理其風(答)
白話文:
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肌肉肥胖,精神很好。忽然間小腹浮腫,腫得像拳頭那麼大,皮膚顏色沒有變化。疼痛遍佈全身,手腳就像被錐子刺一樣難受。很多醫生都不知道他得的是什麼病,束手無策。
偶然間,一位走方郎中來診斷,他說這是蟲子在體內亂跑引起的疼痛。如果不殺蟲子,病肯定不會好。眾人都半信半疑。病人因為疼痛難忍,就讓他試一試。
疼痛在股部,於是醫生用針刺股部,但沒有血流出來。隨後,病人就看見蟲子死了。
醫生治好了病,但不知道他的方子是什麼。這個病症是時邪風毒結合在小腹上造成的。小腹浮腫是由時邪引起的,遍身疼痛是由積蓄在體內的風毒引起的。風毒有伴有熱症和塞症之分,需要根據脈象來診斷。
如果伴有熱症,使用承氣湯瀉下治療;如果伴有寒症,使用大黃附子湯溫下治療。病人的腫痛稍減以後,再兼治風毒。
男子歲已二旬有五半生少言不喜與人談笑獨自愁郁思慮過度心神慌亂怔忡不寐如見鬼神妄言妄笑或歌或怒言誤無序不辨新疏不知穢潔多動少靜自認高賢飲食或多或少不食或一日或二日六脈浮數肌肉肥胖常用溫膽湯硃砂高粱天王補心丹降龍丹等劑無效是何方治之乎(問)
白話文:
(答)此男子年紀已二十五歲,半生以來寡言少語,不喜與人交談,常獨自憂鬱焦慮,過度思考導致心神不寧,驚慌失措,夜不能寐,就像見到鬼神一樣,胡言亂語、狂笑或暴怒,言行舉止毫無秩序,不分新舊,不辨穢潔,多動少靜,自以為很高明。飲食時而過多,時而全不進食(一整天或好幾天),六脈浮數而跳動得很快,肌肉肥胖。曾使用溫膽湯、硃砂高粱、天王補心丹、降龍丹等藥劑治療,但都沒有效果。請問還有其他辦法治療嗎?
此症系肝氣內郁所致木鬱則火動火動則痰結痰火既盛而陽明之實火亦相併而焚之讀內經陽明經脈篇自能認得此病宜化痰降火開鬱為要補藥不可用也(答)
白話文:
這個疾病是由於肝氣鬱結在體內,肝氣鬱滯就會導致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就會形成痰液,痰液和火氣同時旺盛,而胃腸道的實熱火氣也會同時發作,焚燒身體。閱讀《黃帝內經》中的「陽明經脈篇」就能夠辨別出這個疾病,要以化痰、降火、疏肝為主要治療方針,不能夠使用補藥。
男子歲已四十餘心下素有留飲或痞滿或疼痛欲食少進雖服養胃湯大健脾湯寬中滲濕等劑而不見效小便短澀身體手足漸浮六脈亦大改用分消湯導水茯苓湯三和散等方或小便雖不多其腫自減小便難有增其腫不減又用加味補中益氣湯腎氣丸料實脾丹大半夏湯參附湯理陰煎等方尚不見驗更兼唇麻舌強痰飲阻咽飲食難下即認痰飲迷心之所玟改用滌痰導痰之藥五六劑其症方退詎意石手曲澤下二寸計腫痛八九日按之形如包膿即用針法見膿僅少出血卻多其後手足身體逐漸腫消只有患處愈腫又進十全大補湯到第二天大熱譫語六脈洪大瘡口流血二碗計其手處處有血泡恍加火燒之痕用針破之血出泡消只有血痕遂到第三日而死矣按手瘡唇麻舌強等症不是腫症兼病不知河經何病且藥治之哉(問)
白話文:
這個男子已經四十多歲了,他經常感到心窩裡有積食,有時會有痞悶、疼痛,雖然很想吃東西,但是卻進食很少。即使服用了養胃湯、大健脾湯、寬中滲濕等藥方,也沒有什麼效果。他的小便短而少,身體和手腳漸漸浮腫,六脈(中醫把人體手腕部的橈動脈、寸關尺三部脈象統稱為六脈)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後來他改用了分消湯、導水茯苓湯、三和散等方劑,雖然小便不多,但浮腫減輕了;但是小便難以上升,浮腫就減輕不了。又給他使用加味補中益氣湯、腎氣丸、料實脾丹、大半夏湯、參附湯、理陰煎等方劑,仍然不見效。更糟的是他的嘴脣麻木,舌頭強硬,痰飲阻滯在咽喉,飲食難以下嚥。這時診斷他為痰飲迷心所致,改用滌痰導痰的藥物,服用五六劑後,他的症狀纔有所緩解。
沒想到他石手曲澤穴(肘關節內側橫紋上,距肘橫紋寸半)下方兩寸左右突然腫痛起來,腫痛持續了八九天,按壓時感覺像膿包一樣。於是用針刺破,只見到很少的膿,但流了很多血。之後,他的手腳和身體的浮腫逐漸消退,只有患處的腫脹越來越大。又給他服用了十全大補湯,到了第二天,他開始發高燒,說胡話,六脈洪大,瘡口流出了兩碗血,他手上的各個地方都起了血泡,就像被火燒了一樣。用針刺破血泡,血水流出,血泡消退,只剩下血跡。到了第三天,他就死了。
根據手瘡、脣麻、舌強等症狀來看,這不是普通的浮腫病,而是合併有其他疾病。不知道這是什麼病,又該用什麼藥物來治療?(提問)
此症系水飲挾熱者也濕熱盛於內未能辨認故或服滲濕之劑或服健脾之劑總未見效是燥藥太多故也至於補中益氣湯以及參附等劑皆溫補以助其濕熱濕熱無路可出走入右手尺澤之間現出腫痛此時猶未知邪照入於血分雖用針見血其毒熱總不除況又用十全大補以助之故譫語流血血將盡人亦亡矣向後若遇水飲之症須分別其為寒為熱開手即不可誤若開手認症不真將來傳變不可測也(答)
白話文:
這病是因為水濕和熱邪結合所致。身體內部濕熱旺盛,辨別不清,有些人誤用去濕的藥方,有些人誤用健脾的藥方。結果都不見效,是因為燥熱的藥材用得太多了。像補中益氣湯和人參、附子等藥方,都是溫補藥,助長了濕熱。濕熱找不到出口,便進入右手的尺澤穴之間,產生腫脹疼痛。此時仍不知道邪氣已經入侵血液中,即使針刺放血,毒熱依然無法消除。況且又用十全大補湯來滋補,所以會胡言亂語、流鼻血,最後血流盡而死亡。以後遇到水濕病症,必須區分是寒濕還是熱濕,不能誤診。如果誤診,後續的病變發展無法預料。
男子歲才二旬余酒色過度午熱夜汗咳血不止四肢倦怠肌肉消瘦六脈洪大無力會服滋陰降火之藥而不見效又朝服補中益氣湯晚服八仙長壽丸間服之並不見效(問)
白話文:
一位年輕男性,二十多歲,因過度飲酒和縱慾,導致體內熱氣過盛,晚上盜汗,咳嗽伴有咳血,四肢疲倦,肌肉消瘦。脈象洪大無力。他曾服用滋陰降火的中藥,卻不見效果。之後,他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八仙長壽丸,交替使用,仍不見好轉。
咳血之症變幻不測初起必須明辨其從何道而出蓋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成赤謂之血一由腹右下行於血海一由虛里穴從人下入於經脈血海之血衝任主之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男子絡唇口而生髭鬚女子月事以時下或因表邪迫其妄行或因肝火熾盛或因暴怒傷肝以致胞中之血不充於腠腠皮毛反隨沖氣而上湧於胃脘吐此血者其吐必多雖多而不死蓋以有餘之血也經脈之血則手厥陰心包主之乃中焦取汁以奉生身之血也行於經隧內養其筋外榮其脈此血為最重不可吐吐必死也內經雲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便血此血海之血也一息不運則機針窮一絲不積則霄壤判此經脈之血也據說酒色過度以致咳血不止恐是經脈之血吐此血者十無一生惟藥不妄投大補心腎重服人參可於十中存其一二為醫者實無如之何(答)
白話文:
咳嗽吐血的症狀變化多端,初起時必須清楚分辨其病因。因為中焦(脾胃)吸取飲食水液,經過消化吸收轉化而成紅色液體,稱為血液。其中一部分從腹部右側流向血海(子宮),另一部分從虛裏穴(肚臍下)進入經脈。
血海中的血液由衝脈和任脈主導,這類血液溫潤滋養,流淌於皮膚腠理。對於男性,會濡養嘴脣,生長鬍鬚。對於女性,會按時排出月經。
咳嗽吐血的原因可能是外邪侵襲,導致血液妄行;也可能是肝火旺盛;或者因暴怒傷肝,導致子宮中的血液不能充養皮毛,反而隨著衝氣上湧到胃部吐出。這種血量會比較多,但吐血者不會因此死亡,因為這是多餘的血液。
經脈中的血液由手厥陰心包經主導,這是中焦吸收水液後,供養人體肉身血液的來源。它流淌在經脈管道中,內養筋骨,外榮脈絡。這種血液極為重要,如果吐出來,人必死。
《黃帝內經》說,陽絡受傷就會吐血,陰絡受傷就會便血。這指的是血海中的血液。如果氣機運轉稍有不暢,就會危及生命;如果氣血稍有不足,就會天淵之別。這指的是經脈中的血液。
據說,酒色過度導致咳血不止,恐怕是經脈中的血液吐出。這種情況,十個人中最多能保住一兩個。作為醫生,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
(回答)
男子中年之後思慮過度右脅下作痛似塊非塊嘔逆吐痰飲食不下或朝食晚吐或隨食隨吐六脈弦緊顏色黑瘦肌體日削歷用逍遙散六君子湯等類而不見效又用半夏瀉心湯歸脾湯及大健脾湯六味丸亦不效(問)
白話文:
中年男子過度思考,導致右脅肋骨下疼痛,疼痛感不固定,時有時無,會嘔吐痰液,無法進食或進食後立即嘔吐,六脈緊繃有弦狀,面色黝黑消瘦,身體日漸虛弱。使用過逍遙散、六君子湯等藥物,但沒有效果。之後又使用了半夏瀉心湯、歸脾湯、大健脾湯、六味丸,依然無效。
此症系思慮傷脾脾上不運故有嘔逆吐痰葬症諸病俱見所用扶土平肝之藥似中款窮但右脅作疼似塊非塊恐是氣與血凝滯不化相結而成宜於補氣補血之藥兼用行氣行血之品始則破多於補後乃補多於破方得法最宜叮囑病人寬心調養不可動怒動欲為要(答)
白話文:
這個病症是因為思慮過度而損傷脾胃,導致脾臟運轉不暢,因此會出現嘔吐、咳痰、胸悶等症狀。目前所用的扶脾平肝的中藥雖然對症,但病人右脅疼痛,像是有一塊東西堵住,又不像是腫塊。這可能是因為氣血凝滯不化而形成的。因此,應該同時使用補氣補血和行氣行血的中藥。剛開始治療時,以破氣消瘀為主,之後再以補益為主,這樣才能使病情好轉。最重要的是要叮囑病人保持心情舒暢,調理身體,避免生氣或慾望過盛。
男子歲二旬有三四麻疹回謝之後患淋症醫者數月之間用清火疏利之藥尚不見效因此不服醫藥自服黑魚海蛇雞肉羊肉豚腸等類亦不見效其後小便頻數欲行不行欲止不止書百數十行夜十餘行數起不涵水道澀痛或牽穀道或引氣衝愈痛則愈欲便愈便則愈發痛食則痛稍減飢痛愈盛真便色或清白或赤濁或見盤條或見膿血即用導赤散五淋散龍膽瀉肝湯清心心蓮子飲滋腎丸六味丸加昧八昧九等劑毫無見效現今調治己久病勢不減此屬何經而何法以治之乎(問)
白話文:
一名 23、4 歲的男性在麻疹康復後患上淋症。儘管醫生數月來使用清熱利尿的藥物,但病情並未改善。因此,他不願意繼續接受治療,並自行服用烏魚、海蛇、雞肉、羊肉、豬腸等食物,但仍無效。
接著,他的小便頻繁,想排尿卻排不出來,想忍住又忍不住。他一天寫了數百行字,晚上起來小便十多次,水道阻塞疼痛,疼痛時還會牽扯到肛門或引起氣衝。疼痛越厲害,越想排便,排便後疼痛就會加劇。進食後,疼痛會稍微減輕,但飢餓時疼痛會加劇。他的尿液顏色有時清白,有時赤濁,有時可以看到血絲或膿血。
儘管使用了五淋散、龍膽瀉肝湯、清心蓮子飲、滋腎丸、六味丸等各種藥物,但都沒有任何效果。現在,他已經調理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卻沒有好轉。
請問,這個疾病屬於哪個經脈,該如何治療?(詢問)
凡人皆有痘疹痘瘡伏於腎毒疹伏於肺皆感大地邪陽火旺之氣而發出來麻疹之後即有淋症其肺毒未解明矣夫物類有肺者有尿無肺者無尿膀胱之氣與肺氣相關也據說所治之法似是似非故反覆纏綿愈醫而愈重也向後若遇此症須從病源著想為要(答)
白話文:
每個人體內都有潛伏的痘疹痘瘡,而伏於腎臟的毒疹則潛伏於肺部。這些毒素都受到外界邪氣陽火的刺激而發作。出疹之後,就會出現小便淋漓的症狀,這說明肺中的毒素還沒有完全消除。物種中有肺的就會排尿,沒有肺的不會排尿,因為膀胱之氣與肺氣相通。現在治療的方法似是而非,所以病情反覆糾纏,治療後反而更嚴重。以後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從病源入手治療。
男子二旬余患泄痢症日久不愈似泄非泄似痢非痢日三五行糞色黃赤小便紅澀右脅下結塊飲食少進而色黑瘦肌肉日削舌色帶紅六脈沉細帶數即用六君子湯錢氏白朮散加山藥扁豆黃連木香白芍青皮內金等類而不見效又朝則參苓朮散補中益氣晚則六味合四神丸兼服之而無驗(問)
白話文:
一位男子二十多歲,患有腹瀉和痢疾,時間長了仍未痊癒。症狀類似腹瀉,但又不像;類似痢疾,但又不像。每天腹瀉三到五次,糞便呈黃赤色。小便發紅,右脅下有腫塊。飲食進食很少,而且面容發黑發瘦,肌肉日漸消瘦。舌頭發紅,六脈沉細而帶數。
使用六君子湯、錢氏白朮散加上山藥、扁豆、黃連、木香、白芍、青皮、內金等藥物治療,但是沒有效果。又試著早上服用參苓朮散補中益氣,晚上服用六味合四神丸,但仍然無效。
痢症古今未有定論靈樞素問謂之腸癖亦曰滯下仲景以嘔吐噦下利列為一門其所論下利皆是傷寒論中厥陰之症厥與利並言厥而且利為虛寒之極所以反能食者死反熱者不死而論痢症則能食者不死發熱者死內經有症無方故後人議論紛紜竟無法可守自喻昌創立三法一曰逆流挽舟一曰通因通用一曰急開支河理極通徹法亦詳明獨開千古未傳之秘可謂有功於醫者大而遠矣今人於痢疾初起未能求其病源病雖稍瘥而似泄非泄似痢非痢遷延日久正氣不至日虛肌肉不至日削者鮮矣夫痢疾日久其內未有不虛者虛而補之誠為耍也但亦宜參以活法或十分之中七分用破三分用補積漸加滅至於七八分用補一二分用破耍使餘邪悉去元氣全復則永無後患矣(答)
白話文:
痢疾古往今來並沒有確定的說法。《靈樞》和《素問》稱其為腸癖,也叫滯下。張仲景將嘔吐、惡心、腹瀉列為一類,他所討論的腹瀉都是《傷寒論》中厥陰的病症。厥和瀉同時出現,厥而且瀉是虛寒的極致,所以反而能吃東西的人會死,而發燒的人則不會死。但是討論痢疾時,能吃東西的人不會死,發燒的人會死。內經上有症狀描述,但沒有治療方法,所以後人議論紛紛,難以遵循。自喻昌創立了三種方法:一是逆流挽舟,二是通因通用,三是急開支河。這些方法極為通徹,而且詳盡,獨闢了千古未傳之祕,可謂對醫者有巨大而深遠的功勞。
如今的人患痢疾初期,不能尋求病源,即使病情稍有緩解,但仍舊是既不像泄瀉,又不完全是痢疾的狀態。久拖不治,正氣不能到達,逐漸虛弱,肌肉也不能得到滋養,逐漸消瘦。痢疾久了,內部肯定會虛弱,虛弱時補益,那真是愚蠢的做法。不過也應該參用活法,比如十分之中,用七分攻破的方法,用三分補益的方法。逐步遞減,直到用七八分的補益方法,一兩分的攻破方法,這樣才能將殘餘的邪氣全部清除,元氣完全恢復,則永無後患。
男子歲已三旬偶作惡塞發熱之症頭項強痛骨節疼痛醫者即進發汗之劑前症稍愈只有骨節疼痛仍然不愈三四日後發寒熱遍身麻木頭面胸背小腫發班紅紫不疼不癢醫者認為癲風用荊防販毒散加連翹而不效其寒熱或一二日一發或三四日一發其骨節仍痛屈伸艱難又服防風通聖散消風清燥湯黃連消毒飲等劑外用擦洗等方並無見效後腹脹面目浮腫飲食不進精神不支而斃此不知何方治之乎(問)
白話文:
一位30歲男性偶爾出現噁心、發燒、頭痛、骨節疼痛等症狀。醫生給他開了發汗的藥,前面的症狀稍有好轉,但骨節疼痛仍然沒有好轉。三四天後,他開始發冷、發熱,全身麻木,頭部、胸部、背部輕微腫脹,出現紅紫斑塊,但沒有疼痛或瘙癢感。醫生認為這是癲癇,給他服用了荊防販毒散加連翹,但沒有效果。他的寒熱症狀或一兩天發作一次,或三四天發作一次,骨節仍然疼痛,屈伸困難。他還服用了防風通聖散、消風清燥湯、黃連消毒飲等藥方,並外用擦洗等方法,但都沒有效果。後來,他的腹部脹大,面部浮腫,飲食不進,精神不振,最後死亡。這個病症,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治療好(提問)。
按惡寒發熱初在太陽之經有風傷衛寒傷營之別開手用藥或富用桂枝或富用麻黃湯最宜詳慎若用不當則轉變憮窮至於寒熱再發以及發斑紅紫等症明是邪氣流於血分此時若用犀角地黃湯清其血熱審其表症重者則加解散之藥里症重者則加攻下之藥亦有可愈者乃認為癲風雖用敗毒通聖等劑總不中竅以致正氣日虛脾胃日虛精神不支而斃矣(答)
白話文:
如果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首先要判斷是屬於太陽經的風寒傷衛,還是寒邪傷營。在用藥時,要麼多用桂枝,要麼多用麻黃湯,必須仔細辨別。如果用藥不當,病情會變化無常,難以痊癒。
如果寒熱症狀再次發作,或者出現發斑、紅紫色等症狀,說明邪氣已經流入血分。此時,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來清熱涼血。如果表症較重,可以加用解散藥物;裡症較重,可以加用瀉下藥物。這樣也可以治癒。
如果把這種情況誤認為癲風,使用敗毒通聖等藥物,總是治不對症,導致正氣越來越虛,脾胃越來越弱,精神不支而死亡。
男於四十多歲十年以前偶染楊梅瘡厥後結毒屢起當即延醫調治其法用四脈靈丹調搽且或服湯藥或服五虎丹或貼膏藥又屢以輕粉雜會豚肉烹食忽左腳浮腫腳指邊破開膿血流出皮肉腐爛其臭不可聞雖經用解毒生肌之藥而不瘥夫所以致腫者屢食輕粉豚肉而使然乎抑餘毒滯結而不解之所致乎何方治之乎(問)
白話文:
一位男性在四十多歲時,十年前偶爾感染了楊梅瘡,後來毒性反覆發作,當時請醫師治療。醫師的方法是:用四脈靈丹外敷,有時服用湯藥或五虎丹,或貼上膏藥。此外,患者還多次食用摻有輕粉的豬肉。
最近,男子的左腳出現浮腫,腳趾邊緣破開,流出膿血,皮膚和肌肉腐爛,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儘管使用瞭解毒和生肌的藥物,但病情仍未好轉。
想要請問的是:男子左腳腫脹的原因,是多次食用輕粉豬肉所致,還是餘毒滯留在體內且無法消除所導致的呢?何方良藥可以治療他的病情?
接楊梅之瘡其毒多在於腎腎主骨所伏甚深經用諸藥未愈者餘毒未去故也其後屢用輕粉豚肉而食以致左腳指邊腐爛臭不可聞是亦有故查輕粉本水銀所作其性輕揚燥烈走而不守若以治楊梅瘡毒能劫去風痰濕熱然毒氣竄入經絡血液耗亡筋失所養其害有不可勝言也(答)
白話文:
感染楊梅瘡後,其毒性大多潛藏於腎臟。腎臟掌管骨骼,毒性潛藏甚深。使用各種藥物治療後未能痊癒,是因為殘餘的毒性尚未清除。患者後來長期食用輕粉和豬肉,導致左腳腳趾腐爛,臭味難聞。這是因為:
輕粉是用水銀製成的,性質輕浮、燥烈,運行不定。如果用於治療楊梅瘡毒,雖然可以消除風痰濕熱,但毒氣會滲入經絡和血液,導致血液流失,筋骨失去滋養,其危害難以估量。
男子歲已二十元氣素弱兩耳作聾遍身癢瘡髀股之間生瘡流膿溯其病源據說生下之時其母臨盆難產莫非此時損傷兒體及到周歲頭臉始生小瘡兼以耳里生瘡流出濃水到八九歲頭臉雖已痊身體尚生疥瘡現今有時稍好不能全痊是系胎元灼毒乎抑有生之後所致乎請質高明且何方以治之(問)
白話文:
男子已經二十歲了,體質一向虛弱,雙耳失聰,全身都有發癢的瘡,大腿內側生殖瘡流膿。追溯病因,據說男子出生時,其母親難產,莫非此時損傷了男子的身體?等到一歲左右,頭臉上開始長小瘡,同時耳朵裡生瘡流出膿水。到了八九歲,頭臉上的瘡雖然好了,但身上仍然長著疥瘡。現在有時稍微好轉,但無法完全痊癒。這是胎元受灼傷造成的嗎?還是出生後才導致的?請教高明的人,並請推薦治療方法。
凡男子結胎之時先生兩腎後漸生心肝脾肺胎元之毒所伏最深故有生之後遍身癢瘡積年累月不能遽愈者有之亦有小小孩童質薄肌弱一經風毒入內流遍骨節遂至不能遽愈者總宜清火解毒為耍(答)
白話文:
凡是男性在胎兒時期,一開始會形成兩個腎臟,之後逐漸產生心、肝、脾、肺。這些器官深處往往潛藏著胎元之毒,所以出生後可能會出現全身發癢、長瘡。有的情況可以拖上好幾年都難以痊癒。還有的小孩體質虛弱,面板嬌嫩,一旦風毒侵入體內,就會流遍骨節,導致難以快速治癒。總的來說,都需要清熱解毒纔能夠改善。
敝國俗醫見有傷寒發熱譫語妄言即不論日數概用羊肉湯或有熱退而愈者或有熱熾而煩躁狂言竟至不救者不知此方可用乎且何經何候何方可以服之哉(問)
白話文:
我家鄉的普通醫生,看到有傷寒發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病人,就不管病程長短,一律用羊肉湯治療。有些人用了之後體溫退了而恢復健康,但也有體溫更高、更加煩躁不安、胡言亂語,最後不治身亡的。不知道這個藥方是否適用?而且應該在什麼時候、什麼症狀下服用什麼藥方纔合適呢?(提問)
傷寒發熱譫語妄言用羊肉湯而不可救者此其常也同是一病亦有用羊肉湯而愈者是其體虛邪淺助其正氣而邪氣自出此法不可為訓(答)
白話文:
用羊肉湯治療傷寒發燒,患者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卻無法挽救,這是常見的情況。但同樣是這種病症,有些人用羊肉湯治療後卻痊癒了。這是因為他們的體質虛弱,病邪較為淺表,羊肉湯幫助他們提升了正氣,讓病邪自行排出體外。但這種方法不可作為通用的治療原則。
婦人年四十餘生產已四五次稟賦素弱病疝多年時時發起妊娠已七八個月胎氣不弱腹疼腰痛時起時痊屢服安胎支飲持之一日疝氣發起腰腹俱疼胎動不安稍瘥行步未快喉痹亦發即用涼膈清熱之劑及吹通關散水硼散等劑未見其驗逐日漸劇咽喉腫痛痰涎盛壅舉動不安動則汗出其脈虛中挾實舌上通白小便如常大便不通六七日遂至咽塞食不下當此之時危在旦夕而非緩劑所及又要認為實症用白虎承氣等峻劇則恐素稟虛弱以致妨於胞胎進退兩難未知何方治人哉(問)
白話文:
一位四十多歲,生育過四、五個孩子的婦人,身體虛弱,多年來患有疝氣。目前已經懷孕七八個月了,胎氣不穩,經常腹痛和腰痛。幾次服用安胎藥和補氣的藥物,都無法止住病症。有一天,疝氣突然發作,腰腹疼痛,胎動不安。症狀稍緩解後,行走仍不順利。同時,喉嚨也發炎腫痛。服用清熱解毒的涼膈散、吹通關散和水硼散等藥物,都沒有效果。病情日益加劇,咽喉腫痛,痰液增多,壅塞難受,活動不便,一動就出汗。她的脈象虛弱中兼夾實證,舌苔白潤,小便正常,但大便不通已經六、七天了。現在已經到了咽喉阻塞,無法進食的地步。此時,情況危急,緩和的藥物無法奏效。如果將此症狀視為實證,使用強力瀉火的藥物,例如白虎承氣湯等,又擔心患者身體虛弱,會對胎兒不利。現在進退兩難,不知道如何是好。
經曰任脈為病男於內結七疝婦人帶下瘕聚懷胎已長腹痛腰疼是癥瘕傷胎之時即疝氣發動之時治法當厥陰為主經又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喉痹之病與疝氣亦屬相通惟妊娠之際至於痰涎壅塞咽喉大便不能通達上下交急將如之何宜以大黃瀉心湯與四物湯兼用四物以保胎芩運大黃以降火亦急救之一法也然終須斟酌而行(答)
白話文:
經典上說,任脈出了問題,男性會出現腎疝氣,女性則會出現帶下、婦科腫瘤、懷胎過久、腹部疼痛、腰部疼痛等症狀。這時是治療婦科腫瘤,防止胎兒受傷的時候,也是治療疝氣的時候。治療方法應以厥陰經為主。
經典上又說,陰陽氣血凝聚在一起,叫做喉痹。陰指的是厥陰經,陽指的是少陽經。喉痹的疾病與疝氣也有共通之處。只有在懷孕的時候,痰液和涎液堵塞咽喉,大便不通,上下急迫,該怎麼辦?應該使用大黃瀉心湯和四物湯一起服用。四物湯可以保胎,黃芩和大黃可以降火,這也是一種急救的方法。但是,終歸要根據具體情況酌情使用。(回答)
偏枯之症讀書皆云男子發右女子發左為順反此為逆予業師數年多療此症男子發左女於發右輕者半年重者一二年皆得全愈男子發右女子發左者雖有漸瘥或一年或兩三年之後必有再發終不可救茲參看驚風之症又云男子發左女子發右為順反此為逆夫遍枯驚風病症雖異而於營衛氣血則無二理其順逆相反何也乃遍枯之說不足憑乎抑別有他說乎(問)
白話文:
關於偏枯的病症,醫書上都記載,如果是男性從右側發病,女性從左側發病就是順勢;相反就是逆勢。我多年的老師治療這種病症,男性從左側發病,女性從右側發病,病情輕的半年,重的兩年,全都治癒了。男性從右側發病,女性從左側發病,即使病情逐漸好轉,但過了一年,或兩三年後,必然會復發,最終不可救藥。這時參照治療驚風的病症,醫書上又載:男性從左側發病,女性從右側發病就是順勢;相反就是逆勢。偏枯和驚風的病症不同,但是營衛氣血的道理是一樣的,為什麼順勢和逆勢恰恰相反呢?難道是關於偏枯的說法不值得信賴嗎?還是另有說法?(詢問)
凡人身有氣有血猶天地有陰陽也陽氣名為衛氣剛雜群動為受命養生之主其氣最剽悍內經所天氣無形而至剛者也然氣非血以維之則氣浮蕩而無歸陰氣名為營氣充經走絡為水穀之精液其氣最精專內經所謂地氣有形而至柔者也然血非氣以行之則血必凝滯而不運且衛氣日行二十五度夜行二十五度當其行陽以為寤也則兩邊齊出兩目齊開當其行陰而為寐也亦兩邊齊人故兩目齊合其出也一時分馳故手足五官之動並無先後其人也一時並收其手足五官之靜亦無光後可見衛氣是左右分布矣營氣出於中焦中焦生血化為兩種其從腹右注於衛此為血海其血靜而不動即天癸也其從左乳下從宗氣走於二十八脈者為營血此則動而不靜者也一呼行三寸一吸行三寸行度必左右交通是營血亦左右分布矣自東垣分左為血右為氣群醫宗之故男子發右女子發左為順反此為逆之說而不知中風之症是中於衛氣也仲師曰則傷衛此其明徵矣病左則不及於右病右則不及於左此偏枯之症所由成也(答)
白話文:
人體就像天地一樣,有氣有血,分別代表了陰陽之氣。陽氣稱為衛氣,剛強猛烈,運動變化,是維持生命的主宰。衛氣最為剽悍,就像內經所說的「天氣」,無形卻非常剛強。但氣不能離開血而存在,否則氣會飄散無依。陰氣稱為營氣,充滿經絡,是水谷精華的化生。營氣最為精專,就像內經所說的「地氣」,有形卻非常柔弱。但血也不能離開氣而運行,否則血會凝滯不暢。此外,衛氣在白天運行25度,晚上運行25度。當衛氣運行在陽位時,人就會清醒,雙眼同時睜開;當衛氣運行在陰位時,人就會入睡,雙眼同時閉合。衛氣的分散和收斂都是同時的,因此手足五官的活動和靜止都是同時發生。營氣則起源於中焦,中焦產生血液並化為兩種:一種從腹右注入衛氣,形成血海,這部分血液是靜止不動的,稱為天癸;另一種從左乳下通過宗氣運行於28條脈絡,形成營血,這部分血液則動而不安靜。營血每呼出運行3寸,每吸入運行3寸,運行時左右相通。因此,營血也左右分佈。從東垣醫生開始,人們將左邊歸於血,右邊歸於氣,並有「男子發右,女子發左為順」的說法,反之為逆。但不懂中風病是由於衛氣所致,仲景說「則傷衛」,就是明證。偏枯症就是因為左右失衡造成的。
傷寒論云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按浮為熱在表滑為熱在裡見此脈者便知表裡俱有熱本論何以曰表有熱里有寒乎已謂有寒則必宜用四逆湯附子湯等劑以溫裡寒裡氣得溫則表熱不待治而自伏也必矣何用白虎湯主之乎(問)
白話文:
《傷寒論》上說,傷寒病人脈象浮滑,表示外有熱,內有寒,應使用白虎湯來治療。按浮脈象表示表熱,滑脈象表示裡熱。見到這樣的脈象,就知道表裡都有熱。那麼《傷寒論》為什麼說表有熱,裡有寒呢?這已經說明有寒,就必須用四逆湯、附子湯等方劑來溫熱裡面的寒氣。裡面的寒氣得到溫熱,表面的熱氣就不需要治療,自然會消退。為什麼一定要用白虎湯來治療呢?(提問)
傷寒一書所言之熱症極多藥之極涼者亦多而其論注以傷寒名者謂其中有熱症皆由寒化熱也此條傷寒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謂其表有風邪而壯熱里有寒邪而化熱亦當兩解表裡之熱故以白虎湯主之此各家之註解也王三陽云經文寒字當邪字解亦熱也其說甚是若是真寒非白虎湯症矣(答)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許多熱症,所用藥物也很涼,但書中的注釋卻把這些熱症稱為傷寒,認為它們都是由寒氣轉化而來的。像這一條「傷寒,脈浮滑,表證有熱,裡證有寒,白虎湯主治」,指的應該是表證有外來的風邪而發燒,裡證則有寒邪化熱,所以同時需要清除表證和裡證的熱,所以用白虎湯來治療。這是各家對這條文的註解。
不過,王三陽認為,經文中「寒」字應該是「邪」字的誤寫,所以「寒」也指熱。他的說法很有道理,如果是真正的寒證,就不會使用白虎湯。
男子十五六歲染患痙病頸項強急頭搖口噤背間反張且攣而疼不能回顧身熱無汗六脈緊數即用葛根湯如聖飲前症稍緩只其背疼漸甚累及腰間臥不安席反惻不易身熱微汁小便短少大便不通又用逍遙散加澤瀉檳榔子桂枝延胡索小茴香等婁而不見效第二大小腹連腰疼痛不禁用手按之有形如臂其疼起自小腹上衝心下甚則無心形跡又用金匱腎氣丸加延胡索吳茱萸參附理陰煎加茯苓及羊肉湯而無甚效(問)
白話文:
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患了痙攣病,脖子僵硬,頭不停地搖晃,嘴巴緊閉,背部反弓且抽搐疼痛,無法回頭,身體發熱,沒有汗,脈象緊數。醫生先用葛根湯治療,症狀稍微緩解,但背痛逐漸加重,蔓延到腰部,臥床不安,翻身困難,身體微熱,出汗少,小便量少,大便不通。於是醫生又用逍遥散加入澤瀉、檳榔、桂枝、延胡索、小茴香等藥物,但效果不佳。接著,患者出現小腹連同腰部疼痛,忍不住用手按壓,疼痛像手臂一樣明顯,疼痛從小腹向上衝向心口,下腹部疼痛更甚,甚至出現心臟功能異常。醫生又用金匱腎氣丸加入延胡索、吳茱萸,再用參附理陰煎加入茯苓和羊肉湯,但仍然沒有顯著的效果。
此症是由痙病而起變為奔豚者也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為剛痙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吮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據傷寒論所言皆屬傷陽之病也故用葛根等方亦能稍緩但稍解而未盡解故背疼腰痛諸病俱在按靈樞云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皆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此時若仍太陽著想斟酌用方則痙病可以全愈矣茲因太陽之邪未解鬱結於內遂至小腹連腰疼痛難禁而有形如臂成為奔豚之象按仲師云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恰與汝所言之症相符症既相符自非腎氣丸等藥所能治也宜從痙病為始奔豚病為終兩條合想而又細玩其脈用方始有緒也(答)
白話文:
這個疾病是由痙病演變而來的奔豚病。太陽經發熱但不流汗,反而怕冷,叫做剛痙病。身體發熱,腳卻很冷,脖子和後腦僵硬,怕冷時頭部發熱,臉色潮紅,眼睛發紅,只有頭部和臉部在搖晃,突然嘴巴合不攏,背部反張,這些都是痙病的症狀。根據《傷寒論》的說法,這些都是屬於陽症的疾病。所以使用葛根等方劑也可以稍微緩解,但是隻解除了部分症狀,並未痊癒,因此背痛、腰痛等症狀仍然存在。根據《靈樞》的記載,足太陽經的脈絡起源於眼睛內部,都上額頭交匯到頭頂,它的分支從頭頂到耳朵的上角,它的正脈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從腦部出來,分支向下經過後頸,沿著肩膀內側,挾住脊椎抵達腰部,進入體內沿著脊柱,與腎臟和膀胱相連。此時如果仍然從太陽經的角度來考慮,斟酌用方,那麼痙病是可以完全治癒的。而現在是因為太陽經的邪氣尚未解除,鬱結在體內,導致小腹連腰部疼痛難忍,而且有形狀像手臂一樣,這就是奔豚病的象徵。根據仲師的說法,奔豚病從小腹開始,往上衝到咽喉,發作時感覺要死掉,然後又停止,這恰好與你所說的症狀相符。症狀既然相符,那麼肯定不是腎氣丸等藥物可以治療的。應該從痙病的症狀開始,將奔豚病的症狀一起考慮,兩方面綜合思考,仔細分析其脈象,這樣用方纔能有頭緒。
妊娠二三個月小腹結塊逆不止惡食不止惡食擇食與經閉症尤難辨別內經金匱千金等書雖有妊娠之脈症猶未易候別有易辨之症乎(問)
白話文:
懷孕二、三個月後,下腹部結塊,並且不停地噁心、嘔吐,孕婦還挑食,特別容易與經期閉塞的症狀混淆。雖然《內經》、《金匱要略》和《千金方》等醫書記載了懷孕的脈象和症狀,但仍然難以區分。那麼,有沒有更方便辨別的症狀呢?(詢問)
金匱云婦人得平脈陰脈弱小無寒熱嘔不能食名妊娠於法六十日當有此症又阻經之條云審脈陰陽虛實弦緊脈之所辨在此也至嘔吐不止妊娠與阻經皆有而小腹結塊妊娠二三月尚未有此形而阻經或有之(答)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婦女患有滑脈,陰部脈象虛弱無力,沒有寒熱嘔吐,不能進食的症狀,稱為妊娠。按照常理,妊娠60天時應當有此症狀。另外,在「阻經」的條目中提到,需要仔細辨別脈象的陰陽虛實、弦緊等情況。至於嘔吐不止的症狀,妊娠和阻經都會出現。此外,小腹結塊的徵兆,妊娠在二三月時還不會出現,但阻經可能會出現。
婦人稟受盛壯氣血充足皮膚肥嫩只有心下常患留飲每遇受胎必為水氣所害先以腳脛腫趺陽脹嗣又腰腹浮腫小水或短澀或少通飲食少舊舉動如常如此已五六次節經將安胎飲紫蘇和氣散或導水茯苓湯分心氣飲五苓散腎氣丸束胎丸千金鯉魚湯等劑隨宜加減用之無效驗半月之後胎氣少動及到滿月雖已平產然因其胎生長於水濕之中生子渾身灰白而不可救不知何方預驅水氣受孕後又保胎元全得平產乎(問)
白話文:
女性體質強健,氣血充足,皮膚白皙細嫩。但是,她們的心下經常有食積,每次懷孕,必定受到水氣所害。初期會出現腳脛腫脹、陽氣亢盛的症狀,接著腰腹浮腫,小便或短澀或少通,飲食減少,舊病未癒,活動如常。已經這樣發作了五六次。月經斷絕後,服用安胎飲、紫蘇和氣散,或導水茯苓湯、分心氣飲、五苓散、腎氣丸、束胎丸、千金鯉魚湯等方劑,酌情加減使用,卻沒有療效。半個月後,胎氣開始減弱,到了滿月後,雖然順利產子,但是由於胎兒生長在水濕環境中,出生後渾身灰白,無法救活。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在懷孕前預防水氣,懷孕後又能保全胎兒,順利生產?
凡婦人得胎之後下實上必虛脾胃虛必至水飲不化況其人素患留飲乎以金匱枳朮丸緩緩吞之可也(答)
白話文:
如果孕婦的臉色發紅、舌頭發青,雖然胎兒還活著,但這可能是胎兒已經死亡一段時間,導致髒濁之氣上衝的緣故。據說,出現這種症狀時,胎兒其實已經奄奄一息,等到生產時經過一番勞累,胎兒就無法存活了。
孕婦九個月一日失腳跌僕日後發熱惡寒右腿疼痛累及腰背反側艱難胎動不安心煩口渴小便短少擬用安胎飲小水漸通至三天後腹痛下血胎未下墜漿水時行苦急難耐自己催云速宜墜胎保身媼婆欲以手去撐下予診面色白而不赤舌色常而不青脈虛弱精神倦想是死胎卻非死胎想是正胎亦非正胎均未可定竊思年已四旬元氣不壯產歷六七次血氣不充俱宜補元氣助氣血隨其生產之自然方為最好即著家人禁戒暄鬧靜其心神既而安胎飲加倍人參地黃頻服數服方得精神稍定自然生產其子不能保全書曰何以知死胎曰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麵青舌赤子活母死予據此法觀之死胎正胎難以分別此何症為的宗哉(問)
面赤舌青母活子死是謂胎已死死久濁氣薰蒸於上也據說所治之症是其胎將死而未死及至生產又經一番勞動其胎遂不能保全矣(答)
妊娠八九個月一日睡熟聞雷驚醒手足搐搦牙關緊閉言語不通飲食不下予照子癇之例施治無效竟至第二天而死如此者三四人豈可束手坐視其斃哉不知河法以治之(問)
白話文:
懷孕八九個月,某天睡著後聽見雷聲嚇醒,手腳抽搐,牙關緊閉,不能說話,也無法進食。我依照子癇的治療方法施治,卻無效,到了第二天便死亡。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三四起,難道只能束手旁觀,看著她們死去嗎?我得到了一個方法,不知道用河法來治療行不行?(問句)
雷者天地之剛德所以發動萬物使未生者即生已生即長也故建卯之月雷始發聲建酉之月雷即收聲予揣聞雷變症之人必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奇毒早潛代於藏府之中初緣胎氣所壓不見其病聞雷驚醒則氣機一動不能勒製得往故其勢至猛其凶至暴也(答)
白話文:
雷電是天地間剛強的力量,用來激發萬物,讓未出生的得以誕生,已出生的得以長大。所以建卯月(農曆三月)雷聲開始鳴響,建酉月(農曆九月)雷聲停止。我推測雷聲引發的症狀,必定是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氣中的毒氣,原本潛藏於五臟六腑之中。最初是因為胎氣壓制,所以沒有表現出病徵。當聽到雷聲後,驚醒之下,氣機開始運作,無法剋制它的發作,所以發病急促猛烈,病情也極為嚴重。
婦人年四十餘歲脅下有塊心下有留飲胃脘連背疼痛或吐痰沫痛則飲食不入止則飲食能進六脈沉而細尋其所因十餘年前食餅物飲冷茶而腹痛嘔吐二三年間時作時止會施食積之方得平愈近年從二三個月前舊病又作酌用大健脾湯養胃湯潰堅湯平胃散等方亦得稍愈然或五六日或有十日其病又作如此數月竟致身體面目發黃只有瓜甲不黃至於脅下之塊未解然胃脘之痛全已止息改用茵陳散茯苓滲濕湯茵陳五苓散加減胃苓湯加味益氣湯等方尚無效驗如此五六人調治無驗書云身體面目共黃只指甲不黃名為黃病不知黃疸黃病有何分別而治法奈何哉(問)
白話文:
婦人四十多歲,肋骨下有一個硬塊,心窩下有積水,胃脘和背部疼痛,偶爾吐痰沫,疼痛時吃不下飯,疼痛減輕時還能進食。六脈沉細。追究病因,十多年前因吃了糕點類食物,喝了冷茶導致腹痛嘔吐,兩三年間時好時壞。曾用過治療食積的方法,症狀才平復。近幾年,從兩三個月前,舊病復發,用過健脾湯、養胃湯、潰堅湯、平胃散等方劑,症狀也略有緩解,但每隔五六天或十天,症狀就會再次發作,持續數月,導致身體和麪部泛黃,只有指甲沒有發黃。肋骨下的硬塊還沒有消散,但胃脘的疼痛已經完全停止了。改用茵陳散、茯苓滲濕湯、茵陳五苓散加味、胃苓湯加味益氣湯等方劑治療,仍然沒有效果。已經有五六位醫生治療過,都沒有效果。醫書中說,身體和麪部都發黃,只有指甲不發黃,叫做黃病。請問黃疸和黃病有什麼區別?治療方法又如何?(提問)
黃癉之病載在金匱甚詳仲師曰心下懊憹不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勞癉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癉腹如水狀不治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欲作谷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金匱持出三條為癉病之綱而又反復辨論條條發明可謂精且詳矣後人不知其中之奧義未能理會殊可慨也凡人之身脾胃居於中脾之土體陰而用則陽胃之土體陽而用則陰兩者同和則不剛不柔胄納穀食通調水逍大注百脈相得益彰其用大矣惟七情飢飽房勞以致內傷則脾胃之陰陽不利脾偏於陰無胃之陽以濟之如造化有冬無夏獨聚其寒而腹滿胃偏於陽無脾之陰以濟之如造化有夏無冬獨聚其熱而消穀脾胃不利則水穀之精華悉變為穢濁矣濁氣山胃熱而流於膀胱膀胱受其熱氣化不行反外蒸而發黃色由脾寒而下流於腎腎受其寒水藏不固協土色而為黃色蓋飲食過度傷脾醇酒厚味傷胃房勞傷腎至腹滿而有水聲土已敗矣故難治此黃癉之病所由來也據說脅下有塊心下有留飲等等以食積之治治之已見平愈其後舊病復作或補或攻稍減而又發竟至身體面目發黃只有指甲不黃又用茵陳等湯亦不見效遂疑黃癉與黃病有別其實則一也惟深求金匱所言者條條體認則辨症能明而治法自能得矣(答)
白話文:
中醫典籍《金匱要略》中詳細記載了黃疸病。仲景說,如果心窩部位感到煩躁不安,不發熱,不能進食,時常想嘔吐,這種情況稱為「酒勞疸」。額頭出現黑色細汗,手足心發熱,傍晚時分發作,膀胱頻繁排尿,自己也能利尿,這種情況稱為「女勞疸」。腹部像水腫一樣,久治不癒,這叫「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的「谷疸」。雖然腹瀉,腹部依然脹滿,原因在於脈搏遲緩。
《金匱要略》中提出的三種症狀是黃疸病的綱領,反復辨論,條條明確,可謂既精妙又詳盡。後人不知其中的奧義,未能理解,令人遺憾。
人體的脾胃位於中央,脾屬陰性,胃屬陽性。兩者協調,則脾不至於過於陰寒,胃不至於過於陽熱,胃囊能夠消化食物,水穀流通,滋養百脈,功效顯著。
只有七情內傷、飢飽失調、房事過度,才會導致脾胃陰陽失調。脾偏於陰寒,沒有胃陽的溫煦,就像自然界只有冬天沒有夏天,寒氣積聚,導致腹滿。胃偏於陽熱,沒有脾陰的滋潤,就像自然界只有夏天沒有冬天,熱氣積聚,導致消穀。脾胃失調,水穀精華便會轉化為糟粕。濁氣上蒸於胃而流入膀胱,膀胱受熱,氣化不通,反過來外蒸,發為黃色。脾寒影響腎,腎水不固,配合脾土之色,形成黃色。因此,飲食過度傷脾,醇酒厚味傷胃,房事過度傷腎,導致腹滿有水聲,脾土已敗,故難以治癒,這就是黃疸病的由來。
有人說,脅下有塊,心窩有留飲等,用治療食積的方法來治療,病情曾一度好轉,但後來舊病復發,或補或攻,稍有減輕,又會發作,最終身體面部發黃,只有指甲不黃,用茵陳等藥湯也無濟於事,於是懷疑黃疸病和黃病是不同的疾病。其實這兩種病是一樣的,只要深入研究《金匱要略》所言,條條體認,就能辨明症狀,進而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
小兒初生丹毒已發者皆殺未過二十日之小狗水煎而飲之以解其毒更以其患處針刺血將其狗皮擦之雖丹毒未發者亦飲其湯世俗以為良方然丹毒已發者飲之或有將愈者或有速死者且毒未發者飲之或有無恙者或有吐瀉腹脹發搐而死者蓋丹毒是起於胎熱狗性亦溫胃壯陽此似不宜乃世俗以為良方且或有待愈者不能考究其所以不知此方可用乎(問)
治丹毒而用小狗原不相宜間有體虛者飲之激幸而安若毒盛其火必盛飲之安得不壞乎(答)
白話文:
小孩子出生時就患有丹毒的人,都可以用未滿二十天的幼犬熬水喝來解毒。再用針刺破患處出血,然後用幼犬的皮擦拭。即使丹毒尚未發作的人,也可以喝幼犬湯。民間認為這是個好方子。但對於丹毒已經發作的人來說,喝幼犬湯有的會好轉,有的會迅速死亡。而丹毒未發作的人喝幼犬湯,有的不會有事,有的會出現嘔吐、腹脹、抽搐而死亡。這是因為丹毒是由胎熱引起的,而幼犬性溫,會壯陽,這似乎不太適合。但是,民間卻認為這是個好方子。而且也有人確實痊癒了。我們無法考究其原因,不知這個方子是否可行。(問)
小兒二歲發熱兩脈數大呼吸急速如馬鼻之開合即認馬鼻風用五虎湯無效不知其症將何以治之(問)
小兒發熱而喘痰嗚如馬鼻風之狀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所感皆能為此須小心細認非一方所能總治也(答)
白話文:
一個兩歲的孩子發燒,兩脈搏動快速有力,呼吸急促得像馬鼻孔開合一樣。醫生診斷為「馬鼻風」,並使用了「五虎湯」治療,但沒有效果。請問孩子究竟得了什麼病,還有哪些治療方法?
女子現年五歲兩脛痿弱有時自腫有時自消行步不便言語遲緩身體肥厚飲食能進別無病症想是稟賦不足氣血不充之所致也予宗五軟之例與補氣血強筋骨之藥服之尚未見效(問)
白話文:
這個五歲的女孩子,雙小腿無力,有時自己浮腫,有時自己消腫,走路不便,說話遲緩,身體肥胖,飲食正常,沒有其他疾病症狀。考慮可能是先天稟賦不足,氣血虧虛所致。我按照「五軟」證型,給她開了補氣血、強筋骨的藥,但服藥後還沒有見效。(有問題嗎?)
凡小兒仞長有長肉長骨之別長骨者肉瘦而骨強故行步日捷長肉者骨弱而肉肥故行步不便此女年五歲飲食能進身體肥厚而兩脛痿弱是遍於長肉而不長骨也兩脛時腫時消是濕氣盛而關節不利也宜漸去其濕濕去而腫永消關節能流利在於補而不專在於補(答)
白話文:
兒童的生長可以分為長肉和長骨。長骨的孩子肉瘦骨骼強壯,因此走起路來快。長肉的孩子骨骼虛弱而肉肥,所以走路不方便。這個五歲的女孩,雖然吃得進,身體也豐腴,但兩小腿卻又細又弱,這是因為身體偏重於長肉而沒有長骨。兩小腿時而腫脹時而消退,這是濕氣過盛導致關節不通暢的緣故。應逐漸去除體內的濕氣,濕氣消除了腫脹便會完全消失,關節就能通暢流利。治療的重點在於補充元氣,但並非單純補充元氣即可。
小兒染患疳積發熱惡寒有時瀉利是時以消疳飲四君子湯肥兒丸六神散等劑無效遂致脾胃日虛身體黃瘦而不得愈此症何法以治之乎(問)
白話文:
小兒患上疳積,發燒怕冷,有時會腹瀉。在這種情況下,用「消疳飲」、「四君子湯」、「肥兒丸」、「六神散」等藥方都無效。導致脾胃一天天虛弱,身體又黃又瘦,始終無法治癒。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這種疾病?
凡人十五歲以內謂之疳十五歲以外謂之勞疳與勞固相似也怛小兒無七情之病耳其治法用藥須隨症隨時辨認非一言所能盡也(答)
白話文:
人的年齡在十五歲以下稱為疳,十五歲以上稱為勞。疳和勞的症狀很相似,但是小孩子沒有「七情」所引起的疾病。治療的方法和藥物,需要根據病情和時間來辨別,不能一概而論。
小兒七歲發痘壯熱不退六脈洪大五六天忽然吐血即用犀角地黃湯等劑服之尚無其驗痘不起頂妄言譫語又改用保元湯羊肉湯並不見痊痘色灰白陷凹不知何方以治之(問)
白話文:
一個七歲的兒童出痘,高燒不退,六脈強而有力。五六天後忽然吐血,於是服用了犀角地黃湯等藥,卻不見好轉。痘疹沒有長出來,病情加重,胡言亂語。又改用保元湯和羊肉湯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痘疹呈灰白色、凹陷。請問如何治療?
痘毒伏於腎此不易之定論也其發必有所感感天地邪陽火旺之氣而發其症尚易治感天地瘟疫之氣而發最為難治全總部痘書有形有色有圖最宜細玩據說吐血譫語等症是屬瘟痘無疑十中難存一二(答)
白話文:
痘毒潛伏在腎臟,這是個不易改變的定論。痘毒發作必定有誘因,如果受到天地邪氣、陽火旺盛的影響而發作,症狀還算好治。但如果受到天地瘟疫之氣的影響而發作,那就最難治療了。全總部痘書中附有形狀、顏色和圖片,最適合仔細研究。據說,吐血、說胡話等症狀無疑屬於瘟痘,十個中難活一兩個。(問答)
男兒生下四個月傳染瘟疫驚風發搐其症危緊卻用抱龍丸稍瘥嗣後手腳不遂至三西歲漸習行步十二歲春又患麻疹日久始愈手足比前十分不好其父母著人提攜戲遊中庭自己慢慢行步一遇他兒擠擾他即跌倒不起雖系小階亦不能越現今歲已十四五身體不長百般藥治尚無其效不知何經何病且何藥治之乎(問)
白話文:
一個男孩子出生四個月後,感染了瘟疫,發作驚風,抽搐不已,病情十分危急。當時服用了「抱龍丸」,病情稍有好轉。之後手腳都不能活動自如。到了三歲左右,逐漸學會走路。十二歲春天,他又得了麻疹,拖延了很長時間才治癒。痊癒後,手腳比以前更不靈便。他的父母找人扶著他,在庭院中玩耍,他自己慢慢地走動。只要遇到其他孩子擁擠碰撞,他就會跌倒在地,爬不起來。即使遇到小臺階,他都跨不過去。現在他已經十四五歲了,但是身體沒有長高發育,用了各種藥物治療都沒有效果。不知道他得了什麼病,應該如何治療。
據說男兒才生四個月傳染瘟疫驚風發搐用抱龍丸瘥後手腳不遂至四歲才習行步十二出疹後手腳十分不遂小階亦不能越現今十五歲身體不長醫藥無效等因予揣此症其失治必在傳染瘟疫之時危症已愈只餘邪伏於筋骨之間若出疹時能盡伸其邪氣悉發其餘毒亦可以變換身體今身體不能長大是生髮之機不旺也蓋肝主筋腎主骨筋骨不長身體何由而長耶今欲大補筋骨恐餘邪未清欲力去其餘邪又恐氣血虛弱宜細察脈症病形一半去邪一半扶正為妥至於驚風二字小兒科本有此名喻嘉言張隱奄二先生深斥其非後當與爾細說小兒之科最屬難稱好手何也凡為醫者總不外望聞問切四字小兒不能言症即稍長能言症亦不能清楚是論症不足恃也大人以四至為平脈小兒以七八至為平脈是脈不足憑也惟發熱不發熱可捫而知有惡寒無惡寒則不可知也惟細觀食指之紋色面部之形容並細問從旁撫養之人非此則無從下手矣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最易生熱熱邪留而不去則生痰生風生驚是熱痰風驚四字則常有也後人以驚風立論以其頭搖手動也而曰抽掣似其率口噤腳攣急目斜心亂也而曰搐搦以其背強脊反也曰角弓反張每用金石重墜之藥以致外邪深入無路可出真為可恨孰知小兒最易感寒初入太陽之經早已身強多汗筋脈舉動人事昏沈時醫不知用解散之藥而以驚風名之夫驚風之症即剛痙柔痙之症也宜從仲師之法斟酌而用其方則得矣(答)
白話文:
據說男孩子四個月大的時候感染了瘟疫,發生了驚風抽搐。治療後使用抱龍丸痊癒,但手腳功能受損,直到四歲才開始學習走路。十二歲出疹後,手腳功能嚴重受損,連小的臺階都無法跨越。現在孩子十五歲,身體沒有長高,試過各種藥物都無效。
我猜測這個病症的治療失敗,一定是在感染瘟疫的那個時候。危重的病症已經治好,但邪氣仍然潛伏在筋骨之間。如果在出疹的時候能完全清除邪氣,那麼毒素就能全部排出,身體也能發育正常。現在身體不能長大,是生機不旺的緣故。肝主筋,腎主骨,筋骨不長,身體怎麼能長高呢?
現在想要大補筋骨,但恐怕邪氣還沒清乾淨;想要用力祛除邪氣,又擔心氣血虛弱。應該仔細觀察脈象、症狀和病患的形態,一半祛邪一半扶正纔是妥當的。
至於「驚風」兩個字,兒科本來就用這個名稱。喻嘉言和張隱奄兩位先生曾經嚴厲批評這個名稱的錯誤,以後我會跟你詳細說明。兒科是最難診斷的,為什麼呢?
所有醫生都是根據「望聞問切」四步來診斷,但是小兒不能說話,即使稍微長大能說話,也不會把症狀說得清楚,所以問診的情報不足以依賴。成年人的正常脈搏是四至到八至,小兒的正常脈搏是七至到八至,所以脈搏也不足以依賴。只有發熱和不發熱可以摸出來知道,至於有沒有惡寒,則難以確定。只能仔細觀察孩子的食指紋路和臉色,並細問旁邊照顧的人,除此之外就無從下手了。
小兒的陽氣通常旺盛,陰氣通常不足,很容易發熱。熱邪留而不去,就會生痰、生風、生驚。所以熱、痰、風、驚四個字是經常出現的。後人用「驚風」來立論,是因為孩子會搖頭動手,稱為「抽搐」;會口噤腳攣、目光斜視、心緒混亂,稱為「搐搦」;會背強脊反,稱為「角弓反張」。他們經常使用金石重墜的藥物,導致外邪深入體內,難以排出,實在令人痛恨。
孰不知小兒最容易感冒,一開始進入太陽經脈,就會出現身強多汗、筋脈舉動、人事昏沉的症狀。當時的醫生不知道使用解散的藥物,反而用「驚風」來命名。驚風的症狀就是剛痙和柔痙的症狀,應該參考仲景的治療方法,斟酌使用他的方劑,就可以治癒了。
小兒十二三風咯血四五日精神仍壯飲食能進遊行如常並無他患百藥無效俗醫用烏雞一隻綠毛海帶菜一把紫蘇一把水草莖一把生薑一把煎服全愈不知何病哉俗醫云吐血咯血咳血唾血等症概用此方多得效驗愚想血症多熱難性溫補生薑莖草紫蘇皆辛溫之品海菜亦非止血之物乃如此得效者其故何哉(問)
白話文:
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咳嗽並咳出帶血的痰液持續四五天了,精神狀態仍然很好,飲食也能進食,走路也和往常一樣,沒有其他疾病。但是,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民間醫生使用一隻烏雞、一把綠毛海帶菜、一把紫蘇、一把水草莖、一把生薑煎服,結果全癒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民間醫生說,吐血、咳血、咯血、唾血等症狀都用這個方法來治療,很多都見效。愚見認為,血癥多為熱性,難以用溫補的藥物治療。生薑、水草莖、紫蘇都是辛溫之品,海帶菜也不是止血的藥物,為什麼用這種方法還能見效呢?(發問)
內經雲氣血喜溫而惡寒寒則停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故血症之方用溫藥者十有其七況小兒無七情之傷其咯血多因外感故紫蘇生薑亦可得愈經又云不遠熱則熱至血溢血溫之症即是咯血屬熱者也故論症不可執一定法(答)
白話文:
《內經》說:氣血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寒冷會讓氣血滯留而不流動,溫暖則能消散和排出氣血。因此,治療血癥的藥方中,使用溫藥的比例高達十分之七。況且小兒沒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傷害,他們咳血多是因為外感風寒,所以用紫蘇和生薑也能治癒。《內經》又說,不遠離熱,則熱會來,血溢血溫的症狀也就是咳血中屬於熱症的,所以論證不可執著於一定的法則。
小兒七八歲先患蛔蟲之症愈後背間第五六椎骨腫起作疼內服松蕊丹枳殼丸外用熨藥方更服海蛇靳蛇肉等方其腫雖未減其疼得稍愈起居行步逐漸不難誰知一旦其骨愈大愈疼起居艱難行步不便即服八味丸加鹿茸龜板外用熨法龜尿等類無效現今治已經年尚覺往往而劇不知何法治之耶(問)
蛔蟲本風木厥陰所化其症屬於厥陰背間脊骨屬於太陽宜以厥陰為本太陽為標兩經合想而用藥用方自有頭緒(答)
白話文:
孩子七八歲時,最初患了蛔蟲症,痊癒後,背部第五、六節脊椎腫脹疼痛。吃過松蕊丹、枳殼丸等藥,外敷熨藥,接著又服用了海蛇肉、靳蛇肉等方的藥,腫雖然沒有消減,但疼痛稍微減輕,起居和行走漸漸不那麼困難。沒想到突然間,腫骨變得更大更疼,起居困難,行走不便。接着服用了八味丸,並加上了鹿茸和龜板,外用熨法和龜尿等類方法,但都沒效果。現在治療已經有一年了,仍然時不時發作劇烈疼痛,不知該如何治療。
小兒三四歲胸間忽腫到第二天通身背腹連結數塊皮色不變其腫小不大按之如包膿漉漉有聲更兼處處紫黑恰如灸跡不可指數六脈微弱面色痿黃形體削瘦四肢微冷微汗元氣幾絕予見間其故其母曰半月以前偶有蛔蟲之患會服土木佳煎湯不意忽然變作此症是時予因有別事不暇細診只據其脈想是過服土木佳煎湯所致不如先補救其將消之元氣而後施治即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肉桂炮姜而無效不知何症何方以治之也(問)
白話文:
小兒三、四歲時,胸部突然腫脹,隔天全身背部相連的數塊皮膚顏色沒有改變,但腫塊不大,按壓時感覺裡面有膿液,還發出「漉漉」的聲音。此外,腫塊還會在各處出現紫黑色的斑點,就像被灸灼過的痕跡,數量多到無法計算。孩子的脈搏微弱,臉色發黃,身形消瘦,四肢微冷且微微出汗,元氣幾乎要絕了。
我(醫生)察看後詢問緣由,孩子的母親說:半個月前,孩子偶爾出現蛔蟲的症狀,曾服用土木香煎煮的湯藥。沒想到突然就變成了這種症狀。當時,我因為有事來不及詳細診斷,僅根據脈象推測可能是過度服用土木香煎湯所致。這時,我認為不如先補足孩子將要耗盡的元氣,再實施治療。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附子、肉桂和炮姜,但沒有效果。因此,我無法得知孩子得了什麼病,更不知道該如何用藥治療。
據云脹滿腫結包膿之症必有風痰濕熱之氣流入血分故發無定處其外現出紫黑之色三四歲小兒形質尚未結實水能當此時毒故四肢微冷微汗元陽將絕即用補中益氣加姜附肉桂先救其將絕之元氣固屬有見但時毒未去其病總不能愈也(答)
白話文:
據書上所說,脹滿、腫結、囊腫、膿瘡等病症,必定是風、痰、濕、熱之氣流入血液所致,因此發病部位不定,其外觀呈現出紫黑色。三、四歲的小孩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此時水氣特別活躍,有毒性;因此四肢會稍微寒冷、出汗,元氣將竭。此時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生薑、附子、肉桂,先搶救將竭的元氣,固然有其道理,但當時的毒氣尚未消除,所以病症無法完全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