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芝

《醫林瑣語》~ 正文 (2)

回本書目錄

正文 (2)

1. 正文

21、按摩一科,失傳久矣,此法實不可少。

22、《難經》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不去,名厥頭痛,非厥陰頭痛之謂。

23、「真頭痛,手足青至節,死不治。」古人青清通用,謂清冷也。真心痛,手足青至節,亦不治。皆手足冷也。

24、三公坐而論道,聖君賢相之事也。姚際恆乃謂《素問》言多穿鑿,且以黃帝與岐伯對問為荒誕。其隘甚矣。

25、姚又云,「《本草》漢志無之,漢平帝詔天下舉通(知)方術本草者,本草之名始見於此。」平帝即詔舉知本草者,則漢以前之早有《本草》可知矣。而又曰:「此必東漢人作也」。則平帝乃詔舉後漢時能知本草者耶!

26、《傷寒論》清穀之清,與清便之清,皆即圊字,圊即涵也。圊,《唐韻》七情切,《集韻》親迎切,並音清。《說文》廁:清也。大徐曰:廁古謂之清,言汙穢常當清除也。溷,《說文》:廁也;《唐韻》、《集韻》並胡困切;《集韻》蒼經切,音青。

27、陰陽五行俱主歲運而言,十干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角徵宮商羽,五太為陽,五少為陰,此言陰陽也。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此言五行也。不明乎此,則云以火為丙,以水為癸者矣!

28、太陽病誤下則成熱實結胸;太陰病誤下,則成寒實結胸。誤下之後,邪即內陷,陷則成實,理有固然。但在今則唯有誤補而成實者,亦知誤下尚可成實乎?

29、旋覆代赭湯,治噫氣不除。噫以聲言。此不曰聲而曰氣者,即《論語》「出辭氣」之氣,謂噫出有食氣也。

30、鞕,魚孟切。音硬。

31、白虎湯治氣分實熱,桃仁承氣湯治血分實熱,亦有可用犀角地黃湯者,若以犀角代石膏用,則氣血不分矣。

32、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皆謂亡津液也。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整理者按:此條原用墨筆輕輕劃去,似未完,而舍之。)

33、病之必問而後知之者,要須以不問為高。

34、少陽病用柴胡而汗出者,乃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故汗自出耳,非柴胡能發汗也。升[麻]、葛[根]亦然。(按:「升」上原有「奈何以柴胡為發汗藥,而畏發汗者,且並柴胡亦禁之哉?」後又勾去不要。)

35、「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十九字作一句讀。此時之吐已下斷,可真作吐已下斷觀耶?

36、四逆者,冷過時膝也。手足厥冷,何可得謂之四逆?

37、雞子黃走血分,故心煩不臥者宜之。其白走氣分,故言聲不出者宜之。

38、傷寒病用白散方,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是指巴豆言也。今則移之於大黃矣,試思服大黃而利不止,尚可吃冷粥乎?

白話文:

[正文]

21、按摩這項醫術,已經失傳很久了,其實這種方法是很重要的。

22、《難經》中提到,手三陽經脈受風寒侵襲滯留不去,會導致一種叫做厥頭痛的疾病,這與厥陰頭痛不同。

23、古籍記載:「真正的頭痛,手腳冰冷發青直到關節處,是治不好的。」古代「青」和「清」通用,指的就是冰冷的意思。真心臟痛,手腳冰冷發青到關節,也是治不好的。這些都是因為手腳冰冷造成的。

24、三位高官坐在一起討論治國之道,這是賢明的君主和賢能的宰相才做得到的事。姚際恆卻認為《素問》有很多穿鑿附會之處,並且把黃帝與岐伯的問答視為荒誕不經,他的見解實在是太狹隘了。

25、姚際恆還說:「《本草》在漢代的史書中沒有記載,漢平帝下詔令天下舉薦通曉方術和本草的人,本草這個名稱才從那時開始出現。」既然平帝下詔舉薦懂得本草的人,那麼漢代以前就已經有《本草》存在是可以知道的。他又說:「這一定是東漢人編寫的。」難道漢平帝下詔舉薦的是後漢時期懂得本草的人嗎?!

26、《傷寒論》中「清穀」的「清」和「清便」的「清」,都是指廁所的意思,「圊」字就是廁所的意思。「圊」字,《唐韻》讀作七情切,《集韻》讀作親迎切,都讀音清。《說文解字》中說:「廁:清也。」大徐本注曰:古時候把廁所叫做「清」,意思是污穢之物應當經常清除。溷,《說文解字》說:溷是廁所;《唐韻》、《集韻》都讀作胡困切;《集韻》也讀作蒼經切,音青。

27、陰陽五行都用來闡述歲運,十天干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角、徵、宮、商、羽,五音中的五個高音為陽,五個低音為陰,這就是陰陽。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這就是五行。如果不明白這些,就會只知道丙為火,癸為水了!

28、太陽病誤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熱邪結聚於胸;太陰病誤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寒邪結聚於胸。誤用下瀉之後,邪氣就會內陷,內陷就會形成實證,這道理是必然的。但在現代,只有誤用補法才會導致實證,難道也知道誤用下瀉也能導致實證嗎?

29、旋覆代赭湯,治療呃逆不止。呃逆用聲音來形容。這裡不用「聲」而用「氣」,是指《論語》中「出辭氣」的「氣」,意思是呃逆是由於體內有食氣而引起的。

30、「鞕」字,音讀魚孟切,讀音為硬。

31、白虎湯治療氣分實熱,桃仁承氣湯治療血分實熱,也有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的,如果用犀角代替石膏,那麼氣血就不分了。

32、出汗太多會損傷陽氣,瀉下太多會損傷陰氣,都是指損傷津液而言。陽明經主司津液,因此陽明經的疾病會影響津液。(整理者按:此條原文用墨筆輕輕劃去,像是未完成而放棄了。)

33、疾病一定要詢問才能知道,但其實更重要的反而是不用問就能知道。

34、少陽病使用柴胡治療而能夠出汗,是因為上焦通暢,津液能夠下降,胃氣因此調和,所以自然出汗,並不是柴胡具有發汗的作用。升麻、葛根也是一樣的。(按:「升」字上面原本寫著:「為什麼要用柴胡作為發汗藥,而害怕出汗的人,又同時禁止使用柴胡呢?」後來又劃掉了。)

35、「嘔吐停止,下利停止,出汗卻出現厥逆,四肢拘急不能舒展,脈象微弱將要斷絕」這十九個字讀作一句話。此時的嘔吐停止,下利停止,真的可以這樣看待嗎?

36、四逆是指寒冷超過膝蓋。手腳厥冷,怎麼能叫做四逆呢?

37、雞蛋黃走血分,所以心煩失眠的人適合吃。雞蛋清走氣分,所以聲音嘶啞的人適合吃。

38、傷寒病服用白散方,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喝一杯熱粥,如果大便仍然不通暢可以喝一杯冷粥,這是指巴豆而言。現在則移用到大黃了,試想一下服用大黃後大便仍然不通暢,還能喝冷粥嗎?